資源簡介
5.1.2酶的特性學案
【學習目標】
1.說出酶的特性以及酶在代謝中的作用。
2.通過探究掌握溫度、PH對酶活性的影響。
【學習重難點】
1.影響酶活性的條件;
2.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
3.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及酶促反應速率曲線。
4.酶的特性和酶的實驗設計。
【預習新知】
酶具有高效性
(1)含義: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2)意義:使細胞代謝快速進行。
酶具有專一性
(1)無機催化劑催化的化學反應范圍比較廣。例如,酸既能催化蛋白質水解,也能催化脂肪水解,還能催化淀粉水解。
(2)探究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
①實驗原理:淀粉和蔗糖都是非還原糖。它們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還原糖。還原糖能夠與斐林試劑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淀。
②目的要求:探究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學反應。
③設計思路:
④實驗步驟(思路一):a.取兩支潔凈的試管,編上號,然后按照下列要求操作
b.輕輕振蕩兩支試管,使試管內的液體混合均勻,然后將試管的下半部浸到60_℃左右的熱水中,保溫5 min。
c.取出兩支試管,各加入2 mL斐林試劑,振蕩混勻。
d.將兩支試管的下半部放進盛有熱水的大燒杯中,用酒精燈加熱,煮沸1 min。
e.觀察兩支試管內的溶液顏色變化。
⑤實驗結果:1號試管有磚紅色沉淀生成,說明產生了還原糖,淀粉有水解;2號試管不出現磚紅色沉淀,說明蔗糖沒有水解。
⑥實驗結論:淀粉酶只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酶具有專一性。
(3)酶專一性含義:每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例:過氧化氫酶只能催化過氧化氫分解。二肽酶能催化所有二肽水解。
(4)酶專一性意義:使細胞代謝有條不紊地進行。
酶的作用條件較溫和
一、探究影響酶活性的條件
課題名稱 用淀粉酶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用過氧化氫酶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
實驗材料 淀粉溶液、唾液淀粉酶 肝臟研磨液、過氧化氫溶液
自變量 溫度 pH
自變量的 設置方法 分別用 處理 分別用 溶液處理
因變量 酶活性 酶活性
因變量的 觀察指標 加碘液后溶液 的變化 產生的速率
無關變量 相同且適宜等 相同且適宜等
結論:酶的催化作用需在 下進行,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酶的活性
;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適宜的 ,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酶的活性。
二、酶所催化的化學反應一般在比較溫和的條件下進行。
三、在 的溫度和pH條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溫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會顯著降低。過酸、過堿或溫度過高,會使酶的空間結構遭到破壞,使酶 。
四、酶制劑適宜在低溫下保存:在0℃左右時,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間結構穩定,在適宜的溫度下酶的活性會 。
【易錯提示】
1若底物選擇淀粉和蔗糖,用淀粉酶來驗證酶的專一性時,檢測底物是否被分解的試劑“宜”選用斐林試劑,“不宜”選用碘液,因為碘液無法檢測蔗糖是否被分解。
2若選擇淀粉和淀粉酶探究酶的最適溫度,檢測底物被分解的試劑“宜”選用碘液,“不宜”選用斐林試劑,因為用斐林試劑鑒定時需水浴加熱,而該實驗中需嚴格控制溫度。
3在探究酶的適宜溫度的實驗中,“不宜”選擇過氧化氫H2O2和過氧化氫酶作實驗材料,因為過氧化氫H2O2在常溫常壓時就能分解,加熱的條件下分解會加快,從而影響實驗結果。
4在探究pH對酶活性影響時,“宜”保證酶的最適溫度排除溫度干擾,且將酶溶液的pH調至實驗要求的pH后再讓反應物與底物接觸,“不宜”在未達到預設pH前,讓反應物與酶接觸。
【鞏固訓練】
1.如圖表示某類酶作用的模型,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①的性質在反應前后未發生改變
B.①具有高效性
C.②的成分一定是蛋白質
D.③或④的生成速率可以表示酶促反應的速率
2.下列有關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酶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
B.酶的專一性指的是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化學反應
C.在不同溫度條件下,同種酶的活性一定不同
D.人體內不同酶的最適pH值可能不同
3.關于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都能與雙縮脲試劑反應使溶液呈現紫色
B.生長激素和呼吸酶可來自同一個細胞
C.H2O2酶催化H2O2的分解的反應適用于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D.DNA解旋酶可斷裂氫鍵,DNA連接酶則使黏性末端通過氫鍵連接起來
4.馬鈴薯塊莖中含有過氧化氫酶,酶活性受溫度、pH和重金屬的影響。特別是重金屬離子和氨基、羥基等基團穩定結合,導致蛋白質結構破壞而變性。下列關于過氧化氫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酶通過為反應物提供能量以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B.提純的過氧化氫酶制劑應該保存在其催化反應的最適溫度下
C.重金屬離子導致的過氧化氫酶失活是不可逆的
D.重金屬離子通過與特定的酶分子特異性結合來影響酶的活性
5.下圖縱軸為酶反應速度,橫軸為底物濃度,其中正確表示酶量增加1倍時,底物濃度和反應速度關系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參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圖中反應完成后,①的結構沒有發生改變,因此①為酶,其性質在反應前后未發生改變,酶具有高效性,A、B正確;②是反應物,不一定是蛋白質,也有可能是二糖等,C錯誤;③或④表示生成物,它們的生成速率可以表示酶促反應的速率,D正確。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C
解析:重金屬離子會導致酶因空間結構改變而失活,這種失活是不可逆的,C項正確。
5.答案:D
解析:題目中隨著底物濃度的增加,酶促反應速率先上升后不變,不變的限制因素可能是酶量,若增加酶量,則相同的底物濃度時,酶促反應速率會增強,平衡點會上移。
綜上所述,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