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總結一、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是中國開發最早的地區,人口集中、經濟文化發達,成為最早的經濟重心。后來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古代社會是農業社會,因此經濟重心的南移主要表現在農業重心的南移上。1.原因:①北方戰亂頻繁,南方相對和平穩定,有利于經濟建設和發展。②北方人民大批南遷,增加了大量的勞動力,并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③南方統治者為發展實力,比較重視發展經濟(鼓勵開墾荒地、興修水利)。④江南地區各族人民的共同勞動。⑤南方地區生產條件和自然環境比較優越(氣候適宜、土地肥沃、地廣人稀、水資源充足、交通便利)。2.過程:①秦漢時期,江南地區的社會生產比黃河流域落后,我國的經濟重心在北方,政治和經濟重心相致。②六朝時期,特別是東晉南朝,江南農業的開發從江東擴展到整個長江流域,進而波及嶺南和閩江流域。江南經濟開發使南北經濟趨向平衡,為以后我國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打下了基礎。③隋唐時期,江南地區的土地資源得到進一步開發。安史之亂以后,我國的經濟重心開始南移。④五代時,經濟重心繼續南移,南方日益成為全國經濟的先進地區,人口數量也超過北方。⑤南宋時,全國的經濟重心已經由北方移到南方。南方最發達的江浙地區長期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⑥明清時期,南方經濟重心的地位得到鞏固和發展。3.特征:一是北方人民的大批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驗,體現了當時生產力的最高水平;二是南移趨勢往往在國家分裂或封建割據或封建戰亂時突出;是政治中心的南移對經濟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響4.啟示:①政治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經濟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經濟的發展都是在北方戰亂而南方相對穩定的條件下完成的;②生產力的進步是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因素;③經濟的發展必須得到統治者的重視。二、士族專權(門閥政治)的形成、發展與衰落1、東晉的士族專權(門閥政治)(1)概念:士族,又稱門第、世族、世家、巨室、門閥等,指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士族是以宗族為紐帶所形成的封建貴族特權集團,士族把持政權,世代為官,等級森嚴,標榜門第,構成了強大的社會政治勢力。門閥政治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特征。門閥之外的地主階層通稱庶族,他們政治、社會地位低下,只能任低級官吏,被排擠在上層社會之外。(2)士族專權: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九品中正制”,國家選拔官吏重視門第出身,導致士族壟斷了政府的重要官職。他們又通過大族之間互相聯姻,在統治階級內部構成了一個門閥貴族階層,并逐漸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權制度,即“門閥政治”。政治上,按門第高低分享特權,世代擔任重要官職。經濟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勞動力,建立起自給自足、實力雄厚的莊園經濟。社會生活上,不與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文化上,祟尚清談。(3)形成原因:①歷史根源:東漢以來豪強地主勢力的發展。②經濟原因:東漢后期土地兼并嚴重,豪強地主漸成割據勢力。③政治原因:魏晉政權的統治基礎是士族,皇帝依賴士族的支持;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專權的政治保障。(4)評價:①一定時期內有利于統治的穩定。②門閥士族長期把持朝廷要職,縮小了選官范圍,降低了統治集團的文化素質。③門閥士族爭搶高官要職,出現“因人設官”的現象,造成官位泛濫。2、隋唐士族專權(門閥政治)的衰落原因:①經濟上,商品貨幣關系的發展削弱了農民對地主的人身依附,松弛了宗族的血緣紐帶。②文化上,文化的發展與繁榮使士族失去了以往的文化優勢。③政治上,科舉制取代九品中正制,取士不問家世,剝奪了門閥士族壟斷官吏選拔的政治特權。三、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的民族交融1、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交融(1)民族交融的途徑①民族遷徙:魏晉以來,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大批內遷,他們在北方各地和漢族人民雜居相處。②聯合斗爭:西晉末年統治者對各族人民殘酷剝削和壓迫,十六國時期連年戰亂,北方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各族人民聯合起來,共同斗爭,從而使各民族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③友好往來:魏晉以來,我國北方出現過幾次統一局面,在和平時期,各族人民頻繁交往,使民族大融合進程進一步加快;在戰亂時期,這種交往也始終未斷。④少數民族統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實行漢化政策,促進了民族大融合。(2)民族交融的表現①東漢末年以后,遷居中原的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數民族,經過與漢族的通婚雜居、相互學習,至北朝末年,胡漢差異逐漸消失,實現了民族大融合②少數民族在語言、服飾、風俗習慣和民族心理等方面基本漢化,漢族吸收了胡服、胡食、胡樂等少數民族優秀文化。③少數民族接受中原文化,逐漸封建化,封建化又促進民族間的融合。(3)民族交融的意義①原來的民族布局在少數民族內遷中被打破。②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③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界線發生變動。④促進了內遷少數民族的封建化。⑤魏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為隋唐大一統和經濟文化的高度發展奠定了基礎2、隋唐時期的民族政策與多民族國家的發展(1)夷夏觀念淡薄,把“華夷一家”定為當時處理民族關系的主流思想。(2)政權開放,胡人甚至可擔任宰相。(3)尊重少數民族固有的生活習俗與宗教信仰。(4)在所征服少數民族地區設置羈糜府州,子以高度自治權。這一措施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5)和親政策的實施既維護了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又搭起了民族交融的橋梁。(6)貢賜和互市等政策,為漢族與各少數民族的經濟文化交流搭建了通暢的渠道,進一步密切了各民族間的經濟聯系(7)藝術方面,隋唐時期不斷從周邊民族藝術中汲取養分,創造出輝煌燦爛的隋唐文化。(8)習俗方面,隨著各民族間交流的進一步深入,隋唐時期的社會風俗中彌漫著一股強烈的“胡風”四、全面理解中國古代賦稅制度1、演變的特點(1)征稅標準由以人丁為主逐步向以土地財產為主轉變(以兩稅法為標志),直至取消人頭稅(以攤丁入畝為標志),反映了封建國家對農民人身控制的逐漸松弛。(2)農民由必須服徭役逐漸發展為納絹代役(以租庸調制中的“庸”為標志)。(3)賦稅由以實物為主向以貨幣為主轉變(以一條鞭法為標志),反映了封建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4)征稅時間由不定時逐漸發展為基本定時(以兩稅法為標志)。(5)稅種由繁雜多項逐漸演變為簡化單一(以一條鞭法為標志)。2、調整的原因(1)王朝建立之初,統治者吸取前朝教訓而減輕賦稅。(2)在國家控制大量無主土地而推行均田制時實行租庸調制。(3)為了解決經濟困難,增加財政收入,調整賦稅制度。(4)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展。3、產生的影響王朝之初,統治者減輕賦稅,迅速改變經濟凋敝、民不聊生的狀況,緩和了階級矛盾,有利于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國家經濟出現困難時,統治者通過稅制改革,擴大了國家稅源,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臨時加派的苛捐雜稅,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成為農民起義的原因之一4、對賦稅制度演變的認識(1)隨著歷史的進步,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逐漸松弛。(2)用銀兩收稅是封建社會后期商品經濟活躍及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相應反映。(3)賦稅制度的沿革取決于生產關系和生產力水平,實質體現了對生產關系的調整。(4)封建國家賦稅的合理與否關系到社會的進步與倒退,是評價歷史人物和封建統治的依據之一。五、從秦到隋唐中樞政務機構的演變及特點①演變朝代 中樞政務機構秦朝 三公九卿西漢 三公九卿、中朝(以尚書為主)東漢 尚書臺魏晉南北朝 三省(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隋唐 三省六部②特點(1)皇帝通過不斷壓抑、侵奪相權來加強皇權。宰相制度沿著相權的步步削弱、君權的逐漸強化這根主線發展演變。(2)內朝官向外朝官轉化。內朝在牽制、架空外朝的同時,久而久之逐步發展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機構。(3)宰相職位的設置由實位轉向虛位。由實位到虛位反映的是宰相權限及權威的下降,宰相不再專職是對相權的限制和壓縮。(4)宰相權力不斷分化。既對宰相實行分權—在同一機構中往往設置幾個宰相職位,又注重事權的相對集中,彌補分權帶來的效率低下的弊端。六、中國古代三次人口遷徙促成經濟重心南移1.西晉末年“八王之亂”,中原周邊諸少數民族趁機崛起,紛紛建立政權,少數民族內遷,大量中原百姓與世族開始南渡,遷移到長江中下游一帶。這次人口遷移,給南方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江南地區得到極大開發,為我國經濟重心南移奠定堅實基礎。2.唐朝的“安史之亂”,造成人口第二次大遷徙,大批北方居民南下逃避戰亂,南方得到進一步開發,江淮地區大批荒地被開墾出來,經濟迅速發展。到五代時期,南方經濟開始超過北方。3.北宋末年“靖康之難”,大批人口隨著敗退的統治者遷居偏安江南。南宋時期,南方經濟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已經超過北方,經濟重心南移完成。從漢至唐的制度創新選官制度 中樞政務機構 賦稅制度漢朝 察舉制(注重品德) 中外朝制度 編戶制度魏晉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注重門第) 三省制形成 租調制隋唐 科舉制(注重才能) 三省六部制 租庸調制、兩稅法整體發展趨勢 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君主專制不斷強化 征稅標準由以人丁為主向以財產為主轉變唐朝前期的租庸調制和中后期的兩稅法制度 租庸調制 兩稅法條件 均田制的實施(國家對土地的效控制) 均田制的破壞(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發展)目的 鞏固統治,保證政府的財政收入 緩和矛盾,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內容 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繳納定量的谷物叫“租”;繳納定量的絹或布叫“調”;納絹代役叫“庸” 每戶按照資產繳納戶稅,按田畝繳納地稅,一年分夏秋兩季收稅意義 保證了農民的生產時間,提高了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 改變了以人丁為主的賦役制度,是我國封建社會賦稅制度的重大變革和進步;封建政府對人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作用 荒地被開墾,人口增加,鞏固了政權 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但由于地主把賦稅轉嫁給農民,政府又增加許多苛捐雜稅,農民負擔更加沉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