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提綱 (2)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提綱 (2)

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
第5課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
【時空坐標】
【思維導圖】
一、政權更迭
(一)三國與西晉1.三國鼎立
國家 建立者 都城 起止時間 勢力
魏 曹丕 洛陽 220-265年 魏國國力較強,在三國鼎立局面中略占上風,勢力范圍主要在北方
蜀 劉備 成都 221-263年 加強對南方少數民族的治理
吳 孫權 建業 229-280年
2.西晉
(1)滅蜀:263年,曹魏權臣司馬昭發兵滅蜀。
(2)建立:266年,司馬炎代魏稱帝,國號晉,史稱西晉。
(3)統一:280年,西晉滅吳,完成統一。
(4)滅亡 原因:A五胡內遷:東漢以來,少數民族向內地遷徙。到西晉,內遷的少數民族主要有匈
奴、羯、氐、羌、鮮卑等。
B八王之亂。
結果:316年,西晉被內遷的匈奴貴族所滅。
影響:中國歷史進入一個較長的分裂時期。起初是東晉十六國的割據,后來演變為南北朝的對峙。
(二)、東晉與南朝
1.政權更迭
朝代 建立者 都城 起止時間
東晉 司馬睿 建康 317—420年
南朝(宋、齊、梁、陳) 420年,劉裕奪取晉朝皇位,改國號宋。 420—589年
政治特點:高門士族成為東晉政權的主要支柱。
(三)、十六國與北朝1.十六國
概念 東晉統治南方的時候,北方先后出現了一批割據政權。最主要的有15個,加上西南地區的成漢,合稱“十六國”
時間 304—439年
政權特點 大部分由內遷少數民族建立。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國號、年號,學習漢族的典章制度。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亂,各族之間頻繁接觸,差異慢慢變小,但民族隔閡仍然廣泛存在。
前秦短暫統一北方
前秦統一:4世紀下半葉,氐族建立的前秦統一北方。
淝水之戰:前秦大舉進攻東晉,被擊敗于淝水。強大的前秦政權迅速崩潰。
3、北朝
政權更替:6世紀前期,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后又分別被北齊、北周取代。五個王朝合稱北朝。
發展趨勢:北周滅掉北齊,隋朝取代北周,統一全國。結束了數百年的分裂割據局面。
特別提醒:北朝是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的合稱。北朝與南朝長期對峙,合稱南北朝。
二、民族交融
(一)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南北方民族交融的脈絡
1、蜀、吳兩國則加強了對南方少數民族地區控制的。
2、東漢以來,五胡內遷少。到西晉,內遷的少數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鮮卑等。
3、十六國時期:北方政權大多數由內遷少數民族建立,他們學習漢族典章制度;
長期混戰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亂,各民族接觸頻繁,差異縮小。
4、4世紀末,鮮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強大起來。439年,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
5世紀后期,孝文帝改革(又稱孝文漢化)。
時間 5世紀后期
背景 4世紀末,鮮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強大起來,于439年統一北方;5世紀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大力推動民族交融
內容 (1)遷都:將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2)改籍貫:遷都到洛陽的鮮卑貴族一律將籍貫改為洛陽,死后不得歸葬平城。(3)穿漢服說漢語:以漢族服飾取代鮮卑服飾,朝中禁鮮卑語,統一說漢語。(4)改漢姓:改鮮卑姓為漢姓。(5)門第:仿照魏晉以來漢族社會的士族階層,將新改姓的部分鮮卑貴族定為一等高門。(6)通婚:鼓勵與漢族高門士族通婚。
影響 順應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趨勢,大大緩解了民族矛盾。促進了北魏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為以后北方統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現打下了基礎。 
推動因素:
(1)統治者采取正確的民族政策,促進民族交融。(2)民族大遷徙有利于促進民族大交融。
(3)各民族政權間的混戰使其地盤不斷變化,人民之間也不斷混雜,客觀上有利于民族交融。
(4)各民族人民的交往交流是民族交融的重要原因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融合的途徑(形式)主要有:
(1)民族遷徙(自然遷徙;政府移民)。這一時期的民族遷移方向是由北方向南方。一種是北部邊境少數...
(2)經濟文化的友好交流。蜀國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地區各少數民族的關系,積極發展當地經濟,加速...
(3)聯合斗爭。在反抗西晉統治者的剝削壓迫的斗爭中,內遷少數民族與漢族人民聯合起來,并肩作戰...
(4)某些少數民族統治者進行的改革(即漢化政策)。如孝文帝改革。
(5)民族之間的戰爭在客觀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
(四)各民族交融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1、為中華民族注入新的活力與生命。 為統一全國準備了條件。
2、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
三、經濟特點:江南的開發
背景 ①南方相對安定,兵役、徭役負擔較輕。(社會因素)②統治者有利于農業發展的政策(統治者政策)。③江南地區自然條件優越,發展農耕經濟潛力大(自然因素)④江南地區各族人民的辛勤勞動,水利工程設施的修建。⑤北方人民為躲避戰亂南遷,為南方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技術和大量的勞動力。⑥ 吳蜀的統治者為南方地區開發奠定了基礎。
表現 農業:南方土地大量開墾,農作物品種增加,產量提高。手工業:紡織、礦冶、陶瓷、造船、造紙等行業都有明顯進步。民族交融:許多山區的少數民族也逐漸與漢族交融。
影響 使南北經濟趨向平衡,為后來隋的統一和我國經濟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礎;各民族交流加強,促進了民族交融。
四、東晉政治特點、原因何在。
特點:士族專權、皇權垂拱。
原因:①歷史根源:東漢以來的豪強地主勢力的發展;②經濟原因:土地兼并嚴重,經營莊園,漸成割據;③政治原因:魏晉政權依賴于士族階層的支持,士族階層是其統治基礎;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特點:(1)政治上:按門第高低分享特權,世代擔任重要官職。
(2)經濟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勞動力,建立起自給自足,實力雄厚的莊園經濟。
(3)生活上:不與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4)文化上:崇尚清談,占據高級文官職務。
五、三國兩晉南北朝特點:
1、政權更迭頻繁,但有過短暫和局部統一(例如:西晉);2、北方戰亂不休,南方相對安定;
3、北方政權多數為少數民族政權,南方政權以漢族政權為主。4、體現民族交融,孕育統一的趨勢。
第6課 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
一、隋朝興亡
1.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楊堅代周稱帝,改國號隋,定都長安,是為隋文帝。
2.統一:589年,隋滅陳,結束了南北長期分裂的局面。
3.經濟建設:廣設倉庫,積儲豐富;興建洛陽城;開通大運河。
廣設倉庫 在長安和洛陽兩都和地方廣設倉庫,包括供應朝廷糧食和物質的倉庫和備水旱賑濟而遍置于鄉間的義倉,積儲豐富。
興建都城 興建洛陽城
開通大運河 貫通南北,對鞏固國家統一、促進南北經濟交流以及運河沿岸城市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暴政而亡
暴政表現:大興土木;窮奢極欲;三征高麗。
暴政危害:生產遭到嚴重破壞,民不聊生,最終引發大起義。
(3)滅亡標志: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殺,隋朝滅亡。
二、唐朝的繁榮與民族交融
1.建立與統一:618年,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隨后統一全國。
2.貞觀之治
(1)含義: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國家出現了政治清明、經濟復蘇、文化繁榮的政治局面。
(2)內容
領域 內 容
經濟 輕徭薄賦,勸課農桑,戒奢從簡
政治 知人善任,虛懷納諫,革新政治
文教 尊崇儒學,大興科舉,大辦學校
3.武周政治(武則天統治時期):高宗死后,武則天改國號為周。在她當權期間,唐朝經濟持續發展。其統治時期被稱為武周政治。
4.開元盛世
(1)含義:唐玄宗統治前期唐王朝達到了鼎盛,史稱“開元盛世”。
(2)內容
領域 內 容
經濟 興修水利,發展生產
政治 選賢任能,改革吏治
軍事 改革兵制
文教 大興文治,發展科舉
開明的民族政策
民族 政 策
北方:突厥、回紇 (1)戰爭:貞觀初年,大敗東突厥,俘獲東突厥可汗;唐高宗時,聯合回紇滅西突厥。(2)設管轄機構:設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統轄天山南北。(3)冊封:唐玄宗時期,封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
東北:靺鞨 冊封:唐玄宗冊封靺鞨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
西南:吐蕃 (1)和親: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2)會盟:唐蕃會盟,基本停止戰爭
作用:進一步促進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祖國邊疆地區的開發;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特別提醒:唐朝處理少數民族關系的方式主要有戰爭、設管轄機構、冊封、和親、會盟等。
三、安史之亂、黃巢起義和五代十國
1.安史之亂
(1)背景:開元年間,邊疆形勢隨著版圖的拓展日益緊張;唐玄宗在邊境重地設置軍鎮,節度使兵力擴張;唐玄宗后期,出現外重內輕的局面。
(2)過程:755年,安祿山在范陽發動起兵,和其部將史思明發動叛亂,歷時八年,后被唐平定。
(3)影響:中央集權被削弱;唐朝由盛轉衰;邊防空虛;出現藩鎮割據局面。
2.藩鎮割據:安史之亂期間和以后,唐朝陸續在內地增設藩鎮,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續了100多年,嚴重削弱了唐朝的統治力量。
3.黃巢起義
(1)背景:唐朝后期,宦官專權和朋黨之爭加劇。
(2)過程:875年,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爆發,起義軍橫掃大半個中國,一度攻占長安,沉重地打擊了唐朝的統治。
4.唐朝滅亡:907年,朱溫廢唐稱帝,唐朝滅亡。建國號梁,史稱后梁。
5.五代十國
(1)五代:唐朝滅亡后,黃河流域先后經歷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5個短命王朝。
(2)十國:南方各地先后出現吳越、南唐等九個政權,連同在山西建立的北漢,合稱為十國。
特別提醒: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實質是唐朝藩鎮割據的繼續和發展,雖然政權分立,但由于歷史影響和各地經濟發展的密切聯系,統一始終是客觀存在的必然趨勢。
(3)后周世宗改革:
背景:后周世宗柴榮順應當時形勢,清除五代弊政。
作用:實力逐漸增強,為后來北宋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礎。
補充:外重內輕;節度使的權力;潘鎮割據
外重內輕: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分權偏重
節度使的權力:最初只有兵權,后發展為集軍事、財政、民政于一身的軍政合一的一級行政機構。
藩鎮割據:政治上,具有自主權,可自行任免官吏,節度使死后職位可傳給其兒子或部將;經濟上,擁有財政權;軍事上,擁有強悍武裝,獨霸一方。
第7課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新
一、選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魏晉南北朝)
(1)背景:漢代察舉制弊端逐漸顯露;東漢末年社會動蕩,察舉制無法推行。抑制地方大族。
(2)創立:曹魏時,創立九品中正制。
(3)內容:中央委任中正官對各地人才評定等級,共分九等,朝廷按等級高低授予官職。
(4)選官標準:從初創時期的重視家世、道德和才能,演變為西晉時期主要看重家世。
(5)影響:一定時期內加強中央集權。成為維護士族特權的工具。隨著士族的沒落,無法繼續。
2.科舉制(隋朝至清末1905年)
(1)形成和完善
隋朝:隋文帝: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
隋煬帝,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度正式形成。
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試科目,以進士和明經兩科為主。
武則天:擴大科舉取士人數,首創武舉和殿試。
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
(2)影響:
積極:科舉制使一批出身社會中下層的讀書人通過相對公平的考試參與政權,擴大了統治的基礎,加速了社會階層的流動,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加強了中央集權。推動了古代教育事業的發展;
增進社會公平、公正;增強全國人民的政治興味,提高愛國意識;促進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
消極:①選拔標準單一,壓抑個性;
②用儒學作為考試內容,忽視科技;
③片面應試嚴重禁錮了人們的思想,不能與時俱進。
選官制度的演變歷程——從以名取士到以文取士
制度 方式 標準 趨勢
世卿世祿制 世襲 血緣 標準科學客觀方式公開公正權力集中中央選官基礎擴大官員素質提高
軍功爵制 中央任免 軍功
察舉制 自下而上推薦 孝廉
九品中正制 中正官評定授官 初為家世道德才能,后為門第
科舉制 分科考試 才學
二、中樞政務機構
1.三省六部制
(1)發展歷程
①魏晉南北朝:尚書臺改稱尚書省,與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三省,共同輔助決策,行使權力。
②隋文帝:正式確立三省六部制。
③唐太宗:擴大宰相的任用范圍。
④政事堂的設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現了一體化的趨勢。
(2)機構設置:中央設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政事堂(后改稱中書門下)為三省宰相議政場所。
(3)運行機制:中書省負責決策,草擬和頒布皇帝的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核政令,有不妥者駁回;尚書省負責執行,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4)特點:相權三分、職權分明、節制君權、加強皇權。
(5)影響
①分割相權,避免權臣獨攬大權,有利于加強皇權。
②三省職權分工明確,有利于提高辦事效率。
③三省集思廣益,有利于減少皇帝獨斷造成的決策失誤。
④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官制史的重大變革,此后歷朝基本上沿襲這種制度。
中央官制的演變歷程——君權與相權的博弈
時期 政權組織 權力分配 趨勢
西漢 武帝前 三公九卿制 丞相集決策、行政、用人、審議和司法于一身。 削弱相權加強皇權宰相權力不斷分化
武帝后 中朝制 中朝決策,外朝執行。
東漢 三公和尚書臺 增強尚書臺作用。
魏晉南北朝 尚書、中書、門下形成三省 三省共同輔助決策。
隋唐 三省六部制 中書起草詔令、門下封駁審議、尚書執行。
三、賦稅制度
1.租調制(魏晉時期)
(1)魏晉時期,開始實行租調制,按戶征收糧和絹帛。
(2)北魏孝文帝改革,頒布均田令,為適應均田制,保證國家賦稅的征收,規定一夫一婦每年納粟為租,納帛或布為調。成年男子負擔一定的徭役。
2.租庸調制(唐初)
(1)內容:將賦稅征收對象定為21—59歲的成年男子。除租、調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納絹或布代役,稱為庸。
(2)影響: 以庸代役保證農民有充分的生產時間,政府的賦稅收入也有了保障,緩和了社會矛盾。
3.兩稅法(唐中后期)
(1)背景:
①土地買賣和兼并之風盛行; ②均田制無法推行;③租庸調制無法維持,政府財政收入銳減。
(2)目的:為了解決財政困難。
(3)實行:780 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楊炎的建議。
(4)內容①每戶按人丁和資產繳納戶稅,按田畝繳納地稅,取消租庸調和一切雜稅、雜役。
②一年分夏季和秋季兩次納稅。
(5)意義
積極:①簡化納稅名目,擴大納稅對象,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
②改變了自戰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
消極:①土地兼并不受控制,越來越嚴重;
②大地主隱瞞財產,把賦稅轉嫁到農民身上,政府征收額外雜稅,農民負擔沉重。
4、賦稅制度的演變歷程——人丁與財產的流變
5.賦稅的發展趨勢
農民由必須服一定的徭役和兵役發展為可以代役,以“庸”為標志;
征稅標準由以人丁為主逐漸轉變為以土地為主;
征稅時間由不定時逐漸發展為基本定時;
稅種由繁雜逐漸演變為簡化;
人頭稅所占比例越來越小,商業稅逐漸加重。
第8課 三國至隋唐的文化(思想多元、文化包容)
一、思想:儒學、道教與佛教的發展
漢朝 漢武帝時,儒學正統地位確立。
西漢末年,佛教傳入;東漢明帝重視發展佛教,于洛陽修建白馬寺。
東漢末年,道教興起,受儒學影響,主張“貴儒”和“尊道”,主要派別有:五斗米道、太平道等。
魏晉南北朝 魏晉之際,道家思想與儒家合流,形成崇尚老莊的玄學思潮。
佛教盛行,吸收儒、道思想,漸趨本土化;南朝范縝反佛;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滅佛。
儒學仍是主流統治思想,開始吸收佛、道思想,有了新發展。
隋朝 三教合一:儒學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歸儒”。
唐朝 唐朝統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禮佛、崇儒,其中道教最受尊崇,發展迅速。
武則天時,尊崇佛教,佛教社會地位顯著提高;唐武宗滅佛。
佛教和道教的發展,開始挑戰儒學的正統地位,儒學大師韓愈率先提出復興儒學,出現了儒學復興運動。
發展特點:①思想活躍,出現多元特征;②三教合一的歷史趨勢;③儒家思想始終在中國封建社會占據主導地位。
二、文學藝術
(一)、文藝成就達到高峰的原因:
①經濟:經濟的發展與繁榮,提供物質基礎。
②政治:選官制的發展與官僚政治的成熟,提供人才基礎。
③文化:民族交融以及開放包容的外交政策,提供多元文化基因。
④社會:安定的社會環境,提供社會條件。
(二)文學藝術的成就
1.文學:①魏晉南北朝時期:建安文學(曹操父子);田園詩(東晉陶淵明);南朝駢文;南北朝民歌(《木蘭詩》和《敕勒歌》)②唐詩:“詩仙”李白、“詩圣”杜甫。
2.書法:①東漢末年:書法成為一種藝術。②東晉:“書圣”王羲之,代表作《蘭亭集序》(“天下第一行書”)。③隋唐時期:顏真卿和柳公權(“顏筋柳骨”)。
3.繪畫:①東晉:出現專職畫師;顧愷之“以形寫神”,代表作《洛神賦圖》和《女史箴圖》;②唐:“畫圣”吳道子。
4.石窟(雕塑等):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崗石窟、洛陽龍門石窟等。
三、科技成果
1、農學:北朝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
2、數學:南朝祖沖之,是世界上第一個將圓周率推演到小數點后第七位的人。
3、地理學:西晉裴秀,繪制出《禹貢地域圖》,并提出繪制地圖的方法;唐朝僧一行,是世界上第一位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的人。
4、建筑:隋朝李春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老的石拱橋。
5、發明:雕版印刷術出現(《金剛經》);唐末,火藥開始用于戰爭。
6、醫學:唐朝孫思邈,完成醫學名著《千金方》,被尊為“藥王”;唐高宗時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國家頒行的藥典。
7、古代中國科技的特點:①在科技內容上:重實用,應用性強,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探索不夠。②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傳統的典籍整理與經驗總結,輕視規律的探究,缺少實驗。③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務于封建農業經濟的發展,并沒有進一步轉化為生產力。④在分布上:主要集中在與農業有關的農學、天文歷法及醫藥學等方面。⑤從成就上看:全面繁榮,多種科技成就領先世界。
四、中外文化交流
1.佛教:①佛教傳入:西漢末年傳入;東漢后期到北朝有中亞、印度的高僧來華;東晉法顯西行;唐朝玄奘西行。②佛教外傳:唐朝鑒真東渡;日本、新羅派學問僧來華(日本的空海)。③影響: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促進了佛教的傳播。
2.其他:①唐首都長安成為國際大都市;②日本、新羅向唐朝派遣大量的使節和留學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柯坪县| 防城港市| 佛冈县| 揭西县| 高青县| 和平县| 绥宁县| 博白县| 垫江县| 盱眙县| 镇坪县| 黑水县| 广汉市| 娄底市| 合肥市| 金华市| 个旧市| 灵丘县| 仲巴县| 玉龙| 抚州市| 惠来县| 太原市| 阜新市| 汾西县| 武宣县| 合山市| 紫金县| 修水县| 伊金霍洛旗| 鄂州市| 龙江县| 赤城县| 青神县| 肥乡县| 镇雄县| 九台市| 天台县| 乐陵市| 舞阳县| 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