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階段 起止時間 代表性遺址 政治 經濟 文化夏 前2070——前1600 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 世襲制; 直接與間接結合 無 夏歷(歷法)商 前1600——前1046 河南安陽殷墟遺址 內外服制度 農業:主要部門;木石農具;奴隸主土地國有制(井田制) 甲骨文;殷歷;西周 前1046——前771 無 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 手工業:青銅鑄造業 青銅文化石器時代的文明曙光重要文化遺存 生產生活狀況 社會組織舊石器時代(距今約300萬年~距今約1萬年)——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 距今約170萬年的云南元謀人 學會用火 采集、漁獵 穴居,過群居生活 主要是原始人群階段,晚期進入母系氏族社會距今約70萬至20萬年的北京人新石器時代(距今約1萬年~距今約5000至2000多年)——以打磨結合的方法制作石器;亦使用陶器 前期——距今約7000至5000年 仰韶文化(在黃河中游) 栽培粟; 彩繪陶器 原始農業與飼養業產生 建造房屋,過定居生活 主要是母系氏族社會,晚期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大汶口文化(在黃河下游)河姆渡文化(在長江下游) 種植水稻; 養蠶繅絲晚期——距今約5000年 龍山文化(黃河領域)紅山文化(遼河上游) 良渚文化(長江下游) 黑陶; 玉器; 祭壇和神廟二、早期國家諸侯紛爭與變法運春秋戰國時期的經濟(經濟大發展)表現:農業:鐵農具的使用,牛耕推廣,社會生產力水平提高,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漸確立;(階段特征)工商業:冶鐵技術出現,手工業分工細密:工商業繁榮,貨幣流通廣泛,出現中心城市。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政治大變革)基本史實:春秋五霸、三家分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到禮樂征伐自諸侯出;階段特征: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破壞,諸侯爭霸和兼并戰爭頻繁,新興地主階級實力增強,各國紛紛變法圖強,國家逐漸有分裂走向統一。民族關系:1、特征:春秋戰國時期出現華夏認同感,各民族進一步融合,華夏族擴大。2、原因:①春秋戰國時期長期激烈的兼并戰爭客觀上加強了中原華夏族與周邊民族的交往;②各諸侯國社會生產力水平較高,對相鄰的戎狄夷產生了吸引力;影響:為秦朝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有利于形成中原文明多元一體的政治格局,有利于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變法運動變法運動成為潮流:戰國時期兼并戰爭日益劇烈,各國為了富國強兵,紛紛變法,退的那個了社會轉型,各國逐步建立起君主專制制度。商鞅變法:、背景:經濟:同前階段特征;政治:同前階段特征;軍事:為富國強兵,在兼并戰爭中取勝,實行變法;思想:法家思想提供思想基礎;個人:秦孝公重用商鞅;、內容:經濟:重農抑商,獎勵耕織;廢井田開阡陌,授田于民;強制大家庭拆散為個體小家庭;政治:獎勵軍功;在民間實行什五連坐,互相糾察告發;在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郡縣制,縣的官員由中央任免;影響:①推動土地私有制發展,促進農業發展,推動封建經濟發展;②獎勵軍功,廢除貴族特權,提高軍隊戰斗力,使秦國國富兵強,為秦統一奠定基礎;推行縣制,對后世影響深遠;③順應了時代潮流,是戰國時期持續時間最長、涉及面最廣、改革最為徹底的一次變法;④輕罪重罰,加重對人民的剝削與壓迫;壓制工商業的發展,不利于商品經濟的發展。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百家爭鳴(思想大繁榮)、背景:經濟:同前階段特征;政治:同前階段特征;文化:新興的士階層崛起,私學興起,學術下移,由“學在官府”到“學在民間”;、概念:是社會大變革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各家學派針對當時的社會現實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即如何構建新的社會秩序。)(三)、學派及主張認識:實質:是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經濟發展、階級關系變化在思想領域的反映;性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波瀾壯闊的思想解放運動。影響:不僅為新興的地主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而且成為后世中華思想文化的源頭活水,影響十分深遠。第3課秦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一、秦的統一秦朝統一的歷史背景和條件人心:長期戰亂給社會帶來巨大災難,人民渴望統一;經濟:各地與經濟發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帶來的阻礙;地理:秦地理位置優越,物質基礎雄厚;個人:數代秦王勵精圖治,廣納賢才,吏治較為清明;國力:商鞅變法后,尊奉法家思想,獎勵耕戰,國家日益強盛,為統一奠定基礎;策略:遠交近攻的策略;(二)、秦朝的統一的大概過程?概括秦朝為了鞏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統治,采取了哪些措施?過程: (1)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國先后滅掉東方六國,建立起新的統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陽。(2)此后,秦征服越族和西南地區;在北方退匈奴,取河套,修萬里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1.政治(1)確立皇帝制度:秦王贏政將君主定名為“皇帝”,自稱“始皇帝”,并通過許多具體規定和禮儀突出皇帝的獨尊地位,皇帝對國家事務擁有至高無上的決定權。(2)建立中央與地方官制①中央:設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泛指負責具體事務的諸卿。②地方:廢除分封制,設立郡縣制,其主要官員由中央任免和考核??h以下設鄉、里和亭,分別負責管理民眾和治安2.經濟: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秦半兩),發行全國;統一車軌,編制戶籍;遷徙六國貴族豪強到關中、巴蜀等地3.文化:統一文字、法律,整頓社會風俗。秦始皇下令把小篆作為標準字體,通令全國使用。4.思想:焚書坑儒,加強思想控制;(三)、秦朝的統一有何歷史意義?1、建立起幅員遼闊的國家,奠定了此后歷代疆域的基本版圖;2、秦的統一順應了大一統的時代潮流,空前統一的封建國家促進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動了統一多民族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3、秦朝確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所沿用,影響深遠。二、秦的暴政1.徭役、兵役繁重;2.刑罰嚴苛、殘酷;3.焚書坑儒:(1)目的:為了建立新的封建秩序,鞏固 秦王朝 統治。(2)內容:下令將非秦國歷史的史書,非博士官所掌握的《詩》、《書 》等,全部交給官府焚毀,只有 醫藥 、卜筮 、種樹之書不在其列(許多珍貴文獻毀于一旦)。秦始皇以“ 或為妖言以亂黔首”罪名,將460余名儒生方士坑殺; 史稱“焚書坑儒”(3)實質:思想文化專制4、影響:致使階級矛盾和統治階層內部矛盾尖銳化,最終一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爆發。三、秦末農民起義與秦的速亡1.秦末農民起義的原因⑴根本原因:秦的暴政;⑵直接原因:戍卒遇雨受阻,不能如期趕到戍地將被處死;2.時間及過程:(1)公元前209年,在 陳勝、吳廣 的領導下,發動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農民大起義,陳勝自立為王,號為“ 張楚 ”。大澤鄉起義失敗后,項羽、劉邦等領導的反秦勢力日益壯大。(2)公元前207年,劉邦的軍隊進入 咸陽,秦王投降。3.楚漢之爭:在秦朝滅亡之后,劉邦和項羽開始了長達四年的 楚漢之爭,最終,項羽被劉邦擊敗。第4課 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一、 西漢帝國(公元前202—公元9年,都城長安)(一)初期——興(“文景之治”)(1)思想上——尊奉黃老之學(2)經濟上——“休養生息”和“文景之治”(3)政治上:①漢承秦制: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縣制;②郡國并行:(二)中期——強:原因:①政治方面:諸侯坐大,威脅中央;相權過高,影響皇權;②經濟方面:豪強勢大,土地兼并;③思想方面:思想混亂,無法統一;④外部因素:匈奴威脅,邊患不止;⑤有利因素:經過休養生息,國力強盛,提供了物質基礎;武力平叛提供了相對穩定的政治環境;措施:①政治強化:設立中朝(中朝外朝制);頒行推恩令(“眾建諸侯而少其力”);設置十三州刺史,監察百官與豪強 ;察舉征辟,選拔官吏;任用酷吏治理地方,嚴厲鎮壓黑社會;②經濟壟斷:實行鹽鐵官營;實行均輸平準;實行算緡告緡;改革幣制,鑄幣權收歸中央(鑄造“五銖錢”);③文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五經博士、設太學,確立儒學正統思想④開疆拓土:軍事:北擊匈奴(衛青、霍去?。?,奪取陰山以南及河西走廊;管理:設立河西四郡(酒泉、武威、張掖、敦煌);公元前 60 年設西域都護;加強東南沿海及西南少數民族的控制;交流: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司馬遷的《史記》,把張騫之交通西域譽稱為「鑿空」)。影響:①加強皇權,加強中央集權,有利于國家統一,社會穩定;②有利于促進封建經濟的發展;③確立了儒學的正統地位和主流思想;④促進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⑤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三)后期——衰政治——外戚干政,政治黑暗;經濟——土地兼并,賦稅沉重;社會——淪為奴婢,社會動蕩;二、東漢王朝(25—220)(一)東漢的興-----光武中興1.政治方面:①強化皇權——增強尚書臺,嚴控外戚;②加強中央集權——裁并郡縣,裁減官吏;③加強社會整治——提倡節儉,整頓吏治,懲處腐敗。2.經濟方面:①保民生——釋放奴婢,禁止殘害;②增收入——清查墾田,保證戶口3.思想方面:重視儒學(二)東漢的衰1.政治:外戚宦官交替專權導致政治腐敗黑暗。黨錮之禍;2.經濟:豪強地主勢力增強,土地兼并嚴重,階級矛盾尖銳;3.社會: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黃巾起義,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治基礎;三、兩漢的文化:(1)史學: 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_史:《史記》,司馬遷著;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班固著;(2)文學: 漢賦:講究鋪陳排比,辭藻華麗。樂府詩:國家專管音樂的機構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詩,具有現實主義特點。(3)科技:1.醫學成就: 《黃帝內經》(成書于戰國至西漢),奠定中醫理論基礎(被稱為醫之始祖);《神農本草經》(成書于東漢),中國古代第一部藥物學著作;2.數學成就:《九章算術》地位重要;3.造紙術: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