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9課 辛亥革命一、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1.清末“新政”(1)背景:《辛丑條約》簽訂后,清政府遭受重挫,試圖通過“新政”進行“自救”。(2)內容:在官制、軍事、商業、教育等方面進行一系列改革。(3)結果:收效甚微2.民主革命的興起和發展(1)興起(2)發展:組織了多次反清武裝起義,其中1911年4月27日廣州黃花崗起義影響巨大。3.預備立憲(1)背景:革命運動高漲(2)歷程:1906年,清政府宣布預備立憲。立憲派成立預備立憲公會。1908年,頒布《欽定憲法大綱》,作為制定“憲法”的準備。1911年組織“皇族內閣”。結果:清政府無誠意推行立憲,資產階級立憲派轉而支持革命。二、武昌起義與中華民國的建立1.武昌起義背景:四川保路運動爆發:1911年10月10日,新軍工程第八營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結果:成立湖北軍政府。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14省和上海紛紛獨立。清王朝的統治土崩瓦解。2.中華民國的建立(1)建立共和政體: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就職第一任臨時大總統。(2)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912年3月目的:為防止袁世凱專權;維護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內容:A.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B.國民一律平等C. 國民有人身、居住、言論、出版、 集會、結社、宗教信仰等項自由D.參議院行使立法權;臨時大總統及國務員行使行政權;司法權由法院獨立行使。國務員須副署臨時大總統公布的法律及命令。(三權分立、責任內閣制)地位: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3.袁世凱竊取勝利果實(1)南北議和(2)1912年2月12日,清帝遜位,清王朝統治結束。(3)1912年2月15日,袁世凱當選臨時大總統。開始軍閥獨裁統治。共和是名義上的共和。三、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1.意義:性質:開始了比較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2)經濟: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3)思想:沖破了封建主義的藩籬,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4)風俗文化:促使文化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新的變化。2.歷史局限(1)表現:沒有解決近代中國社會的根本矛盾,沒有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2)原因:缺乏一個能夠提出科學的革命綱領、能夠發動廣大民眾,以及組織嚴密的革命政黨的領導。 第20課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一、袁世凱復辟帝制與護國戰爭1.袁世凱復辟帝制 1915年10月,參政院召開“國民代表大會”。袁世凱接受“勸進”,當上皇帝,以1916年為洪憲元年。 2.護國戰爭 (1)背景(2)概況:1915年底,唐繼堯、蔡鍔、李烈鈞在云南宣布獨立,討伐袁世凱。(3)結果 袁世凱取消帝制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的原因:袁世凱復辟帝制,違背民主共和的歷史發展潮流(根本原因)。二、北洋時期的軍閥割據1.軍閥割據的形成(1)原因:北洋軍閥內部派系紛爭,難以產生一個能統御整個北洋派的人。(2)影響:各派軍閥爭權奪利,先后爆發直晥、直奉混戰。2.“府院之爭”:以黎元洪為首的總統府集團與以段祺瑞為首的國務院集團之間的斗爭。3.護法運動:護衛《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重新建立共和的民主法統。(1)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孫中山任大元帥。(3)結果:西南軍閥排擠孫中山。1918年孫中山憤而辭去大元帥之職,護法運動失敗。4.參加一戰:(1)目的:為爭取國際地位,抵制日本在華勢力的發展。(2)概況:1917年8月14日,中國向德、奧兩國宣戰,加入協約國一方參戰。(3)影響:①收回德、奧在天津、漢口的租界,撤銷兩國領事裁判權。②十幾萬名中國勞工遠渡重洋前往歐洲前線。中國勞工的巨大付出,為協約國一方取得勝利作出了貢獻。三、民國初年經濟、社會生活的新氣象1.民國初年的經濟發展(民族工業的“黃金時代”/“短暫春天”)(1)原因:①內部原因:中華民國建立,掃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縛和障礙;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鼓勵民間興辦實業;群眾性反帝愛國斗爭的推動,特別是1915年掀起的抵制日貨、提倡國貨運動。②外部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列強忙于歐戰,中國民族工業得到迅速發展。(主要原因)(2)表現:以榮宗敬、榮德生兄弟的面粉廠和紗廠等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業迅速發展壯大。 (以輕工業為主)(3)影響:民族工業的迅速發展,中國產業工人的人數急劇增加,促進了無產階級隊伍壯大,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奠定基礎(五四運動)。2.民國社會生活的新氣象改用陽歷;頒布了剪發辮、易服飾和廢止纏足的法律;革除“大人”“老爺”等清朝官場的稱呼。四、新文化運動的開展1.原因:①國民的頭腦仍被專制和愚昧束縛著;②北洋軍閥推行尊孔復古的逆流。2.興起:(1)開始: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2)主要陣地:北京大學和《新青年》雜志。(3)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錢玄同。3.主張:(1)擁護“德先生”,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2)擁護“賽先生”,反對舊藝術、舊宗教。(3)反對國粹和舊文學,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胡適 文學革命)4.意義: (1)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使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民主和科學的思想得到弘揚,推動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3) 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為五四運動的爆發起了宣傳動員作用。5.局限性:由于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自身的階級和時代局限性,新文化運動中激進民主主義者對東西方文化的評價存在著絕對化傾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