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拔茅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10月月考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拔茅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10月月考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拔茅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10月月考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有 2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40 分。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2023九上·諸暨月考)有學者認為,金字塔的建造涉及到力學、天文學、地理學、藝術、宗教、數學、社會管理學、建筑學等眾多學科知識。由此可知,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  )
A.古埃及文明的發達程度 B.古埃及文明延續至今
C.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 D.古埃及農業技術發達
【答案】A
【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金字塔的建造涉及到力學、天文學、地理學、藝術、宗教、數學、社會管理學、建筑學等眾多學科知識”,結合所學可知,材料表明金字塔的建造了古埃及文明的發達程度,故選A項。
根據所學可知,古埃及先后被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吞并,古埃及文明沒有延續至今,排除B項。
古埃及國王稱法老,權力無限,但材料沒有涉及相關信息,排除C項。
古埃及農業技術發達,但材料沒有涉及相關信息,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古埃及文明,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古埃及文明的相關史實。
2.(2023九上·諸暨月考)《圣經》將兩河流域描繪成“人類幸福的伊甸園”。那里曾經孕育的文明國度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倫 C.古印度 D.古代中國
【答案】B
【知識點】世界人口、人種、語言、宗教
【解析】【分析】答題關鍵詞“兩河流域文明”,結合所學分析:
A:根據所學可知,古埃及文明屬于北非尼羅河文明,不合題意,排除A項。
B:根據所學可知,古巴比倫興起于兩河流域的幼發拉底河中游,公元前18世紀統一兩河流域,建立了強大的古巴比倫王國,符合題意,故選B項。
C:根據所學可知,古印度文明起源于印度河流域,不合題意,排除C項。
D:根據所學可知,古代中國文明起源于黃河、長江流域,不合題意,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古代兩河流域文明。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的相關史實。
3.(2023九上·紹興月考)在古代印度,有一位50歲的國王看到了一個10歲的孩子,卻像兒子對待父親那樣畢恭畢敬地行禮。這位孩子的身份最有可能是(  )
A.婆羅門 B.剎帝利 C.吠舍 D.首陀羅
【答案】A
【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雅利安人在進入古代印度后,逐漸產生不同等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第一等級為婆羅門(祭司、貴族),掌握神權;第二等級為剎帝利(國王、武士、官吏),把持國家軍事行政大權;第三等級為吠舍(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向國家納稅,向神廟上供,供養第一、第二等級;第四等級為首陀羅(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的人),幾乎沒有權利,受奴隸主階級的剝削,干最低賤的職業。材料中第二等級的國王向小孩畢恭畢敬地行禮,說明小孩等級高于國王,因此這位孩子的身份是第一等級婆羅門,A項正確;
B項是國王所處的等級,錯誤;
CD兩項低于國王的等級,不符合題意,錯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古代印度文明,解題的關鍵是解讀分析材料信息,結合古代印度種姓制度的內容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4.(2023九上·新昌月考)“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將希臘文化灌注到亞洲”,而“東方的影響也以席卷一切之勢涌入西方”。歷史學家布恩的觀點反映出亞歷山大的擴張(  )
A.使東方從屬于西方 B.中斷了東西方文化發展進程
C.打通了亞歐商貿通道 D.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匯
【答案】D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將希臘文化灌注到亞洲”,而“東方的影響也以席卷一切之勢涌入西方”。上述觀點反映出亞歷山大的擴張促進了亞歐文化交匯。亞歷山大東征具有侵略性質,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但是,東征和帝國的建立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大量工商業者隨軍隊流動,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D項正確;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使東方從屬于西方,排除A項;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中斷了東西方文化發展進程,排除B項;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打通了亞歐商貿通道,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亞歷山東征,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5.(2023九上·新昌月考)從“征服意大利半島”“布匿戰爭”“稱霸地中海地區”“凱撒奪權”這些關鍵詞中可以提煉出的學習主題是(  )
A.羅馬城邦的興起 B.羅馬共和國的統治
C.羅馬帝國的擴張 D.羅馬奴隸制的瓦解
【答案】B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征服意大利半島”“布匿戰爭”“稱霸地中海地區”“凱撒奪取政權”這些關鍵詞中提煉出的學習主題是羅馬共和國的統治。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奴隸制共和國。羅馬共和國建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島。公元前3世紀至前2世紀,為爭奪地中海霸權,羅馬共和國同地中海西部強國迦太基進行了三次布匿戰爭,最終擊敗迦太基,公元前2世紀后期,取得地中海霸權,成為強大的奴隸制國家。公元前1世紀,羅馬發生嚴重的社會危機,共和制無力統治,奴隸主企圖建立獨裁統治,以穩固政權,公元前49年,凱撒奪取政權,后被羅馬元老貴族刺殺,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綜合歸納能力,需要全面分析題干相關內容,尋找共同之處,確定主題。
6.(2023九上·新昌月考)“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學名著,它再現了古代希臘社會的圖景,是研究早期希臘社會的重要史料。”這部文學名著是(  )
A.《十二銅表法》 B.《天方夜譚》
C.《擲鐵餅者》 D.《荷馬史詩》
【答案】D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荷馬史詩》是古希臘著名的英雄史詩。相傳,它是在民間口頭創作的基礎上,由盲人荷馬加工整理而成的。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學名作,它再現了古代希臘社會的圖景,是研究早期希臘社會的重要史料,D項正確;
《十二銅表法》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A項;
《天方夜譚》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B項;
《擲鐵餅者》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 本題考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古代希臘文化成就。
7.(2023九上·新昌月考)古希臘人對智慧的追求與寬松的政治環境相結合,涌現出許多哲學“巨匠”。這些“巨匠”不包括(  )
A.德謨克利特 B.伯里克利 C.蘇格拉底 D.亞里士多德
【答案】B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希臘的蘇格拉底終生探討人的靈魂、美德和幸福等問題,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這對認識人的內心世界具有重要的意義。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提出“原子論”,認為宇宙萬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組成的。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不僅是著名的哲學家,也是杰出的科學家。伯里克利是古希臘時期雅典政治家,他把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發展到高峰,B項正確;
德謨克利特屬于古希臘巨匠,排除A項;
蘇格拉底屬于古希臘巨匠,排除C項;
亞里士多德屬于古希臘巨匠,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古希臘的哲學巨匠的相關史實。
8.(2023九上·新昌月考)某位學者指出:“中世紀的騎士同時也是擁有田產的鄉紳,很少出現必須付錢購買某種物品的情形。他的莊園里能夠出產供他和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斷,中世紀莊園經濟的特征是(  )
A.商品經濟高度發達 B.基本自給自足
C.領主擁有絕對特權 D.以佃戶為主體
【答案】B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中世紀的騎士同時也是擁有田產的鄉紳,很少出現必須付錢購買某種物品的情形。他的莊園里能夠出產供他和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可知,材料說明中世紀莊園經濟的特征是基本自給自足。在領主統治下,莊園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莊園上次糧食、蔬菜、手工業品,B項正確;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商品經濟高度發達,排除A項;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領主擁有絕對特權,排除C項;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以佃戶為主體,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西歐莊園,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9.(2023九上·新昌月考)“中世紀西歐城市向封建領主納稅,封建主放棄對城市的統治權和司法權……城市管理人員由市民選舉產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紀西歐城市(  )
A.封建社會等級森嚴 B.初步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
C.完全擺脫了封建統治 D.是一個相對自治的共同體
【答案】D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城市管理人員由市民選舉產生”可知,材料反映了中世紀西歐的城市是一個相對自治的共同體,D項正確;
材料沒有涉及封建社會等級森嚴、初步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故AB兩項錯誤,排除AB項;
完全擺脫了封建統治中的完全說法絕對化,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中世紀歐洲城市政治特點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10.(2023九上·新昌月考)歐洲中世紀后期在封建神學的籠罩下產生了大學的世俗教育。出現這一狀況的根本原因是(  )
A.教會勢力的減弱 B.城市經濟的復興
C.傳統教育的崛起 D.更好地傳播神學
【答案】B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的歐洲,城市經濟有所發展,經濟的發展擴大了世俗的力量,因此出現世俗教育,B項正確;
大學世俗教育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城市經濟的發展,排除A項;
題目考查的是根本原因,因此傳統教育的興起是世俗教育的發展之間不是根本與表象之間的關系,排除C項;
傳播神學與世俗教育之間不存在聯系,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世俗教育出現根本原因的掌握,在解答題目時,要明晰對根本原因的分析要采用生產力(經濟)的發展的觀點來分析。
11.(2023九上·新昌月考)地跨歐、亞、非三大洲,延續時間達一千多年之久,對東西方文化兼收并蓄,為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的大帝國是(  )
A.羅馬帝國 B.拜占庭帝國
C.阿拉伯帝國 D.亞歷山大帝國
【答案】B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成東西兩個帝國.東羅馬定都君士坦丁堡(舊名拜占庭),故稱“拜占庭帝國”,它也曾地跨亞歐非三洲.拜占庭對基督教、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傳統,以及西亞、北非等地的東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產生過重大影響,為文藝復興提供豐富的精神營養。據題干及所學知識可知,B項正確;
羅馬帝國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A項;
阿拉伯帝國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C項;
亞歷山大帝國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拜占庭帝國的相關史實。
12.(2023九上·新昌月考)如圖內容是日本歷史上一次改革的部分規定,該規定反映出土地的所有者是(  )
國家將土地分給公民,每個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終生使用,也不能買賣;統一賦稅。
A.部民 B.公民 C.國家 D.貴族
【答案】C
【知識點】日本明治維新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646年,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仿效中國的隋唐制度,進行大化改新。主要內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地方設國、郡、里三級;經濟上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將部民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終身使用,也不能買賣,向他們收取賦稅。通過改革,使日本從奴隸社會過渡到了封建社會。故規定反映出土地的所有者是國家,C項正確;
部民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
公民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
貴族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大化改新的相關知識。大化改新使日本從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
13.(2023九上·新昌月考)托爾斯泰曾說:“穆罕默德圣人,他引導全阿拉伯人走正道,既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與犧牲,又為他們開辟了一條文明進步的大道。”下列事件中與穆罕默德有關的是(  )
①于 7 世紀初在麥加創立伊斯蘭教
②建立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公社
③著有《醫學集成》一書
④基本統一阿拉伯半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7世紀時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伊斯蘭”是阿拉伯語“順從”的意思。610年,穆罕默德最初在麥加傳教,麥加貴族擔心會損害自己的政治和經濟利益,迫害穆罕默德的信徒;622年,穆罕默德帶領少數信徒離開麥加,在麥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伊斯蘭教把622年定為伊斯蘭教歷元年。穆罕默德為了實現最終目標,多次率兵攻打麥加。630年,他再次兵臨麥加城下。最后,雙方達成協議,麥加貴族接受伊斯蘭教,承認穆罕默德的政治和宗教領袖地位,穆罕默德承認對方的經濟和宗教利益。從此麥加從此成為伊斯蘭教圣地。征服麥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時,阿拉伯半島已基本統一。①②④符合題意;《醫學集成》一書是穆罕默德的繼任者拉齊斯所著,③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準確運用伊斯蘭教建立和阿拉伯國家興起的相關知識。
14.(2023九上·新昌月考)阿拉伯帝國時期創造了輝煌的阿拉伯文化。下面屬于阿拉伯人創造的文化是(  )
①發明了從 0 到 9 計數法
②教堂是當地建筑藝術的代表
③著有《醫學集成》醫書
④《一千零一夜》是不朽之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吸收、消化外來文化的基礎上,阿拉伯學者創造了光輝燦爛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數字是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獨特貢獻。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從0到9的計數代數學是阿拉伯人創造的。我們常說的“西醫”,其中有很多阿拉伯人的貢獻。阿拉伯人著的《醫學集成》和《醫典》兩部書,長期被歐洲醫學界奉為醫學領域的經典。膾炙人口的《天方夜譚》,構思奇妙,情節曲折,語言優美,是阿拉伯文學的瑰寶。③④屬于阿拉伯文化,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阿拉伯文化的相關史實。
15.(2023九上·新昌月考)構建知識結構圖,能很好地從整體駕馭和把握所學知識。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識結構圖,其中“?”處是(  )
A.西歐城市的興起 B.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C.西歐莊園的出現 D.生產組織形式資本主義化
【答案】D
【知識點】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中葉以后,出租領主直營地達到一個高潮,領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參與生產管理。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農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11 世紀以后,歐洲農村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這一時期,手工業不斷發展,一方面,手工業逐漸脫離農業生產,另一方面他們更多地為市場而生產。13世紀,隨著分工細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發展。為了繳納封建賦稅,農民也在家里用自己的生產工具從事生產,農村出現了分散的手工工場。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推動了歐洲社會經濟的資本主義變化,開始改變中世紀歐洲社會的整體面貌。在中世紀晚期的歐洲,一定規模的雇傭勞動以及為市場而生產的經營特征,使生產組織形式逐漸資本主義化。這種現象主要表現為租地農場和手工工場的產生。D項正確;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西歐城市的興起,排除A項;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排除B項;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西歐莊園的出現,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租地農場和手工工場的產生的相關史實。
16.(2023九上·新昌月考)14 世紀,意大利建筑師設計的建筑所體現的主題開始變得凸顯人性,畫家和雕塑家也對每個個體格外重視。同樣,人們開始嘗試了解人類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結構。這些變化體現出歐洲(  )
A.人文主義的興起 B.啟蒙思想的傳播
C.科學教育的進步 D.藝術創作的輝煌
【答案】A
【知識點】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開始于14世紀的意大利,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義,新興的資產階級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世生活中的幸福.14世紀意大利建筑師設計的建筑開始變得以人為主,畫家和雕塑家也對每個個體格外重視。同樣,人們開始嘗試了解人類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結構。這些變化體現了歐洲人文主義的興起。A項正確;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啟蒙思想的傳播,排除B項;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科學教育的進步,排除C項;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藝術創作的輝煌,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人文主義的興起的相關史實。
17.(2023九上·新昌月考)“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文學、藝術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極為歡欣。他們認為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開花落那樣,只是周而復始的重復。”文藝復興是一次“精神的新生”,因為(  )
A.全面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 B.幾乎蔓延到西歐所有國家
C.是反封建教會的新文化運動 D.為法國大革命提供了理論基礎
【答案】C
【知識點】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運動興起于14世紀的意大利,從表面上看好像是古代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的復興,實質是資產階級文化思想文化運動的興起。文藝復興促進了歐洲思想文化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文藝復興是一次“精神的新生”是因為它是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C項正確;
題干材料不能說明全面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排除A項;
題干材料不能說明幾乎蔓延到西歐所有國家,排除B項;
題干材料不能說明為法國大革命提供了理論基礎,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文藝復興的相關史實。
18.(2023九上·新昌月考)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的歷史事件是(  )
A.新航路開辟 B.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
C.三角貿易 D.第二次世界大戰
【答案】A
【知識點】新航路的開辟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的開辟使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A項正確;
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B項;
三角貿易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C項;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新航路的開辟,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的開辟。
19.(2023九上·新昌月考)他的船隊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圖說的正確。“他”是(  )
A.迪亞士 B.哥倫布 C.達·伽馬 D.麥哲倫
【答案】D
【知識點】新航路的開辟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麥哲倫是第一個橫渡太平洋的歐洲人,他的艦隊第一次完成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D項正確;
迪亞士的船隊到達非洲的好望角,排除A項;
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排除B項;
達 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西海岸,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解答本題要正確理解題意,考查了新航路開辟,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做出正確答案。
20.(2023九上·新昌月考)某電視臺正在播放歷史紀錄片,下圖的圖示出現在紀錄片中。下列可以適合作為該片片名的是(  )
A.科技創新的影響 B.工人運動的興起
C.資本的原始積累 D.思想解放運動
【答案】C
【知識點】新航路的開辟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角貿易中,奴隸販子從歐洲出發,乘船到非洲,攜帶槍支、雜物等換買黑奴,這是“出程”。接著,滿載黑人的運奴船到達美洲,這叫“中程”。最后,滿載金銀和原料的船只返回歐洲,這叫“歸程”。三角貿易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資金,但使非洲喪失了難以計數的人口,導致了非洲的落后。三角貿易為歐洲聚斂了大量財富,加快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促進了歐洲的繁榮。C項正確;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科技創新的影響,排除A項;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工人運動的興起,排除B項;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思想解放運動,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與識記資本的原始積累的相關史實。
二、綜合題(本題共有 5 小題,共 60 分。)
21.(2023九上·新昌月考)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作的大河流域昌盛的,古代亞非地區的大河流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貢獻。
公元前 2500 年左右亞非文明分布圖
材料二:我們應該以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壘,以兼收并蓄的態度汲取其它文明的養分,促進亞洲文明在交流互鑒中共同前進。
——習近平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序號 發源地   文明古國   代表性的文明成果      
                   
A 北非的①   河流域 古代埃及   金字塔      
           
                 
B 西亞的兩河流域   古巴比倫   《漢謨拉比法典》      
                     
        ②     實行等級森嚴的③   制度,  
C 南亞的印度河流域       創立④ 教  
       
               
                       
(1)結合材料一,將古代亞非文明一覽表填寫完整。
(2)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這些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樣的地理環境中發生和發展的?
(3)在世界文明融合的浪潮中,怎樣才能使中華文明更放異彩?
【答案】(1)尼羅河;古印度;種姓;佛
(2)大河流域,氣候溫暖濕潤,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交流,兼收并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發源于尼羅河流域的文明古國是古代埃及,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埃及人還發明了象形文字,創造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歷法太陽歷等,所以①應該填尼羅河。②:位于兩河流域的文明古國是古巴比倫,古巴比倫留下的文明成果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較系統完整的成文法典《漢謨拉比法典》,蘇美爾人發明了楔形文字,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所以②應該填《漢謨拉比法典》。③:發源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古國是古代印度,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所以③應該填種姓制度。④:公元前6世紀古印度的喬達摩 悉達多(釋迦牟尼)創立佛教,宣揚“眾生平等”反對婆羅門的特權地位。它認為世間萬物發展都有因果緣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須消滅欲望,刻苦修行。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些古代文明發展的地理環境是:大河流域,氣候溫暖濕潤,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本題是開放型題目,考查的是學生開放性思維的能力。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堅定中華文化自信,堅守民族文化特色;在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時要注意與時俱進,創新發展,使之代代相傳;吸收、借鑒世界優秀文明成果,為我所用等。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文明古國的相關知識進行解答。
22.(2023九上·新昌月考)民主法制是社會進步的基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這部法典試圖明確地、永久地調整一切社會關系,因而,它不僅闡明了古巴比倫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當時的社會。
——摘自《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 21 世紀》(上冊)
材料二:年代尺。
——摘編自《羅馬法圖示》
材料三:我們的政治制度不是從我們鄰人的制度中模仿而來的,我們的制度是別人的模范……我們的制度之所以稱為民主政治,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解決私人爭執的時候,每個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摘自《伯里克利在犧牲戰士葬禮上的講話》
(1)材料一中“這部法典”的名稱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它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十二銅表法》的歷史地位,并簡述羅馬法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變化。
(3)材料三表述的“政治制度”是指哪個城邦的政治制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一制度的利弊。
【答案】(1)名稱:《漢謨拉比法典》。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地位:《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變化:①形式上,從習慣法發展為成文法;②范圍上,從公民法到萬民法。
(3)城邦:雅典。利:為雅典繁榮提供了條件,為近代民主政治樹立了典范;弊:本質是奴隸主的民主政治,少數人的民主。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新航路的開辟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這部法典試圖明確地、永久地調整一切社會關系,因而,它不僅闡明了古巴比倫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當時的社會”可知,材料一中“這部法典”的名稱是《漢謨拉比法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
(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可知,《十二銅表法》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從材料二可知,羅馬法經歷的發展變化是從習慣法發展為成文法,從公民法到萬民法。
(3)根據材料三“…我們的制度之所以稱為民主政治,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解決私人爭執的時候,每個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三表述的“政治制度”是指雅典的民主制度;這個城邦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公民大會。為雅典繁榮提供了條件,為近代民主政治樹立了典范;本質是奴隸主的民主政治,少數人的民主。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漢謨拉比法典》、《十二銅表法》、雅典民主政治等相關史實。
23.(2023九上·新昌月考)歐洲文明又被稱為“基督教文明”,是西方近代文明的孕育者,讓我們走進中古時期的歐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時空觀念·見證王國變遷】
材料一:年代尺。
【史料實證·剖析封建制度】
材料二:封建關系的基礎是土地……如果領主將一塊土地賜予一個人,這個人就成了封臣……
封臣的權力和對于土地的所有權與他在舉行臣屬儀式時承擔的義務是相應的……臣屬儀式和賜封儀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約。
-摘編自[英]威爾斯《全球簡史》
【歷史解釋·感悟大學發展】
材料三:中世紀的鼎盛時期,經濟的繁榮為教育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大學紛紛興起。
——摘編自《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
材料四:新興市民要求建立城市學校、由城市當局選聘教師、決定學費、確定入學條件、學習處理商業事務與行會行政事務,培養職業技術技能。于是,多數城市形成了世俗教育學校。
——摘編自齊濤主編,顧鑾齋、夏繼果分主編:《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1)“羅馬人的皇帝”是指誰?他去世后,帝國被一分為三,形成今天哪三個國家的雛形?
(2)根據材料二,指出西歐“封建關系”確立的基礎,并歸納西歐封建關系的特點。
(3)根據材料三、材料四,概括中世紀歐洲大學興起的原因,并說說中世紀的大學享有怎樣的地位?
【答案】(1)查理。德意志、法蘭西和意大利。
(2)土地的封賜。等級性、契約性。
(3)經濟的繁榮、新興市民要求,城市發展的需要。自治地位。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1)觀察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羅馬人的皇帝”是指查理。去世后,帝國一分為三,形成今天德意志、法蘭西和意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日耳曼人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了許多王國,其中最強大的是法蘭克王國。在法蘭克王國的基礎上,843年,根據《凡爾賽和約》,查理曼帝國分裂為三部分,建立了德意志、法蘭西、意大利等國。
(2)根據材料二“封建關系的基礎是土地……如果領主將一塊土地賜予一個人,這個人就成了封臣……封臣的權力和對于土地的所有權與他在舉行臣屬儀式時承擔的義務是相應的……臣屬意識和賜封儀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約。”并結合所學,西歐“封建關系”確立的基礎是土地。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是將土地無償地賞賜給貴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跟隨封君作戰。這樣,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則為封臣,封臣必須效忠于封君、封君則須保護封臣,中世紀的西歐在土地分封的基礎上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封君封臣制。11世紀時,這種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而形成的封建等級制度在西歐已經普遍存在。封臣對封君要忠誠,在封君需要的時候,無償地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錢等;封君對封臣也有義務,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榮譽、人身和財產安全;當封臣受到外來攻擊時,封君必須提供保護。封君與封臣的關系有著嚴格的等級性,而且權利、義務交織在一起,帶有一定的契約意義。西歐封建關系的特點是等級性、契約性。
(3)根據材料三“經濟的繁榮為教育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大學紛紛興起。”和材料四“新興市民要求建立城市學校、由城市當局選聘教師、決定學費、確定入學條件、學習處理商業事務與行會行政事務,培養職業技術技能。”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歐洲大學興起的原因:商品活動活躍,新興市民的需求。中世紀的大學:城市發展的需要。自治地位。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靈活掌握中世紀歐洲封建社會狀況的相關知識。
24.(2023九上·新昌月考)人類歷史的進程反復證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面對社會轉型,能否順應時代潮流,抓住歷史機遇,事關興衰之命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把貴族的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
材料二: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
——穆罕默德
材料三:查理·馬特廢除了無條件分贈土地的制度,推行采邑制。他把從叛亂貴族那里沒收來的土地和一些教會的土地分贈給貴族,但他們必須要為國王服兵役,要履行臣民的義務,宣誓效忠;同時,采邑的賜予者也有義務保護忠心效力的受領者,使其不受他人的侵害。
(1)材料一反映的是日本歷史上哪一次改革的內容?
(2)材料二說明阿拉伯人具有什么特點?結合所學,分析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上分別有何貢獻。
(3)材料三反映了西歐封建社會的什么制度?這種制度最先開始于哪個國家?
(4)分析材料一、三中的兩場改革在內容和影響上的相同點。
(5)與上述材料相關的人物或事件都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從中我們能得到什么啟示?
【答案】(1)大化改新
(2)都善于吸收和學習先進民族的文化,并把它們創新改造和發揚光大。創立伊斯蘭教;建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或基本上統一了阿拉伯半島)。
(3)西歐封建等級制度(或封君封臣制);法蘭克王國。
(4)內容:都涉及到土地問題;作用:都促進了封建制度(社會)的形成和發展。
(5)改革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杰出人物對歷史發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改革必須順應歷史發展潮流,與時俱進;要對外開放,善于學習其它國家的先進文明成果。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日本明治維新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把貴族的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大化改新,六七世紀時日本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大貴族奴隸主勢力強大,政局混亂,改革勢在必行。7世紀中期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參照中國隋唐制度實行改革,史稱大化改新。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以才選官;經濟上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
(2)根據材料二“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可知,材料集中說明了阿拉伯人都善于吸收和學習先進民族的文化,并把它們創新改造和發揚光大。結合所學知識可知,7世紀初,穆罕默德在麥加傳教,622年他在麥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國家。630年,穆罕默德帶兵攻打麥加,使麥加成為伊斯蘭教的圣地,伊斯蘭教的創立為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創造了條件。
(3)根據材料安“查理·馬特廢除了無條件分贈土地的制度,推行采邑制。他把從叛亂貴族那里沒收來的土地和一些教會的土地分贈給貴族,但他們必須要為國王服兵役,要履行臣民的義務,宣誓效忠;同時,采邑的賜予者也有義務保護忠心效力的受領者,使其不受他人的侵害”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歐的封臣封君制度。這種制度最先開始于法蘭克王國。法蘭克王國宮相查理·馬特實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也就是實行采邑制,通過查理·馬特改革在封建貴族內部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
(4)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三中的兩場改革在內容和影響上的相同點是都涉及到土地問題;都確立了封建土地制度,都進入了封建社會。
(5)本題屬于開放性題目,要綜合考慮,如改革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杰出人物對歷史發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改革必須順應歷史發展潮流,與時俱進。
【點評】本題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本題的關鍵點是分析題干,注意準確識記大化改新、阿拉伯人具有的特點、伊斯蘭教的建立與穆罕默德、查理 馬特改革的有關內容。
25.(2023九上·新昌月考)13、14 世紀,歐洲開始逐步走向近代。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它促使歐洲人從以神為中心過渡到以人為中心,在于人的覺醒。它使人們把關注的重點從來世轉移到現世。它喚醒了人們積極進取的精神、創造的精神以及科學實驗的精神,從而在精神方面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勝利和確立開辟了道路。
——《圖說天下 世界歷史系列》
材料二:從 15 世紀末開始,人們認識世界的視野發生了重大變化,有亞歐“整體”擴展到歐亞非美四大洲聯系為一個整體。這種變化以及新興資本主義的發展,迅速開啟了從“狹隘地域性的存在”到“世界歷史性的存在”的發展進程。
材料三: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這一切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這些田園詩式的過程是原始積累的主要因素。
——馬克思
(1)材料一中的“它”指什么事件?歸納“它”的影響。
(2)材料二中“人們認識世界的視野發生了重大變化”開始于哪一重大歷史事件?根據材料,概括這一事件的影響。
(3)根據材料三,說明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有哪些方式。
(4)綜合上述材料,概括以上歷史事件對歐洲社會進步產生的共同影響。
【答案】(1)事件:文藝復興運動。影響:推動了歐洲思想文化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2)事件:新航路開辟。影響:新航路開辟讓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促進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
(3)方式:掠奪金銀財富、屠殺土著居民、搶占殖民地、販賣黑奴等
(4)共同影響:促進歐洲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
【知識點】新航路的開辟;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它促使歐洲人從以神為中心過渡到以人為中心,在于人的覺醒。它使人們把關注的重點從來世轉移到現世”,可知“它”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運動:推動了歐洲思想文化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2)根據材料二“從15世紀末開始,人們認識世界的視野發生了重大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和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因此“人們認識世界的視野發生了重大變化”開始于新航路的開辟;根據材料二,由“由亞歐·整體”擴展到歐亞非美四大洲聯系為一個整體”,可知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由“這種變化以及新興資本主義的發展,迅速開啟了從“狹隘地域性的存在'到'世界歷史性的存在“的發展進程”,可知,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因此這一事件的影響,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促進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
(3)根據材料三“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可知,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方式是種族屠殺、掠奪財富、販賣黑奴。
(4)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猛烈沖擊了封建神學,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取得了輝煌的成果;為資產階級革命準備了思想文化條件;新航路的開通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早期殖民掠奪,使歐洲殖民者獲得了驚人的財富,為資本主義的發展積累了巨額的資本;因此它們對歐洲社會進步產生的共同影響,都是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文藝復興、新航路開辟、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方式等知識。
1 / 1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拔茅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10月月考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有 2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40 分。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2023九上·諸暨月考)有學者認為,金字塔的建造涉及到力學、天文學、地理學、藝術、宗教、數學、社會管理學、建筑學等眾多學科知識。由此可知,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  )
A.古埃及文明的發達程度 B.古埃及文明延續至今
C.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 D.古埃及農業技術發達
2.(2023九上·諸暨月考)《圣經》將兩河流域描繪成“人類幸福的伊甸園”。那里曾經孕育的文明國度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倫 C.古印度 D.古代中國
3.(2023九上·紹興月考)在古代印度,有一位50歲的國王看到了一個10歲的孩子,卻像兒子對待父親那樣畢恭畢敬地行禮。這位孩子的身份最有可能是(  )
A.婆羅門 B.剎帝利 C.吠舍 D.首陀羅
4.(2023九上·新昌月考)“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將希臘文化灌注到亞洲”,而“東方的影響也以席卷一切之勢涌入西方”。歷史學家布恩的觀點反映出亞歷山大的擴張(  )
A.使東方從屬于西方 B.中斷了東西方文化發展進程
C.打通了亞歐商貿通道 D.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匯
5.(2023九上·新昌月考)從“征服意大利半島”“布匿戰爭”“稱霸地中海地區”“凱撒奪權”這些關鍵詞中可以提煉出的學習主題是(  )
A.羅馬城邦的興起 B.羅馬共和國的統治
C.羅馬帝國的擴張 D.羅馬奴隸制的瓦解
6.(2023九上·新昌月考)“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學名著,它再現了古代希臘社會的圖景,是研究早期希臘社會的重要史料。”這部文學名著是(  )
A.《十二銅表法》 B.《天方夜譚》
C.《擲鐵餅者》 D.《荷馬史詩》
7.(2023九上·新昌月考)古希臘人對智慧的追求與寬松的政治環境相結合,涌現出許多哲學“巨匠”。這些“巨匠”不包括(  )
A.德謨克利特 B.伯里克利 C.蘇格拉底 D.亞里士多德
8.(2023九上·新昌月考)某位學者指出:“中世紀的騎士同時也是擁有田產的鄉紳,很少出現必須付錢購買某種物品的情形。他的莊園里能夠出產供他和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斷,中世紀莊園經濟的特征是(  )
A.商品經濟高度發達 B.基本自給自足
C.領主擁有絕對特權 D.以佃戶為主體
9.(2023九上·新昌月考)“中世紀西歐城市向封建領主納稅,封建主放棄對城市的統治權和司法權……城市管理人員由市民選舉產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紀西歐城市(  )
A.封建社會等級森嚴 B.初步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
C.完全擺脫了封建統治 D.是一個相對自治的共同體
10.(2023九上·新昌月考)歐洲中世紀后期在封建神學的籠罩下產生了大學的世俗教育。出現這一狀況的根本原因是(  )
A.教會勢力的減弱 B.城市經濟的復興
C.傳統教育的崛起 D.更好地傳播神學
11.(2023九上·新昌月考)地跨歐、亞、非三大洲,延續時間達一千多年之久,對東西方文化兼收并蓄,為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的大帝國是(  )
A.羅馬帝國 B.拜占庭帝國
C.阿拉伯帝國 D.亞歷山大帝國
12.(2023九上·新昌月考)如圖內容是日本歷史上一次改革的部分規定,該規定反映出土地的所有者是(  )
國家將土地分給公民,每個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終生使用,也不能買賣;統一賦稅。
A.部民 B.公民 C.國家 D.貴族
13.(2023九上·新昌月考)托爾斯泰曾說:“穆罕默德圣人,他引導全阿拉伯人走正道,既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與犧牲,又為他們開辟了一條文明進步的大道。”下列事件中與穆罕默德有關的是(  )
①于 7 世紀初在麥加創立伊斯蘭教
②建立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公社
③著有《醫學集成》一書
④基本統一阿拉伯半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2023九上·新昌月考)阿拉伯帝國時期創造了輝煌的阿拉伯文化。下面屬于阿拉伯人創造的文化是(  )
①發明了從 0 到 9 計數法
②教堂是當地建筑藝術的代表
③著有《醫學集成》醫書
④《一千零一夜》是不朽之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23九上·新昌月考)構建知識結構圖,能很好地從整體駕馭和把握所學知識。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識結構圖,其中“?”處是(  )
A.西歐城市的興起 B.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C.西歐莊園的出現 D.生產組織形式資本主義化
16.(2023九上·新昌月考)14 世紀,意大利建筑師設計的建筑所體現的主題開始變得凸顯人性,畫家和雕塑家也對每個個體格外重視。同樣,人們開始嘗試了解人類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結構。這些變化體現出歐洲(  )
A.人文主義的興起 B.啟蒙思想的傳播
C.科學教育的進步 D.藝術創作的輝煌
17.(2023九上·新昌月考)“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文學、藝術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極為歡欣。他們認為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開花落那樣,只是周而復始的重復。”文藝復興是一次“精神的新生”,因為(  )
A.全面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 B.幾乎蔓延到西歐所有國家
C.是反封建教會的新文化運動 D.為法國大革命提供了理論基礎
18.(2023九上·新昌月考)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的歷史事件是(  )
A.新航路開辟 B.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
C.三角貿易 D.第二次世界大戰
19.(2023九上·新昌月考)他的船隊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圖說的正確。“他”是(  )
A.迪亞士 B.哥倫布 C.達·伽馬 D.麥哲倫
20.(2023九上·新昌月考)某電視臺正在播放歷史紀錄片,下圖的圖示出現在紀錄片中。下列可以適合作為該片片名的是(  )
A.科技創新的影響 B.工人運動的興起
C.資本的原始積累 D.思想解放運動
二、綜合題(本題共有 5 小題,共 60 分。)
21.(2023九上·新昌月考)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作的大河流域昌盛的,古代亞非地區的大河流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貢獻。
公元前 2500 年左右亞非文明分布圖
材料二:我們應該以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壘,以兼收并蓄的態度汲取其它文明的養分,促進亞洲文明在交流互鑒中共同前進。
——習近平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序號 發源地   文明古國   代表性的文明成果      
                   
A 北非的①   河流域 古代埃及   金字塔      
           
                 
B 西亞的兩河流域   古巴比倫   《漢謨拉比法典》      
                     
        ②     實行等級森嚴的③   制度,  
C 南亞的印度河流域       創立④ 教  
       
               
                       
(1)結合材料一,將古代亞非文明一覽表填寫完整。
(2)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這些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樣的地理環境中發生和發展的?
(3)在世界文明融合的浪潮中,怎樣才能使中華文明更放異彩?
22.(2023九上·新昌月考)民主法制是社會進步的基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這部法典試圖明確地、永久地調整一切社會關系,因而,它不僅闡明了古巴比倫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當時的社會。
——摘自《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 21 世紀》(上冊)
材料二:年代尺。
——摘編自《羅馬法圖示》
材料三:我們的政治制度不是從我們鄰人的制度中模仿而來的,我們的制度是別人的模范……我們的制度之所以稱為民主政治,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解決私人爭執的時候,每個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摘自《伯里克利在犧牲戰士葬禮上的講話》
(1)材料一中“這部法典”的名稱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它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十二銅表法》的歷史地位,并簡述羅馬法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變化。
(3)材料三表述的“政治制度”是指哪個城邦的政治制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一制度的利弊。
23.(2023九上·新昌月考)歐洲文明又被稱為“基督教文明”,是西方近代文明的孕育者,讓我們走進中古時期的歐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時空觀念·見證王國變遷】
材料一:年代尺。
【史料實證·剖析封建制度】
材料二:封建關系的基礎是土地……如果領主將一塊土地賜予一個人,這個人就成了封臣……
封臣的權力和對于土地的所有權與他在舉行臣屬儀式時承擔的義務是相應的……臣屬儀式和賜封儀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約。
-摘編自[英]威爾斯《全球簡史》
【歷史解釋·感悟大學發展】
材料三:中世紀的鼎盛時期,經濟的繁榮為教育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大學紛紛興起。
——摘編自《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
材料四:新興市民要求建立城市學校、由城市當局選聘教師、決定學費、確定入學條件、學習處理商業事務與行會行政事務,培養職業技術技能。于是,多數城市形成了世俗教育學校。
——摘編自齊濤主編,顧鑾齋、夏繼果分主編:《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1)“羅馬人的皇帝”是指誰?他去世后,帝國被一分為三,形成今天哪三個國家的雛形?
(2)根據材料二,指出西歐“封建關系”確立的基礎,并歸納西歐封建關系的特點。
(3)根據材料三、材料四,概括中世紀歐洲大學興起的原因,并說說中世紀的大學享有怎樣的地位?
24.(2023九上·新昌月考)人類歷史的進程反復證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面對社會轉型,能否順應時代潮流,抓住歷史機遇,事關興衰之命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把貴族的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
材料二: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
——穆罕默德
材料三:查理·馬特廢除了無條件分贈土地的制度,推行采邑制。他把從叛亂貴族那里沒收來的土地和一些教會的土地分贈給貴族,但他們必須要為國王服兵役,要履行臣民的義務,宣誓效忠;同時,采邑的賜予者也有義務保護忠心效力的受領者,使其不受他人的侵害。
(1)材料一反映的是日本歷史上哪一次改革的內容?
(2)材料二說明阿拉伯人具有什么特點?結合所學,分析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上分別有何貢獻。
(3)材料三反映了西歐封建社會的什么制度?這種制度最先開始于哪個國家?
(4)分析材料一、三中的兩場改革在內容和影響上的相同點。
(5)與上述材料相關的人物或事件都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從中我們能得到什么啟示?
25.(2023九上·新昌月考)13、14 世紀,歐洲開始逐步走向近代。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它促使歐洲人從以神為中心過渡到以人為中心,在于人的覺醒。它使人們把關注的重點從來世轉移到現世。它喚醒了人們積極進取的精神、創造的精神以及科學實驗的精神,從而在精神方面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勝利和確立開辟了道路。
——《圖說天下 世界歷史系列》
材料二:從 15 世紀末開始,人們認識世界的視野發生了重大變化,有亞歐“整體”擴展到歐亞非美四大洲聯系為一個整體。這種變化以及新興資本主義的發展,迅速開啟了從“狹隘地域性的存在”到“世界歷史性的存在”的發展進程。
材料三: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這一切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這些田園詩式的過程是原始積累的主要因素。
——馬克思
(1)材料一中的“它”指什么事件?歸納“它”的影響。
(2)材料二中“人們認識世界的視野發生了重大變化”開始于哪一重大歷史事件?根據材料,概括這一事件的影響。
(3)根據材料三,說明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有哪些方式。
(4)綜合上述材料,概括以上歷史事件對歐洲社會進步產生的共同影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金字塔的建造涉及到力學、天文學、地理學、藝術、宗教、數學、社會管理學、建筑學等眾多學科知識”,結合所學可知,材料表明金字塔的建造了古埃及文明的發達程度,故選A項。
根據所學可知,古埃及先后被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吞并,古埃及文明沒有延續至今,排除B項。
古埃及國王稱法老,權力無限,但材料沒有涉及相關信息,排除C項。
古埃及農業技術發達,但材料沒有涉及相關信息,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古埃及文明,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古埃及文明的相關史實。
2.【答案】B
【知識點】世界人口、人種、語言、宗教
【解析】【分析】答題關鍵詞“兩河流域文明”,結合所學分析:
A:根據所學可知,古埃及文明屬于北非尼羅河文明,不合題意,排除A項。
B:根據所學可知,古巴比倫興起于兩河流域的幼發拉底河中游,公元前18世紀統一兩河流域,建立了強大的古巴比倫王國,符合題意,故選B項。
C:根據所學可知,古印度文明起源于印度河流域,不合題意,排除C項。
D:根據所學可知,古代中國文明起源于黃河、長江流域,不合題意,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古代兩河流域文明。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的相關史實。
3.【答案】A
【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雅利安人在進入古代印度后,逐漸產生不同等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第一等級為婆羅門(祭司、貴族),掌握神權;第二等級為剎帝利(國王、武士、官吏),把持國家軍事行政大權;第三等級為吠舍(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向國家納稅,向神廟上供,供養第一、第二等級;第四等級為首陀羅(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的人),幾乎沒有權利,受奴隸主階級的剝削,干最低賤的職業。材料中第二等級的國王向小孩畢恭畢敬地行禮,說明小孩等級高于國王,因此這位孩子的身份是第一等級婆羅門,A項正確;
B項是國王所處的等級,錯誤;
CD兩項低于國王的等級,不符合題意,錯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古代印度文明,解題的關鍵是解讀分析材料信息,結合古代印度種姓制度的內容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4.【答案】D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將希臘文化灌注到亞洲”,而“東方的影響也以席卷一切之勢涌入西方”。上述觀點反映出亞歷山大的擴張促進了亞歐文化交匯。亞歷山大東征具有侵略性質,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但是,東征和帝國的建立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大量工商業者隨軍隊流動,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D項正確;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使東方從屬于西方,排除A項;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中斷了東西方文化發展進程,排除B項;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打通了亞歐商貿通道,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亞歷山東征,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5.【答案】B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征服意大利半島”“布匿戰爭”“稱霸地中海地區”“凱撒奪取政權”這些關鍵詞中提煉出的學習主題是羅馬共和國的統治。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奴隸制共和國。羅馬共和國建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島。公元前3世紀至前2世紀,為爭奪地中海霸權,羅馬共和國同地中海西部強國迦太基進行了三次布匿戰爭,最終擊敗迦太基,公元前2世紀后期,取得地中海霸權,成為強大的奴隸制國家。公元前1世紀,羅馬發生嚴重的社會危機,共和制無力統治,奴隸主企圖建立獨裁統治,以穩固政權,公元前49年,凱撒奪取政權,后被羅馬元老貴族刺殺,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綜合歸納能力,需要全面分析題干相關內容,尋找共同之處,確定主題。
6.【答案】D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荷馬史詩》是古希臘著名的英雄史詩。相傳,它是在民間口頭創作的基礎上,由盲人荷馬加工整理而成的。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學名作,它再現了古代希臘社會的圖景,是研究早期希臘社會的重要史料,D項正確;
《十二銅表法》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A項;
《天方夜譚》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B項;
《擲鐵餅者》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 本題考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古代希臘文化成就。
7.【答案】B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希臘的蘇格拉底終生探討人的靈魂、美德和幸福等問題,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這對認識人的內心世界具有重要的意義。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提出“原子論”,認為宇宙萬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組成的。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不僅是著名的哲學家,也是杰出的科學家。伯里克利是古希臘時期雅典政治家,他把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發展到高峰,B項正確;
德謨克利特屬于古希臘巨匠,排除A項;
蘇格拉底屬于古希臘巨匠,排除C項;
亞里士多德屬于古希臘巨匠,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古希臘的哲學巨匠的相關史實。
8.【答案】B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中世紀的騎士同時也是擁有田產的鄉紳,很少出現必須付錢購買某種物品的情形。他的莊園里能夠出產供他和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可知,材料說明中世紀莊園經濟的特征是基本自給自足。在領主統治下,莊園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莊園上次糧食、蔬菜、手工業品,B項正確;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商品經濟高度發達,排除A項;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領主擁有絕對特權,排除C項;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以佃戶為主體,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西歐莊園,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9.【答案】D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城市管理人員由市民選舉產生”可知,材料反映了中世紀西歐的城市是一個相對自治的共同體,D項正確;
材料沒有涉及封建社會等級森嚴、初步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故AB兩項錯誤,排除AB項;
完全擺脫了封建統治中的完全說法絕對化,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中世紀歐洲城市政治特點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10.【答案】B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的歐洲,城市經濟有所發展,經濟的發展擴大了世俗的力量,因此出現世俗教育,B項正確;
大學世俗教育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城市經濟的發展,排除A項;
題目考查的是根本原因,因此傳統教育的興起是世俗教育的發展之間不是根本與表象之間的關系,排除C項;
傳播神學與世俗教育之間不存在聯系,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世俗教育出現根本原因的掌握,在解答題目時,要明晰對根本原因的分析要采用生產力(經濟)的發展的觀點來分析。
11.【答案】B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成東西兩個帝國.東羅馬定都君士坦丁堡(舊名拜占庭),故稱“拜占庭帝國”,它也曾地跨亞歐非三洲.拜占庭對基督教、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傳統,以及西亞、北非等地的東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產生過重大影響,為文藝復興提供豐富的精神營養。據題干及所學知識可知,B項正確;
羅馬帝國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A項;
阿拉伯帝國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C項;
亞歷山大帝國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拜占庭帝國的相關史實。
12.【答案】C
【知識點】日本明治維新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646年,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仿效中國的隋唐制度,進行大化改新。主要內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地方設國、郡、里三級;經濟上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將部民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終身使用,也不能買賣,向他們收取賦稅。通過改革,使日本從奴隸社會過渡到了封建社會。故規定反映出土地的所有者是國家,C項正確;
部民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
公民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
貴族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大化改新的相關知識。大化改新使日本從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
13.【答案】B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7世紀時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伊斯蘭”是阿拉伯語“順從”的意思。610年,穆罕默德最初在麥加傳教,麥加貴族擔心會損害自己的政治和經濟利益,迫害穆罕默德的信徒;622年,穆罕默德帶領少數信徒離開麥加,在麥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伊斯蘭教把622年定為伊斯蘭教歷元年。穆罕默德為了實現最終目標,多次率兵攻打麥加。630年,他再次兵臨麥加城下。最后,雙方達成協議,麥加貴族接受伊斯蘭教,承認穆罕默德的政治和宗教領袖地位,穆罕默德承認對方的經濟和宗教利益。從此麥加從此成為伊斯蘭教圣地。征服麥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時,阿拉伯半島已基本統一。①②④符合題意;《醫學集成》一書是穆罕默德的繼任者拉齊斯所著,③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準確運用伊斯蘭教建立和阿拉伯國家興起的相關知識。
14.【答案】D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吸收、消化外來文化的基礎上,阿拉伯學者創造了光輝燦爛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數字是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獨特貢獻。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從0到9的計數代數學是阿拉伯人創造的。我們常說的“西醫”,其中有很多阿拉伯人的貢獻。阿拉伯人著的《醫學集成》和《醫典》兩部書,長期被歐洲醫學界奉為醫學領域的經典。膾炙人口的《天方夜譚》,構思奇妙,情節曲折,語言優美,是阿拉伯文學的瑰寶。③④屬于阿拉伯文化,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阿拉伯文化的相關史實。
15.【答案】D
【知識點】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中葉以后,出租領主直營地達到一個高潮,領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參與生產管理。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農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11 世紀以后,歐洲農村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這一時期,手工業不斷發展,一方面,手工業逐漸脫離農業生產,另一方面他們更多地為市場而生產。13世紀,隨著分工細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發展。為了繳納封建賦稅,農民也在家里用自己的生產工具從事生產,農村出現了分散的手工工場。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推動了歐洲社會經濟的資本主義變化,開始改變中世紀歐洲社會的整體面貌。在中世紀晚期的歐洲,一定規模的雇傭勞動以及為市場而生產的經營特征,使生產組織形式逐漸資本主義化。這種現象主要表現為租地農場和手工工場的產生。D項正確;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西歐城市的興起,排除A項;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排除B項;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西歐莊園的出現,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租地農場和手工工場的產生的相關史實。
16.【答案】A
【知識點】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開始于14世紀的意大利,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義,新興的資產階級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世生活中的幸福.14世紀意大利建筑師設計的建筑開始變得以人為主,畫家和雕塑家也對每個個體格外重視。同樣,人們開始嘗試了解人類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結構。這些變化體現了歐洲人文主義的興起。A項正確;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啟蒙思想的傳播,排除B項;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科學教育的進步,排除C項;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藝術創作的輝煌,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人文主義的興起的相關史實。
17.【答案】C
【知識點】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運動興起于14世紀的意大利,從表面上看好像是古代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的復興,實質是資產階級文化思想文化運動的興起。文藝復興促進了歐洲思想文化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文藝復興是一次“精神的新生”是因為它是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C項正確;
題干材料不能說明全面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排除A項;
題干材料不能說明幾乎蔓延到西歐所有國家,排除B項;
題干材料不能說明為法國大革命提供了理論基礎,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文藝復興的相關史實。
18.【答案】A
【知識點】新航路的開辟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的開辟使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A項正確;
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B項;
三角貿易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C項;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新航路的開辟,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的開辟。
19.【答案】D
【知識點】新航路的開辟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麥哲倫是第一個橫渡太平洋的歐洲人,他的艦隊第一次完成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D項正確;
迪亞士的船隊到達非洲的好望角,排除A項;
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排除B項;
達 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西海岸,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解答本題要正確理解題意,考查了新航路開辟,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做出正確答案。
20.【答案】C
【知識點】新航路的開辟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角貿易中,奴隸販子從歐洲出發,乘船到非洲,攜帶槍支、雜物等換買黑奴,這是“出程”。接著,滿載黑人的運奴船到達美洲,這叫“中程”。最后,滿載金銀和原料的船只返回歐洲,這叫“歸程”。三角貿易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資金,但使非洲喪失了難以計數的人口,導致了非洲的落后。三角貿易為歐洲聚斂了大量財富,加快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促進了歐洲的繁榮。C項正確;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科技創新的影響,排除A項;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工人運動的興起,排除B項;
題干材料不能體現思想解放運動,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與識記資本的原始積累的相關史實。
21.【答案】(1)尼羅河;古印度;種姓;佛
(2)大河流域,氣候溫暖濕潤,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交流,兼收并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發源于尼羅河流域的文明古國是古代埃及,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埃及人還發明了象形文字,創造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歷法太陽歷等,所以①應該填尼羅河。②:位于兩河流域的文明古國是古巴比倫,古巴比倫留下的文明成果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較系統完整的成文法典《漢謨拉比法典》,蘇美爾人發明了楔形文字,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所以②應該填《漢謨拉比法典》。③:發源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古國是古代印度,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所以③應該填種姓制度。④:公元前6世紀古印度的喬達摩 悉達多(釋迦牟尼)創立佛教,宣揚“眾生平等”反對婆羅門的特權地位。它認為世間萬物發展都有因果緣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須消滅欲望,刻苦修行。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些古代文明發展的地理環境是:大河流域,氣候溫暖濕潤,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本題是開放型題目,考查的是學生開放性思維的能力。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堅定中華文化自信,堅守民族文化特色;在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時要注意與時俱進,創新發展,使之代代相傳;吸收、借鑒世界優秀文明成果,為我所用等。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文明古國的相關知識進行解答。
22.【答案】(1)名稱:《漢謨拉比法典》。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地位:《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變化:①形式上,從習慣法發展為成文法;②范圍上,從公民法到萬民法。
(3)城邦:雅典。利:為雅典繁榮提供了條件,為近代民主政治樹立了典范;弊:本質是奴隸主的民主政治,少數人的民主。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新航路的開辟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這部法典試圖明確地、永久地調整一切社會關系,因而,它不僅闡明了古巴比倫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當時的社會”可知,材料一中“這部法典”的名稱是《漢謨拉比法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
(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可知,《十二銅表法》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從材料二可知,羅馬法經歷的發展變化是從習慣法發展為成文法,從公民法到萬民法。
(3)根據材料三“…我們的制度之所以稱為民主政治,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解決私人爭執的時候,每個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三表述的“政治制度”是指雅典的民主制度;這個城邦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公民大會。為雅典繁榮提供了條件,為近代民主政治樹立了典范;本質是奴隸主的民主政治,少數人的民主。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漢謨拉比法典》、《十二銅表法》、雅典民主政治等相關史實。
23.【答案】(1)查理。德意志、法蘭西和意大利。
(2)土地的封賜。等級性、契約性。
(3)經濟的繁榮、新興市民要求,城市發展的需要。自治地位。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1)觀察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羅馬人的皇帝”是指查理。去世后,帝國一分為三,形成今天德意志、法蘭西和意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日耳曼人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了許多王國,其中最強大的是法蘭克王國。在法蘭克王國的基礎上,843年,根據《凡爾賽和約》,查理曼帝國分裂為三部分,建立了德意志、法蘭西、意大利等國。
(2)根據材料二“封建關系的基礎是土地……如果領主將一塊土地賜予一個人,這個人就成了封臣……封臣的權力和對于土地的所有權與他在舉行臣屬儀式時承擔的義務是相應的……臣屬意識和賜封儀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約。”并結合所學,西歐“封建關系”確立的基礎是土地。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是將土地無償地賞賜給貴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跟隨封君作戰。這樣,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則為封臣,封臣必須效忠于封君、封君則須保護封臣,中世紀的西歐在土地分封的基礎上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封君封臣制。11世紀時,這種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而形成的封建等級制度在西歐已經普遍存在。封臣對封君要忠誠,在封君需要的時候,無償地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錢等;封君對封臣也有義務,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榮譽、人身和財產安全;當封臣受到外來攻擊時,封君必須提供保護。封君與封臣的關系有著嚴格的等級性,而且權利、義務交織在一起,帶有一定的契約意義。西歐封建關系的特點是等級性、契約性。
(3)根據材料三“經濟的繁榮為教育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大學紛紛興起。”和材料四“新興市民要求建立城市學校、由城市當局選聘教師、決定學費、確定入學條件、學習處理商業事務與行會行政事務,培養職業技術技能。”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歐洲大學興起的原因:商品活動活躍,新興市民的需求。中世紀的大學:城市發展的需要。自治地位。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靈活掌握中世紀歐洲封建社會狀況的相關知識。
24.【答案】(1)大化改新
(2)都善于吸收和學習先進民族的文化,并把它們創新改造和發揚光大。創立伊斯蘭教;建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或基本上統一了阿拉伯半島)。
(3)西歐封建等級制度(或封君封臣制);法蘭克王國。
(4)內容:都涉及到土地問題;作用:都促進了封建制度(社會)的形成和發展。
(5)改革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杰出人物對歷史發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改革必須順應歷史發展潮流,與時俱進;要對外開放,善于學習其它國家的先進文明成果。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日本明治維新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把貴族的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大化改新,六七世紀時日本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大貴族奴隸主勢力強大,政局混亂,改革勢在必行。7世紀中期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參照中國隋唐制度實行改革,史稱大化改新。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以才選官;經濟上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
(2)根據材料二“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可知,材料集中說明了阿拉伯人都善于吸收和學習先進民族的文化,并把它們創新改造和發揚光大。結合所學知識可知,7世紀初,穆罕默德在麥加傳教,622年他在麥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國家。630年,穆罕默德帶兵攻打麥加,使麥加成為伊斯蘭教的圣地,伊斯蘭教的創立為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創造了條件。
(3)根據材料安“查理·馬特廢除了無條件分贈土地的制度,推行采邑制。他把從叛亂貴族那里沒收來的土地和一些教會的土地分贈給貴族,但他們必須要為國王服兵役,要履行臣民的義務,宣誓效忠;同時,采邑的賜予者也有義務保護忠心效力的受領者,使其不受他人的侵害”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歐的封臣封君制度。這種制度最先開始于法蘭克王國。法蘭克王國宮相查理·馬特實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也就是實行采邑制,通過查理·馬特改革在封建貴族內部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
(4)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三中的兩場改革在內容和影響上的相同點是都涉及到土地問題;都確立了封建土地制度,都進入了封建社會。
(5)本題屬于開放性題目,要綜合考慮,如改革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杰出人物對歷史發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改革必須順應歷史發展潮流,與時俱進。
【點評】本題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本題的關鍵點是分析題干,注意準確識記大化改新、阿拉伯人具有的特點、伊斯蘭教的建立與穆罕默德、查理 馬特改革的有關內容。
25.【答案】(1)事件:文藝復興運動。影響:推動了歐洲思想文化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2)事件:新航路開辟。影響:新航路開辟讓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促進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
(3)方式:掠奪金銀財富、屠殺土著居民、搶占殖民地、販賣黑奴等
(4)共同影響:促進歐洲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
【知識點】新航路的開辟;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它促使歐洲人從以神為中心過渡到以人為中心,在于人的覺醒。它使人們把關注的重點從來世轉移到現世”,可知“它”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運動:推動了歐洲思想文化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2)根據材料二“從15世紀末開始,人們認識世界的視野發生了重大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和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因此“人們認識世界的視野發生了重大變化”開始于新航路的開辟;根據材料二,由“由亞歐·整體”擴展到歐亞非美四大洲聯系為一個整體”,可知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由“這種變化以及新興資本主義的發展,迅速開啟了從“狹隘地域性的存在'到'世界歷史性的存在“的發展進程”,可知,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因此這一事件的影響,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促進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
(3)根據材料三“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可知,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方式是種族屠殺、掠奪財富、販賣黑奴。
(4)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猛烈沖擊了封建神學,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取得了輝煌的成果;為資產階級革命準備了思想文化條件;新航路的開通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早期殖民掠奪,使歐洲殖民者獲得了驚人的財富,為資本主義的發展積累了巨額的資本;因此它們對歐洲社會進步產生的共同影響,都是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文藝復興、新航路開辟、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方式等知識。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辰溪县| 寿宁县| 南投市| 华亭县| 青铜峡市| 灯塔市| 南皮县| 通州市| 新邵县| 安陆市| 贵定县| 廉江市| 洛阳市| 商河县| 静海县| 南溪县| 南靖县| 屏东市| 大冶市| 和硕县| 衡山县| 芷江| 固安县| 樟树市| 石楼县| 遂川县| 封丘县| 萨嘎县| 温宿县| 临漳县| 逊克县| 赤峰市| 西盟| 曲水县| 衡山县| 晋城| 蕉岭县| 南安市| 六盘水市| 延吉市|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