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3細胞呼吸的原理和應用學案【學習目標】(1)通過教材圖文閱讀,說出線粒體的結構和功能。(2)通過合作探究,闡明有氧呼吸的過程。(3)通過合作探究,闡明無氧呼吸的過程。【學習重難點】教學重點:(1)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過程中物質與能量的變化教學難點:(1)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2)有氧呼吸過程中物質與能量的變化【預習新知】細胞呼吸的方式1.呼吸作用的實質:細胞內的有機物氧化分解,并釋放能量。2.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酵母菌是一種單細胞真菌,在有氧和無氧的條件下都能生存,屬于兼性厭氧菌,便于用來研究細胞呼吸的不同方式。(1)提出問題: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都能產生二氧化碳嗎?酒精和二氧化碳是在什么條件下產生的?(2)作出假設:酵母菌在有氧的條件下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酵母菌在無氧條件下產生酒精和少量的二氧化碳。(3)設計方案①變量的分析和控制②材料選擇食用酵母菌、質量分數為5%的葡萄糖溶液、質量分數為10%的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溴麝香草酚藍溶液、重鉻酸鉀溶液、質量分數為95%~97%的濃硫酸溶液、錐形瓶等。(4)實施方案①酵母菌培養液的配制:取20 g新鮮的食用酵母菌,分成兩等份,分別放入錐形瓶A(500 mL)和錐形瓶B(500 mL)中。向錐形瓶A、B中分別加入240 mL質量分數為5%的煮沸后冷卻的葡萄糖溶液。②連接裝置③產物檢測(5)實驗結果(6)實驗結論: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進行有氧呼吸,產生大量的CO2和水,在無氧條件下進行無氧呼吸,無氧呼吸的產物有酒精,同時也產生少量的CO2。3.科學方法——對比實驗對比實驗: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驗組,通過對結果的比較分析,來探究某種因素對實驗對象的影響,這樣的實驗叫做對比實驗也叫相互對照實驗。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氣條件下細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和無氧兩種條件都是實驗組,這兩個實驗組的結果都是事先未知的,通過對比可以看出氧氣條件對細胞呼吸的影響。有氧呼吸1.總反應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2.線粒體與有氧呼吸相適應的結構特點(1)內膜的某些部位向線粒體的內腔折疊形成嵴,使內膜的表面積增大。(2)線粒體內膜和基質中含有許多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3.過程(1)寫出圖中①②③代表有氧呼吸的對應階段:①:第一階段;②:第二階段;③:第三階段。(2)寫出a、b、c代表的物質:a:丙酮酸;b:[H];c:O2。(3)三個階段均釋放出能量,釋放能量最多的階段是③(填圖中序號)。(4)寫出圖中①②③所處場所:①:細胞質基質;②:線粒體基質;③:線粒體內膜。4.概念(1)場所: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2)條件:有氧參與、多種酶催化。(3)物質變化①反應物:葡萄糖等有機物。②產物:二氧化碳和水。(4)能量變化:釋放能量并生成大量ATP。5.有氧呼吸與有機物在體外燃燒的不同特點(1)有氧呼吸過程溫和。(2)有氧呼吸進行時有機物中的能量經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逐步釋放。(3)有氧呼吸釋放的能量有相當一部分儲存在ATP中。無氧呼吸1.場所:細胞質基質。2.過程(1)第一個階段:與有氧呼吸的第一階段完全相同。(2)第二個階段:丙酮酸在酶(與催化有氧呼吸的酶不同)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轉化成乳酸。3.類型及反應式4.概念:無氧呼吸是指細胞在沒有氧氣參與的情況下,葡萄糖等有機物經過不完全分解,釋放少量能量的過程。細胞呼吸原理的應用影響細胞呼吸的因素及其應用(1)內因①遺傳特性:不同種類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實例:旱生植物小于水生植物,陰生植物小于陽生植物。②生長發育時期: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長發育時期呼吸速率不同。實例:幼苗期呼吸速率高,成熟期呼吸速率低。③器官類型: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實例:生殖器官大于營養器官。(2)外因①溫度a.影響:細胞呼吸是一系列酶促反應,溫度通過影響酶的活性來影響細胞呼吸速率。細胞呼吸的最適溫度一般在25~35 ℃之間。b.應用②氧氣a.影響(如圖):O2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且O2對無氧呼吸過程有抑制作用。Ⅰ.O2濃度=0時,只進行無氧呼吸。Ⅱ.0Ⅲ.O2濃度≥10%時,只進行有氧呼吸。Ⅳ.O2濃度=5%時,有機物消耗最少。b.應用③水分a.影響b.應用④CO2a.影響:CO2是細胞呼吸的最終產物,積累過多會抑制細胞呼吸的進行。如圖:b.應用:適當增加CO2濃度,有利于水果和蔬菜的保鮮。【易錯提示】有氧呼吸的三個易錯點(1)誤認為葡萄糖進入線粒體內被徹底氧化分解。(2)能量不可寫成ATP,有氧呼吸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散失,少量轉移到ATP中。(3)誤認為有氧呼吸一定需要線粒體,沒有線粒體的原核生物也能進行有氧呼吸,其場所是細胞質。【鞏固訓練】1.細胞呼吸是有機物在細胞內的氧化分解過程。下列有關描述正確的是( )A.有氧呼吸是細胞呼吸的主要形式,這一過程必須要有氧的參與B.有氧呼吸能把葡萄糖氧化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場所是線粒體C.有氧呼吸不同階段釋放的能量不同,能量大多在第二階段釋放D.無氧呼吸形成的ATP數量較少,是因為能量大多以熱能形式釋放2.真核細胞有氧呼吸時含碳物質的變化過程如下所示,其中I、Ⅱ表示兩個階段,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階段I只能發生在有氧呼吸時 B.階段I和Ⅱ均有[H]和ATP產生C.階段I和階段Ⅱ產生大量ATP D.階段I和Ⅱ均在線粒體中進行3.釀酒過程中密閉容器內酵母菌呼吸速率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有氧呼吸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B.0~8h內,酵母菌的能量轉換效率逐漸降低C.有氧呼吸速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葡萄糖的濃度下降D.酒精開始產生時有氧呼吸已經完全停止4.下列有關細胞呼吸及其原理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乳酸發酵會產生使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變黃的物質B.酵母菌無氧呼吸會產生使酸性重鉻酸鉀溶液變為灰綠色的物質C.黏土摻沙有利于農作物根細胞有氧呼吸,促進根系生長D.地窖中甘薯的呼吸作用會增加密閉環境內CO2濃度,有利于貯藏5.細胞的功能絕大多數基于化學反應,這些反應發生在細胞的特定區域,下圖為某植物細胞中進行的部分化學反應,a、b、c為反應條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6CO2+12H2OC6H12O6+6O2+6H2O ②C6H12O6+6O2+6H2O6CO2+12H2O ③C6H12O62C2H5OH+2CO2A.反應①②③均需在植物的不同細胞中進行B.反應①②③發生的區域不重疊,以保證各自順利進行C.反應①產生的C6H12O6可進入線粒體為反應②提供原料D.反應①②③都需要酶的參與催化,a還需要光照和色素參考答案1.答案:A解析:A、有氧呼吸是細胞呼吸的主要形式,這一過程必須要有氧的參與,A正確; B、有氧呼吸能把葡萄糖氧化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場所是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原核生物除外),B錯誤; C、有氧呼吸不同階段釋放的能量不同,能量大多在第三階段釋放,C錯誤; D、無氧呼吸形成的ATP數量較少,是因為能量大多儲存在不徹底的產物(酒精或乳酸)中, D錯誤。故選:A。2.答案:B解析:階段I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階段,若細胞缺氧,階段I也可以表示無氧呼吸的第一階段,A錯誤;階段I和Ⅱ分別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階段,均有[H]和ATP產生,B正確;階段I和階段Ⅱ產生的ATP都較少,C錯誤;階段I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階段Ⅱ在線粒體基質中進行,D錯誤。3.答案:AB解析: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釋放能量多,有利于酵母菌繁殖,A正確;0~8h內隨著氧氣的消耗,酵母菌有氧呼吸逐漸減弱,其中6~8h開始進行無氧呼吸,導致能量轉換效率逐漸降低,B正確;有氧呼吸速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氧氣濃度下降,C錯誤;6~8h開始有酒精產生,此時同時進行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D錯誤。4.答案:A解析:A.乳酸發酵會產生乳酸,不會產生使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變黃的物質,A錯誤;B.酵母菌無氧呼吸會產生酒精,使酸性重鉻酸鉀溶液變為灰綠色,B正確;C.黏土摻沙有利于農作物根細胞有氧呼吸,促進根系生長,C正確;D.地窖中甘薯的呼吸作用會增加密閉環境內CO2濃度,有利于貯藏,D正確。5.答案:D解析:A、反應①是光合作用,②是需氧呼吸,③是厭氧呼吸產生酒精過程,葉肉細胞一般既可進行光合作用,也可進行細胞呼吸,A錯誤;B、反應②③第一階段發生的區域可發生重疊,B錯誤;C、反應①產生的C6H12O6是細胞的原料,但不能直接進入線粒體,C錯誤;D、反應①②③都需要酶的參與催化,反應①是光合作用,a還需要光照和色素,D正確。故選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