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中考歷史復習常考知識點匯總八年級歷史下冊第一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第1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課程標準】了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開國大典,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的偉大意義;知道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理解其對鞏固人民民主政權的意義;一、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 為新中國的籌建做了準備1.時間:1949年9月 地點:北平2.內容:①決定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②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作用:臨時憲法),★★★★必考③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選舉毛澤東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④決定以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以北平為首都并改名為北京,采用公元紀年,⑤還決定在天安門廣場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3.政協職能:暫時代行將來召開的人民代表大會職責4.意義:初步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時間:1949年10月1日 政府:中央人民政府2.成立標志:開國大典(意義:標志著新中國的成立)。 地點:天安門城樓3.歷史意義:(1)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必考(2)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3)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4)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歷史結束,開始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 。)巧記:八個一歸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內容:①一個文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②一個委員會: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③一個主席:毛澤東(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④一面國旗:五星紅旗。⑤一首代國歌:《義勇軍進行曲》。⑥一個首都:北京。⑦一種紀年法:公元紀年。⑧一座紀念碑:人民英雄紀念碑。點撥: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三、西藏和平解放:1.背景:①西藏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②西藏宗教領袖之一班禪額爾德尼 確吉堅贊表示擁護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2.經過: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晉美為首席代表的代表團與中央人民政府達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協議。3.結果:1951年,達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西藏和平解放4.歷史意義:標志著祖國大陸獲得了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 ★★★★必考點撥: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唐朝:唐太宗時文成公主入吐蕃,唐中宗時金城公主入吐蕃 。元朝∶在西藏地區設立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由宣政院直接統轄。從此,中央政府對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轄。清朝∶順治帝冊封五世達賴為達賴喇嘛;1727 年(雍正帝時),設置駐藏大臣;乾隆帝時確立金瓶掣簽制度。5.開國大典時54門禮炮齊鳴28響。你知道為什么要用54門禮炮嗎?為什么連放28響嗎?54—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中的54個民族(當時統計)。28—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英勇奮斗的28年歷史(中國共產黨成立于1921年,到1949年革命勝利,歷時28年第2課 抗美援朝【課程標準】知道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理解其對鞏固人民民主政權的意義;1.抗美援朝的原因:①美國派兵侵略朝鮮。 ②美軍的侵略活動嚴重威脅到中國安全。(根本原因)③朝鮮請求中國政府派兵援助。2.美國哪些侵略活動威脅到中國的安全?①美國操縱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組成以美國軍隊為主的“聯合國軍”擴大侵朝戰爭,越過三八線一直打到中國鴨綠江邊;(新修訂)②美軍飛機入侵中國領空,轟炸掃射中國東北邊境城市;③美軍第七艦隊入侵中國臺灣海峽,阻止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3.目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4.時間:1950年10月——1953年7月5.軍隊名稱:中國人民志愿軍 司令:彭德懷6.過程:(1)首戰告捷:抗美援朝紀念日——10月25日(2)五戰五捷:把美國侵略者 趕回到“三八線”附近(3)重要戰役:上甘嶺戰役7.戰斗英雄:黃繼光(上甘嶺戰役)、邱少云8.為什么稱志愿軍為“最可愛的人”?──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表現出了高度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他們不畏艱險,英勇頑強,最終贏得了戰爭的勝利,為國家和民族贏得了榮譽。9.結果: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戰爭的勝利。10.歷史意義:★★★★必考①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國際環境。②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③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11.抗美援朝取得勝利的原因①正義的反侵略戰爭 ②中國人民志愿軍將士英勇奮戰③朝鮮軍民的密切配合④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⑤國內人民的支持和國際主義力量的支持第3課 土地改革【課程標準】知道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理解其對鞏固人民民主政權的意義;1.土地改革的原因:★★★★必考①根本原因: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嚴重阻礙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②直接原因;新中國成立后,廣大農民迫切要求進行土地改革,獲得土地。2.土地改革的目的:為實現工業化準備條件★實質:地主土地所有制轉變為農民土地所有制(私有制性質并沒有變化)3.土地改革的起止時間:1950——1952年底4.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據: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必考內容:它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5.土地改革的具體實施辦法:從1950年冬起,全國分批進行土地改革,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少地的農民耕種。同時也分給地主應得的一份,讓他們自己耕種,自食其力。6土地改革的結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具體表現① 約3億無地少地的農民,分到了土地農具、牲畜和房屋等;②免除每年需向地主繳納的糧食地租; ③ 農民真正獲得了解放。7.土地改革的特點:注意保存富農經濟,在政治上中立富農政策作用:減少土改的阻力,從而有利于發展生產8.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必考①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也被消滅;②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③這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④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9.新中國成立后,為鞏固新生政權進行了那些努力?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抗美援朝 ③土地改革。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第4課 新中國工業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課程標準】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定,以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確立,認識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內涵及意義;一、第一個五年計劃1.“一五”計劃為什么優先發展重工業?受蘇聯影響 工業基礎薄弱 ③加強國防的需要 ④正常國際交往被切斷2.“一五”計劃的目的:為了有計劃的進行社會主義建設。3.“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①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②相應的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③相應的培養建設人才。4.“一五”計劃的起止時間:1953年——1957年“一五”計劃的背景“一五”計劃建設成就示意圖5.我國開展“一五”計劃建設的重要條件有哪些?取得了哪些成就?簡析取得重大成就原因?(1)條件:①新中國成立,祖國大陸獲得統一;②抗美援朝的勝利;③土地改革的完成,為國家的工業化準備了條件。(2)成就:①工業成就:鞍鋼鋼鐵公司無縫鋼管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必考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1956年,生產出中國第一輛汽車);沈陽機床廠和飛機制造廠(中國第一個飛機制造廠試制成功地一架噴氣式飛機)②交通運輸業:寶成、鷹廈等鐵路30余條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密切了內地與邊疆的聯系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巧記:“一五”計劃建設成就:一橋(武漢長江大橋)、二鐵(寶成鐵路、鷹廈鐵路)、三公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四廠(鞍山鋼鐵公司無縫鋼管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和飛機制造廠)。(3)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①黨的正確領導; ②穩定的國際、國內環境③全國人民的支持和艱苦努力; ④蘇聯的幫助。6.意義: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1.時間:1954年9月 地點:北京2.確立的會議: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3.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內容(1)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性質:社會主義類型的,真正反應人民利益的憲法★★★★必考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確定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朱德為副主席,劉少奇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周恩來為國務院總理4.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的歷史意義: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形成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知識延伸】1.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土地政策(1)土地革命時期∶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調動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哦積極性,鞏固和發展了農村革命根據地。(2)抗日戰爭時期∶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即減輕了了農民的負擔,提高農民抗日和生產的積極性,又有利于團結地主中的開明分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一致抗日。(3)人民解放戰爭時期∶在解放區,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解放區無地少地的農民分到土地,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哦積極性,成為解放戰爭迅速取得勝利的一個可靠保證。2.土地改革為什么要把地主的土地分給農民?有利于恢復和發展生產。這次土地改革,注意保存富農經濟、并在政治上實行中立富農的政策。這樣使中農放心,他們的利益不會受到損害,也有利于穩定城市中的民族資產階級,孤立地主階級,減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從而有利于發展生產。3.新中國成立后,為鞏固新生政權進行了那些努力?各有何重要意義?(1)和平解放西藏。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大團結。(2)抗美援朝。鞏固了新生政權,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打擊了美國的侵略政策,為我國經濟建設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國際環境。(3)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也被消滅;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這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4.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經濟建設為什么要學習蘇聯?(1)新中國剛劇成立,在經濟建設上沒有經驗可循。(2)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為中國社會主建設提供了經驗,同時蘇聯對中國進行了援助。(3)以美國為的西方國家對中國進行經濟封鎖,政治孤立,軍事威脅的政策,中國與當時的西方國家相互隔絕。(4)西方兩大陣營對立,中國與西方國家在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上存在著嚴重對立。第5課 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課程標準】了解“一五”計劃、“三大改造”、開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理解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意義。一、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原因:①我國的農業仍然是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②農產品滿足不了國家工業化建設的需要。③農民也有進行互助合作的要求2.形式: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3.目的: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4.高潮:1955年,全國掀起農業合作化的高潮。5.完成:1956年,全國絕大多數農戶參加了農業生產合作社二、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背景:農業合作化運動的推動 2.時間:1953——1956年3.形式:手工業生產合作社三、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起止時間:1954——1956年2.形式:公私合營3.政策:贖買政策。 作用(意義):實現了和平過渡,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創舉。四、三大改造完成1.三大改造完成的結果:到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2.三大改造的意義: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改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歷史上最深刻的變革,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考缺點: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分期1949年10月至1956年底我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時期1956年底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4.三大改造的實質:將生產資料私有制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改造前 改造后農業 農民土地私有制 集體所有手工業 手工業者私有 集體所有資本主義工商業 資本家私人所有 國家所有【知識延伸】中國近現代史上社會性質發生的三次變化1.1840年鴉片戰爭后,中國由封建社會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3.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第6課 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課程標準】知道中共八大;了解“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等錯誤與調整國民經濟的“八字方針”;認識這一時期取得的政治、經濟、外交、國防、科技等成就及其所具有的開創性、奠基性意義;了解毛澤東對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貢獻,認識毛澤東思想的重要指導意義;了解以王進喜、雷鋒、錢學森、鄧稼先、焦裕祿等為代表的廣大干部群眾艱苦奮斗的事跡;了解“文化大革命”的嚴重危害及主要教訓。一、在探索中曲折前進1.中共八大召開的背景、時間、內容、意義?(1)背景:20世紀50年代中期,世界經濟與科技迅速發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2)時間:1956年(3)內容:①大會分析了我國形勢的新變化,分析了當時國內的主要矛盾,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生產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②當前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4)意義:中國開始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2.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1)時間:1958年(2)會議:中共八大二次會議(3)內容: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設社會主義。3、“左”傾錯誤泛濫(1)原因:①對國情認識不足; ②缺乏建設經驗;③對社會主義建設急于求成;④忽視客觀經濟規律。(2)表現:“大躍進”(工業上大煉鋼鐵、農業上虛報產量)和人民公社化運動(規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如何評價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①反映了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落后狀況的愿望。②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3)主要標志: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風”。(4)影響:是黨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中的一次嚴重失誤,再加上自然災害等因素,1959至1961年國民經濟嚴重困難時期(5)教訓:★★★★必考①搞經濟建設要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實事求是,不能急于求成。②要尊重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5.調整:1961年春,中共中央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1965年基本完成,工農業生產得到恢復發展。6.我國在探索社會主義的道路上出現過失誤。這說明我國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曲折的過程,探索社會主義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毛澤東錯誤地認為,黨中央出現了修正主義;左傾錯誤的嚴重發展(最根本的原因)野心家的利用和個人崇拜2. 實質:左傾錯誤嚴重擴大到政治領域3.起止時間:1966——1976年指揮機構:“中央文革小組”4.開始的標志:1966年,中共中央發出開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五一六通知”)5.動亂表現:①“打倒一切,全面內戰”許多地方出現造反派組織打、砸、搶事件,學校停課、工廠停工“鬧革命”。②一些黨政機關受到沖擊,各級領導干部和知識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③國家主席劉少奇被誣蔑為“叛徒、內奸、工賊”,遭受了殘酷迫害,成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6.抵制和反抗:①1967年2月前后,黨內老一輩革命家和廣大干部群眾的抵制和抗爭,被誣為“二月逆流”,受到壓制和打擊。②周恩來和許多老干部堅持黨和國家的日常工作,盡量減少損失7.文化大革命的結束:①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團:毛澤東、周恩來機智地粉碎了林彪反革命的政變。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出逃,在蒙古溫都爾汗機毀人亡。②1976年,周恩來、毛澤東相繼去世。人民悼念周恩來總理,掀起被四人幫鎮壓四五運動。為粉碎四人幫奠定了基礎③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四人幫”):1976年10月,華國鋒、葉劍英一舉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結束了文化大革命。8.文化大革命造成哪些危害?造成社會混亂,民主與法制建設遭到踐踏;嚴重摧殘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致使國家經濟發展緩慢 ④國家政權遭到嚴重削弱文化大革命給我的教訓和啟示: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我們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堅持依法治國的方針;反對個人崇拜;堅持人民民主專政④必須進一步健全社會主義法制9.文化大革命性質:毛澤東錯誤發動,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與損失的內亂。三、建設成就1.全面探索建設社會主義取得的成就有哪些?有什么歷史意義?(1)取得的成就:①工業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項目。武漢、包頭兩大鋼鐵基地;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建成(我國實現了原油和石油產品的全部自給)②工業布局有了明顯改善,原有的沿海工業基地得到加強,廣大內地也新建了不同規模的現代工業。③工業體系:新型的電子工業、原子能工業、航天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起來。④交通方面:修建了蘭新、蘭青、包蘭等鐵路。 ⑤水利建設也取得很大成績。⑥科技方面:我國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結晶牛姨島素,這在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同時,國防尖端技術取得了巨大進展。(2)歷史意義:我國初步形成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現代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2.全面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涌現出英雄人物:★★★★必考大慶石油工人“鐵人”王進喜、鄧稼先、黨的好干部焦裕祿、解放軍好戰士雷鋒值得學習的精神品質 :艱苦創業、自力更生、無私奉獻、愛崗敬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3.文化大革命期間科技成就①1967年6月,我國成功爆炸了第一顆氫彈② 1970年4月,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③ 1973年,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強優勢的秈(xiān)型雜交水稻。第三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第7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課程標準】知道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了解農村改革、城市改革、經濟特區建設、沿海港口城市開放、上海浦東開發開放、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史事,認識鄧小平對改革開放所起的重要作用;一、十一屆三中全會★★★★必考1.背景①粉碎“四人幫”以后 ,人們要求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②“兩個凡是”的方針——左的錯誤的繼續阻擋了糾錯“兩個凡是”:華國鋒提出的錯誤思想,實質:左傾錯誤的繼續③1978年,思想理論界展開了一場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使人們認識到,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性質: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歷史意義: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思想基礎。2.時間:1978年底3.內容:①思想路線: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方針,重新確立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②政治路線: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③組織路線:會議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4.歷史意義: ①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②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③這次會議后,中國共產黨在思想、政治和組織等方面進行撥亂反正5.歷史學家胡繩認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地位類似于遵義會議。”遵義會議與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比較會議 遵義會議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思想糾錯 糾正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組織上的左傾錯誤 沖破了長期以來“ 左 ”傾錯誤的嚴重束縛領導核心 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 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歷史地位 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6.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經歷的三次歷史性巨變及其深遠意義?第一次是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第二次是毛澤東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第三次是鄧小平領導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撥亂反正1.主要工作:為受到迫害的各級黨、政、軍機關干部平反,恢復受到打擊、誣陷【知識延伸】1、如何認識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的偉大轉折。從黨的指導思想看,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改變了長期以來“左”的思想路線。從黨的工作重心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代替“以階級斗爭為綱”。從經濟體制看,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開始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從發展動力上看,以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為目的改革開放取代了關起門來搞建設的發展模式。第8課 經濟體制改革【課程標準】了解農村改革、城市改革等史事,認識鄧小平對改革開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認識改革開放對中國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和對世界的重要影響;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背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政府實行改革開放政策2.開始: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3.目的: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發展4.實施過程①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的農民內容: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必考結果:1978年農業獲得大豐收,這種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②普遍實行: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導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步在全國推開,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5.歷史影響/意義:①農民有了生產自主權,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②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大大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③隨著農業生產向專業化、商業化、社會化發展,農村鄉鎮企業也迅速發展起來,為農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路。6.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農村經歷了哪幾次生產關系的變革或調整?①1950-1952年 土地改革 ②1953—1956年 農業合作化③1958年 人民公社化運動 ④1978年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1.背景:(1)改革在農村取得成功,浪潮從農村涌向城市。(2)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2.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容:①所有制形式:把原來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②管理體制:對國有企業實行政企分開,逐步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實行經營責任制。③分配制度: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3.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增強企業活力4.歷史意義:克服了長期以來吃大鍋飯的弊端,大大調動了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增強了企業的活力,我國城鄉出現了經濟大發展的嶄新局面。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建立的過程: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考②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2.建立的意義:①有利于實現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穩定高速增長②對現代化建設有巨大推動作用③中國的經濟實力明顯增強3.農業改革的啟示:制定農業政策要遵循客觀的經濟規律,注意維護農民利益。4.土地改革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土地所有制方面的本質區別:土改是把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轉變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實際上仍然是土地私有,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實行的。5.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城市規企業改革的共同作用:二者都改變了以往的生產經營方式,農戶和企業自負盈虧,勞動者多勞多得,克服了平均主義的弊端,提高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因此無論是農村改革還是國有企業改革都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知識延伸】1.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對農村土地改革進行了怎樣的調整?從中得出什么啟示?(1)調整:①土地改革:1950~1952年,徹底廢除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②農業合作化運動:1953~1956年,完成了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③人民公社化運動:開始于1958年,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逐漸推行,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2)啟示:①制定任何政策必須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一定要符合本國國情。②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③以人為本,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切實保護農民利益,減輕農民負擔。第9課 對外開放【課程標準】了解經濟特區建設、沿海港口城市開放、上海浦東開發開放、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史事,認識鄧小平對改革開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認識改革開放對中國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和對世界的重要影響;一、經濟特區的建立1.背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邁出了對外開放的步伐。2.開始:1980年,中央決定在廣東、福建兩省興辦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必考3.特點: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管理體制,允許外國企業或個人以及華僑、港澳同胞進行投資活動,并在進出口、減免稅等方面提供優惠條件。4.典型:深圳成為經濟特區的代表和對外開放的“窗口”5.設置經濟特區的歷史意義:對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國內的進一步改革,擴大對外經濟交流,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二、對外開放領域的擴大1.擴大:①1984年,中國進一步開放大連、天津、青島、上海、福州、廣州等14個沿海城市。②1985年,把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洲地區開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③1988年,海南島經濟特區建立;④1990年,上海浦東開發區建立⑤1992年,相繼開放了重慶、武漢等沿江城市,滿洲里等陸地邊境城市和昆明、烏魯木齊等內地省會和自治區首府。2.對外開放的格局的形成★★★★必考①格局:從經濟特區到沿海開放城市到沿海開放區到內地②特點:呈現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必考1.背景:對外開放加速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促進了我國對外貿易和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2.時間:2001年12月3.影響: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新空間。【拓展延伸】1.國家首先設立的四個經濟特區集中在哪兩個省份 為什么率先在這兩省設立經濟特區 (1)廣東、福建(2)①靠近國際市場。②歷史上這些地方與海外有密切交往。③交通便利。④有許多海外華僑、外籍華人的祖籍在這里。2.近代開放與現代開放的區別:(1)前提不同:近代開放是在國家主權的獨立完整遭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的被迫開放;現代開放則是在維護國家主權完整前提下的主動開放。(2)目的不同:近代開放是適應列強對華侵略的需要;現代開放則是為了發展經濟。(3)后果不同:近代開放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漸加深并日益貧困;現代開放則使國家逐漸走向富強。3.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給中國帶來了哪些機遇和挑戰?機遇:引進國外的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等。挑戰:中國仍屬于發展中國家科技水平和經濟水平相對較弱,在國際競爭中常處于不利地位等。第10課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課程標準】了解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指導意義。知道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和人民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新時代中國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取得的成就,以及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的史事,特別是取得脫貧攻堅的偉大勝利、全面堅持小康社會的史事,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對中國社會發展的意義及對世界的貢獻;認識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和歷史經驗。一、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確立1.初步提出(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鄧小平提出要實行改革開放(2)實行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提出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3)1982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中共十二大)上,鄧小平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2.基本形成:1987年,鄧小平為中共十三大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3.充實發展: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必考a.南方談話的內容(主要精神)①黨的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②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③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④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⑤要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⑥發展才是硬道理b.南方談話歷史意義: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4.最終確立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須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②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要意義★★★★必考5.評價:鄧小平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必考鄧小平理論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的基本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二、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大全國代表大會1.時間:20022.報告: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3.主要內容:①奮斗目標: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是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再繼續奮斗幾十年,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國家。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意義?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三、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1.時間:2007年2.報告: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3.主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4.主要內容:①科學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②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被寫進黨章5.歷史意義:科學發展觀是對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三、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1.時間:2012年2.大會的主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3.內容①把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②提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要求,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③中共十八大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委員會。④提出要“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1.時間:2017年2.主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3.報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4.內容: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必考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并被寫進黨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歷史意義?:★★★★必考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 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新修訂)②確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易錯易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包括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五、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新修訂)1.2022 年,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2.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11課 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課程標準】知道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和人民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識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和歷史經驗。一、中國夢宏偉藍圖1.中國夢的提出①2012年11月29日,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現場,首次闡述中國夢。②深刻闡述:2013年3月17日,新一屆黨和國家領導人換屆完成,號召人們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對中國夢進行了全面的闡述。2.中國夢的基本內涵: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必考實現中國夢的途徑: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質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4.為了實現中國夢,中國共產黨確立了什么奮斗目標?★★★★必考“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①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②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必考1.“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2.“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形成過程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②全面深化改革: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并對各項改革進行了全面部署。③依法治國: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④從嚴治黨:從嚴治黨是全黨的共同任務,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3.“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歷史意義?①是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總方略,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三、新發展理念1.時間:2015年10月 2.會議名稱: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3.文件:《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4.新發展理念:提出要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形成平衡發展結構,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合作共贏,增進人民福祉。)★★★★必考5.歷史意義:針對的是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國當前最為緊迫的現實問題,關系我國發展全局和未來前景。四、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表現?①國內生產總值持續高速增長,糧食棉花肉類和原煤、鋼、水泥等200多種工農業產品的產量在世界名列前茅②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綜合國力不斷躍上新臺階。2.從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兩個角度,談談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變化與成就?①對內改革:創新宏觀調控的思路和方法,優化升級產業結構,積極推進科技創新。②對外開放: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深入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籌建和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3.綜合國力持續提升的歷史意義?綜合國力的持續增強,使中國在實現重大戰略發展目標、主辦國際盛會、應付突發事件、戰勝重大自然災害等方面具備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精神力量。伴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第四單元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第12課 民族大團結【課程標準】通過新時代中國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取得的成就,以及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的史事,特別是取得脫貧攻堅的偉大勝利、全面堅持小康社會的史事,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對中國社會發展的意義及對世界的貢獻;認識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和歷史經驗。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實行原因(依據):我國民族問題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①中國歷史上長期就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都對統一國家的發展和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符合中國國情和歷史傳統。②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交往頻繁聯系密切,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民族分布特點,形成了各民族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的關系③近代以來,各民族在共御外敵、爭取民族獨立解放的革命斗爭中,建立了休戚與共的親密關系,形成了相互離不開的政治認同。2.地位(性質):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3.含義: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區域大小,設立不同級別的民族自治區域和自治機關。在自治區域內,由當地民族當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內部事務,行使自治權。4.確立過程:①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將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確定下來。②后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被載入憲法。★★★★必考③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頒布實施。5.實施情況:①行政劃分: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②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的)地位:我國建立的建立的第一個省級少數民族自治區歷史意義:為新中國成立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③現狀:目前已經建立了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五個民族自治區、30個民族自治州,100多個民族自治縣。6.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歷史意義?①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體現了國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權利的精神②對維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統一和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③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奠定基礎。二、共同繁榮發展1.背景:新中國成立前,由于受歷史、地理等原因,我國各民族發展不平衡,很多少數民族的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后2.黨和國家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采取的措施有哪些?①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結果:除經過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②促進經濟發展表現:采取優惠政策,通過技術、資金、物資等方式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結果(意義):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得到長足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新時期共產黨員的楷模—孔繁森③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表現:幫助侗族等十幾個少數民族創制了文字;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保護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遺產;開展了少數民族古籍文獻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結果: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④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表現:在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教育和文化衛生事業等方面建設一大批項目結果: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項目:2006年,青藏鐵路全線通車青藏鐵路全線通車的歷史意義:大大加強了祖國內地與邊疆地區的聯系,促進了青海、西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拓展延伸】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哪些優越性?①有利于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安定。②有利于從少數民族實際情況出發,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③能夠在實現國家富強的同時促進民族繁榮。④有利于激發各民族熱愛祖國和本民族的感情。2.當代中學生應怎樣維護民族團結?①要積極學習和宣傳我國的民族政策;②要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③增強民族團結意識;④關心少數民族同學等。第13課 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課程標準】知道“一國兩制”對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意義;1.香港問題的由來:①1842年,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英《南京條約》,割占香港島。②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英《北京條約》,割占九龍司地方一區。③1898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99年)。2.澳門問題的由來:①1553年,葡萄牙人以借地晾曬貨物為由,上岸居住。②鴉片戰爭后,葡萄牙人推行擴張政策,經過三十多年的蠶食,占領了關閘以南的澳門半島。③1851年,葡萄牙占領氹仔島。1864年,葡萄牙占領路環島。1887年,葡萄牙強迫清政府簽署《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取得澳門的“永駐管理權”。“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必考1.目的:實現祖國和平統一。2.提出:改革開放新時期后,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一國兩制”的構想。3.內涵: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在臺灣、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4.歷史意義(地位):“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二、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1.背景:“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為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開辟了途徑。2.過程:①1984年12月,中英簽署聯合聲明,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于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設立直轄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別行政區。②1987年4月,中葡簽署聯合聲明,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于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③1997年7月1日,中英兩國舉行交接儀式,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④1999年12月20日,中葡兩國舉行交接儀式,中國正式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3.香港澳門回歸的歷史意義:①對國家:香港、澳門回歸祖國,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②對港澳:開創了香港和澳門歷史發展的新紀元;③對今后:為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了成功的范例。4.為什么香港、澳門能夠回歸?★★★★必考①改革開放后,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②“一國兩制”構想的正確指導; ③中英、中葡雙方的共同努力④香港、澳門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租期已到 ⑤中華民族共同的心愿易錯易混:1.香港、澳門、臺灣問題,雖然都屬于歷史遺留問題,但香港問題、澳門問題屬于殖民主義時代的遺留問題,是主權外交問題,而臺灣問題屬于中國內政問題。2.一國兩制的前提是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一國兩制的適用范圍是臺灣、香港和澳門。3.一國兩制最先是針對臺灣問題提出來的,首先在香港地區得以實施。4.經濟特區與特別行政區的區別?①設立目的不同:經濟特區是為了更好的實施對外開放政策和吸引外資,而設立特別行政區是為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實現祖國統一而設立的。②社會制度不同:經濟特區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特別行政區保留原有的資本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③各自權限不同:經濟特區在經濟上實行特殊的政策和管理體制;特別行政區實行高度自治,國防、外交事務由中央政府統一管理外,享有立法權、行政管理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第14課 海峽兩岸的交往【課程標準】知道“一國兩制”對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意義;1.用史實說明: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考①三國時期孫權派衛溫率萬人船隊到達夷州 ②隋朝時隋煬帝派人到達流求(臺灣)③元朝時設立澎湖巡檢司 管轄澎湖和琉球 ④清朝初年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收復臺灣⑤1684年,清朝政府設立臺灣府; ⑥1898年,中日《馬關條約》割臺灣給日本⑦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日本戰敗臺灣光復⑧1949年,蔣介石在內戰中失利退守臺灣2.臺灣問題的實質是中國內政問題。★★★★必考臺灣問題的由來: ①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②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阻撓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最終導致兩岸對峙。一、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1.黨和政府對臺政策的演變①新中國成立初,毛澤東提出要(武力)解放臺灣②20世紀50年代中期,確立爭取和平解放臺灣思想(“三十六計,和為上計”)③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提出對臺基本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④1995年,江澤民提出發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八項主張2.大陸緩和兩岸關系的舉措:1979年開始,停止對金門和馬祖的炮擊。中央人民政府倡議海峽兩岸直接實行通郵、通航、通商。海峽兩岸局勢逐步走向緩和。3.海峽兩岸交往的表現(措施)以及影響?①1987年,臺灣當局被迫調整“三不”政策,開放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歷史意義:海峽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兩岸關系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②“九二共識”和汪辜會談★★★★必考1990年臺灣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 1991年祖國大陸成立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海基會和海協會性質:民間團體 作用:進行經濟性、事務性商談和政治對話1992年,兩會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即“九二共識”(的)歷史意義: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汪辜會談:1993年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和海基會會長辜振甫在新加坡舉行第一次會談歷史意義:對促進兩岸關系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1.海峽兩岸日益密切交往的原因:①“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指引。②海峽兩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共同努力。2.海峽兩岸日益密切交往的史實表現:①1995年,江澤民提出發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八項主張。②2005年,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反分裂國家法》③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和平之旅”訪問中國大陸,胡錦濤會見連戰一行。胡連會內容:國共雙方重申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主張臺海和平穩定。歷史意義: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的會見,促進了兩岸關系的新發展。④2008,兩岸達成空運直航、海運直航、郵政合作等協議。兩岸同時舉行“三通”啟動儀式,兩岸關系取得重大進展。三、新時代推進祖國完全統一的方略 (新修訂)1.歷史性會面:2015年11月,總書記同臺灣方面領導人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習馬會內容:雙方就進一步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交換了意見。歷史意義: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會面,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的一頁。2.最大現實威脅:“臺獨”勢力及其分裂活動。人民解放軍多次在臺灣周邊海域組織實戰化演練,展示了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臺獨”的堅強決心和強大能力,有力維護臺海和平穩定。3.2022年發布的《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全面闡述了新時代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指明了對臺工作方向。白皮書強調,我們愿繼續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4.中共二十大進一步強調,“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是實現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對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最有利。我們堅持團結廣大臺灣同胞,堅定支持島內愛國統一力量,共同把握歷史大勢,堅守民族大義,堅定反“獨”促統。拓展延伸:1.海峽兩岸統一的有利因素:①歷史因素:臺灣自古以來是中國一部分 根本因素:海峽兩岸同根同源②思想指導:“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基本方針的正確指導。③香港、澳門的回歸,提供了成功的范例;④物質基礎: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以及國際影響力的加大。⑤現實因素:兩岸經濟文化交往的日益密切,祖國統一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⑥法律依據:《反分裂國家法》的制定,“一個中國”的原則得到聯合國和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承認2.海峽兩岸統一的不利因素:①臺獨分裂勢力的存在 ②國際反華勢力的干涉3.設計一條呼吁臺灣回歸的宣傳語。①本是同根,赤子情深 ②炎黃子孫不忘本,兩岸兄弟一家人。4.身為中學生我們能為祖國的統一做些什么?①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臺獨;②努力學習,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作奉獻;③積極維護我國政府對臺的方針和立場,積極宣傳我國對臺方針、政策;第五單元 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第15課 鋼鐵長城【課程標準】通過新時代中國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取得的成就,以及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的史事,特別是取得脫貧攻堅的偉大勝利、全面堅持小康社會的史事,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對中國社會發展的意義及對世界的貢獻;認識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和歷史經驗。一、陸、海、空軍的建設1.陸軍的建設和發展①新中國成立時: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是陸軍,兵種也比較少。②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陸軍的現代化水平大大提高,發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裝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種的現代化部隊,武器裝備不斷更新。中國人民解放軍名稱的發展演變:中國工農革命軍-----中國工農紅軍----- 八路軍——新四軍——中國人民解放軍2.海軍的建設和發展①海軍建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支海軍部隊-------華東軍區海軍建立。★★★★必考新中國成立后:建立了東海、南海和北海艦隊。②艦艇建設:目的:保衛祖國海疆的安全概況:a.新中國成立時,海軍只有百余艘陳舊艦艇。b.1971年,我國自行研制的導彈驅逐艦完成了多次科學實驗和對外出訪任務。c.1970年我國研制出第一艘核潛艇,并于1974年裝備我國海軍。③武器裝備建設:20世紀90年代以后,我國海軍武器裝備不斷更新換代,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④我國海軍建設的現狀:海軍已由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等多兵種組成,活動范圍也逐步擴大。2012年9月,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交接入列。★★★★必考3.空軍的建設①空軍部隊建立基礎:人民空軍是在陸軍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概況:20世紀50年代初,空軍部隊已擁有各種飛機3000多架。空軍剛剛誕生,就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且取得了輝煌成就。②軍用飛機發展歷程:國外購買——仿制——自行研制人民空軍建立早期,飛機主要從國外購買B.后來逐步走上國產化道路:1956年,我國(第一架)仿制成功殲―5型殲擊機。我國又制造了各種型號的殲擊機、轟炸機和強擊機。C.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自行研制和引進了一批新型飛機③國防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自行研制和引進了一批新型飛機,空軍的現代化建設有了新的飛躍,成為保衛祖國領空的鋼鐵衛士。二、導彈部隊的發展1.導彈部隊的地位:在現代化軍隊中不可或缺。2.第二炮兵部隊 2015年第二炮兵更名為火箭軍★★★★必考①組建時間:1966年 ②地位:是中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③任務:主要擔負遏制他國對中國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擊和常規導彈精確打擊任務。組成:由核導彈部隊、常規導彈部隊、作戰保障部隊等組成。裝備:裝備了東風系列彈道導彈和長劍巡航導彈等三、新時代強軍之路1.背景①面對強國強軍的時代要求,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不斷推進。②2014年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福建古田召開,強調軍隊政治工作要為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必考2.表現①中國人民解放軍調整組建五大軍種,即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成立五大戰區,即東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和中部戰區,構建軍隊聯合作戰體系。②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形成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新格局,軍隊組織架構和力量體系實現革命性重塑,國防和軍隊的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拓展延伸:1.鋼鐵長城的理解:主要是指人民軍隊英勇作戰的優良傳統,人員素質的提升與先進的武器裝備相結合,構筑了堅固的保衛祖國疆土和安全的防線。2.我國國防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①根本原因在于黨的軍事理論的正確指引,國家政策的保障。②我國經濟實力的迅速發展為建立強大的國防提供了物質基礎。③科技水平的提高為國防建設的自主創新提供了技術支持。第16課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課程標準】了解“一五”計劃、“三大改造”、開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理解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意義。一、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1.外交政策:新中國成立后,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外交環境:①新中國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蘇聯等十幾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為恢復經濟建設創造了一個好的外部環境。②美國等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對新中國采取敵視態度,實行外交孤立政策,經濟上對中國實行封鎖和禁運,軍事上包圍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過程:★★★★必考①首次提出:1953年,周恩來在接見印度政府代表團時首次提出。②正式確認:1954年,周恩來訪問印度和緬甸,分別與印度總理尼赫魯、緬甸總理吳努發表聯合聲明,雙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中印、中緬兩國關系的基本原則。4.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5.影響: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6.日內瓦會議1954年4月至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次以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加的國際會議。會議期間周恩來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風度。為新中國贏得了很高的國際聲譽,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為打開新中國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貢獻。二、加強與亞非國家的團結合作1.背景:新中國積極發展與亞非國家的友好關系,促進亞非國家之間的團結與合作2.萬隆會議:★★★★必考①召開時間、地點:1955年,印度尼西亞萬隆②性質/特點: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會議。③內容: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方針,“同”是指亞非國家遭遇相同面臨問題相同,如何發展國家經濟,維護民族獨立,促進世界和平“異”是指社會制度不同、建設道路不同“求同存異”方針的目的:針對帝國主義破壞會議的陰謀和各國間的矛盾分歧④結果: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⑤意義:加強了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使中國贏得與會國的理解和尊重。⑥亞非人民團結一致,保衛世界和平,增進各國人民間友誼的精神,稱為“萬隆精神”第17課 外交事業的發展【課程標準】了解改革開放后的外交成就;通過新時代中國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取得的成就,以及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的史事,特別是取得脫貧攻堅的偉大勝利、全面堅持小康社會的史事,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對中國社會發展的意義及對世界的貢獻;認識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和歷史經驗。一、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背景:聯合國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成立的國際組織,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中國是聯合國創始國和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由于美國的蓄意阻撓,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被國民黨集團長期非法竊據。2.時間:1971年10月3.會議: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并立即把國民黨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必考4.意義:①它標志著美國把中國排斥在國際社會之外的政策徹底失敗。②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③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發揮了重要作用。④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加強國際合作5.中國為什么能在20世紀70年代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①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的支持 ②中國國際地位大大提高③美國霸權地位的衰落 ④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二、中美、中日建交6.中美關系正常化背景(原因):①中國國際地位提高 ②國際形勢的變化A.美國長期實行“遏制和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B.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守勢,不得不調整對華政策;C.美國陷入侵越戰爭的泥潭不能自拔。 D.中蘇關系惡化③20世紀70年代初,改善中美關系成為兩國共同的要求。7.中美建交過程:★★★★必考“小球轉動大球”的“乒乓外交”:1971年美國乒乓球代表團正式訪問中國B.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訪問中國。C.“破冰之旅”———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問中國,雙方在上海簽署了《聯合公報》。意義:中美雙方結束了20多年的對抗局面,中美關系由對抗開始走向正常化。D.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注意:從聯合公報中,能看出改善中美關系最關鍵的問題是什么嗎? 臺灣問題即臺灣問題是影響中美關系的癥結所在8.中日建立外交關系:時間:1972年9月 事件: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兩國簽署了中日《聯合聲明》,中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中美中日建交的影響:①20世紀70年代,許多國家紛紛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出現了與中國建交的熱潮。②促進中國同資本主義關系的發展,提高中國國際地位有利于對付來自蘇聯的威脅;③有利于實現和平解決臺灣問題,解決中美之間的長期爭端三、全方位外交10.背景:改革開放后,中國繼續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同其他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系11.改革開放后,中國積極發展多邊外交,做出了哪些努力?即全方位外交的表現(措施):①改善和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注重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經濟合作②積極發展全球伙伴,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③中國積極拓展多邊外交,加強與聯合國的合作,為解決區域性爭端、維護世界和平和建立一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④廣泛參與多邊經濟、社會領域的活動,全方位外交外交成就有哪些?★★★★必考①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②如今,中國已與世界上170多個國家建交,參加了10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工作。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13.改革開放后,中國國家領導人為加強國際合作,出席了哪些會議?★★★★必考舉辦首屆“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亞信峰會等重要國際會議14.全方位外交成就的影響?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的堅定力量,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拓展延伸:1.我國外交事業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①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②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③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發展的總趨勢。④歸功于全國人民的努力2.中美關系正常化對中國的影響:有利于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 有利于對付來自蘇聯的威脅;有利于實現和平解決臺灣問題,解決中美之間的長期爭端。3.中國和日本應如何全面發展兩國關系?對中國而言,應大力發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對日本而言,應正視歷史,順應歷史潮流,堅持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方針。4.簡述建國以來新中國在外交工作上取得的重大成就。★★★★必考50年代:①新中國在建國的第一年里,就同蘇聯等17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②周恩來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關系的基本準則;③在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70年代:④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⑤中美建交,結束了兩國20多年的對峙,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⑥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改革開放:⑦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⑧如今,中國已與世界上170多個國家建交,參加了10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工作。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第六單元 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第18課 科技文化成就【課程標準】通過新時代中國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取得的成就,以及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的史事,特別是取得脫貧攻堅的偉大勝利、全面堅持小康社會的史事,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對中國社會發展的意義及對世界的貢獻;認識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和歷史經驗。一、“兩彈一星”到漫步太空1.“兩彈(核彈和導彈)一星(人造地球衛星)成就:①原子彈: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必考②導彈:1966年,我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試驗取得成功,標志著我國有了可用于實戰的導彈。③氫彈: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④人造地球衛星:1970年,我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必考2.“兩彈一星”成就的影響∶①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振奮了中華民族的精神。②打破了當時有核大國的核壟斷 ③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3.為“兩彈一星”作出貢獻的重要人物:錢學森(“中國導彈之父”)、鄧稼先(“兩彈元勛”)“兩彈一星”精神: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自主創新、大力協同、勇于攀登的精神。4“863計劃”:(高科技)①時間:1986年3月,四位老科學家聯合寫了一封信,題為《關于跟蹤世界戰略性高科技發展的建議》,鄧小平立刻作了批示。后來形成《863計劃綱要》,②領域:確定把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新材料等七個領域作為我國發展高技術的重點。1996年又將海洋高技術列為計劃的第八個領域。5.航天成就①1999年11月,神舟一號發射成功,開啟了我國的飛天之旅。②2003年10月,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③2008年9月,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升入太空,翟志剛成功完成出艙任務,實現了太空行走。二、雜交水稻與青蒿素6.袁隆平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①地位:袁隆平是成功培育雜交水稻的第一人,獲得我國首屆最高科學技術獎,同時他也是第一個特等發明獎的獲得者,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必考②影響:為解決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的吃飯問題和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對解決世界性饑餓問題也有重要貢獻。7.青蒿(hao)素: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發現了能夠有效抵抗瘧疾的青蒿素。屠呦呦(you)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必考三、文化事業的發展8改革開放前①方針:1956年,毛澤東提出在科學文化工作中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②成果:文學、戲劇、電影、音樂等領域取得累累碩果。長篇小說《紅巖》《青春之歌》、話劇《茶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電影《英雄兒女》《林則徐》等。9.改革開放后:小說《平凡的世界》、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電影《大決戰》舞劇《絲路花雨》;2012年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0.科學技術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①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科技工作 ②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熱情投入③鄧小平多次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19課 社會生活的變遷【課程標準】通過新時代中國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取得的成就,以及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的史事,特別是取得脫貧攻堅的偉大勝利、全面堅持小康社會的史事,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對中國社會發展的意義及對世界的貢獻;認識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和歷史經驗。一、日常生活的變化(一)概況:新中國成立后,人民當家做主,經濟恢復,物價穩定人民生活發生了根本變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明顯改善。(二)表現:改革開放前 改革開放后衣 憑票證購買,數量有限,色彩樣式單調 衣著豐富多彩,不僅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們顯示風度、展示個性的方式。食 食物匱乏單調,營養不足 難以解決溫飽 從吃飽到吃好,營養均衡 粗細搭配,綠色食品住 人均面積小,居住條件差 人均面積擴大,居住環境改善 注重室內裝修,啟動“安居工程”行 我國交通條件很落后:步行、 自行車、公交車。 鐵路、公路、民用航空、水運和地下軌道交通建設飛速發展,已形成綜合交通運輸網。長途旅行時,人們可以選擇火車、汽車、飛機、輪船等多種交通工具。結 構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的成就:城鄉居民收入不斷增加,消費總量不斷結增長,消費結構也不斷優化, 生活方式的變化:休閑娛樂成為人們日常生構活的一部分,人們開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種休閑生活,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二、交通、通信的不斷發展(一)交通運輸的發展的表現①截至2010年底,中國的鐵路營運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②公路運輸獲得較快發展,建立比較密集的公路網,架設公路橋,我國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③國內、國際航線眾多,中國已成為世界民航大國;④城市道路建設發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發展軌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狀況;⑤形成綜合交通運輸網,人們的出行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二)電信事業的發展1.電信事業:①新中國成立后,國家不斷增加對電信事業的投資,逐漸形成全國電信網絡。②改革開放后,電信產業快速發展,我國的電信網絡規模和用戶數均居全球第一。2.互聯網的發展:起步晚,但發展迅速,中國網民規模不斷擴大互聯網普及率越來越高3.通信事業和通信方式變遷的影響:通信事業的發展和通信方式的變遷,使信息的傳遞變得快捷和簡便,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