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人 口1.1 人口容量班級 姓名【課標要求】結合實例,解釋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人口合理容量。【學習目標】1.結合實例,解釋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區別,分析影響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主要因素;2.結合區域案例,理解人口、資源、環境的聯系,探討追求區域最佳人口規模、謀求人地協調發展應采取的措施。【知識清單一: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1.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概念在保證________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良好__________的前提下,區域的資源環境條件所能承載的________(圖1.22)。2.影響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因素影響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因素主要有自然資源狀況、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以及人均消費水平等,這些因素與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關系如下表所示。因素 相關性 影響正相關 自然資源越豐富,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大科技發展水平 正相關 科技發展水平越高,能夠利用的資源越多,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大地區的對外開放程度 正相關 地區對外開放程度越高,能夠利用的區外資源越多,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大負相關 人均消費水平越高,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小經濟發達程度 正相關 經濟越發達,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大人口受教育水平 正相關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大3.地球資源環境承載力的估計從全球尺度來討論,把全球看作一個整體。那么,地球最多能養活多少人呢?對于這個問題,由于假定條件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估計結果。(1)樂觀者:人口不會達到資源環境承載力的________值。(2)悲觀者:目前已經超過地球的資源環境承載力。(3)中間派:地球所能容納的人口數量在________億左右。【知識清單二:人口合理容量】1.范圍: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乃至整個________。2.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按照合理的________,保障________生活的水平,同時又在不妨礙未來________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________的人口數量。3.意義:影響 戰略;影響人口政策;影響區域的 。4.人口持續增長的影響現代社會已經出現了人口過快增長(圖1.25),由此引發了嚴重的資源、環境和社會問題。(1)有限的資源無法承載過量的人口消費,導致________問題。(2)造成區域的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從而導致________問題。(3)過多的人口還會帶來就業困難、住房緊張等一系列________問題。5.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區域 具體措施世界 發展中國家要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______的規模之內建立公平的________,保證人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________的平等權利各國、各地區 尊重________發展的客觀規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探究活動一: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材料一 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了著名的“木桶效應”(下圖)告訴我們:一個木桶的容水量,不取決于桶壁上最長的那一塊,而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顯然該理論對于制定區域人口發展戰略具有很大的啟迪意義。材料二 步入21世紀,一些專家根據我國的資源、人體營養和文化教育等條件,對我國耕地、草地和水資源利用狀況進行分析,預測我國的人口合理容量為8億~9億人,而目前我國總人口已超過14億。1.假設各塊木板代表不同的資源,木桶的水量代表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那么上圖揭示了什么道理?2.在中國新疆,最短的木板代表什么資源,為什么?3.根據材料二,中國實際人口數已經超過人口合理容量,環境和資源壓力很大,我國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資源環境承載力?【重點拓展: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關系】1.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具體如下所示。項目 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 人口合理容量概念 圖示實質 強調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資源環境所能承載的最大人口數量(極限人口數)——是一個警戒值 強調的是在促進可持續發展前提下的適度人口(最佳人口數)——是一個合理值區別 角度 自然資源的承載力 人口與資源、環境、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意義 生存 發展數量 大 小相 同 點歷史時期不同,影響因素會發生變化,使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合理容量具有不確定性;但在一定歷史時期,影響因素相對不變的情況下,可以對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合理容量進行相對定量估算,即具有相對確定性2.如何看待農民工問題(1)中國的人口問題人口基數大,凈增人口多;人口素質低,農村人口占比重大;人口結構不合理,男女比例失衡;人口老齡化;貧困人口較多;人口紅利逐漸消失。(2)農民工遷移的原因城鄉間存在巨大的經濟差距,城市就業機會多,收入水平高;農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國家戶籍制度的改革(3)“農民工回流”的原因有哪些?當地經濟的發展,縮小了區域經濟的差異;當地政府政策支持,就業機會增多;注重兒童教育與老人贍養問題;大城市消費水平高。(4)針對“用工荒”問題,東部地區應采取哪些措施?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東部地區加強科技研發,向高端制造業轉型;提高工資水平和福利待遇;加強企業智能化改造,提升自動化水平。(5)農民工返鄉創業對新農村的建設和發展的作用①帶動當地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②將外部信息與當地資源整合,利于拓展農村經濟和產業發展。③帶動農村各項產業的發展,促進新農村建設的深入開展。(6)解決農民工問題的對策①加強對農民工的培訓,提高農民工素質;②做好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工作;③④健全促進農民工市民化的法律機制;⑤重點發展中小城鎮,鼓勵農村剩余勞動力就近轉移;⑥【典題訓練】蘭州市地處黃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交界處,位于兩山中間,黃河穿城而過。下表為“蘭州市人口容量總結表(單位:萬人)”。據此完成10~11題。測算方法 適度人口容量 最大人口容量基于國內生產總值 311 338基于人均建設用地指標 207 344基于生態環境標準 227 3451.綜合各種測算方法,蘭州市適度人口容量(萬人)和最大人口容量(萬人)分別是( )A.311 345 B.207 344C.227 338 D.207 3382.為增大人口容量,蘭州市可采取的措施不正確的是( )A.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B.治理污染,改善環境質量C.跳出河谷,開發新的城市用地D.發展科技,提高開放程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