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校 年級 八年級 科目 物理 主備人時間 第 7 周星期 第 節( 年 月 日) 二次備課課題 第九章第一節 認識浮力教 學 目 標 知識目標: 1、認識浮力。 2、了解產生浮力的原因。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認識浮力的存在,學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浮力。 2、經歷推理過程,了解產生浮力的原因。情感目標: 認識浮力與壓力、重力的關系,體會物理概念之間的聯系,建立科學的世界觀。教學 重點 通過實驗探究學習用彈簧測力計測理浮力的大小教學 難點 理解浮力產生的原因主要 教法 講授法、實驗法教學 過程 浮力 通過小實驗引入新課 教師演示實驗:乒乓球從水里浮上來(讓學生觀察現象) 師:乒乓球在浮上來的過程中,受到哪幾個力的作用?施力物體是什么?方向如何? 生:重力,向上托的力 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方向豎直向下。 向上托的力的施力物體是水,方向向上。 師:在上浮的過程中重力等于托力嗎? 生:不等于,向上托的力更大 師:請同學們分析,乒乓球浮在水面上的受力情況。 乒乓球在浮上來的過程中,受到哪幾個力的作用?施力物體是什么?方向如何? 生:重力,向上托的力 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方向豎直向下。 向上托的力的施力物體是水,方向向上。 師:現在我們可能猜想,浮力的方向是怎樣的? 生:與重力方向相反,是豎直向上的。 師:生活中浮力的現象、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比如:輪船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人為什么可以在死海里漂浮?熱氣球為什么能騰空而起? 生:輪船和人受到液體對他豎直向上的托力。熱氣球受到氣體對它豎直向上的托力。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浮力定義: 師:由此我們可以得出浮力定義:無論是液體還是氣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都有豎直向上的托力,物理學中把這個托力叫做浮力。 浮力符號:F浮 浮力方向:豎直向上 浮力施力物體:氣體或液體 (教師板書總結) 探究浮力大小的測量方法 (1)實驗注意事項:讀取石塊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時,石塊不要觸及杯底或杯壁。 教師演示: 觀察現象,分析現象 教師總結 石塊在空氣中靜止不動時,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施力物體是什么?方向如何?請同學說出石塊重多少牛? 浸沒在水中靜止時的石塊受到幾個力的作用?各力的方向如何?施力物體是誰? 重力,拉力,靜止時,二力平衡,拉力等于重力,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就是石塊所受的重力 板書:重力,拉力和浮力,石塊靜止時受力平衡: F浮=G-F(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問題:液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產生向上托的力,那么氣體也是流體,能否對浸在其中的物體產生向上托的力呢? 演示實驗:課本組裝的實驗裝置。學生分析杠桿氣球端向上翹的原因。 總結:由以上探究可知: 液體和氣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都有豎直向上的浮力。 浮力產生的原因 F浮=F向上一F向下 分析:如圖所示,立方體浸沒在液體中,左右兩個側面和前后兩個側面相對應的部位,距液面的深度相同,因而它的左右兩側面和前后兩側面,受到的壓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彼此平衡。 立方體上、下兩表面處的液體中不同深度,所受到的液體的壓強不同,因受力面積相等,所以壓力不相等。下表面所受到的豎直向上的壓力[F向上=ρ液gh2S]大于上表面所受到的豎直向下的壓力[F向下=ρ液gh1S],正是因為豎直方向的這個壓力差,因而產生了浮力,所以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 總結:浮力是由于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產生的。 教師小結:我們這節課學習了浮力,請同學們說一下,這節課學到了些什么? 1、什么是浮力?方向如何? 2、浮力是怎樣產生的? 3、測量浮力的兩種方法: (1)稱重法F浮=G物-F; (2)壓差法F浮=F向上一F向下。版書設計和作業設計 §9.1認識浮力 一、浮力 1、浮力的概念: 2、符號 3、方向:豎直向上 4、施力物體:液體或氣體 5、浮力的測量 F浮=G-F(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F浮=G物-F; 二、浮力產生的原因 壓力差:F浮=F向上一F向下課 后 反 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