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對外開放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可口可樂成為新中國進入中國的第一個外企。對外開放第壹章經濟特區的建立經濟特區“圈”是指:劃出四個特區,分別是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經濟特區的建立背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邁出了對外開放的步伐。國內原因:經濟落后,閉關自守教訓國際原因:經濟全球化趨勢經濟特區的建立開始1980年,中央決定在廣東、福建兩省興辦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地處沿海,交通便利;臨近港澳臺,靠近國際市場;是著名僑鄉,有利于吸引僑資。經濟特區的建立經濟特區合作探究:經濟特區“特”在哪些方面?材料1:除投資規模在一億元以上項目要報國務院審批,輕工業投資3000萬元以上……其余項目不需國家綜合平衡,特區可以自己審批。 ——《六十年國事紀要》材料2:第十三條特區企業進口生產所必需的機器設備……,免征進口稅……第十四條特區企業所得稅稅率為百分之十五。對技術性較高、資金周轉期較長或……的企業,給予特別優惠待遇。第十八條凡來往特區的外籍人員、華僑和港澳同胞,出入境均簡化手續,給予方便。 ——《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①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管理體制;②允許外國企業、個人以及華僑、港澳同胞進行投資活動;③在進出口、減免稅等方面提供優惠條件。經濟特區:社會主義制度不變,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特殊的經濟管理體制。經濟特區的建立意義深圳珠海廈門汕頭經濟特區的建立典型1979年的深圳改革開放后的深圳第貳章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形成合作探究:我國是如何一步步擴大對外開放的?1984年進一步開放大連、天津、青島、上海、福州、廣州等14個沿海城市;(1)1985年把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地區開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隨后又擴展到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等。(2)1988年,海南島經濟特區建立。(3)1990年,上海浦東開發區建立。(4)1992年開始,開放沿江、邊境城市、省會城市→內陸市縣。(5)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進程天津秦皇島大連煙臺南通青島連云港上海寧波廣州溫州北海湛江福州(1)1984年進一步開放大連、天津、青島、上海、福州、廣州等14個沿海城市;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進程(2)1985年把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地區開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隨后又擴展到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等。珠江三角洲閩東南三角區長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進程(3)1988年,海南島經濟特區建立。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進程(4)1990年,上海浦東開發區建立。在很短的時間內,浦東就成為令世人矚目的國際經濟、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并極大地推動了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進程(5)1992年開始,開放沿江、邊境城市、省會城市→內陸市縣。南寧昆明貴陽長沙南昌合肥鄭州太原石家莊長春哈爾濱呼和浩特銀川西寧蘭州西安成都烏魯木齊印度東南亞各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形成對外開放加速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促進了我國對外貿易和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對外開放第叁章加入世貿組織概況世界貿易組織:簡稱WTO,是處理世界貿易問題的重要國際組織。2001年12月加入WTO(經過長達15年的艱難談判后)。加入世貿組織目的加入世貿組織意義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新空間。推動中國DGP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入世貿組織新時期的對外開放亞投行 2015一帶一路 2013G20峰會金磚國家峰會博鰲亞洲論壇加入世貿組織評價:中國加入WTO究竟有利還是不利 機遇與挑戰并存課堂小結近代開放 當代開放背景 列強強迫開放,方便侵華 為發展社會經濟,主動的開放性質 被動開放,喪失主權 主動開放,主權平等影響 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使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對外開放和鴉片戰爭后的開放相同嗎?課堂小結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可口可樂中國發展史.mp4 第9課 對外開放.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