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五 人民當家作主 學案課標要求說明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闡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闡述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解釋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含義。領悟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基本政治制度。二、構建導圖(課下整理在自己的思維導圖專用本上)可以參考二輪輔導資料要求:①按要求構建思維導圖,寫出關鍵詞,并根據這些關鍵詞理順內在邏輯。小組交流展示,并補充完善思維導圖。三、熱點對接 全過程人民民主(一)“全過程人民民主”基本內涵:1.注意幾個關鍵詞:“全”“過程”“人民民主”。分別強調:中國式的民主的全面性、過程性、人民性。2.這種民主實踐活動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至上,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理論、原則、制度、程序、技術等諸多要素在社會主義政治建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的充分實踐。(1)全: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2)過程:人民民主不僅要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要有完整的參與實踐,人民的主體地位要生動、具體的體現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全過程、各環節。(3)人民民主: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至上的民主。一是“一切為了人民”,要始終將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民主政治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二是“一切依靠人民”,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全體人民都能參與的一種民主形態。(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深度內涵1.“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全體人民的民主(非全民民主),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2.“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全鏈條,就是流程要“全”,在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監督權各環節的實現上都要體現民主,形成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民主程序閉環。全方位,就是在領域和層次上要“全”,既包括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也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方面的民主,還包括從中央、地方到基層的民主等,構成完整的民主政治體系。全覆蓋,就是參與主體和內容要“全”,所有的地方、所有的人民、所有的事項都在民主實踐之中,大到國家的立法,小到老百姓的急難愁盼等問題,都可以通過民主的方式來加以解決。(三)怎樣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1、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領導。2、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必須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3、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必須推進全面依法治國。4、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5、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就要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激發民主活力。①健全民主制度。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和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堅持民主集中制。②豐富民主形式。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③拓寬民主渠道。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④激發民主活力。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激發人民參與政治生活的熱情。6、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就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7、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要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大工作。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四、模塊知識融合(一)我國的國體與政體(融合選必1第一課)1.理解國體、政體及二者的關系;2.國體的地位——在國家制度中有根本的性的意義;3.人民當家作主的本質及答題語言;4.我國國體的特點;5.人民民主的兩個方面——對象不同;都有階級性;民主、專制、專政三個概念的區別(表);民主與專政的關系;6.人民民主的特點——全過程人民民主(深度理解三最的特點);7.國家職能——主體、內容:對內+對外、國體與國家職能的關系;8.人民與國家、人民與政府、人民與人大、人民與黨的關系;9.理解并掌握國家與人民、人大與人民的關系;10.全國人大的性質、地位、職能是否深度理解并掌握了,人大與其他政治主體的關系是否掌握了——人大與人民、與政協、與黨、與其他國家機關;11. 人大的職能的細節問題是否真正掌握到位;12. 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地位、職權、委員長會議、職能部門設置)——P47相關鏈接這種細節要注意:人大常委會職能部門的特點是什么、功能是什么;尤其注意全國人大法工委在基層立法中的一些創新舉措;13.國家法律誰起草?行政法規誰起草?國家的規劃綱要誰起草?—最后誰審議通過?14.人大代表——產生、地位、權利與義務;15.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地位、組織和活動原則(全方位掌握,不要狹隘理解)、優勢—完善制度: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與西方比較制度優勢:抗疫效果);16.國家重大決策或法律的出臺過程(圖),各個主體發揮的作用,尤其是協商民主在這一過程中如何體現,三者有機統一又是如何體現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又是如何體現的。(二)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融合選必1第二課國家的結構形式)思考:國家的結構形式與我國民族政策之間的關系?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地位;2.基本內容: ①前提和基礎 ②自治地方 ③自治機關 ④自主權3.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因——重要性必要性;4.我國民族關系的變化和三方針及關系;5.宗教四方針的內容五、好題對接1.(2022年遼寧卷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保證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當新冠疫情爆發時,我們統籌醫護人員和醫療物資調度,打擊疫情期間的各類犯罪活動;當中印邊界危機發生時,我們穩妥處置加勒萬河谷事件,捍衛領土主權;當國外安全形勢惡化時,我們組織中國公民有序撤離……國家堅定地維護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信息等各方面安全。人民群眾對國家安全工作的滿意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洪水席卷而來時,共產黨員投身防汛一線,共筑安全堤壩;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時,民警全力應對,日夜值守,保障轄區安全;軍港被暗中拍攝時,有市民依據國家保密法,撥打12339舉報電話……正是人人守護家園,眾志成城,才有了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結合材料,運用政治與法治知識,說明中國為什么能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2. (2023秋·江蘇蘇州·高三統考期末)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某地積極探索“院壩治理”模式——利用村民曬谷物、休憩閑聊的生產生活場所,商量村里的大小事務。"院壩治理"以獨特的"三種味道"(下圖),撬動了基層治理大格局。結合材料,運用《政治與法治》知識,分析“院壩治理”是如何撬動基層治理大格局的。參考答案:好題對接1. ①人民民主是最真實的民主,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②維護國家穩定是國家對內職能,防御外來侵略,保衛國家安全是國家對外職能,組織撤僑,打擊的各類犯罪活動,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穩妥處置涉外事件,捍衛領土主權。③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共產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每遇大事險情,人民受到威脅,共產黨員總能挺身而出,護佑人民。④權責法定、建設法治政府需要政府依法行政,公民權益受到侵害時,政府積極履職,維護社會安全。⑤公民積極履行義務,人人守護家園,眾志成城,有利于維護國家安全。①院壩治理堅持了黨的領導,充分發揮了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或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鮮活味兒”中為基層治理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②院壩治理創造性地踐行了基層民主自治制度,讓基層群眾直接參與民主協商、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生動實踐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用“家常味兒”調動了廣大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③院壩治理構建了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在“麻辣味兒”等“三種味道”中實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的有機統一,促進了基層治理水平的提升,撬動了基層治理大格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