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2.清貧 預習簡案單元語文要素在課時中的梯度序列1.認識“籌、矜”等9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嚇”。2.默讀課文,能結合課文內容體會方志敏的品質。3.能說出自己對“清貧”的理解。1.用“∥”把課文分成四個部分,再用自己的話簡單寫寫每部分寫了哪些內容。第一部分(第 自然段)第二部分(第 自然段)第三部分(第 自然段)第四部分(第 自然段)2.課文主題課文是方志敏1935年在獄中所寫的一篇文章,以第一人稱敘述了他被俘時被兩個國民黨兵士_________、_________的經歷,表達了他對“清貧”的理解,展現出一位共產黨人_______________和矜持不茍、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質。快速掃讀一遍課文,根據課文內容,完成思維導圖一、看拼音寫詞語1.看拼音,寫詞語。chóu jí jīn chí bèi fú jīn zhuó wēi hè kù dāng qǐ wàng bǐ cǐ kù guà 二、單選題2.下列加點字與“威嚇”的“嚇”讀音相同的是( ?。?br/>A.嚇唬 B.驚嚇 C.嚇了一跳 D.恐嚇3.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br/>A.褲襠(dāng) 被俘(hú) B.籌集(cháo) 企望(qǐ)C.汗褂(guà) 山塢(wù) D.金鐲(zuó) 矜持不茍(jīn)4.下面詞語中的“舍”與“舍己為公”的“舍”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br/>A.舍近求遠 B.四舍五入 C.舍己為人 D.退避三舍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運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br/>A.公安人員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很快找到了嫌疑人的線索。B.經過不懈的努力,他終于把唐詩三百首背得滾瓜爛熟了。C.“低碳”的生活方式正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日常行為習慣。D.經過工程隊妙筆生花的整飾,老城區的許多破田房屋面貌一新,令人賞心悅目。6.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br/>A.籌集(chóu) 矜持(jīn) 俘虜(fǔ)B.金鐲(zhuó) 威嚇(xià) 褲襠(dāng)C.彼此(bǐ) 褂子(guà) 企望(qǐ)D.拿捏(niē) 山塢(wū) 囚室(qiú)三、填空題7.根據意思寫出對應的詞語。(1)籌措聚集。 .(2)莊重認真而不隨便?!? .(3)用威勢來嚇唬。 .8.比一比,再組詞。齡 拒 醉 拖 玲 柜 碎 施 9.填空。(1)“匪”是 結構,部首是 ,第二畫的筆畫名稱是 。(2)“承”部首是 ,除部首外再查 畫。在字典里解釋是:①接著,托著。②承擔,擔當。③繼續,接連。④接受。把正確的解釋的序號填在后面的括號里。⑴承重 ?、瞥猩蠁⑾隆? ⑶承命 ⑷承印 10.選詞填空。(1)樸素 樸實①這篇文章語言 ,感情真摯。②在這長期的奮斗中,我一向是過著 的生活。(2)柔和 柔軟①沃克醫生的目光 下來,他吩咐護士:“準備手術。”②家是一盞明亮的燈,家是一張 的床。四、語言表達11.按要求寫句子。(1)豈不要叫那些富翁們齒冷三天? (改為陳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兵士將拉著的引線,仍舊塞進榴彈的木柄里。(改為“把”字句和“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用“∥”把課文分成四個部分,再說說每部分寫了哪些內容。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表達自己對“清貧”的理解,指出__清貧是共產黨員的美德。第二部分(第__2~8__自然段):__寫“我”被俘時被兩個國方兵士搜身、逼問的過程。第三部分(第__9__自然段):__從家中財產的角度寫共產黨人的清貧。第四部分(第__10__自然段):總結全文,表明了自己的心跡。2.課文是方志敏1935年在獄中所寫的一篇文章,以第一人稱敘述了他被俘時被兩個國民黨兵士搜身、逼問的經歷,表達了他對“清貧”的理解,展現出一位共產黨人堅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茍、舍己為公的高尚品質。1.籌集;矜持;被俘;金鐲;威嚇;褲襠;企望;彼此;褲褂2.D 3.C 4.D 5.D 6.C7.(1)籌集(2)鄭重(3)威嚇8.年齡;拒絕;醉酒;拖地;玲瓏;衣柜;碎片;實施9.(1)半包圍;匚;豎折(2)乛;七;①;③;④;②10.(1)樸實;樸素(2)柔和;柔軟11.(1)肯定會叫那些富翁們齒冷三天。(2)兵士把拉著的引線,仍舊塞進榴彈的木柄里。拉著的引線仍舊被兵士塞進榴彈的木柄里。本課目標課前預習思維整理預習簡練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