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下第五單元復習【復習目標】1.識記本單元生字詞的音形義和課內的相關文學常識。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概括幾篇文章的主要內容,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體會作者的情感。3.理清課文的主要內容和關鍵語句的含義,理清作者思路,體會文章的主旨。【知識回顧】(一)文學常識——我能熟記1.《紫藤蘿瀑布》的作者是 ,原名馮鐘璞,當代作家,原籍河南唐河,生于北京,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說《紅豆》《弦上的夢》,長篇小說《南渡記》,中篇小說《三生石》,散文集《丁香結》。2.《一棵小桃樹》的作者是 ,原名賈平娃,中國當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說《浮躁》,散文集《愛的蹤跡》。3.《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的作者是 , 國詩人。代表詩作有《自由頌》《致恰達耶夫》《致大海》等。他的創作對俄國文學和語言的發展影響很大。4.《未選擇的路》選自《 》,作者是 國詩人 。標題中的“路”既指“ ”,又指“ ” 。5.社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社工部”“社少陵”等。 (朝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由于他的詩真實地反映了所處的時代,后世稱為“ ”。有《杜工部集》存世。其代表作品有“ ”(《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 ”(《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春望)《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高》等。6.《登飛來峰》的作者是 ,字介甫,號半山,(朝代)政治家、 家、 家,“唐宋八大家”之一。7.《已亥雜詩》(其五)的作者是 ,清代 家、文學家,也是近代啟蒙思想的先驅。著有《定庵文集),著名詩作《已亥雜詩》共315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二)字詞積累——我能準確識音辨字1.給下列加橫線重點字詞注音:迸濺( ) 枯槐( ) 孱頭( ) 猥瑣( ) 一摞( ) 顫( )萋萋( ) 馬嵬坡( ) 血氣方剛( ) 忍俊不禁( )2.根據拼音寫出漢字:níng( )望 籠zhào( ) 遺hàn( ) tuì( )色 chàn( )悔哆 suo( ) jīn( )持 服shì( ) miǎo( )小 hún( )魄幼 zhì( ) 赤luǒ( ) shùn( )息 懷 liàn( ) shè( )足yōu( )寂 仙露 qióng( )漿 hōng hōng( )烈烈整理錯音及易錯字一遍(三)整體把握:文章內容主旨——我會概括1.《紫藤蘿瀑布》通過對 的描述以及 的回憶,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一時的不幸,不足以使人畏懼人生,要對生命的美好保持 ,揚起生命的風帆,像紫藤蘿花一樣,以飽滿的 投身到偉大的事業中去,讓自己的生命更加絢麗多彩。2.《一棵小桃樹》描寫了一棵在逆境中 ,在逆境中 的小桃樹。贊頌了小桃樹 的精神,揭示了一個生活哲理:3.《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告訴我們面對苦難,要 ,要 。苦難必將過去,快樂終將到來。過去的,會成為人生財富,讓你不斷回味。4.《未選擇的路》借自然界之路來寫 ,告誡人們:人生只能選擇一條路,如果選擇了就不能回頭,因此必須慎重,不能隨波逐流。【基礎訓練】1. 下列句子中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jìn)的笑容,就要綻開似(shì)的。B.我深深閉了柴門,佇(zhù)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樹在風雨里哆嗦(duō suo)。C.唉,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矜(jǐn)持的我,原來也是個孱(càn)頭。D.但我卻選了另一條路,它荒草萋(qǐ)萋,十分幽寂(jì)。2.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象進濺的水花。B.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怪緣故,只是常常自個兒懺悔,自個兒安慰,說:“我是該給它寫點什么了呢。”C.然而,就在那拂地的剎那,我突然看見那樹的頂端,高高的一枝兒上,竟還保留著一個欲綻的花苞,嫩黃的,嫩紅的……D.一切都是瞬昔,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運用有誤的一項是( )A.這里春紅已謝,沒有賞花的人群,也沒有蜂圍蝶陣。B.早晨起來,就淅淅瀝瀝的,我還高興地說:“春雨貴如油,今年來得這么早!”C.我從此也有了年輕力壯的魂魄,學習呀,奮斗呀,一畢業就走上了社會。D.這時候,奶奶也去世了,真是禍不單行。4.下列句子中的標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那里裝的是什么仙露瓊漿 我湊上去,想摘一朵。B.啊,它已經老了許多呢,瘦了許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顏全然褪盡了。C.我說,我的夢是綠色的,將來開了花,我會幸福呢。D.你到底還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會開嗎?你開的是灼灼的嗎?香香的嗎?5. 請在下列橫線上填寫出古詩文名句。①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陳子昂《登幽州臺歌》)②_______,陰陽割昏曉。(杜甫《望岳》)③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王安石《登飛來峰》)④_____________,衣冠簡樸古風存。(陸游《游山西村》)⑤不聞機杼聲,_____。(《木蘭詩》)⑥落紅不是無情物,______。[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典型訓練】紫藤蘿瀑布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②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細看時,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③這里春紅已謝,沒有賞花的人群,也沒有蜂圍蝶陣。有的就是這一樹閃光的、盛開的藤蘿。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④“我在開花!”它們在笑。⑤“我在開花!”它們嚷嚷。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開,下面的待放。顏色便上淺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來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那里裝的是什么仙露瓊漿?我湊上去,想摘一朵。⑦但是我沒有摘。我沒有摘花的習慣。我只是佇立凝望,覺得這一條紫藤蘿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緩緩流過。流著流著,它帶走了這些時一直壓在我心上的關于生死的疑惑,關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這繁密的花朵的光輝中,別的一切暫時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⑧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忽然記起十多年前家門外也曾有過一大株紫藤蘿,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從來都稀落,東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掛在樹梢,好像在察言觀色,試探什么。后來索性連那稀零的花串也沒有了。園中別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種了果樹。那時的說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關系。我曾遺憾地想:這里再也看不見藤蘿花了。⑨過了這么多年,藤蘿又開花了,而且開得這樣盛,這樣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壯的盤虬臥龍般的枝干,不斷地流著,流著,流向人的心底。⑩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我撫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里滿裝生命的酒釀,它張滿了帆,在這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萬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 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1.文章開頭寫道“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這句話在結構和內容上有什么作用?2.作者在觀花的過程中,感情始終發生著變化。根據文章內容填空。________→寧靜和喜悅→________3.文章不僅描寫了眼前的紫藤蘿,還回憶了過去的紫藤蘿,各有什么特點?4.根據文章內容,下列選項中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寫于“文革”動亂結束不久,作者心靈的創傷尚未平復,小弟又身患絕癥,不久于人世,作者內心傷痛,無以紓解,偶然行進中看見了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于是運用借物喻人等手法寫成此文。B.作者駐足賞花,運用多種藝術手法,形象、逼真地描繪了花的色澤、花的芳香、花的形態。C.花瀑在眼前流動,更在心上流動,壯觀、有生命了的紫藤蘿入了作者的心,作者感受著自己精神的寧靜和生命的喜悅,并引出了對快樂與幸福的感悟。D.作者從花的盛與衰的轉變與自身的經歷中,感受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在驚異、審視、回憶之后,悟出了自然規律和生命哲理。【能力提升】(一)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登飛來峰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1.任選角度賞析“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2.同為登高之作,詩人的境況不同,表達的情感就不同。陳子昂隨軍出征,因諫言被貶,在“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寂寥中闡釋出 _________的情感;而仕途得意的王安石則用“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表達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課外語段閱讀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題。心是一棵會開花的樹顧曉蕊①故鄉的家是一個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壯挺拔的洋槐樹。陽春四月,巨大的樹冠華蔭如蓋,素淡的花苞次第開放,滿院流溢著醉人的清香。②槐花盛開的時節,團團簇簇潔白的花朵,像迎風舞動的風鈴,搖出陣陣歡快的笑聲。最開心的,要數采摘槐花。弟弟爬上高高的樹杈,用帶鉤的竹竿把槐枝扭斷,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條,沿著細莖輕輕一捋,一嘟嚕花朵落進筐里。③在那貧寒的年代,槐花無疑是一道美食。或蒸或炒,皆唇齒留香。然而,蒼翠遒勁的老槐樹,在一個電閃雷鳴的夜晚,如巨人般轟然倒下。翌日清晨,發現槐樹被攔腰截斷,細碎的花瓣飄落一地,生命的華美與脆弱瞬間交替,讓人久久地悵然無語。④此后不久,我們便搬家了。十余年時光緩緩淌過,日子過得平淡而適意。三年前的一天,寧靜的生活被突如其來的電話打破。媽媽放下電話,臉色煞白,雙手顫抖,對爸爸說:“兒子在工地上出事了!”⑤那是怎樣驚心的一幕,現場發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處燙傷,從八米平臺跌落下來。他在重癥病房里,度過了生命中最難捱的兩個月。出院后,他不愿照鏡子,也不愿出門見人,每天把自己鎖在房間里,獨自舔舐著心底的傷痛。⑥媽媽說:“這樣會悶出病來,出去走一走吧。”我想了又想,決定陪弟弟回故鄉。踏上魂牽夢縈的熱土,我的心里充滿期待與忐忑,不知這一趟舊地重游,將給弟弟帶來怎樣的影響。⑦走進童年的小院,一陣陣清香撲面而來,濃烈而又執著。抬頭望去,記憶里被風雨摧毀的洋槐樹,竟奇跡般出現在眼前,變得更加枝繁葉茂。弟弟徑直向前,緩緩走到槐樹下,把身體貼近樹干,緊緊地擁抱那棵樹。⑧那一刻,安靜極了。忽一陣清風拂過,雪白柔軟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他捏起幾朵放進嘴里,細細地嚼,兩行清淚落了下來。自從弟弟受傷以來,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他流淚。⑨淚痕很快被風吻干。他側過身來,說:“姐姐,給我照張相吧。”我掏出數碼相機,緊張得按了三次快門,才拍下這美好的瞬間。弟弟倚著老槐樹,感嘆地說:“槐花雖小,卻有陽光的味道。”他笑了,目光變得堅強,從靈魂深處射出來。⑩半個月后,我們回到家。照片洗了出來,弟弟把它擺在床頭,背面寫著一行藍色小楷:樹是大自然的智者與強者,人應該像樹一樣活著。至此,我那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很快,弟弟又回到工作崗位,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心是一棵會開花的樹,那枝葉是信念,那樹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須,就是默默地承受。人這一生,有這么一棵樹,不管經歷多少風雨,依然能憑借一縷心香,從容抵達幸福的彼岸。(選自《閱讀與鑒賞》,有改動)1.通讀全文,說說作者以《心是一棵會開花的樹》為題有什么妙處。2.根據提示,將下列內容補充完整。)線索一:挺拔的槐樹花香醉人→_________→重生的槐樹更加繁茂線索二:少時的弟弟快樂健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⑧段“兩行清淚落了下來”一句中加點字“淚”蘊含了豐富的情感,既有__________之情,又有_____________之情。4.根據全文內容,談談你對第⑩段中“樹是大自然的智者與強者,人應該像樹一樣活著”一句的理解。5.本文與《紫藤蘿瀑布》在主旨上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結合生活實際說說你的感悟。七下第五單元復習答案(一)文學常識——我能熟記1.宗璞 2.賈平凹 3.普希金 俄4中外哲理詩精選 美 弗羅斯特 自然之路 人生之路5.唐代 詩史 三吏 三別6.王安石 北宋 文學 思想5.龔自珍 思想(二)字詞積累——我能準確識音辨字1. bèng huái càn wěi luò chàn qī wéi xuè jīn2. 凝 罩 憾 視 懺 嗦 矜 侍 渺 魂 稚 裸 瞬 戀 涉 幽 瓊 轟轟(三)整體把握:文章內容主旨——我會概括1.“紫藤蘿花”盛開 過去遭遇 堅定的信念 生命力2.誕生 成長 頑強抗爭 不屈不撓的奮斗,定會戰勝磨難,創造出美好的未來 3.勇敢 堅定信念4.人生之路【基礎訓練】1.B 【解析】A項。“禁”應縫作“jin”:C項,“矜”應讀作“jin”;D項,“萋”應讀作“qi”。2.B 【解析】A項。“象”應為“像”:C項,“拂”應為“俯”;D項,“昔”應為“息”。3.C 【解析】“年輕力壯”指年紀輕,體力強。側重強壯。此處應當使用“血氣方剛”。4.D 【解析】第一個問號應改為逗號,此處沒有疑問語氣。5.①獨愴然而涕下 ②造化鐘神秀 ③自緣身在最高層 ④簫鼓追隨春社近 ⑤唯聞女嘆息 ⑥化作春泥更護花【典型訓練】1.在結構上,引出下文;在內容上,暗示了紫藤蘿開得茂盛,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2.疑惑和痛楚 振奮、前進3.眼前的紫藤蘿:茂密而繁盛;過去的紫藤蘿:稀落、伶仃。4.C【能力提升】(一)文言文閱讀【答案】1.示例一:運用夸張的修辭方法,“千尋”借寫峰上的古塔之高,暗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示例二:虛實結合,“塔”是實寫,“聞說”寫傳聞之景,即站在高塔上能看到旭日東升的燦爛景象,是虛寫,虛實結合,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做鋪墊。示例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千尋”正面寫峰高、塔高,“雞鳴”即“見日升”,從側面襯托出峰高、塔高。2.懷才不遇 變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遠大抱負,以及大無畏的精神。(二)課外語段閱讀1.示例:①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心比作會開花的樹,生動形象;②有意蘊,揭示文章的中心;③以“樹”為線索行文,思路清晰。2.線索一:被雷擊的槐樹轟然倒下(槐樹被雷電攔腰截斷) 線索二:受傷后的弟弟一蹶不振 醒悟的弟弟開始新生活3.對槐樹經受磨難重獲生機的敬佩(或感動) 對自己因傷痛一蹶不振的羞愧(或自責) 受槐樹的啟迪幡然醒悟的振奮(或喜悅)(答出兩點即可)4.示例:人應該像樹一樣,在遭受災難時,保持平和的心態,默默承受,做一個智者;同時,有著堅定的信念,堅強樂觀,做一個強者。5.略。(開放題,能圍繞“花、樹、人都會遇到不幸。但只要保持平和心態,樂觀堅強面對,就一定能抵達幸福的彼岸”這一主旨,結合生活事例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