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精彩的戲曲《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本課是“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內容。教材的意圖是通過欣賞中國戲曲豐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及生動形象的化妝藝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欣賞、設計、制作、表演,體驗戲曲藝術特有的魅力,感受合作學習的樂趣。這節課要求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來完成不同材料的選擇、設計、制作。所以在學生作業時,老師提出任務,稍加啟示,剩余的時間讓學生各得其所,自得其樂。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求知的興奮感與成功感的結晶。那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態度與自信心,培養創造性和實踐能力是本教案設計的理論基礎。具體到教學過程中則以談話與游戲方式導入,螺旋上升拓寬知識面,以學生參與體驗為主,盡可能的使美術屬于每個學生,同時注意愉快教學,做到善教樂學。注意控制各個教學因素,如:內容方法、師生關系。使學生以愉快輕松、飽滿的情緒進行學習。二、教學目標1.解中國戲曲特別是京劇的文化、歷史和藝術特色。2.選擇合適的材料,根據人物進行化妝和設計。通過聽、說、唱、演等實踐活動,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能大膽準確地表達自己對戲曲人物的理解,敢于展示自己的個性。3.激發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三、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了解戲曲藝術的有關知識,加深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理解。嘗試用繪畫、制作、表演的形式表現自己對戲曲藝術的理解,表達對民族藝術和美好生活的熱愛之情。難點:根據所表演的人物進行化妝和服裝設計,表演能突出人物的個性特征。四、教學方法1.現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聲像、視聽結合;2.充分發揮欣賞教學的“通感”,引導學生進行多渠道的參與體驗;3.啟發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比較討論、歸納等方法獲取新知識。五、教學準備學生:自帶制作材料,收集戲曲知識資料。教師:有關戲曲錄像,圖片,各種工具和材料。教學過程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同學們,老師最近聽到一首歌,勾起了老師的童年記憶。你想不想知道是哪一首呢?現在老師跟同學們分享這首歌,請大家認真聽完后,回答老師的問題吧。——PPT播放《說唱臉譜》視頻。你能聽懂這首歌唱的什么嗎?誰來告訴老師這首歌的名字? 歌名就叫《說唱臉譜》。歌里的人物都是什么色彩的? 藍、紅、黃、黑、紫、綠、金...同學們是不是很好奇,為什么人物也會有這么多豐富的色彩呢?今天就跟老師一起走進戲曲的殿堂,去感受這一傳統藝術的獨特魅力吧。——PPT出示課題《精彩的戲曲》戲曲藝術是我國民族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綜合性、虛擬性、程式化是中國戲曲的主要藝術特征。無論是精彩的表演、絢麗的服飾還是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場面,都能帶來獨特的美感。讓我們通過學習來了解戲曲的文化內涵,尋找其中特有的美。設計意圖:創設情境,用視聽提問的方式,激起學生的好奇心,進而引發對傳統戲曲的興趣,為下面的深入學習了解戲曲藝術做好鋪墊。講授新課1.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中國的五大戲曲劇種分別是: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其中京劇位列中國戲曲榜首,被視為中國國粹。也被稱為第一國劇、東方歌劇,已成為向世界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同學們知不知道京劇的主要角色有哪些呢? 京劇中的角色主要有生、旦、凈、丑等,你能區分圖片里的這幾個角色嗎?圖片上的精美造型是旦角——指戲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為青衣、花旦、刀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這張清爽造型是生角——泛指凈、丑之外的男性角色。(分為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這張花臉造型是凈角——俗稱花臉,以圖案化的臉譜為標志。(分為大花臉、二花臉、武花臉)最后這張滑稽造型的是丑角——扮演喜劇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塊白粉,俗稱小花臉。下面我們通過一組視頻來感受一下生、旦、凈、丑不同角色的藝術魅力。我們先來看旦角(PPT視頻),再來看生角和凈角,請同學們運用剛學到的知識區分一下,視頻中的人物哪一個生角,哪一個是凈角?——按下暫停鍵,把你的答案發給老師吧。同學們,你答對了嗎?(PPT展示答案)還有一個角色沒看到,是哪一個啊? 對,丑角。(PPT視頻)視頻看完了,你學會怎樣區分這些角色了嗎?根據他們的特點來區分,是不是很簡單?2.同學們,我們知道了凈和丑是勾著花臉,也就是有臉譜的角色。現在我們了解什么是京劇臉譜以及京劇臉譜的譜式吧?京劇臉譜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種特殊的化妝方法。由于每個歷史人物或某一種類型的人物都有一種大概的譜式,就像唱歌、奏樂都要按照樂譜一樣,所以稱為“臉譜”。內行的觀眾從臉譜上就可以分辨出這個角色是英雄還是壞人,聰明還是愚蠢,受人愛戴還是使人厭惡。作為中國特有的一種獨具風格的造型藝術。戲劇臉譜在譜式、圖案、顏色上,有其既定的格式。所以,京劇臉譜的式樣就是京劇臉譜的譜式。我們常見的臉譜譜式有整臉、三塊瓦臉、十字門臉、碎花臉、歪臉和象形臉。“整臉”是在整個臉部涂抹一種顏色作為主色,再勾畫出眉、眼、鼻窩和紋理表現人物神態;如關羽。“三塊瓦臉”是用夸張眉、眼和鼻窩的手法,使額部和兩頰呈現出三塊查下明顯的主色,平整的象三塊瓦片;如姬僚、典韋。“十字門臉”由三塊瓦臉演變而來,用抽象的手法減去兩頰主色,僅以自鼻端至腦門的色條表示人物面部主色,再夸張的勾畫人物的眉毛、眼窩,以刻畫人物特殊性格。如張飛勾黑十字門臉。“碎花臉”是在三塊瓦臉的基礎上,于眉、眼和鼻窩部位加畫比較復雜的色彩和紋飾,以表現人物性格的多重性。如竇爾墩。“歪臉”表現形式為面孔歪斜,左右不對稱;如《斬黃袍》中的鄭子明,勾歪臉,是因他年輕時在山中為救人與猩猩搏斗,面部受傷。臉譜雖歪,但不失善良之相。“象形臉”的形式極為靈活,主要是以鳥獸等象形圖案組織成面部圖案;如《安天會》中的孫悟空。不同的臉譜式樣代表著不同的人物形態,你最喜歡哪一種?——按下暫停鍵,把你的答案發給老師吧。3.細心的同學可能發現了,京劇臉譜的譜式這么多,顏色卻各不相同。你知道紅、黃、藍、綠、白、黑等顏色在臉譜中表現了人物的什么性格和品質嗎?紅色:表現忠貞、英勇,多為正面角色。如關羽。黃色:代表梟勇、兇猛;如典韋。藍色:表現剛強、驍勇,有心計;如竇爾敦。綠色:代表頑強、暴躁;如王彥章。白色:代表陰險、疑詐,飛揚,肅煞;如曹操。黑色:表現正直、無私,剛直不阿;如包公。設計意圖:從京劇的地位到生、旦、凈、丑,再到臉譜譜式和不同顏色所代表的性格品質,知識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借用設疑、視頻、解說等方式傳達給學生。在輕松氛圍下了解到基本的戲曲知識。示范制作同學們,學到這里,你是不是和老師一樣,也想親自做一個臉譜呢?老師就做了一個紅色三塊瓦臉的關勝,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制作步驟吧。 (PPT展示微課)如果覺得制作臉譜有難度的話,你也可以畫一個臉譜哦。(PPT展示微課)設計意圖:微課展示采用了繪畫和制作兩種方式,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主選擇創作方式。藝術實踐你喜歡老師做的臉譜嗎?你也來嘗試著創作一個吧?本節課的作業要求是選一個喜歡的戲曲人物,用繪畫或者手工的形式進行創作,看誰做的最工整、精美。制作的時候注意安全喲。把你完成的作品拍照上傳到平臺,給老師看一看。課堂拓展同學們,戲曲文化博大精深,中國各地都有自己不同的戲曲劇種,你還知道我們的家鄉有什么地方戲嗎? ——按下暫停鍵,把你的答案發給老師吧。老師準備了山東呂劇和膠州茂腔精彩視頻,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PPT視頻)課堂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精彩的戲曲》,知道了中國戲曲有很多種,京劇是其中獨立而有代表性的藝術形式。明白了京劇角色的不同定位與臉譜譜式的不同含義,能夠自己創作喜歡的戲曲人物臉譜。還知道了家鄉有什么地方戲。有機會呀,我們小組合作選編一出“小戲”,自己根據戲中人物的角色分別作出他們的臉譜、服飾與道具,穿戴好后與同學們排練并進行表演,我們也做中國戲曲文化的小小傳承人,好不好?同學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別忘了離開電腦與手機,遠眺一會兒,保護你的眼睛,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喲。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