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2 節 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班級 學號 姓名1.生命觀念:運用系統觀和平衡觀,認識生物多樣性對生態系統穩定性的維持、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意義。2.科學思維:結合實例分析,歸納和概括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分析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原因。3.社會責任:參與環境保護實踐,樹立生態保護觀。目標一、 生物多樣性及其價值1. 生物多樣性(1)概念:生物圈內所有的 、和 ,它們所擁有的全部 以及各種各樣的 ,共同構成了生物多樣性。(2)生物多樣性的內容:包括 、 和 。2. 生物多樣性的價值① :目前人類尚不清楚的價值。② :也叫 功能,如森林和草地對水土的 作用,濕地在 、等方面的作用。③ :如具有實用意義的食用、藥用和工業原料等;非實用意義的旅游觀賞、科學研究和文學藝術創作等。注意:現在人們認識到生物多樣性的 價值大于 價值。3 .生物多樣性的意義生物多樣性對于維持生態系統 具有重要意義,奠定了人類文明形成的物質條件,是人類賴以生 存和發展的基礎。4.判斷下列相關表述的正誤(1)生物的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 )(2)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美景常常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 )(3)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大于間接價值。 ( )(4)獵豹的追趕使羚羊的奔跑能力增強,說明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 )任務一:分析生物多樣性的價值請結合教材“思考 ·討論 ”,分析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回答下列問題:(1)紅樹林的消失對沿海陸地有哪些影響?又將影響哪些生物的生存?(2)栽培作物野生種的基因庫對育種工作者來說,有哪些利用價值?為什么說任何一個滅絕的物種都會帶走它獨特的基因,是令我們永遠遺憾的呢?(3)課本中的三個資料說明生物多樣性具有哪些價值?1. 河北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的森林覆蓋率達 75.2%,動植物種類繁多,其中有高等植物 659 種,有以狍子為主的獸類 25 種,有鳥類 88 種。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狍子等獸類往往捕食個體數量比較少的物種B.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種多樣性C.生物間和生物與環境間的協同進化是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中生物多樣性形成的根本原因D.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能調節區域氣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2. (2022·山東淄博模擬)“一聲大震龍蛇起,蚯蚓蝦蟆也出來。”“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氣溫上升,土地解凍,蟄伏冬眠的動物開始活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鵓鳩的鳴叫聲屬于物理信息B.蛇的數量是“蝦蟆 ”種群數量變化的密度制約因素C.大地回春,人們踏青觀賞美景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D.調查“綠楊 ”的種群密度時,樣方越多,統計結果越接近真實值目標二、 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原因及保護措施1 .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原因(1)人類活動對野生物種 的破壞,主要表現為使得某些物種的 喪失和碎片化。(2)掠奪式利用:包括 、濫捕亂獵。(3)環境污染也會造成生物多樣性的喪失。(4)農業和林業品種的單一化。(5)外來物種的盲目引入。2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 、 、 。① 保護:指在對被保護的生態系統或物種建立以及等,這是對生物多樣性 的保護。② 保護:指將保護對象從原地,在進行專門保護。如建立 、以及瀕危動植物繁育中心等,為 的物種提供最后的生存機會。③生物技術保護:建立精子庫、種子庫等對瀕危物種的基因進行保護,利用人工授精、組織培養和胚胎移植等技術加強對珍稀、瀕危物種的保護。④法制保護。頒布相關法律法規,加強立法、執法和宣傳教育。保護生物多樣性, 關鍵是協調好的關系,如控制人口的增長、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防治環境污染等。保護生物多樣性,只是反對 地、 地開發利用,而不意味著禁止開發和利用。就是最好的保護。3. 可持續發展(1)含義:“在不犧牲未來幾代人需要的情況下, 滿足我們這代人的需要 ”,它追求的是 的持久而協調的發展。(2)實現措施:保護 ,保護環境和資源,建立起 、 、 和之間的協調與平衡,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4.判斷下列相關表述的正誤(1)棲息地碎片化造成小種群,有利于維持生物多樣性( )(2)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最有效措施是進行人工栽培或養殖( )(3)為美化城市環境,可大量從國外引進多種觀賞類植物( )(4)保護生物多樣性也就是意味著禁止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 )任務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原因及保護措施1.受汶川大地震影響,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熊貓棲息地部分遭到破壞。山體滑坡致使大熊貓賴 以生存的食物箭竹被埋沒,大熊貓巡護道路、野外監測點、保護站、檢查站等遭到嚴重損壞,震后棲息在保護區境內的 102 只大熊貓生存情況不明。請據此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生活在保護區內的大熊貓因近親繁殖, 種群開始退化,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導致大熊貓的原棲息地 ,不同保護區的不同種群之間無法進行 。(2)人們欲在震后大面積種植箭竹, 咨詢后發現不可行, 原因是大面積種植箭竹會造成林業品種 ,會引起生物多樣性喪失,不利于大熊貓生存。(3)大熊貓棲息地遭到破壞,賴以生存的食物箭竹被破壞,我們采用 保護措施更有效。2.有人說,為了保護野生生物,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我們應該禁止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原因是什么?3.修建大量的高速公路、鐵路,這對野生物種生存環境可能造成哪些影響?對此你能提出哪些建議?1.我國麋鹿經歷了本土野外滅絕、圈養種群復壯、放歸野外等歷程①,成功建立野生種群。2020 年,我國麋鹿 分布點已從最初的 2 處發展至 81 處,數量超過 8 000 只,基本覆蓋麋鹿野外滅絕前的棲息地,展現了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智慧。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可采用逐個計數法統計麋鹿種群密度B.增加我國麋鹿種群的遺傳多樣性,有利于種群的進一步發展C.麋鹿種群增長速率最大時,種內斗爭最小D.對麋鹿種群進行圈養復壯、放歸野外的過程屬于易地保護4 .自然界中, 有些新植物或動物物種的出現會打破原來固有的生態循環系統, 有時甚至給當地環境帶來壓力和災難,造成生態系統退化。下列關于外來物種入侵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外來物種入侵會使原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B .外來物種入侵會使生態系統的成分和營養結構變復雜,抵抗力穩定性增強C .外來物種入侵能打破生態系統中生物間的制約關系,破壞生態系統的穩態D .適當引入外來物種,可增加物種多樣性,使當地的生態平衡更加穩定第 2 節 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班級 學號 姓名1.生命觀念:運用系統觀和平衡觀,認識生物多樣性對生態系統穩定性的維持、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意義。2.科學思維:結合實例分析,歸納和概括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分析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原因。3.社會責任:參與環境保護實踐,樹立生態保護觀。目標一、 生物多樣性及其價值1.生物多樣性(1)概念:生物圈內所有的 植物 、 動物 和 微生物 ,它們所擁有的全部 基因 以及各種各 樣的 生態系統 ,共同構成了生物多樣性。(2)生物多樣性的內容:包括 基因多樣性 、 物種多樣性 和 生態系統多樣性 。2.生物多樣性的價值① 潛在價值 :目前人類尚不清楚的價值。② 間接價值 :也叫 生態 功能,如森林和草地對水土的 保持 作用,濕地在 蓄洪防旱 、 調節氣候 等方面的作用。③ 直接價值 :如具有實用意義的食用、藥用和工業原料等;非實用意義的旅游觀賞、科學研究和文 學藝術創作等。注意:現在人們認識到生物多樣性的 間接 價值大于 直接 價值。3 .生物多樣性的意義生物多樣性對于維持生態系統 穩定性 具有重要意義,奠定了人類文明形成的物質條件,是人類賴以生 存和發展的基礎。4.判斷下列相關表述的正誤(1)生物的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 √)(2)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美景常常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 √) (3)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大于間接價值。 (×)(4)獵豹的追趕使羚羊的奔跑能力增強,說明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任務一:分析生物多樣性的價值請結合教材“思考 ·討論 ”,分析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回答下列問題:(1)紅樹林的消失對沿海陸地有哪些影響?又將影響哪些生物的生存?提示 紅樹林是海岸的天然防護林,能維持濱海濕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具有防風、抗海潮侵蝕海岸的作 用。因此,紅樹林的消失將直接影響沿海陸地的生態環境,這對沿海地區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紅樹林的消失,會使潮間帶多種魚類、甲殼類、貝類以及多種水鳥因生態環境改變而無法存活和 繁衍;紅樹林的消失還會影響周圍的生態環境,從而影響更多的生物。(2)栽培作物野生種的基因庫對育種工作者來說,有哪些利用價值?為什么說任何一個滅絕的物種都會帶走它獨特的基因,是令我們永遠遺憾的呢?提示 首先,栽培作物野生種的基因庫對育種工作者來說是很有價值的研究資源,可用于進行相關的基礎 研究;其次,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等現代生物技術,將野生種中人類所需要的某些優良基因(如抗旱基因、抗 病基因等)導入相應的栽培品種并使之表達,從而獲得具有這些優良性狀的栽培品種。每個物種都有其獨特 的基因庫,是經歷了漫長的生物進化留存下來的,具有重要的價值,任何一個物種的滅絕,都意味著一個 基因庫的消失,是生物多樣性的巨大損失。(3)課本中的三個資料說明生物多樣性具有哪些價值?提示 這三個例子說明生物多樣性具有直接價值(潮間帶的魚類、甲殼類、貝類以及水稻、玉米、小麥等可 供食用, 家蠅可以為植物傳粉、作為動物飼料, 并對科學研究具有重要價值等)、間接價值(紅樹林對海岸的 防護作用)和潛在價值(紅樹林、野生稻等生物很可能還有目前人類尚不太清楚的重要功能)。1. 河北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的森林覆蓋率達 75.2%,動植物種類繁多,其中有高等植物 659 種,有以狍子為主的獸類 25 種,有鳥類 88 種。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狍子等獸類往往捕食個體數量比較少的物種B.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種多樣性C.生物間和生物與環境間的協同進化是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中生物多樣性形成的根本原因D.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能調節區域氣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答案 A解析 捕食者往往捕食數量較多的物種,這樣就會避免出現一種或少數幾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占絕對優勢 的局面,從而為其他物種的形成騰出空間,因此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種多樣性, A 錯誤, B 正確;不 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的協同進化,通過漫長的相互影響,形成生物多樣性, C 正確;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能調節區域氣候屬于調節生態功能方面的價值,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D 正確。2. (2022·山東淄博模擬)“一聲大震龍蛇起,蚯蚓蝦蟆也出來。”“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氣溫上升,土地解凍,蟄伏冬眠的動物開始活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鵓鳩的鳴叫聲屬于物理信息B.蛇的數量是“蝦蟆 ”種群數量變化的密度制約因素C.大地回春,人們踏青觀賞美景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D.調查“綠楊 ”的種群密度時,樣方越多,統計結果越接近真實值答案 C解析 人們踏青觀賞美景是生物對人類提供旅游觀賞的價值,屬于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C 錯誤。目標二、 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原因及保護措施1 .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原因(1)人類活動對野生物種生存環境的破壞,主要表現為使得某些物種的棲息地喪失和碎片化。(2)掠奪式利用:包括過度采伐、濫捕亂獵。(3)環境污染也會造成生物多樣性的喪失。(4)農業和林業品種的單一化。(5)外來物種的盲目引入。2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 基因 、 物種 、 生態系統 。① 就地 保護:指在 原地 對被保護的生態系統或物種建立 自然保護區 以及 風景名勝區 等,這是對生物多樣性 最有效 的保護。② 易地 保護:指將保護對象從原地 遷出 ,在 異地 進行專門保護。如建立 植物園 、動物園 以及瀕危動植物繁育中心等,為 行將滅絕 的物種提供最后的生存機會。③生物技術保護:建立精子庫、種子庫等對瀕危物種的基因進行保護,利用人工授精、組織培養和胚胎移植等技術加強對珍稀、瀕危物種的保護。④法制保護。頒布相關法律法規,加強立法、執法和宣傳教育。保護生物多樣性,關鍵是協調好 人與生態環境 的關系,如控制人口的增長、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防治環境污染等。保護生物多樣性,只是反對 盲目 地、 掠奪式 地開發利用,而不意味著禁止開發和利用。合理利用 就是最好的保護。3 . 可持續發展(1)含義:“在不犧牲未來幾代人需要的情況下,滿足我們這代人的需要 ”,它追求的是 自然、經濟、社會 的持久而協調的發展。(2)實現措施:保護 生物多樣性 ,保護環境和資源,建立起 人口 、 環境 、 科技 和資源消費 之間的協調與平衡,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4.判斷下列相關表述的正誤(1)棲息地碎片化造成小種群,有利于維持生物多樣性( × )(2)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最有效措施是進行人工栽培或養殖( × )(3)為美化城市環境,可大量從國外引進多種觀賞類植物( × )(4)保護生物多樣性也就是意味著禁止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 × )任務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原因及保護措施1.受汶川大地震影響,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熊貓棲息地部分遭到破壞。山體滑坡致使大熊貓賴 以生存的食物箭竹被埋沒,大熊貓巡護道路、野外監測點、保護站、檢查站等遭到嚴重損壞,震后棲息在保護區境內的 102 只大熊貓生存情況不明。請據此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生活在保護區內的大熊貓因近親繁殖, 種群開始退化,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人類活動導致大熊貓的原棲息地碎片化,不同保護區的不同種群之間無法進行 基因交流。(2)人們欲在震后大面積種植箭竹, 咨詢后發現不可行, 原因是大面積種植箭竹會造成林業品種單一化,會引起生物多樣性喪失,不利于大熊貓生存。(3)大熊貓棲息地遭到破壞,賴以生存的食物箭竹被破壞,我們采用易地保護措施更有效。2.有人說,為了保護野生生物,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我們應該禁止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原因是什么?提示:不正確;原因:應該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禁止開發和利用瀕危滅絕的野生生物資源。3.修建大量的高速公路、鐵路,這對野生物種生存環境可能造成哪些影響?對此你能提出哪些建議?提示:修建大量的高速公路、鐵路可能使某些野生物種棲息地碎片化,威脅到野生物種的生存。在建設前要充分評估對野生物種的影響,采取生態走廊等方式盡量減少對它們的影響(開放性題目,答案合理即可)。1.我國麋鹿經歷了本土野外滅絕、圈養種群復壯、放歸野外等歷程①,成功建立野生種群。2020 年,我國麋鹿 分布點已從最初的 2 處發展至 81 處,數量超過 8 000 只,基本覆蓋麋鹿野外滅絕前的棲息地,展現了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智慧。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可采用逐個計數法統計麋鹿種群密度B.增加我國麋鹿種群的遺傳多樣性,有利于種群的進一步發展C.麋鹿種群增長速率最大時,種內斗爭最小D.對麋鹿種群進行圈養復壯、放歸野外的過程屬于易地保護[解題思維]提取 關鍵點 ①野外滅絕、圈養、放歸野外 ②麋鹿數量超過 8 000 只轉化 知識點 ①野外滅絕說明生存環境破壞,保護 措施只能是易地保護②麋鹿是一個物種,遺傳(基因)的多 樣性有利于種群的生存和發展排除 障礙點 個體較大、數量不是很多的動物,一般 可采用逐個計數的方法調查種群密度答案 C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種群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根據題干信息,至 2020 年麋鹿的分布點發展至 81 處,數量已 超過 8 000 只,平均每處的數量為 100 只左右,且麋鹿的體型較大,故可以采用逐個計數法統計其種群密度,A 正確 ;增加我國麋鹿種群的遺傳多樣性,可以增加可遺傳變異的類型,從而為進化提供豐富的原材料,B 正確 ; 種群數量為 K/2 時,增長速率最大,種內斗爭的激烈程度與種群密度呈正相關,故此時種內斗爭的激烈程度不是最小的,C 錯誤 ;對麋鹿種群進行圈養復壯、放歸野外,說明圈養復壯的地點不是其在野外生存的自然區域,故該過程屬于易地保護,D 正確。4 .自然界中, 有些新植物或動物物種的出現會打破原來固有的生態循環系統, 有時甚至給當地環境帶來壓力和災難,造成生態系統退化。下列關于外來物種入侵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外來物種入侵會使原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B .外來物種入侵會使生態系統的成分和營養結構變復雜,抵抗力穩定性增強C .外來物種入侵能打破生態系統中生物間的制約關系,破壞生態系統的穩態D .適當引入外來物種,可增加物種多樣性,使當地的生態平衡更加穩定答案 B解析 適當引入外來物種,可建立新的食物鏈,增加物種多樣性,使當地的生態平衡更加穩定,達到生態 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重。但如果發生外來物種入侵或引種不當(如水葫蘆、食人魚等),則首先會使當地的物種減少,從而破壞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其次會破壞生態系統的功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2 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導學案)-高二生物學(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docx 4.2 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導學案)-高二生物學(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