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南亞第一課時一、南亞的位置、范圍與國家快速閱讀課本第40-41頁完成下列任務讀圖7-11與7-12可知:南亞位于亞洲的_____部,___________________山脈的中、西段與_________洋之間的廣大地區。瀕臨的海洋:A東瀕___________灣,西臨B_____________海。國家:①印度、②_____________、③孟加拉國、④____________、⑤不丹、以及島國⑥____________和⑦_____________。把上題中的國家序號填在右圖的相應位置,并按要求歸類。臨海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內陸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島 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亞次大陸:南亞次大陸又稱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南亞的范圍包括南亞次大陸和馬爾代夫、斯里蘭卡兩個個島國二、三大地形區讀圖7-12,找下列地形區(1)把數字代號標注在右圖上①喜馬拉雅山脈②德干高原③恒河平原④印度河平原(2)讀所填地形圖可知:北部是_______(地形類型):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區)中部是_________(地形類型):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地形區);南部是__________(地形類型)____________(地形區) ,因此南亞的地勢特征是__________高__________低。7.德干高原上的河流大致是自____向_____流,因此德干高原的地勢是___高__低(判斷依據是________)三、南亞的河流8.南亞有兩條主要的河流分別是_____河,主要流經_______(國家名)最后流入孟加拉灣;______河,主要流經_______(國家名),注入阿拉伯海。這兩條河流都發源于北部的_______________山脈。其中______河被稱為印度的“圣河”。隨堂練習《西游記》中描寫的唐僧,其實也有人物創作的原型,那就是中國唐代的高僧玄奘。玄奘于627年(唐太宗貞觀元年)8月從長安出發,長途跋涉5萬余里到達天竺國佛教最高學府那爛陀寺學習。后來,又游學天竺國很多地方。645年2月(貞觀十九年正月)回到長安。結合玄奘西天取經路線圖,完成1-2題。1.玄奘所去的天竺國,現在為( )A.印度 B.泰國C.伊朗 D.不丹2.玄奘回國途經的內流河是圖中所示的( )A.①河 B.②河C.③河 D.④河3.讀課本圖7-11,南亞國家中既與我國接壤,又是臨海的國家是( )A.尼泊爾和不丹 B.印度和尼泊爾C.孟加拉國和印度 D.印度和巴基斯坦4.下列關于南亞地形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北部為高大的山脈,中部為平坦的平原,南部 為低緩的高原B.東部為平原,中部為高原,西部為平原C.地勢北高南低 D.地勢起伏不大5.被印度人稱為“圣河”的河流是( )A.印度河 B.恒河C.湄公河 D.多瑙河6.這節課我們知道南亞位于亞洲的___部,區域內有____個國家,其中面積最大的國家是_____,“巴鐵”指的是____________,面積較大的島國是_______,位于________半島的東南面。自我評價(已掌握的在方框里打“ ”,沒有掌握的打“ ”)1.知道南亞的位置與范圍 ;2.能記住南亞瀕臨的海灣 ;3.能說出南亞七國家的名稱 ;4.知道七個國家的具體位置 ;5.能記住三大地形區的名稱及分布,并能判斷地勢特征 ;6.能辨別并記住南亞重要的兩條河流的名稱、流經國家及注入的海洋 。A.全對號,我最棒! B.5個對號,也不錯 C.最低要求四個對鉤,加油努力!我能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