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3合理使用信息系統——維護信息安全執教年級:高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知識產權內容及其意義。了解信息安全相關法律法規。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培養溝通交流的能力。通過分析案例鍛煉學生分析和判斷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合理使用信息系統,負責任地發布、使用與傳播信息。能夠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與倫理道德規范。樹立信息安全的意識,做一名合格的信息社會公民。學科:信息技術所選章、節、目、題、框:粵教版必修2《信息系統與社會》第五章第三節五、教學活動過程:情景導入學生通過觀看短視頻《入侵》,感受到國家網絡攻堅戰的驚險,激發學生對信息安全的學習興趣,同時樹立學生對國家安全-信息安全的憂患意識。知道國家安全-信息安全的來之不易,需要我們每一位公民掌握相關的信息安全知識,自覺遵守和維護信息安全。從而提出貫穿整堂課的核心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合理使用信息系統——維護信息安全?探索新知第一:樹立信息安全意識學生通過自行閱讀教材P127完成導學案上問題1“什么是信息安全?”,旨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并讓學生了解信息安全的內涵。進而引出與信息安全最為密切相關的內容-知識產權,學生通過閱讀教材P128了解知識產權的內容及包括意義,小組合作探討分析以下事件是否侵犯了知識產權?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使用社交軟件時用表情包傳情達意,隨時開啟“一言不合就斗圖”的模式,一些網友甚至發揮自己的創作天賦,在網上制作、上傳了花樣繁多的表情包。(講解: 具有獨創性的表情包是受著作權保護的,另外用真人照片的表情包也可能會侵犯肖像權,不止是明星表情包,你身邊同事朋友的表情包也不是可以隨便使用的。)在平時生活工作中,使用盜版辦公軟件。(講解:根據我國的《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明知是盜版軟件而使用的,不但要承擔停止使用、銷毀侵權復制品的法律責任,還要賠償權利人的損失。)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給存儲方式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各類云存儲技術應運而生,只要一個網盤賬號和電腦無線,使用人就能將圖書、影視劇、音樂等信息放置于網盤運營商提供的服務器上,然后就可以進行分享下載。(講解: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或者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構成著作權侵權。)小組合作互相探討分析生活中常見的案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感覺學有所用,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產權的理解,同時樹立學生信息安全意識,幫助學生更多的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助于成為一名合格的信息社會公民。第二:規范信息系統安全操作規范觀看視頻《大數據時代》,讓學生了解到,大數據帶來的個人記錄保存、數據挖掘和數據匹配能力技術讓個人信息處于一個危險狀態相關非法的案例層出不窮,從而引出信息系統規范操作的必要性。從貼近學生生活的例子出發,提出問題:請以你所在學校的校園網絡信息系統為對象,為保障信息系統中的硬件、軟件、信息等的安全運行或保持良好的使用狀態,針對不同的用戶應該如何規范其操作,嘗試寫一份建議,為學校的校園網絡信息系統的安全管理獻策。小組合作探究,閱讀書本上的閱讀材料,思考并回答問題,給出自己的建議。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了解信息系統規范操作的意義。第三:遵守信息社會的道德準則與法律法規觀看視頻《徐玉玉被電信詐騙案》,徐玉玉和學生年齡相仿,她的電信詐騙不是一個個案,從徐玉玉的角度出發,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小組討論派一名代表分享從這個案件中得到的感悟和思考。這樣能使得學生對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有更深的感悟,也能幫助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注重保護信息安全。總結升華總結學生的發言,教導學生維護信息安全的途徑和方法,強化個人與國家信息安全保護意識。信息安全無論是對于個人還是國家都十分重要,因此,需要我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重視信息安全,提高自身信息安全技術、充分了解維護信息安全的途徑和方法,例如: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個人信息的重要性,提高信息保護意識。個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址、電話號碼、郵箱地址、身份證號碼等,一旦泄露,可能導致隱私曝光、詐騙等問題。因此,我們要時刻警惕,不輕易透露個人信息,特別是在公共場合和網絡環境中。網絡安全防范措施:使用強密碼:設置復雜且不易被猜測的密碼,定期更換密碼,避免使用相同或簡單的密碼。防范惡意軟件:安裝可信賴的安全軟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統和軟件補丁,避免下載和安裝未知來源的軟件。安全瀏覽:使用安全的瀏覽器和插件,避免訪問不安全的網站和鏈接,警惕釣魚網站和詐騙郵件。遇到信息安全問題如何應對及時報警:一旦發現個人信息泄露或遭遇詐騙等問題,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尋求法律援助。聯系相關機構:及時聯系銀行、電商平臺等相關機構,凍結賬戶、止付等操作,減少損失。加強個人防范:提高警惕,加強個人防范意識,避免再次受到信息安全問題的侵害。課后鞏固閱讀材料(生活里常見的網絡信息活動中存在的四個問題),在表格里填寫各自存在問題及造成的危害。不良信息毒化網絡“空氣”網絡“空氣”被毒化的首要因素是色情傳播,而目網上色情發展速度驚人。這些色情淫穢材料極大地毒化了互聯網的“空氣”.上網者尤其是青少年的心靈極易受到毒害。讓人憂慮的是,互聯網上的“黃毒”一下子還無法用技術加以杜絕,對網上傳播“黃毒”的人也常常難以繩之以法。在一些西方國家某此估拯色情的行為甚至受到所謂“言論自由”的保護,只要在網頁前面加上一些“警告語”或對瀏覽者的年齡加以“限制”,色情材料就可名正言順地“登堂入室”此外,一些邪教組織和恐怖主義組織,利用網絡媒介大肆宣傳反社會和反人類的思想,嚴重威脅著國家和社會的安定團結。網上犯罪某些人利用自身掌握的計算機技術和網終技術根據互聯關網的特點,從事各種犯罪活動,如竊取各類機密情報各種計算機病毒等。侵入并破壞他人的網絡系統、傳播還有一些人打著“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的幌子,在網上煽動他人從事犯罪活活動、提供犯罪技術等。動,如在網上誹謗他人、鼓動他人顛覆合法政權、從事恐怖活動、提供犯罪技術等。虛假信息嚴重影響網絡信息的真實性互聯網特有的開放性使任何上網者都可以發布自己的信息和觀點,這些信息和觀點帶有很大的隨意性,而且其真實性往往無法核實。這些信息直接影響了網絡媒體和網絡信息的整體形象,使其可信度在人們心中大打折扣。信息垃圾泛濫成災個人和組織在互聯網上傳播信息的空前自由,在為人類社會提供豐富多彩的同時,也制造了大量信息垃圾。某些個人和組織不像以往的大眾傳播媒介那樣對信息進行嚴格的把關和挑選,而是隨心所欲地讓信息源源不斷地在網上馳騁,形成一個“資料太多而知識太少的嘈雜世界”。而且,過多的信息也會使人們無所適從,無法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中作出正確、有效的選擇。存在問題 造成危害通過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信息活動,讓學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信息安全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學有所用讓學生提升了對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興趣。整堂課讓學生深刻理解信息安全內涵,認識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同時樹立憂患意識,能學習掌握一些維護信息安全的途徑和方法。時刻牢記“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樹立網絡空間主權意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