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知識清單一、字音字形1.重點字詞卑劣(bēi liè) 無恥(chǐ) 誣蔑(miè) 屠殺(tú)悲憤(fèn) 捶擊(chuí) 恐怖(bù) 勢力(shì)挑撥離間(tiǎo) 卑鄙(bǐ) 蠻橫(hènɡ) 賦予(fù)丁肇中(zhào) 瞭望(liào) 緬懷(miǎn) 探察(chá)格物致知(zhì) 儒家(rú) 埋沒(mò) 檢討(jiǎn)清談(tán) 袖手旁觀(xiù) 激變(jī) 不知所措(cuò)抉擇(jué) 奠基(diàn) 嶄新(zhǎn) 墮落(duò)頭銜(xián) 逸事(yì) 狡辯(jiǎo) 彷徨(pánɡ huánɡ)驟雨(zhòu) 摯愛(zhì) 襁褓(qiǎnɡ bǎo) 崩潰(kuì)枷鎖(jiā) 拙劣(zhuō) 闡述(chǎn) 誕生(dàn)祈禱(qí dǎo) 湛藍(zhàn) 縈繞(yínɡ) 聲譽(yù)浩劫(jié) 凋零(diāo) 沉甸甸(diàn) 攜手(xié)相輔相成(fǔ)2.多音字間 ①(jiān)中間 ②(jiàn)離間挑 ①(tiǎo)挑撥 ②(tiāo)挑擔橫 ①(héng)橫豎 ②(hèng)蠻橫嚇 ①(xià)嚇唬 ②(hè)恐嚇沒 ①(méi)沒轍 ②(mò)沉沒量 ①(liáng)測量 ②(liàng)膽量強 ①(qiáng)強健 ②(qiǎng)強詞奪理 ③( jiàng)倔強勁 ①(jìn)勁頭 ②(jìng)強勁弄 ①(nòng)弄巧成拙 ②(lòng)弄堂露 ①(lòu)露面 ②(lù)暴露模 ①(mó)模型 ②(mú)模樣噴 ①(pēn)噴發 ②(pèn)噴香3.形近字憑( pínɡ)借/ 租賃( lìn)誣蔑( miè) /竹篾( miè)賠償( chánɡ) / 烘焙( bèi)協( xié)商 / 威脅( xié)跨( kuà)越 / 垮( kuǎ)臺儒( rú)家 / 孺( rú)子 / 懦( nuò)弱彷( pánɡ)徨 / 仿( fǎnɡ)佛瞭( liào)望 / 嘹( liáo)亮 / 繚( liáo)繞緬( miǎn)懷 / 靦( miǎn)腆抉( jué)擇 / 決( jué)堤 / 口訣( jué)頭銜( xián) / 繁衍( yǎn)推崇( chónɡ) / 鬼鬼祟( suì)祟誕( dàn)生 / 垂涎( xián)三尺二、詞語(成語)解釋卑劣:卑鄙惡劣。誣蔑:捏造事實敗壞別人的名譽。蠻橫:(態度)粗暴而不講理。賦予:交給(重大任務、使命等)。挑撥離間:引起是非爭端,使別人不和。無恥:不顧羞恥;不知羞恥。瞭望:登高遠望;特指從高處或遠處監視敵情。緬懷:懷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含崇敬意)。彷徨:走來走去,猶豫不決,不知往哪個方向去。清談:本指魏晉間一些士大夫不務實際,空談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實際地談論。袖手旁觀: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協助別人。一帆風順:比喻非常順利,毫無波折或挫折。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形容受窘或發急。扶植:扶助培植。逸事:世人不大知道的關于某人的事跡(多指不見于正式記載的)。墮落:(思想、行為)往壞里變。陽奉陰違:表面上遵從,暗地里違抗。不修邊幅:不注重衣著、容貌的整潔。風口浪尖:比喻社會斗爭極為激烈、尖銳的地方。強詞奪理:本來沒有理,硬說成有理。招搖撞騙:假借名義,到處炫耀,進行詐騙。縈繞:回旋往復;曲折環繞。浩劫:大災難。膚淺:(學識)淺,(理解)不深。拙劣:笨拙而低劣。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自圓其說:使自己的論點或謊話沒有破綻。絢麗:燦爛美麗。摯愛:真摯地愛。分崩離析:形容集團、國家等分裂瓦解。暴風驟雨:來勢急速而猛烈的風雨,比喻聲勢浩大,發展迅猛的群眾運動。三、文體知識1.演講詞演講詞 也叫演說詞,是指在公眾場合就某一問題或某一事件等公開發表自己見解的講話文稿。它是人們在工作和社會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文體,可以用來交流思想、感情,也可以表達主張、見解等。演講詞是以“寫”來體現“說”的藝術的,因此,與其他文體相比,演講詞具有鼓動性、針對性和啟發性等特點,它可以把演講者的觀點、主張等傳達給聽眾以及讀者,使他們信服,并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四、作家作品1.聞一多聞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著名詩人、學者、愛國民主戰士。五四運動中他在北京清華學校讀書時即參加學生運動。1922年赴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學習,后來研究文學。1925年回國后,歷任武漢大學、青島大學、清華大學教授。1937年全面抗戰開始,他在昆明西南聯大任教。1943年后,因目睹蔣介石反動政府的斗爭。1946年7月15日被特務暗殺。代表作有詩集《紅燭》《死水》,散文《五四斷想》,另著有《唐詩雜論》等。2.丁肇中J粒子發現者——丁肇中1970年前,人們認為基本粒子都可以歸納為三種夸克。丁肇中對此持懷疑態度,他想進行實驗,這個想法卻遭到了幾乎所有國家大型實驗室的反對。最終,他們在美國布魯海文國家實驗宣開展了實驗,經過兩年多夜以繼日的實驗,發現了一種未曾預料的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而它來自于第四夸克。他的發現推翻了過去認為世界只有三種夸克組成的理論,為人類認識微觀世界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丁肇中因此項發現在1976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3.王選王選(1937—2006),江蘇無錫人,計算機文字信息處理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當代畢昇”。由他領導研制成功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為我國新聞出版業普及推廣中文計算機排版做出了重大貢獻,因此他又被稱為“漢字激光照排系統之父”。4.顧拜旦顧拜旦(1863—1937),法國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創始人,被譽為“奧林匹克之父”。1894年在巴黎組織成立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1896至1925年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代表作品有《體育頌》《奧林匹克宣言》《奧林匹克回憶錄》等。五、寫作背景1.《最后一次講演》本文選自《聞一多全集》第三卷,有刪節。抗日戰爭結束以后,國民黨反動派不顧全國人民對和平民主的迫切要求,繼續發動內戰,并對愛國民主運動進行鎮壓。1946年7月11日,李公樸因參加愛國民主運動,在昆明被國民黨特務暗殺。7月15日,聞一多在李公樸的追悼會上,發表了這一演講,當天下午就被國民黨特務暗殺了。課文是這次演講的記錄整理稿。2.《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1936年出生于美國,3個月后,父母把他帶回中國,他在中國接受了十幾年的教育,在20歲時只身赴美,進入密歇根大學,接受西方的教育,1976年經過他多年的實驗,發現了J粒子,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曾多次回國探親,對祖國的科學事業極為關心。在他領導的實驗小組里,中國派去的同志約占半數,這些科學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導下正從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丁肇中是在1991年的“情系中華”征文頒獎活動中發表《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演講。從活動主題看——主題是“情系中華”,丁肇中寫了《懷念》一文,深切懷念了自己的父親,借此表達了對祖國和故土的思念。從文化背景看——我國基礎教育的優點是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缺點是忽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根據現代學術的發展和個人的經驗教訓,聯系傳統的文化背景和我國的現狀,有針對性地闡明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自然科學。3.《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周年》現代奧運會計劃每四年舉辦一屆,1916年本應在德國柏林舉行第六屆奧運會,卻因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停辦。1919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僅5個月,顧拜旦出席了在瑞士洛桑舉行的國際奧委會全體委員會,發表了題為“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周年”的演講,闡述了奧林匹克運動的精神內涵。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