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鳥語花香》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夠識別和描述不同種類的鳥類和花卉。- 學習并運用彩鉛、水彩等繪畫技法表現鳥語花香的場景。2.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合作和自主創作,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思維。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的熱愛和尊重,增強環保意識。- 體驗繪畫過程中的樂趣,享受藝術創作帶來的成就感。教學重點:- 識別和描述不同種類的鳥類和花卉。- 運用彩鉛、水彩等繪畫技法表現鳥語花香的場景。教學難點:- 如何準確地描繪出鳥類的形態特征和花卉的細節。- 如何在畫面中營造出鳥語花香的氛圍。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鳥類和花卉的圖片、繪畫材料等。- 學生準備:彩鉛、水彩顏料、畫筆、畫紙等繪畫工具。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5分鐘)1. 播放一段鳥鳴聲和鳥兒的視頻,讓學生聆聽并觀察。2. 提問:你們聽到了什么聲音?看到了什么動物?它們生活在哪里?3. 引入課題:今天我們將一起走進鳥語花香的世界,學習如何用畫筆描繪這些美麗的景象。二、講授新課(20分鐘)1. 認識鳥類和花卉- 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不同種類的鳥類和花卉圖片,讓學生進行辨認和描述。- 教師簡要介紹每種鳥類和花卉的特點和習性。2. 繪畫技法講解- 彩鉛技法:介紹彩鉛的基本使用方法,如握筆姿勢、線條粗細控制等。- 水彩技法:演示水彩顏料的調配方法,以及濕畫法、干畫法等基本技法。3. 創作步驟示范- 教師以一幅“鳥語花香”的作品為例,詳細講解創作步驟:1) 確定畫面的構圖和主題。2) 用彩鉛勾勒出鳥類的輪廓和基本形態。3)用水彩顏料描繪花卉的色彩和細節。4) 添加背景和環境元素,豐富畫面內容。5) 最后調整和完善畫面,使作品更加生動和完整。三、小組合作與自主創作(20分鐘)1. 分組合作: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選擇一個鳥類和花卉作為創作主題。2. 小組討論:小組成員共同討論畫面的構圖、色彩搭配等問題,制定出創作計劃。3. 自主創作:學生根據制定的計劃進行自主創作,教師巡回指導,及時解決學生在創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四、展示與評價(10分鐘)1. 作品展示:每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上臺展示本組的作品,并簡要介紹創作思路和過程。2. 學生互評:其他同學從畫面的構圖、色彩搭配、細節處理等方面對作品進行評價和建議。3. 教師總結:對學生的作品給予肯定和鼓勵,指出存在的問題和改進建議,同時總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重點。五、課后拓展與作業布置(5分鐘)1. 課后拓展: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察大自然中的鳥類和花卉,收集相關資料和信息,為下節課的創作做好準備。2. 作業布置:要求學生回家后用所學的繪畫技法創作一幅以“鳥語花香”為主題的畫作,并寫上自己的創作心得和體會。下次上課時帶來與大家分享和交流。課堂實錄:(導入新課環節)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聽鳥兒唱歌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美妙的鳥鳴聲和鳥兒的視頻,讓我們一起來聆聽和觀察吧!(播放視頻)師:你們聽到了什么聲音?看到了什么動物?它們生活在哪里?生1:我聽到了清脆的鳥叫聲,看到了各種各樣的鳥兒在樹林里飛翔。生2:我也聽到了鳥叫聲,還看到了一些漂亮的花兒在開放。師:非常好!你們觀察得非常仔細。今天我們將一起走進鳥語花香的世界,學習如何用畫筆描繪這些美麗的景象。(講授新課環節)師: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不同種類的鳥類和花卉。請大家看大屏幕上的圖片,誰能告訴我這些分別是什么鳥類和花卉?(展示圖片)生1:這是喜鵲,它身上有黑白相間的羽毛。生2:那是玫瑰花,它的花瓣是紅色的,非常漂亮。師:非常好!你們都認識這些鳥類和花卉。接下來我將為大家講解彩鉛和水彩的繪畫技法,并示范如何創作一幅“鳥語花香”的作品。請大家認真聽講并做好筆記。(繪畫技法講解與示范環節)師:首先我們來看彩鉛的握筆姿勢和線條粗細控制。請大家跟我一起做……(教師示范彩鉛技法)師:接下來我們學習水彩的調配方法和基本技法。請大家注意觀察我是如何調配顏色的……(教師演示水彩技法)師:現在我來為大家示范如何創作一幅“鳥語花香”的作品。首先確定畫面的構圖和主題……(教師示范創作步驟)(小組合作與自主創作環節)師:現在請大家分成小組,每組選擇一個鳥類和花卉作為創作主題。然后進行小組討論,制定出創作計劃。最后進行自主創作。在創作過程中遇到困難可以隨時向老師請教哦!(學生分組合作與自主創作)(展示與評價環節)師:好了同學們,時間差不多了。現在請每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上臺展示本組的作品,并簡要介紹創作思路和過程。其他同學要認真傾聽并提出寶貴意見哦!(學生作品展示與評價)師:非常感謝大家的精彩展示和積極評價!從你們的畫作中可以看出大家都用心去觀察和表現了鳥語花香的美好景象。同時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畫面構圖不夠合理、色彩搭配不夠協調等。希望大家在下一次創作時能夠加以改進和提高。最后讓我們用掌聲為自己今天的努力和成果喝彩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