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基礎知識過關 1.長度L:主單位_____;測量工具: _______;測量時要估讀到最小刻度的_______;光年是_____單位。 2.時間t:主單位____;測量工具: _____;實驗室中用______。1小時=_____分鐘,1分鐘=____秒。 3.機械運動:物體______發生變化的運動。 參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勻速直線運動: ①比較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 a 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_ 1米/秒=________千米/時。 【答案】 1.米 刻度尺 下一位 長度 2.秒 鐘表 停表 60 60 3.位置 判斷一個物體運動必須選取另一個物體作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4.①比較在相等時間里通過的路程 比較通過相等路程所需的時間 ② 3.6(真題來源:青島)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商鞅規定:單腳邁出一次為“跬”,雙腳相繼邁出為“步”。按此規定,一名普通中學生正常行走時,1“步”的距離最接近 A. B. C. D.【分析】已知舉足兩次為“步”,根據中學生平時走路時兩腳之間的距離估測1“步”的距離【解答】解:由題知,舉足一次為“跬”,舉足兩次為“步”,則1步跬,一名普通中學生正常行走時,單腳邁出一次的距離大約,所以1“步”的距離最接近。故選:。透析中考: 在中考物理中機械運動是考試的熱點,其中長度和時間的測量、運動的描述、速度、運動圖像每年中考都會涉及。【試題】(真題來源:威海)如圖所示,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根據圖片提供的信息,下列對返回艙的高度估測更接近實際的是 A. B. C. D.【分析】此題考查對生活中常見物體長度的估測,結合對生活的了解和對長度單位及其進率的認識,找出符合題意的答案。【解答】解:成年人的身高在左右。由圖知,返回艙的高度略大于成年人的身高且小于2個成年人的身高,所以在左右。故選:。解題關鍵 長度的估測,必須熟悉一些常見物體的長度,以此為標準對研究對象作出判斷。如:中學生拳頭的寬度在左右;中學生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一拃)大約;成年人的身高在左右,一步的步幅在左右;一層樓的高度在左右,等等。1.(真題來源:淄博)規范使用測量儀器是中學生必備的科學素養。關于測量儀器的使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時,刻度尺要正放且刻度線要緊貼被測物體B.用天平稱量質量過程中,若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左側,將平衡螺母向左調C.用量筒測體積讀數時,視線與凹(凸液面最低(高處保持水平D.用溫度計測液體溫度時,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分析】(1)刻度尺的使用:刻度尺要正放,要與被測物體對齊,要讓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緊貼被測物體。(2)天平的使用:用天平稱量質量過程中,調平只能加減砝碼或者移動游碼。(3)量筒的使用:讀數時,視線應與量筒凹液面的最低處或者凸液面的最高處齊平。(4)溫度計的使用: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解答】解:、刻度尺在使用時,要正放,要與被測物體對齊,要讓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緊貼被測物體,故正確;、用天平稱量質量過程中,調平只能加減砝碼或者移動游碼,不能調節平衡螺母,否則會導致測量值錯誤,故錯誤;、量筒讀數時,視線應與量筒凹液面的最低處或者凸液面的最高處齊平,故正確;、溫度計在使用時,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故正確。故選:。2.(真題來源:十堰)甲圖物塊的長度是 ;乙圖是測量物體質量的天平平衡時砝碼和游碼的位置,該物體質量是 ;丙圖汽車速度計顯示的速度是 。【分析】(1)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要觀察是否從0刻度線量起,起始端沒從0開始,要以某一刻度當作“0”刻度,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前面的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使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首先要明確標尺的分度值。被測物體質量等于砝碼的總質量與游碼所對刻度之和;(3)汽車速度常用的計量單位是,讀取汽車速度儀示數時,首先要明確其分度值,讀數時視線與指針所對刻線相垂直。【解答】解:由圖知:(1)刻度尺上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即刻度尺的分度值為;物塊左側與刻度線對齊,右側示數為,所以物塊的長度為;(2)在天平的標尺上,之間有5個小格,一個小格代表,即天平的分度值為。被測物體的質量為;(3)在汽車速度儀上,之間有5個小格,一個小格代表,即速度儀的分度值為。此時的速度為。故答案為:(1)1.80;(2)36.6;(3)80。3.(真題來源:鎮江)如圖,物塊的長度為 。【分析】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要觀察是否從0刻度線量起,起始端沒從0開始,要以某一刻度當作“0”刻度,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前面的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圖中刻度尺上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即刻度尺的分度值為;物體左側與對齊,右側與對齊,所以物體的長度為。故答案為:2.50。要點歸納 刻度尺的使用規則 (1)“選”: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刻度尺。 (2)“觀”:使用刻度尺前要觀察它的零刻度線、量程和分度值。 (3)“放”:用刻度尺測長度時,尺要沿著所測直線(緊貼物體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損的零刻線。(用零刻線磨損的刻度尺測長度時,要從整刻度開始),有刻度的一邊必須緊貼被測物體。 (4)“看”: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 (5)“讀”:在精確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6)“記”: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也可表達為:測量結果由準確值、估讀值和單位組成)。【試題】(真題來源:鎮江)如圖所示,在工作人員的操控下,無人機正攜帶防疫物資飛往居家隔離住戶,以下列哪個物體為參照物,防疫物資是靜止的 A.工作人員 B.遙控器 C.無人機 D.地面【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參照物的選擇、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如果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結論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確的結論。【解答】解:無人機攜帶防疫物資飛往居家隔離住戶的過程中,防疫物資與無人機之間沒有位置的變化,因此選擇無人機為參照物,防疫物資是靜止的;防疫物資與工作人員、遙控器、地面的位置不斷發生著變化,以工作人員、遙控器、地面為參照物,防疫物資是運動的,故錯誤,正確。故選:。解題關鍵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看被研究的物體與所選的標準即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發生了改變,如果發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1.(真題來源:煙臺)李白的七言絕句《早發白帝城》中有詩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詩句中描述的“輕舟”是運動的,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A.輕舟 B.山峰 C.船夫 D.船艙【分析】在根據物體的運動情況選擇參照物時,首先不能選研究對象本身為參照物;如果研究對象是運動的,就選擇和研究對象位置發生變化的物體為參照物;如果研究對象是靜止的,就選擇和研究對象位置沒有發生變化的物體為參照物。【解答】解:、研究對象是“輕舟”,所以不能選擇“輕舟”做參照物,故錯誤;、“輕舟”已過“萬重山”,說明輕舟相對于山峰的位置不斷變化,“輕舟”在運動,所以選擇的參照物是山峰,故正確;、相對于船夫,“輕舟”的位置沒有變化,則“輕舟”是靜止的,故錯誤;、相對于船艙,“輕舟”的位置沒有變化,則“輕舟”是靜止的,故錯誤。故選:。2.(真題來源:梧州)唐朝詩人孟郊在《登科后》中寫道“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若馬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是 A.孟郊 B.身后的房屋 C.路面 D.路邊的花【分析】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判斷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關鍵是看被研究的物體與所選的標準,即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發生了改變,如果發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解答】解:、若以孟郊為參照物,馬的位置沒有發生改變,所以馬是靜止的,故符合題意;、若以身后的房屋、路面、路邊的花為參照物,馬的位置發生改變,所以馬是運動的,故不符合題意。故選:。3.(真題來源:湘西州)鳳凰虹橋處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城內,橫臥于沱江之上。虹橋相對于以下哪個物體是處于靜止狀態的 A.橋下的流水 B.順流而下的船 C.天上的飛鳥 D.河岸的吊腳樓【分析】研究物體的運動時,必須事先選定參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發生了改變,則是運動的;如果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沒有發生了改變,則是靜止的。【解答】解:、虹橋橫臥于沱江之上,相對于橋下的流水、順流而下的船、天上的飛鳥,虹橋的位置都發生了改變,因此是運動的,故不合題意;、虹橋橫臥于沱江之上,相對于河岸的吊腳樓,虹橋的位置沒有發生改變,所以是靜止的,故符合題意。故選:。要點歸納 機械運動 (1)機械運動是自然界中最簡單、最基本的運動形態.在物理學里,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或者一個物體的某些部分相對于其他部分的位置,隨著時間而變化的過程叫做機械運動 (2)一切物體都在運動,絕對不動的物體是沒有的,這就是說運動是絕對的,我們平常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另一個物體參照物而言的,所以,對靜止的描述是相對的. (3)機械運動的分類【試題】(真題來源:徐州)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魚,速度可達,下列運動速度與其最接近的是 A.運動員在跑道上跑步 B.人在非機動車道上騎自行車C.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 D.飛機在高空飛行【分析】(1)比較物體的運動快慢時,首先進行單位換算,統一單位之后,進行比較;(2)速度單位換算關系:。【解答】解:旗魚的速度可達;、運動員在跑道上跑步的速度約為,故不符合題意;、人在非機動車道上騎自行車的速度約為,故不符合題意;、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速度不超過,可以達到,故符合題意;、飛機在高空飛行的速度可達,故不符合題意。故選:。解題關鍵 本題的關鍵是進行單位的換算,記住換算關系,細心計算后比較很容易得出正確答案。1.(真題來源:恩施州)在校園樓梯、走道上禁止奔跑,我們在走道上行走速度合適的是 A. B. C. D.【分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之間。【解答】解:在校園樓梯、走道上禁止奔跑,所以我們在走道上正常行走的速度為。和的速度太慢,的速度相當于百米賽跑的速度,太快。故符合題意。故選:。2.(真題來源:長沙)詩詞中常蘊含著物理知識,根據下列哪句詩能估算出物體運動的速度 A.天臺四萬八千丈 B.坐地日行八萬里C.春風十里揚州路 D.桃花潭水深千尺【分析】物體單位時間里通過的路程為速度,據此分析。【解答】解:物體單位時間里通過的路程為速度,故“坐地日行八萬里”表示每日運動八萬里,能估算出物體運動的速度,故正確。故選。3.(真題來源:攀枝花)2022年4月21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動車組,在濟南至鄭州高鐵上成功創造了速度為(合 的世界紀錄。動車組若以該速度跑完全長的京廣高速鐵路,將用時 。(結果均保留1位小數)【分析】(1);(2)已知動車組運行京廣高速鐵路的全程和時間,利用速度公式變形即可求得需要多少時間。【解答】解:(1)。(2)由可得,;故答案為:120.8;5.3。要點歸納 速度 1.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為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我們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比較兩個物體通過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時間,時間越短,速度越大; 第二種是比較兩個物體在相同的時間內所通過的路程,路程越長,速度越大。 3.定義:在物理學中,把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速度。公式:v=。 4.國際單位制中的主單位:m/s;交通運輸中的常用單位:km/h。1 m/s=3.6 km/h。【考向04】運動的圖像【試題】(真題來源:興仁市期末)甲、乙兩物體,同時從同一地點沿直線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內乙做勻速直線運動②時甲在乙的后方③內乙的平均速度為④時甲、乙兩物體的速度相等A.只有②③正確 B.只③④有正確C.只有①④正確 D.①②③④都正確【分析】此圖象為圖像,先明確甲乙的運動狀態,然后比較甲乙的運動速度和通過的距離。【解答】解:由圖像知,甲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說明甲通過的路程與其時間成正比,即甲保持勻速直線運動;前,乙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所以做勻速直線運動;后乙的位置沒有變化,所以處于靜止狀態,即乙是先勻速直線運動后靜止。①內,乙的路程沒有發生變化,所以乙是靜止狀態,故①錯誤;②由圖可知,甲的速度為時,乙運動的路程是,甲運動的路程是,甲在乙的后方,故②正確;③乙運動的路程是,時間是,平均速度為,故③正確;④時甲是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乙是靜止狀態,速度不同,故④錯誤。故選:。解題關鍵 此題考查了圖像的分析和平均速度計算公式的應用,根據圖象特點確定物體運動狀態,是解決此類問題的第一步。1.(真題來源:東港市校級月考)如圖所示,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方向運動,那么 A.甲車的速度為B.時,甲、乙兩車相距C.若乙、丙運動的路程之比為,則乙和丙所用的時間之比為D.甲、乙兩車的速度之比為【分析】(1)根據三個圖象,分別分析出甲、乙、丙三輛小車的運動情況,根據速度公式求出甲、乙、丙的運動速度;(2)甲、乙兩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運動,知道速度大小,根據速度公式可計算出時兩車行駛的距離,然后算出兩車間距離;(3)已知乙與丙通過的路程之比和速度之比,利用公式得到時間之比。【解答】解:、由甲的圖象知,當時,,則甲車的速度,故錯誤;、由乙的圖象知,當時,,則,時,因甲、乙兩車同時、同地向同方向運動,甲、乙兩車相距△△,故正確;、丙的圖象是圖象,速度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是一個定值,其速度大小,則乙和丙所用的時間之比為:,故正確;、甲、乙兩車的速度之比為:,故錯誤。故選:。2.(真題來源:西峰區期末)甲、乙兩輛小車從同一地點同時出發,向相同方向運動,甲的圖像如圖甲所示,乙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則可知甲和乙的運動狀態 (選填“相同”或“不同” ,兩車的速度關系是 (選填“”“ ”或“” 。【分析】在圖像中,傾斜直線代表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在圖像中,與時間軸平行的直線代表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通過圖像和圖像可分別得出甲乙運動的速度,進行比較即可。【解答】解:由圖可知,甲在圖像中是一條傾斜直線,乙在圖像中是一條與時間軸平行的直線,因此甲乙均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甲可知,當甲運動路程為時,所用時間為,則甲的速度為:,由圖乙可知乙的速度為:,因此;故答案為:相同,。3.(真題來源:天津模擬)如圖所示是甲、乙兩輛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的小車的圖像,根據該圖線能夠獲得合理的信息有。示例:信息一:他們同時開始運動;信息二: ;信息三: 。【分析】(1)根據圖像判斷出甲車的運動狀態;(2)根據圖像判斷出乙車在和的運動情況。【解答】解:在圖像中,甲的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的直線,表示甲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可知,乙車在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的直線,表示乙做勻速直線運動;在內距離出發點的距離始終為,所以在該時間段內運動的路程為0,表示乙車靜止。故答案為: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乙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在乙車靜止。要點歸納 常見機械運動的圖象 靜止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