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青島版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十三課《種子發芽了》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科學觀念目標:知道種子的基本構造包括種皮和胚兩部分;知道胚是有生命的,它可以發育成一株植物。科學思維目標:知道種子發芽需要水分、空氣、營養等條件;了解影響種子發芽的主要因素如陽光、水分、空氣、溫度等。探究實踐目標:能進行種子發芽的對比實驗;能設計簡單的圖表記錄實驗現象和結果;能對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作出合理的解釋。態度責任目標:能參與中長期的科學探究活動;學會合作與交流;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教學重難點】生自行設計對比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并認識影響種子發芽的條件。學會控制對比實驗中的變量和恒量。【教學準備】干的和用水浸泡后的玉米粒、花生米等種子,紗布等。【教學過程】情境導入出示一粒種子的生長過程視頻。師:一粒小小的種子,是怎樣長成一棵植物的?生:需要陽光。生:需要水。生:需要適宜的溫度和養料。師:在適宜的條件下,一粒種子是怎樣長成一株植物的?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探究新知活動一:觀察植物種子的結構。師:一粒小小的種子長成了一棵高大的植物。它是怎樣做到的呢?種子發芽的問題中,你想研究關于這個問題的哪些內容?生:種子為什么會發芽?生:它有哪些特點?生:種子發芽與哪些環境條件有關系?……師:同學們感興趣的問題真是不少, 植物的種子有很多種,它們各有各的特點。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研究種子的特點呢?生:大小、顏色、軟硬、表面......師:除了了解種子的外部特點,要想知道種子為什么會發芽,還要知道什么?生:種子的內部構造。師:種子里面可能有什么?怎么才能知道?生:把種子掰開看一看。出示活動要求:1.用鑷子將種子剖開,先用肉眼觀察一下,看種子內部是什么樣子的?2.再用放大鏡仔細觀察,看有什么發現。3.做好記錄,把你們的發現寫下來或者畫下來。學生分組進行觀察,教師觀察、指導。學生進行匯報、交流。師生小結:通過觀察和解剖種子,我們發現:雖然這些種子顏色不同、形態各異,但它們都有共同的特征,像菜豆、花生、蠶豆這樣的植物,它們的種子由種皮和胚構成(子葉、胚芽、胚軸、胚根合起來叫胚)。另外,有的種子是由種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組成的,例如玉米的種子。種子里面最重要的是胚。胚是有生命的,可以發育成一株植物。活動二:種子發芽需要什么條件?師:猜想,種子發芽需要什么條件?生:我認為需要水。生:我認為需要陽光。生:我認為需要養分。生:我認為要有適宜的溫度。師:剛才大家猜想種子發芽需要水、空氣和溫度等條件。到底是不是呢?我們需要親自來驗證。實驗器材:綠豆種子、培養皿、紗布、水、冰箱、燒杯等。課件出示實驗方案:1.選同樣數量的綠豆種子分別放在兩個培養皿中,一個用濕潤的紗布覆蓋,另一個用干燥的紗布覆蓋。2.選同樣數量的綠豆種子兩組,一組種子一半浸入水中,一半留在空氣中,另一組完全浸沒在水中。3.選同樣數量的綠豆種子分別放在兩個培養皿中,一個放在溫暖的環境中,另一個放在冰箱中。4.每組種子同時放入,連續觀察一周。如果種子在濕潤、有空氣、溫度適宜的環境中發芽了;在干燥、沒有空氣、寒冷的環境中沒有發芽,就說明種子發芽需要有水、有空氣、適宜的溫度等條件。實驗現象:在濕潤、有空氣、溫暖環境中的綠豆種子發芽了。實驗結論:種子發芽需要水,空氣和適宜的溫度。活動三:交流我們的研究成果。師:通過剛才的研究,你知道了些什么?生:通過本節課,我們了解了有關種子的知識,發現種子形狀不同、顏色各異。生:同時通過觀察和實驗我們知道了有的種子是由種皮和胚組成,有的種子由種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組成。生:并根據生活經驗猜想到:種子發芽可能與溫度、水分、空氣等有一定的關系。生:我知道保護種子一定程度上也是在保護植物。三、全課小結師:這節課你都學到了什么?談一談你的收獲。四、課外拓展查找資料,了解太空育種的過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