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水循環第四課:露和霜1. 地球上的水在陸地、海洋、大氣之間不停地循環著。2. 在秋季的早晨,我們經常會看到植物的葉子上有一些小水珠,人們稱它為露。3. 天氣再寒冷一些,我們就會在地面上看到一些白白的小冰晶,人們稱它為霜。4. 模擬露的形成實驗方法:①往外壁干燥的燒杯里加入冰塊和水。②用溫度計分別測出空氣的溫度和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觀察燒杯外壁出現的現象,并記錄下來。5. 氣溫下降,空氣中的水蒸氣在近地面的物體表面發生凝結,就形成了露。6. 模擬霜的形成實驗:①往一個黑色外壁的金屬杯內裝入一些冰塊②往冰塊里撒些鹽,用溫度計測出杯中冰塊的溫度,觀察杯壁現象并記錄。7. 當溫度在零攝氏度以下時,近地面的水蒸氣會在物體表面結成小冰晶,這就是霜。8. 霜的出現,會給農作物帶來或多或少的傷害。9.空氣、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有什么不同 空氣溫度較高,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較低,大約在0℃10.自然界中的露是怎樣形成的 夜間氣溫下降,空氣中的水蒸氣在近地面的物體表面發生凝結,就形成了露,11.自然界中的霜是怎樣形成的 當溫度在0℃以下時,近地面的水蒸氣會在物體表現結成小冰晶,這就是霜。12.在發生霜災次數較多的地區,人們是如何應對霜災的呢 首先,人們要注意收看天氣預報,提前做好預防常用的預防措施有:(1)熏煙法:點燃煙霧劑,形成保護層,減緩地面溫度的降低速度。(2)灌溉法:霜凍前灌溉,形成水膜保護(3)覆蓋法:用塑料薄膜、草、土肥等進行覆蓋(4)鼓鳳法:晴朗無風的夜晚,鼓風將上下層空氣混合,均勻溫度。第五課:霧和云1. 在春、秋季節的早晨,或者是雨后的清晨,打開窗戶,眼前會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清,人們常說這是起霧了。但是太陽出來后,霧就消失了。2.置身于霧中,我們會感覺到又冷又濕。在霧中穿行之后,發絲、眉毛上會出現小水珠。3.霧的形成需要具備的條件是足夠的水蒸氣和冷空氣。4.模擬霧的形成實驗方法:①往廣口瓶里裝入半瓶溫水。②將一個冰袋先放在瓶口 上方約 5 厘米處,再慢慢移近瓶口。③觀察實驗現象,完成實驗報告。5.霧的成因:地球上的水在太陽的照射下,不斷地從水面、陸地和植物表面蒸發,變成水蒸氣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就會形成霧。6.海拔每升高 1000 米,氣溫會降低 6℃。7.云的形成:地球上的水在太陽的照射下,不斷地從水面、陸地和植物表面蒸發,變成水蒸氣升到空中。在高空遇冷就會變成小水滴或小冰晶,當達到一定數量時便形成 云。8.大霧天氣,能見度低,會影響車船行駛、飛機升降,容易造成交通事故。9.常用的除霧方法有哪些?加熱法、吹風法、擦拭法等等。10.霧是怎樣形成的 地球上的水在太陽的照射下,不斷地從水面、陸地和植物表面蒸發,變成水蒸氣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凝結成小水滴懸浮在空中,就形成了霧。11.我們常常看到天空中有時白云朵朵,有時烏云密布,你知道云是怎樣形成的嗎 地球上的水在太陽的照射下,不斷地從水面、陸地和植物表面蒸發,變成水蒸氣升到空中,在空中遇冷就會變成小水滴或小冰晶,當達到一定數量時便形成云。12.云和霧出現的高度有什么不同 如果水蒸氣升到高空會怎樣 云出現在高空,距離地表較遠;霧出現在低空,距離地表較近。如果水蒸氣升到高空,遇冷就會變成小水滴或小冰晶,當達到一定數量時就會形成云。13.經過實驗,我們得出的結論是什么 地球上的水在太陽的照射下,不斷地從水面、陸地和植物表面蒸發,變成水蒸氣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就會形成霧;在高空遇冷就會變成小水滴或小冰晶,當達到一定數量時便形成云。第六課:雨和雪1. 每當天空烏云密布時,我們就知道快要下雨或下雪了,雨和雪都是常見的天氣現象。2.雨的形成與烏云有關。3.模擬雨的形成實驗:材料:酒精燈、燒杯、金屬加熱容器、金屬桶、塑料罩、水、鐵架臺等。實驗方法:①提前將金屬桶里的水凍成冰。②往金屬加熱容器中倒入水,再將冰桶外面套上塑料罩,懸掛在鐵架臺上。③點燃酒精燈,給水加熱,觀察實驗現象,并填寫實驗報告。雨形成的原因:當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過多和過大時就從云中降下形成雨。4.下雨和下雪時天氣不同,下雪天氣溫要在 0℃以下。5. 1987 年大興安嶺發生特大森林火災,為了盡快撲滅大火,人們根據氣象條件利用人工降雨撲滅了大火。6.實驗中的各要素分別模擬的是自然界中的什么 推想自然界中雨的成因,并用科學的語言進行描述。酒精燈模擬太陽,金屬加熱容器模擬水的蒸發,冰水桶模擬冷空氣與形成的云層。地面上的水分不斷蒸發變成水蒸氣升到空中,水蒸氣在高空遇冷凝結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它們聚集在一起變得越來越大,大到空氣托不住的時候就降落下來,在低空中溫度高于0℃時,就變成了雨。7.下雨和下雪時的天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根據雨的成因,推想雪是怎樣形成的。相同點:下雨和下雪時,云層變厚,出現烏云,氣溫降低。不同點:下雨時氣溫一般在0℃以上,下雪時氣溫一般在0℃以下。地面上的水分不斷蒸發變成水蒸氣升到空中,水蒸氣在高空遇冷凝結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它們聚集在一起變得越來越大,大到空氣托不住的時候就降落下來,在低空中溫度低于0℃時,就變成了雪。8.人工降雨是怎么回事 分析人工降雨的形成過程。人工降雨就是通過飛機、增雨彈等形式向云中播撒催化劑,使云層中的小水滴迅速凝結、增多,降落到地面形成雨。第七課:地球上的水循環1. 陸地、海洋和大氣中都有水的存在。地面的河流不停地流向大海,卻不會枯竭; 天上的雨雪年年下,卻總也下不完。地球上的水從來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處在不斷的循環運動之中。2. 水在陸地和海洋之間是怎樣循環的?自然界的水在循環過程中產生了哪些天氣現象?答:地球表面的水不斷地蒸發成水蒸氣進入到大氣中,在上升過程中,遇冷變成霧或 云。有的云在當地上空形成雨或雪降落下來;有的云飄到其他地方形成雨或雪。降落 到地面的水,有的滲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有的匯聚成江河,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 水在陸地、海洋和大氣之間循環運動,永不停息。3.降水是地球表面和地下所有淡水的來源,水循環更新了地球上的可用淡水資源。4.假如地球上的水停止了循環,會產生什么影響 如地球上的水停止了循環,將不會再有露、霜、霧、云、雨、雪、雹等多樣的天氣現象,人類和動植物將失去賴以生存的淡水資源,無法生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