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環境與我們 知識點歸納第1課 地球—宇宙的奇跡1.到目前為止,除地球之外,人類還未發現其他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2.我們的地球:平均半徑約為6400千米;大氣層平均厚度約1000千米;海洋平均深度約為4千米;大陸地殼厚約15~80千米,大洋地殼厚約2~11千米。3. 大氣就像是蓋在地球表面的一張毛毯,使地球表面的實際平均氣溫為15℃,適宜生命存在。4.火星和金星的大氣基本上都不含有氧氣,唯有地球的大氣中有大量的氧氣。5.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正好位于離太陽不太近也不太遠的一段距離內,保證了地球上有液態水。6.地球上有巖石和土壤,使雨水能夠蓄積在地球表面。7.火星的氣候會短期反復地劇烈變動,而地球的氣候則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保持穩定。8.海洋是一個無比巨大的資源寶庫,它為人類生存提供了生物、礦產、能源等多種資源。9.據統計,目前所知道的海洋生物有21萬多種,其中海洋植物約1萬種。海洋生物對維持海洋生態系統起著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者之一。10.地球為人類和其他生命提供了氧氣、水、食物、適宜的溫度、能源、大氣層、棲息地等生存的基本條件。地球是唯一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11.如果我們來設計一個宇宙空間站。需要為宇航員保證氧氣、水、食物、適宜的溫度等生存條件。第2課 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1.近年來,全球的大氣和海洋溫度持續升高,已引起了地球表面的許多變化。2.地球都面臨著大氣污染、水污染、溫室效應等環境問題。3.環境問題使生物生存環境遭到破壞,物種減少或瀕臨滅絕。4.人類不合理的活動造成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等一系列問題。第3課 珍惜水資源1.地球的表面有約四分之三的面積被水覆蓋。2.來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資料顯示,地球上水資源總量大約是14億立方千米。3.我們為什么擔憂水資源的問題:水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質;可利用的淡水資源總量少且短缺;自來水來之不易,要珍惜;水被污染。4.解決水資源問題在采取的主要解決措施:①水污染防治,2017年6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指出,要優先保護飲用水水源,嚴格控制工業污染、城鎮生活污染,防治農業污染,積極推進生態治理工程建設,預防、控制和減少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②在全社會大力推進節水措施。③采用先進的農業灌溉技術。5.滴灌是目前農業灌溉技術中最為節水的灌溉技術之一。6.滴灌技術來源于一名工程師的意外發現。他在一塊干旱的土地上看到了唯一存活的一棵樹。出于好奇,他尋找了那棵樹活下來的原因。原來那棵樹下埋著一根正在滲漏的水管。于是他想到,可以把水管埋到地下,扎上孔,這樣又省水,又能滿足植物的需要。滴灌技術就這樣產生了。7.節約用水,我們能夠做些什么?①用淋浴代替盆浴,并控制洗浴時間(每人每次可節水170升,節能3.1千克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1千克)。②避免水龍頭的跑、冒、滴、漏(一個沒有關緊的水龍頭,一個月內能漏掉約2噸水,一年為24噸水)。③用盆接水洗菜代替直接沖洗(每戶每年可節水1.64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0.74千克)。8.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有限,種植業對水的需求不斷增加。第4課 解決垃圾問題1.2018年9月,世界銀行發布了《2050年全球固體廢棄物管理一覽》報告。報告指出,2016年,全球人口74億,按照人均日產生量0 .7 4千克估算,生活垃圾年產生量是20億噸。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97億,按照人均生活垃圾日產生量0.96千克計算,垃圾年產生量將達34億噸。2.根據班級記錄表,將各種生活垃圾的名稱寫在卡片上,試著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標準,對這些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并將分類結果在班級展示。3.解決垃圾問題的方法。減量化 盡可能避免產生額外的垃圾,從源頭上減少垃圾。資源化 將回收的垃圾再利用,變廢為寶。無害化 在垃圾管理的全過程,避免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4.對于解決垃圾問題,說說我們還能夠做些什么?減少食物浪費;用布袋取代塑料袋;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少買不必要的衣服。5.垃圾分類可以堿少占地面積,提高土地利用率;減少廢棄污染,保護生態環境;變廢為寶,有效利用資源等。6.將廚余垃圾摻入洗菜水或者洗拖把的水,堆積起來,表面覆蓋一層土壤,讓堆肥慢慢腐熟。腐熟時間一般需要1~3個月。腐熟后的垃圾可以作為家庭種植花草的底肥。第5課 合理利用能源1.煤、石油、天然氣這些化石燃料中的能量能夠為我們的房間調節冷暖或帶來光明,也能驅動車輛、烹調食物、轉動機器。2.電能是家庭生活中最常用和最為廣泛的能源。我國的電能組成主要有水電、太陽能發電、風電、核電和火電(煤燃燒發出的電)。3.許多科學家研究發現,在人類過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過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氣體的含量。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氣體會使地表附近的大氣溫度上升。這種增溫效果類似栽培植物的溫室,被稱作“溫室效應”。4.模擬溫室效應實驗。取1個透明的塑料密封袋和兩支型號相同的溫度計,將一支溫度計裝入密封袋內,封好口袋。把裝入密封袋的溫度計和另一支溫度計并排同時放置在陽光下,按照下表的時間間隔觀察兩支溫度計的讀數變化,同時將觀察到的數據記錄下來。5.功率為1千瓦的電器使用1小時所消耗的電能就是1度電。燃煤發出1度電,大約需要消耗309克標準煤,排放大約844克二氧化碳、600克廢水、0.6克煙塵等污染物。所以,世界各國都強調節約用電。6.目前人們使用的能源,有些是可再生的,有些是不可再生的。不可再生能源如最常見的化石燃料(石油、煤和天然氣),終有用盡的一天。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形式。第6課 讓資源再生1.地球上的有些資源被消耗就不可再生,如煤、石油、天然氣等。有些資源是可以再生的,如塑料、玻璃和紙。2.試著做一張再生紙。把一張廢報紙或一小塊紙巾撕碎,放入杯中加水攪拌,直到成為均勻的稀紙漿。把稀紙漿倒在平鋪的棉布上,盡可能鋪壓平整,再蓋上吸水的棉布、毛巾等擠壓吸水。將擠壓排水后成型的再生紙放置在塑料片上,然后小心地揭下來,在陰涼通風處自然干燥。3.生活中常見的再生紙產品有紙板和紙箱、包裝紙袋、衛生紙等。使用1張再生紙可以節約1.8克標準煤,相應減少二氧化碳4.7克。4.除了廢紙再生外,生活中還有一些固體廢棄物也能回收再利用,例如塑料、金屬和玻璃等。5.用回收的廢紙制造再生紙有哪些意義?①制造再生紙叫以節約大量原材料,特別是節約大量林木,保護樹林、竹林;②節約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第7課 分析一個實際的環境問題1.某市的城中湖,在歷史上曾與長江連通在一起,后因城市擴張,成為一座城中湖。城中湖的湖區有眾多的旅游資源,為市民提供了風景宜人的休閑環境,被稱為“城市的心肺”。2.環境問題是很復雜的,依據人們居住的地域和所從事工作的不同,在看待某個污染問題時,人們會持有不同的態度。為了達成可行的解決辦法,需要學會協調和放棄。讓我們嘗試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城中湖的環境問題,然后試著提出一些解決方案。3.各種解決辦法可能給湖區環境的改善帶來好處,也可能對我們小組造成不利的影響。4.不同小組在破壞湖區環境方面有哪些相似點和不同點?相似點:生產生活污染水環境。不同點:污染來源不同。5.作為個人,能夠用來幫助解決當地環境問題的一些方法。周末志愿巡湖,清理垃圾;做一名小小宣導員。詞匯解釋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本單元主要指自然環境。環境問題:指環境的結構與狀態因人類活動而發生的不利于人類生存和發展的變化,可分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兩類。環境保護:人類為解決現實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護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資源(這里主要指自然資源):自然界中可以用于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可分為三類,一是不可更新資源(亦稱不可再生資源),如各種金屬和非金屬礦物、化石燃料等,需要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才能形成;二是可更新資源(可再生資源),指生物、水、大氣、土地資源等,能在較短時間內再生產出來或循環再現;三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如風力、潮汐能、太陽能等,被利用后不會導致貯存量減少。能源:產生機械能、熱能、光能、電磁能、化學能等各種能量的自然資源。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工業、農業、國防、科學技術,改善人們生活所必需的物質基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