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3 摩擦力【教學目標】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對物體運動的影響.2.知道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知道摩擦力的利與弊.4.知道增大、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教學重點】1.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增大和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教學難點】1.摩擦力大小、方向的判斷.2.根據具體實際生活問題提出解決方法.【課前預習】問題1:什么是摩擦力?問題2:摩擦力產生的條件是什么?問題3:摩擦力的作用點在哪?摩擦力的方向如何?問題4:摩擦力的作用效果?問題5:摩擦力的分類?問題6: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有哪些因素?問題7:怎么利用二力平衡計算摩擦力的大小?請舉例并畫圖說明。問題8:減小和增大摩擦力大小的方式有哪些?如何利用和防止摩擦力?【教學過程】一、新課引入1.學生活動:兩雙筷子,其中一雙筷子前端蘸有洗潔精,兩位同學各自挑選一雙筷子把桌面上的橡皮夾起來.(PPT2)2.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3.學生列舉相關的生活現象二、知識要點(一)摩擦力(PPT3-4)1.學生活動:雙手掌心相對,一起來動手做幾個實驗:實驗1:雙手并攏,用其中一只手推或拉,使其中一只手在另一只手掌上運動,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實驗2:雙手并攏,保持雙手不動,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實驗3:雙手并攏,使雙手做相向運動,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實驗4:雙手并攏,保持雙手同時向上、向下運動,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2.根據實驗討論下面幾個問題:(1)摩擦力產生的條件是什么?(PPT5)(2)摩擦力的作用點在哪?(PPT6)(3)摩擦力的方向如何?(4)摩擦力的作用是什么?3.關于摩擦力的作用,舉例分析.例如:我們穿球鞋跑步不容易摔倒,摩擦力起什么作用?地面滾動的彈珠最后停了下來,摩擦力又起什么作用?4.摩擦力的種類:①滑動摩擦力;②靜摩擦力.(二)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生活中實例:百米跑比賽時,運動員穿上釘鞋,而溜冰的運動員則穿上光滑的溜冰鞋;生銹的鐵鎖打不開,當加了幾滴油后就可以打開了;人們搬運重石,在底下墊上圓木等等,思考,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PPT7)2.學生討論、進行猜想:滑動摩擦力與哪些因素有關?(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壓力、物體運動速度、接觸面積的大小)3.對一些同類的猜想進行歸類,同時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用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PPT8)4.各個小組一起歸納、總結,得出結論: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壓力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三)摩擦的利用與防止1.圖片展示:手持杯子靜止時,杯子受到摩擦力了嗎?(PPT9)2.學生認真閱讀教材,歸納出改變摩擦的方法.3.要求學生回顧課前看到的相關情景,說說人們是采用什么辦法來增大和減小摩擦的.4.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再舉出一些不同的例子5.總結:(PPT10)(1)摩擦力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摩擦我們要設法增大,有弊的摩擦要設法減小.(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①增大物體間的壓力;②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③用滑動摩擦來代替滾動摩擦.(3)減小摩擦力的方法:①減小物體間的壓力;②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③用滾動摩擦來代替滑動摩擦;④使兩個互相接觸的摩擦面彼此分離.6.說明:使接觸面分離的常見方式:①加潤滑油,加潤滑油可以在摩擦面間形成一層油膜,使摩擦面不接觸,運動部件只在油膜上滑過,大大減小了摩擦,如圖所示;②利用壓縮氣體在摩擦面間形成一層氣墊,使摩擦面脫離接觸,可以使摩擦變得更小,如氣墊船;③利用磁懸浮使摩擦面脫離接觸,可以使摩擦大大減小,如磁懸浮列車.三、課堂練習例1如圖所示,木塊A從斜面頂端滑下,運動到水平面上,判斷木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是否受到滑動摩力,若受到,請畫出摩擦力的示意圖.例2關于摩擦力,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C )A.只要兩個物體接觸并互相擠壓,且接觸面不光滑,它們之間就一定產生摩擦力B.運動的物體可能不受摩擦力的作用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同D.靜止的物體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例3.下列摩擦屬于滾動摩擦的是( B )A.鉛筆與卷筆刀間的摩擦 B.花樣滑冰鞋的冰刀與冰面間的摩擦C.旱冰鞋與地面間的摩擦 D.自行車剎車時閘皮與鋼圈間的摩擦四、課堂小結1.讓學生概括總結本節的內容。請一個同學到黑板上總結,其他同學在筆記本上總結,然后請同學評價黑板上的小結內容。2.讓學生自己總結所學內容,允許內容的順序不同,從而構建他們自己的知識框架。五、板書設計第三節:摩擦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