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習任務單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小學語文 年級 六 學期 秋季課題 草原(第二課時)學習目標1.能說出從哪里體會到了“蒙漢情深”。 2.能從所讀的內容想開去,和同學交流與人惜別的經歷。課前學習任務1.熟練背誦第一自然段,復習本課生字詞。 2.試著練習主客聯歡的場景。 3.回憶自己跟親友惜別的場景。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復習回顧,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并訂正:綠毯、線條、柔美/衣裳、彩虹、馬蹄/禮貌、舉杯、微笑 2.教師引導學生發現:三組詞語分別對應的是草原風光、喜迎遠客和主客聯歡三幅圖畫。 【學習任務二】結合畫面,把握情感 1.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提出問題。作者描繪“草原風光”“喜迎遠客”“主客聯歡”三幅畫面是為了表達怎樣的情感呢?默讀課文,在文中找出中心句。 2.全班交流。 【學習任務三】研讀課文,感受蒙漢情深 1.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出示自學要求。你從文中的哪些內容可以體會到“蒙漢情深” 呢?默讀課文2—5自然段,圈畫相關語句,并進行批注。 2.全班交流。 (1)學習“喜迎遠客圖”。 ①研讀重點詞句。 迎接遠客的有哪些人?他們的年齡、穿著是怎樣的?哪些詞句寫出了現場氣氛的熱鬧和蒙古同胞的熱情?想象喜迎遠客時,人們的表情、動作、語言各是怎樣的? ②聯系課文內容,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 (2)學習“主客聯歡圖”圖。 ①研讀重點詞句。 哪些地方體現了主人的熱情招待?面對主人的熱情招待,客人是如何做的呢? ②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演一演。 主人們敬酒時會說些什么?他們的表情和動作是怎樣的?客人們是如何回敬的?會說些什么?請同學上臺演一演主客是如何聯歡的。 ③回歸本課目標1。置身于這樣的情景中,作者有怎樣的感受呢? 教師總結。 【學習任務四】聯系生活實際,從所讀的內容想開去 1.完成本課目標2。在生活中,你一定也有過與人惜別的經歷。當時的情形是怎樣的?分別時的心情如何?有什么感受?和同學們交流一下吧。 2.學生思考并交流自己經歷過的與人惜別的經歷,老師相機指導。 【學習任務五】主題概括 《草原》一文描述了“草原風光圖”“喜迎遠客圖”“主客聯歡圖”,不僅景色美,更感受到了人情美,謳歌了蒙漢同胞深厚的民族情誼。 【學習任務六】拓展延伸 配樂齊聲朗誦詩歌,再一次感受草原的美景。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推薦的學習資源一、作者名家篇目推薦 《林海》《五月的青島》 二、關于草原的古詩詞 《寄劉駕》 唐 曹鄴 一川草色青裊裊, 繞屋水聲如在家。 悵望美人不攜手, 墻東又發數枝花。學習任務單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小學語文 年級 六 學期 秋季課題 草原(第一課時)學習目標1.會寫“毯、陳”等8個生字,會寫“綠毯、線條”等18個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草原美景。背誦第1自然段。 3.能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條理,領悟作者在寫景中融入自己感受的表達方法,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課前學習任務1.預習課文,熟讀課文,圈畫生字詞,標注出預習中不懂的地方。 2.查閱關于草原的歌曲、詩詞、圖片等,重點查閱呼倫貝爾大草原資料。 3.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學習字詞,指導書寫 1.我會讀。 綠毯 線條 柔美 驚嘆 回味 樂趣 灑脫 玻璃 衣裳 彩虹 馬蹄 禮貌 拘束 舉杯 感人 會心 微笑 目的地 群馬疾馳 襟飄帶舞 翠色欲流 一碧千里 自由練讀詞語,注意糾正字音。 2.我會寫。 指導學生觀察漢字部件,學生相互提醒容易寫錯的筆畫。 【學習任務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出示要求:默讀課文,想想課文描繪了幾幅畫面,試著給每幅畫起個名字。 2.學生互動,交流匯報。“草原風光圖”“喜迎遠客圖”“主客聯歡圖”三幅畫面。 【學習任務三】欣賞“草原風光”,開啟尋美之旅 1. 初讀語段,尋景色之美。 (1)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出示要求:自由讀課文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的觀察順序以及描繪的景物。 (2)學生互動,交流匯報。 (3)想象畫面,感受美景。教師引導:讀著這些文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2.品味語句,尋境界之美。 (1)互動探究。面對如此美景,老舍先生說“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這種境界具體指什么? (2)學生自由交流,教師點撥。 (3)想象畫面,感情朗讀。 3.著眼表達,尋語言之美。 (1)設身處地,暢談感受。 教師提問:假如你身處這樣美的境界中,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2)還原語段,領悟表達。 自由交流,作者有怎樣的感受? (3)對比討論,感受好處。 教師出示對比語段并提出問題:在寫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處? 4.從所讀內容想開去。 (1)教師提問:在我們學過的課文中,還有哪些在描寫景物的過程中,融入了作者的感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教師總結。 5.指導背誦。 教師出示要求:嘗試依據下面的順序背誦第1自然段。推薦的學習資源一、作者相關背景資料 老舍(1899-1966)現代著名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生于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1918年師范畢業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學校長、天津南開中學語文教員。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用白話創作。1924 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并進行文學創作。1937 年,他的代表作《駱駝祥子》問世,被譯成十幾種文字,產生較大的國際影響。抗戰爆發后,他在周恩來的直接關懷和幫助下,從事抗戰文學活動。1946年赴美講學。1949 年回國后,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文聯副主席、全國作協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員會委員、市文聯主席等職。他勤奮創作,新中國成立后寫了二十多個劇本,被譽為文藝隊伍中的勞動模范,人民藝術家。1966年去世,終年67歲。 二、其他寫景類閱讀篇目推薦 《一朵淡紫色的小花》 《草蟲的村落》 《山中訪友》 《索溪峪的“野”》 《青海高原一株柳》 《五花山》 《密西西比河風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草原》第一課時學習任務單.docx 《草原》第二課時學習任務單.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