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多姿與多彩-滿庭芳·尋色》教學設計課標分析本課為人教統編版高中美術選擇性必修一(繪畫)第二單元第一課多姿與多彩的部分內容的拓展。課題思路源于近幾年春晚等節目的舞臺美術設計和節目創作中對于中國傳統色的展現,熱度較高。特將傳統色知識提煉出來,培養學生保護傳統文化和創新意識,從不同角度分析和理解中國傳統色,尊重人類文化藝術的多樣性,樹立文化自信。鑒于我國剛剛修訂完成的高中課程標準,將核心素養的培養下沉到學科層面,談到了“文化理解”素養,在美術學科指從文化的角度觀察和理解美術作品、美術現象和觀念。作為文化理解與傳承素養培養的核心內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有力地推動了全社會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實踐探索。教學目標1.以尋色為切入點,深挖色彩的中國式表達;2.從古今中外、天地萬物間捕捉色彩,并從文化理解的角度出發,帶領學生感悟傳統藝術的獨特魅力,踐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潤心、以美培元;3.提升人文素養。教材分析本節課屬于選擇性必須·繪畫模塊中繪畫語言“色彩”的延展課。更多的融入中國視角的色彩觀念,貫穿古今找尋色彩。在色彩的認識上,西方人發現了光源色、環境色、光照之下冷暖變化,相對客觀;而中國人看待色彩則相對主觀,無論是青綠山水還是中國的花鳥畫所有的設色,都具有人文性色彩體系。但是這個‘人文性色彩’有它深刻的天地和諧、詩意性以及寓意性。而這種單純性和強烈的色彩理解正體現著東方文化的魅力。本節課以色彩為基點,文化理解為教學重點,基于現代色彩的大環境下,站在歷史的視角,尋找中國傳統色,繼承并發揚中國傳統文化。關鍵問題2023年央視春晚《滿庭芳.國色》等重要節目設計上為什么會出現中國傳統色?傳統色為什么要代入現代生活,引發什么樣的思考?本節課以色彩為基點,文化理解為重點,基于現代色彩的大環境下,尋找中國傳統色,繼承并發揚中國傳統色,弘揚傳統文化。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為何尋覓中國傳統色;在何處找尋。教學難點:色彩命名的文化內涵以及文化理解;對“以境命名”、“以四時命名”色彩的解讀。教學過程學習活動 設計意圖一、創設情境問題導引:(大問題)中國傳統色為什么會在春晚中出現 任務一:認識色名。問題:這些美麗曼妙的名字是從何而來?又是如何命名的呢? 1、首先是以色呈現出的具體的“色相”而命名的顏色:朱顏駝;天水碧。 2、如何理解色彩“以境命名”。這種兼具了具象和想象的顏色:東方既白,以及名字的由來。(蘇東坡在《赤壁賦》中寫道:蘇子與客“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而這個顏色的名稱也隱藏在詩句里。秋日月夜,東坡與友人泛舟赤壁,相談甚歡,不知不覺,夜色散去,曙光微啟,不知東方既白。雖然沒有親眼看到,但是這種天空蒙蒙透白的顏色,在詩人的想象中就叫做“東方既白”。) 3、因四季變換而命名的顏色:半見,春辰。小結:色,不僅僅是顏色;它既代表具象的顏色,又代表氣象的轉換;它來源于自然萬物,天地四時,更來源于古人對自然的敬意。任務二:問題引領學生踏上尋色之旅。大探究:“色”存在于天地萬物之中。我們可以從哪里去尋找?(天地、植物、礦石、動物、日常校園、新中國) 活動任務: 1、植物 拓印,留住色彩。 2、在校園、教 室中找尋色彩。探究新知、問題引領、任務驅動 一、尋色天地。 問題 1:五行分別是哪五色?(引出五色體系并簡單解讀。赤、青、黃、白、黑。這 5種顏色正是傳統中國色的基礎色調。) 問題 2:古往今來,紅色為什么被中國人所鐘愛?(紅色的文化內涵。赤代表太陽與火的顏色,具有生發、光明的含義。古人崇拜太陽,因為太陽代表著生命,“赤,赫也。太陽之色也。”因此象征著太陽的紅色便備受青睞。) 問題 3:玄色為什么被稱之為“天之色”?(玄纁二色的色彩解讀、地位以及玄纁二色的應用。) 問題 4:古人為何在重要場合選用“天、地”之色?(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象征天與地的兩個顏色,是人類最早認知的顏色之一。也是中華文化中最為神圣的兩個顏色。體現對天地的敬畏)二、尋色植物問題 1: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出自何處?(引出植物染料藍草并了解植物顏色的萃取過程。指青色本來是從藍草中萃取的,可是從藍草中取得的青色,比藍草更青。) 三、尋色礦石 問題 1:為什么有人說世界美術發源于美麗的彩石?(通過觀看一則視頻,了解礦物質顏料的性質以及在敦煌壁畫的運用。古人最早是使用礦物質顏料作畫的,因而古代的繪畫也被稱之為“丹青”。) 四、尋色動物 問題 1:好的口紅可以食用嗎?(胭脂蟲) 問題 2:除了口紅,還有什么可以取色動物?(譬如首飾工藝“點翠”和“美”的造字。) 五、尋色教室、校園(大活動) 問題 1:校園、教室也充斥著各種色彩斑斕,色彩也是一種語言;更是校園文化的觀察切口。校園里的色彩都蘊含著怎樣的文化含義呢?黃:美麗的迎春花,校園里的一抹靚麗色彩。也象征著曙光和美好的未來。中國的人文初祖為“黃帝”,華夏文化的發源地為“黃士高原”,中華民族的搖籃為“黃河”,炎黃子孫的膚色為“黃皮膚”,黃顏色自古以來就和我們有著不解之緣。 綠:籃球場綠、林蔭綠、植株綠、荷葉綠、實驗桌綠等。寓意著希望、生機與朝氣蓬勃。 紅:國旗紅、夕陽紅、志愿者紅、落葉紅、晚霞紅、倒計時紅等。熱烈而昂揚的紅色,本就是少年應有的色彩。紅色也無不警醒和暗示著我們:堅定信念,發憤圖強,不馳于空想,不婺于虛聲!)六、尋色新中國觀看新中國形象視頻。讓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從而傳承中華統美學,做傳統文化的繼承者、發揚者。評測練習 問題 1:五行分別是哪五色?(答:赤、青、黃、白、黑。這 5種顏色正是傳統中國色的基礎色調。) 問題 2:古往今來,紅色為什么被中國人所鐘愛?(答:赤代表太陽與火的顏色,具有生發、光明的含義。古人崇拜太陽,因為太陽代表著生命,“赤,赫也。太陽之色也。”因此象征著太陽的紅色便備受青睞。) 問題 3:古人為何在重要場合選用“天、地”之色?(答: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象征天與地的兩個顏色,是人類最早認知的顏色之一。也是中華文化中最為神圣的兩個顏色。更表示對天地的敬畏。) 問題 4: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出自何處?(答:指青色本來是從藍草中萃取的,可是從藍草中取得的青色,比藍草更青。) 問題 5:為什么有人說世界美術發源于美麗的彩石?(答:古人最早是使用礦物質顏料作畫的,因而古代的繪畫也被稱之為“丹青”。) 問題 6:校園、教室也充斥著各種色彩斑斕,色彩也是一種語言;更是校園文化的觀察切口。校園里的色彩都蘊含著怎樣的文化含義呢? (答:黃:美麗的迎春花,校園里的一抹靚麗色彩。也象征著曙光和美好的未來。中國的人文初祖為“黃帝”,華夏文化的發源地為“黃士高原”,中華民族的搖籃為“黃河”,炎黃子孫的膚色為“黃皮膚”,黃顏色自古以來就和我們有著不解之緣。綠:籃球場綠、林蔭綠、植株綠、荷葉綠、實驗桌綠等。寓意著希望、生機與朝氣蓬勃。而在坐的你們,就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紅:國旗紅、夕陽紅、志愿者紅、落葉紅、晚霞紅、倒計時紅等。熱烈而昂揚的紅色,本就是少年應有的色彩。紅色也無不警醒和暗示著我們:堅定信念,發憤圖強,不馳于空想,不婺于虛聲!)教學反思 中國傳統色彩貫穿于歷史的方方面面,是祖先對天與地的感悟的縮寫,它是祖祖輩輩留下來的精神財富,是中國人的文化底蘊,也是現代藝術的創作源泉,所以弘揚和發展傳統色彩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對傳統色彩的追根朔源,引導學生感受中式美學的文化底蘊,思考如何做到古傳今承,文化自信,感受國色山河的博大精深。本節課以《滿庭芳華國色香》為學習主題,充分發揮藝術課程在培育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注重以美術學科為主體,加強與其他學科的融合,充分發揮協同育人功能;注重藝術與自然、生活、古今的關聯,傳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有助于學生在藝術活動中形成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尊重文化多樣性,增強文化自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