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八年級下物理公式【一些記住的數據】一個雞蛋質量約為50g,重0.5N 一個學生的質量約為50kg,重500N一個標準大氣壓等于760mm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約為105Pa 人雙腳站立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04Pa單位換算:水的密度:長度(m、dm、cm、mm)相鄰進率是10 面積相鄰進率是102 體積相鄰進率103【兩套單位的(國際單位和常用單位)】序號 公式 適用范圍 各物理量及單位1 密度 密度 質量 體積2 速度(平均速度) 速度 路程 時間【一套單位的(國際單位)】序號 公式 適用范圍 各物理量含義及單位1 重力和質量的關系 重力 N 質量 引力常數2 壓強定義 壓強 壓力 受力面積3 液體壓強柱體壓強 壓強 液體密度 深度4 浮力計算 G排:物體排開液(氣)體的重力(N)5 力學的功 功 J F力 N S力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m6 功率通用(平均功率) 功率 W 功 時間7 力學瞬時功率(勻速通用) 功率 W 力 N 速度8 杠桿平衡條件 :作用在杠桿上的力 :力所對應的力臂等式兩邊單位統一即可9 效率: 若做功時間相同,可將“功”之比改成“功率”之比:【公式推導及隱含條件】壓力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水平面上豎直方向只受重力和支持力:水平勻速拉動物體: 被壓在豎直墻壁上的物體受靜摩擦力:汽車水平勻速行駛: (牽引力是摩擦力的一種)容器的壓力和壓強:液體的壓強和壓力:浸沒: 漂(懸)浮:浮力稱重法: 浮力產生原因——上下表面的壓力差:阿基米德原理: (通過“排開液體的信息”都能計算浮力)滑輪組在空氣中豎直方向拉動時的效率:(n:動滑輪上繩的段數)若不計繩重和摩擦,則注:水平拉動需將改成,水中豎直拉動需將改成水中繩對物體的拉力斜面機械效率: 通過 可得出:【重要概念、定律和影響因素】一、概念和定律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他們都要影響力的作用效果,作力示意圖時,通常將力畫在受力物體的重心上力的作用效果:①是物體發生形變②改變物體運動狀態3、降低物體的重心可以提高穩定程度(如:不倒翁)4、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即:不受力時,速度為0的物體保持靜止,速度不為0的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不受力時可以做勻速直線運動) 5、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也叫平衡狀態(F合=0N)注意:速度為0時,不一定為平衡狀態(如:豎直上拋的最高點,速度為0,但只受重力,所以不平衡。曲線運動沒有平衡狀態,如:單擺的運動)蹦極問題的解決方法:先加速再減速,合力為0的位置,速度最快。6、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7、相互作用力的特點:作用在兩個物體間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即: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8、連通器:裝相同液體時,液面總是相平(如:茶壺、反水彎、鍋爐水位計、船閘)9、飛機升力:由于上下表面空氣流速不同,造成上下表面壓強差,從而獲得升力10、浮力產生原因:由于液體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造成上下表面壓強差,從而獲得浮力11、浮力應用:輪船用“空心”的方法達到漂浮;潛水艇通過改變自身重力的方式控制沉浮;氫氣球球內氣體密度小于空氣。12、只有動能和勢能轉化,機械能守恒;(即:無摩擦和無外部動力或者摩擦和動力相互抵消)二、影響因素1、重力——重力與質量成正比 區別:質量不隨位置變化,重力會隨位置變化。2、慣性——質量越大,慣性越大,運動狀態越難改變。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只能用“具有”、“因為”、“由于”等修飾,不能說“失去”、“慣性力”、“慣性作用”,也不能和力作比較。3、滑動摩擦力——①壓力大小;②接觸面粗糙程度 (減小摩擦的方法:①減小壓力、②使接觸面光滑、③變滑動為滾動、④使接觸面分離,如磁懸浮、氣墊船、涂潤滑油)4、壓強——①壓力大小;②受力面積5、液體壓強——①液體密度;②深度6、大氣壓強——海拔高度越高,氣壓越小,液體表面的氣壓越小,沸點越低7、流體壓強——較窄、較凸的位置流速大,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小8、浮力——①液體(氣體)密度;②物體排開液體(氣體)的體積9、做功——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10、功率——①做功的多少;②做功的時間11、動能——質量和速度 (速度對動能影響更大)12、重力勢能——質量和高度13、彈性勢能——①彈性形變程度;②彈性系數(彈簧本身的材料、長度、粗細等)14、杠桿平衡——力和力臂 (相同情況下,力臂越長,對應的力越小)15、滑輪組的省力情況取決于掛在動滑輪上繩子的段數。16、斜面傾角越小(越緩),越省力。17、任何機械都滿足“省力、費距離”,不能省功。18、提高滑輪的機械效率——①增加物重;②減小動滑輪重和摩擦19、提高斜面的機械效率——①增大斜面傾角;②減小斜面的粗糙程度【需要重點瀏覽的課本實驗:標題后附課本頁碼】1、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系(P10)2、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P17)3、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P20)4、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P23——P24)5、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P30)6、研究液體內部壓強(P33——P34)7、大氣壓的測量(P40)8、浮力的測量及其影響因素(P50——P51)9、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P54)10、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P67)11、遠地點、近地點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的特點(P73)12、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P77)13、研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P82)14、各種機械的效率(滑輪、斜面、杠桿)【重要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探究存在多個因素影響的實驗轉換法——將無法觀察的現象轉換成容易觀察的現象(如:小球動能大小可以通過木塊被撞擊移動的距離反映)理想實驗法——在實驗基礎上進行科學推理(如:牛頓第一定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