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阿基米德原理1.經歷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的實驗過程.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并推導其數學表達式.3.能運用阿基米德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重點: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難點: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一、新課導入阿基米德設計實驗鑒定了王冠是否是用純金制成的.你知道他是如何解決這件事的嗎?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就是阿基米德原理.二、探究新知知識模塊一:探究浮力的大小【教師提問】我們已經學習了浮力,那么浮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關呢?【學生作答】浮力的大小和液體的密度、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教師提問】物體的體積與密度的乘積等于物體的質量,而物體的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質量成正比,那么浮力的大小是否和排開液體的重力有關呢?【交流討論】學生分組討論,提出猜想,教師從旁指導,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實驗演示】(1)如圖甲,用測力計測出某物體所受的重力G.(2)如圖乙,把被測物體浸沒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讀出這時測力計的示數.同時,用小桶收集物體排開的水.(3)如圖丙,測出小桶和物體排開的水所受的總重力G總.(4)如圖丁,測出小桶所受的重力G桶.甲乙丙丁把測得的數據記錄在設計好的表格中.(5)排開水的重力G排=G總-G桶.根據F浮=G-F彈,算出F浮,與G排比較大小.【教師講解】通過比較F浮和G排,得出結論: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F浮),浮力(F浮)的大小等于被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G排).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用公式表示為F浮=G排.知識模塊二:阿基米德原理【教師講解】(1)阿基米德原理的導出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2)物體“浸在液體中”包括“全部浸入(即浸沒)”和“部分浸入”兩種情況.浸沒時:V排=V浸=V物,F浮=G排=ρ液gV排=ρ液gV浸=ρ液gV物.部分浸入時:V排=V浸(3)同一物體浸沒在不同的液體中時,由于液體的密度不同,所受的浮力也不同.(4)阿基米德原理同樣適用于氣體.三、課堂演練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時,雙雙同學將體積相同但形狀不同的銅塊、鐵塊和鋁塊浸沒在水中的不同深處(已知ρ銅>ρ鐵>ρ鋁),三者所受浮力的大小關系是(D)A.F銅=F鐵>F鋁 B.F銅>F鐵>F鋁C.F銅>F鐵=F鋁 D.F銅=F鐵=F鋁2.小明在學習阿基米德原理時,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由圖可知物體A所受浮力為 1 N;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丙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應為 1.5 N.甲乙丙丁四、課堂小結同學們,我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收獲了不少知識.我們探究了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知道了阿基米德原理及其計算方法.五、板書設計第2節阿基米德原理一、探究浮力的大小1.猜想2.實驗3.結論:F?。紾排二、阿基米德原理1.導出式:F?。溅岩篻V排2.阿基米德原理同樣適用于氣體本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及運用.教學時引導學生思考物體受到的浮力與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之間的關系,然后用實驗得出結論F?。紾排.通過提出猜想、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加深學生對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