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13 北方地區-備戰2024年中考地理一輪復習知識清單(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13 北方地區-備戰2024年中考地理一輪復習知識清單(含解析)

資源簡介

備戰2024年中考地理一輪復習知識清單
專題13北方地區
目錄
思維導圖:感知全局,了解知識要點
知識梳理:5大知識總結,梳理必背知識、歸納重點
易混易錯:3個錯混點梳理,高效查漏補缺
真題賞析:5大命題點歸納,感知真題、知己知彼
考點一北方地區自然特征
(1)①大興安嶺、③青藏高原以東,②內蒙古高原以南,⑥秦嶺—⑧淮河以北,東臨⑨渤海和⑩黃海。
(1)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主要地形區有:A東北平原 C華北平原 B黃土高原
(2)氣候
①溫度帶:寒溫帶、中溫帶(東北平原)、暖溫帶(華北平原)
②干濕區:半濕潤區,降水量在400—800mm之間(東北林區屬濕潤區原因:距海近,蒸發量小)
③氣候類型: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屬溫帶季風氣候
④氣候特征:冬季寒冷,夏季炎熱,降水季節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
(3)東北平原在冷濕的環境下,發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因此東北平原被稱為“黑土地”。
(4)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被稱為“黃土地”。原因:黃土高原被黃土所覆蓋。黃河、海河從黃土高原挾帶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區堆積,形成廣闊的華北平原。
考點二北方地區農業
(1)北方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旱作農業區。
(2)北方地區發展農業的條件
①有利條件:北方地區平原廣闊,土壤肥沃,耕地集中連片, 適宜大規模機械化耕作 。
②不利條件: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降水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嚴重。
華北春旱
1.自然原因 春季降水較少,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季升溫快,蒸發量大
2.人為原因:春季正值華北平原冬小麥反青和玉米棉花出苗, 農業用水量較大。
3.治理措施:(1)跨流域調水:如南水北調
(2)修建水庫
(3)發展節水農業:如地膜覆蓋,灌溉方式采用噴灌、滴灌,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
(3)從長遠來看,發展節水農業,才是這里農業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耕地類型 旱地
糧食作物 小麥(東北平原—春小麥)(華北平原—冬小麥) 玉米(東北平原) 谷子(黃土高原)
糖料作物 甜菜
油料作物 大豆(東北平原)花生(華北平原)
其他主要經濟作物 棉花(華北平原)
作物熟制 東北平原——一年一熟、華北平原——兩年三熟
考點三東北三省
(1)東北三省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
(1)地形:以山地和平原為主。
山地:①大興安嶺 ②小興安嶺 ③長白山
平原:東北平原(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
(2)主要河流
④黑龍江:中俄兩國界河,是我國緯度最高,結冰期最長河流。支流有松花江(源頭長白山)和烏蘇里江
⑤鴨綠江⑥圖們江:中朝兩國界河(鴨綠江向南流入黃海,圖們江向北流入日本海,兩河均發源于長白山)
東北地區除夏汛外,每年春季還會有一次春汛。 春季氣溫回升時,積雪融化會形成春汛。
(3)東北三省氣候特點:冷濕(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特征 成因
冷 大部分地區冬季漫長嚴寒, 夏季短促溫暖 ①緯度較高,主要位于中溫帶 ②又緊鄰亞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風源地(蒙古和西伯利亞)
濕 降水集中在夏季, 冬季降雪較多,積雪期長 氣溫低,蒸發量少,屬于濕潤和半濕潤區 冬季積雪多,植被覆蓋率好
(4)東北三省大部分地區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溫暖(中溫帶);
大興安嶺北部地區長冬無夏(寒溫帶),只有南部的遼東半島冬季較短(暖溫帶)
描述東北三省的詞語:山環水繞,沃野千里;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倉
農業發展——從“北大荒”到“北大倉”:
(1)農業發展條件
有利條件:東北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大規模機械化耕作;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
不利條件:緯度較高,氣溫條件只能滿足農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在春秋季節,由于經常受寒潮影響,容易發生低溫凍害。
(2)主要農作物:盛產小麥、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國機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糧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
(3)存在問題:墾荒擴大耕地,造成濕地面積銳減、生態環境惡化
(4)為禁止開荒,退耕還濕, 保護現有耕地,建立自然保護區
(5)東北三省成為商品糧基地的條件:
自然條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雨熱同期
社會條件:地廣人稀,農業科技水平高
東北三省能夠大面積種植水稻的原因:
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水源充足,有利于水稻的生長;農業科技水平高。
(1)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新中國工業的搖籃”——東北三省(遼中南工業基地)
(2)工業布局特點:靠近礦產地和鐵路線
(3)發展重工業的主要(資源)條件:
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特別是煤、鐵、石油等礦產品在全國有重要的地位。
(4)問題及解決措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a. 產業結構單一 —— 優化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b. 設備老化 —— 加快技術改造,更新設備,培養科技人才
c. 資源枯竭 —— 調整能源結構,工業轉型升級
(5)東北三省形成了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學工業為主導,包括煤炭、電力、建材、森林等工業部門的比較完整的重工業體系。
(6)哈爾濱發展工業交通優勢:鐵路和河運 大連發展工業的交通優勢:鐵路和海運
考點四 黃土高原
(1)位置范圍:東起B太行山脈,西至C烏鞘嶺,北連E內蒙古高原(大致以長城為界),南抵A秦嶺
(2)主要所跨省區:自西向東為——甘肅、寧夏、陜西、山西
(3)黃土風情:民居—窯洞,民歌—信天游,白羊肚頭巾,革命圣地—延安
(1)黃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
(2)成因:“風成說”——黃土是從中亞、蒙古高原和我國西北部內陸地區的荒漠、戈壁吹過來的。
(3)地貌景觀:黃土土質疏松,極易受流水的侵蝕。流水侵蝕使得黃土高原地表支離破碎、溝壑縱橫,
形成塬、墚、峁、川等黃土地貌景觀。
(4)黃土川——溝谷進一步發育成川,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農業發達,人口集中的地區,
其中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是黃土高原最大的兩個川。
(5)黃土高原地表景觀:千溝萬壑,支離破碎。原因:長期的水土流失
(1)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問題是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黃土土質疏松,多孔隙,許多物質易溶于水
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③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護
人為原因:①人多地少,長期的過墾過牧,導致生態環境惡化
②修路、采礦等活動破壞地表
(2)水土流失的危害:
①帶走肥沃土壤,破壞農田和村莊,自然災害加劇,生態環境破壞。
②泥沙下泄導致河流含沙量劇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庫,給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難。
(3)水土流失的治理——水土保持
①采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和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
②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退耕還林還草,減少過度放牧牲畜數量等。
考點五 北京
(1)地理位置:位于華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
(2)經緯度位置:(40°N,116°E),北溫帶,四季分明
(3)東臨天津市,其他三面與河北省相鄰。
(4)交通位置:京杭運河起點 ,向南進入華北平原,向東可到渤海,出山海關到東北平原,向西北出居庸關到內蒙古高原,向西進入黃土高原。
(1)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
(2)主要河流:永定河 、京杭運河 、潮白河
(3)氣候:半濕潤區,暖溫帶,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京自然地理條件的優勢
(1)海陸位置:海陸位置優越,雖居內陸,但距海較近。
(2)地形地勢:戰略位置優越,戰爭年代,三面環山易守難攻;和平年代,東南平坦,適宜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
(3)交通位置:交通位置優越,對外聯系方便。
(4)緯度位置:緯度位置優越,地處暖溫帶,位于半濕潤區,干濕適中。
(1)政治中心:人民大會堂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所在地,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所在地。
(2)文化中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美術館,圖書館,展覽館,博物館,體育館等
(3)國際交往中心:跨國公司,國際會議,國際組織代表機構等,雙奧之城
(4)科技創新中心:高端人才集聚,科技基礎雄厚,擁有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1)《世界遺產名錄》:長城、明清故宮、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頤和園、天壇、明十三陵等。
(2)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的皇宮,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筑群。
(3)頤和園: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
(4)前門大街:老北京城最繁榮的商業街
(5)南鑼鼓巷:我國唯一完整保存著元大都里坊風貌的傳統民居(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和胡同是拆除還是保護?—— 有選擇性的保護
(6)紫禁城居于舊城的中心,體現了“普天之下,唯我獨尊”的帝王思想。面向南方是舊城布局的主導方向,這既有利于居室避寒采光,又體現了“面南而王” 的傳統觀念。
(1)城市規模不斷擴大,簡稱中央商務區等一批重點功能區,在城市中心區外圍形成了一批衛星城。
(2)北京已經形成了航空、公路、鐵路四通八達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市區形成了環形加放射狀的快速道路網。
(3)北京正在朝著“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目標邁進。
(4)“首鋼”遷出北京已經建設城市街心公園,目的都是改善北京的城市環境。
(1)北方大部分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但內部氣候差異較大。具體差異:
①緯度因素:東北地區的緯度較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高,因此氣溫較低。
②海陸因素:沿海地區的降水量較內陸地區降水量大。
③地形因素:如太行山脈東側的華北平原較西側的黃土高原降水多,且氣溫高些。
黃土高原是最典型的黃土地,而流經黃土高原的黃河是華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因此華北平原也是黃土地。
(1)黃土土質疏松,易受流水侵蝕,是因為黃土顆粒小,易溶于水。
(2)黃土不易崩塌,可開鑿窯洞,是因為黃土直立性好。
考點一 北方地區自然特征
圖為我國北方地區輪廓圖,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北方地區共同的自然環境特征有( )
A.降水季節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秋季
B.平原廣闊,是我國重要的水田農業區
C.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棉花等
D.年降水量少于800mm,耕地以旱地為主
2.下列關于①②兩地地理差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地為暖溫帶.②地為寒溫帶 B.①地種冬小麥,②地種春小麥
C.①地是黑土地,②地是黃土地 D.①地屬半濕潤區,②地屬濕潤區
3.民居反映當地的自然環境特征,①地區的民居特點為( )
A.房頂坡度小,墻體厚、窗戶大 B.房頂坡度小,墻體薄、窗戶小
C.房頂坡度大,墻體厚、窗戶小 D.房頂坡度大,墻體薄、窗戶大
4.我國北方地區的地形主要是( )
A.山地 B.平原和高原 C.盆地 D.盆地和高原
在我國華北和東北地區,一些城市通過對老舊樓房進行貼保暖層、淘汰小鍋爐、推廣節能門窗等“暖房子”改造工程,使冬季室內溫度普遍提高了3~5℃。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5.實施“暖房子”改造工程是為了讓老百姓在( )
A.春季住得更涼爽 B.夏季住得更溫暖
C.秋季住得更涼爽 D.冬季住得更溫暖
6.實施“暖房子”改造工程的意義主要有( )
A.保護耕地 B.緩解交通 C.節能減排 D.美化環境
7.讀我國“北方地區圖”,回答問題。
(1)北方地區與甲地區的分界線是D________(山脈)F_______(河流)。
(2)該地區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B是_______。
(3)圖中C山脈是_______,完全在我省境內,是我國的天然林區之一,G_______是我國的“林都”。
(4)A是我省的鄰省_______,E平原在冷濕環境下發育著肥沃的“_______”。
考點二 北方地區農業
近年來,太原市小店區北格鎮流澗村依托得天獨厚的沙質土壤和氣候條件,引進大蔥新品種和全新種植技術,打造“流澗大蔥”品牌。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流澗村適宜種植大蔥的氣候條件是( )
A.雨熱同期 B.溫和濕潤 C.寒冷干燥 D.高溫少雨
2.流澗村農業實現由“靠天收”向“慧種田”轉變,主要得益于( )
A.市場需求 B.科學技術 C.生產經驗 D.自然條件
近年來,吉林、河南兩省相繼提出實施“秸稈變肉”工程和“秸稈變肉換奶”計劃,一是重點推進秸稈飼料化進程(2021年吉林、河南秸稈產量分別為4000萬噸和6550萬噸),二是穩妥推進具有良好經濟與生態意義的“糧改飼”工作,即在玉米產區規模化種植青貯玉米、甜高粱、苜蓿等飼料作物,以滿足肉牛等發展需求。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3.導致吉林、河南兩省年秸稈產量差異的可能原因是( )
A.吉林省年降水量較多,易發生洪澇災害
B.河南省以種植小麥、玉米、水稻等為主,秸稈產量大
C.吉林省多黑土,土層深厚,土壤肥沃
D.河南省緯度較低,熱量條件較好
4.由材料可知,推進“糧改飼”工作對當地經濟發展的意義( )
A.優化農業結構,增加糧食產量
B.有利于秸稈還田,增加土壤肥力
C.推動種植技術的進步,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
D.實現了種養結合,促進了當地畜牧業的發展
5.閱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河南省是全國的農業大省、糧食生產大省,小麥產量居全國第一。2019年兩會期間,習總書記在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河南要扛穩糧食生產安全這個重任,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圖1為河南省地圖和氣候資料,圖2為冬小麥生長條件簡介。
(1)讀圖1,在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河南省大部分屬于_______地區。河南古稱“中原”,從海陸位置看,河南省地處_______;從地形來看,河南省東部地區地處_______(地形區)。
(2)分析河南省小麥產量居全國首位的優勢自然條件:_______;_______。
資料:至2018年,河南省農業領域共獲得國家科技獎勵34項,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0.8%,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
(3)讀圖3和資料,近三年來全國小麥播種面積持續減少,而河南省2018年小麥播種面積卻顯著增加。河南省小麥產量三年間持續增長,主要原因是_______和_______水平的提升
如今,在我國老百姓的餐桌上,1/2的火腿腸、1/3的方便面、3/5的湯圓、7/10的水餃產自河南。堅持立足農業,以農興工、以工促農,使河南從改革開放前的“缺糧大省”轉變為“中原糧倉”,而今更變為“國人廚房”。
(4)根據以上資料,請將耕地、糧食、人口、科技這四個關鍵詞填在框圖中相應的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山東省依托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資源、充足的勞動力以及國家的開放政策等,經濟發展迅速。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山東省的緯度位置是_______,圖中A、B、C、D四城市中代表泰安市的是_______。
(2)山東省水資源十分短缺,春旱是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給社會經濟造成深刻影響。春旱產生的原因是_______;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措施是_______。
(3)目前,黃河三角洲正以每年2~3千米的速度向渤海推進,形成大片新增土地,被譽為“共和國最年輕的土地”,試解釋其形成過程。_______。
(4)21世紀被稱為“海洋世紀”。山東省海洋資源豐富,海洋經濟發展迅速,是山東省經濟新的增長點之一。試舉一個合理開發與利用海洋資源的例子。_______。
考點三 東北三省
東北三省是我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圖為該地區農業發展的優勢自然條件示意。完成下面小題。
1.東北三省糧食生產的有利條件是( )
A.山環水繞,沃野千里 B.地形崎嶇,黑土廣布
C.大陸性氣候,雨熱同期 D.河流眾多,無結冰期
2.為保障商品糧生產,措施合理的是( )
A.開墾濕地,擴大耕地面積 B.保護黑土,防止肥力下降
C.培育良種,推廣雙季稻 D.精耕細作,推廣小型農業機械
東北三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建成的第一個重工業基地,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3.東北三省發展成為我國最大重工業基地的主要優勢是( )
A.礦產豐富 B.河網密布 C.土壤肥沃 D.濕地廣大
4.圖中四個城市,海陸交通均便利的是( )
A.哈爾濱 B.長春 C.沈陽 D.大連
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農業基地,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能源安全方面的戰略地位十分突出,其東部的三江平原有我國面積最大的沼澤濕地,濕地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被稱為“地球之腎”。完成下面小題。
5.東北地區成為我國重要的工農業基地,主要的有利自然條件有( )
①地勢平坦②勞動力較豐富③土壤肥沃④氣候雨熱同期⑤礦產資源豐富⑥科技水平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6.下列對濕地的主要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維護生物多樣性 B.涵養水源
東北地區有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工業基地。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7.近年來,國家在東北地區提倡恢復沼澤,限制開荒。這是因為( )
A.我國糧食產量高,不需要再墾荒種糧
B.著力發展工業,無需加強農業生產
C.保護濕地,維護生態,維持生物多樣性
D.要實現經濟轉型,不再發展農業
8.以下不是東北地區工業發展優越條件的是( )
A.礦產豐富 B.交通便利 C.地形平坦 D.氣候濕熱
9.該地區礦產豐富,交通便利,被譽為“新中國工業的搖籃”,其工業發展特點是( )
A.綜合性工業為主 B.高新技術產業為主
C.輕工業為主 D.重工業為
10.2022年6月東北最大的電力能源投資項目紅沿河核電站全面投產,并成為國內在運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站。同年,紅沿河核電站利用發電余熱能供暖示范項目正式投運供熱,該項目惠及眾多當地居民。讀紅沿河核電站所在區域圖(圖1)和東北某地氣候資料圖(圖2),完成下列小題
圖1 圖2
(1)遼寧的簡稱是_______;東北地區地處我國四大地理分區中的_______地區。
(2)該地區有豐富的_______、石油、鐵礦等資源,有我國最大的_______(選填“重”或“輕”)工業基地,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禁止重工業的發展 B.加大資源開發力度
C.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D.大力發展采礦工業
(3)東北過去主要利用煤炭供暖,與傳統供暖方式相比,核能供暖的大氣污染較_______(選填“大”或“小”)。
(4)讀東北某地氣候資料圖,可知東北氣候特征是夏季_______,冬季_______;據此,推測東北地區利用核能余熱開始供暖的時間為( )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11.【暢游華夏感受人文】2023年5月,小梅一家乘坐“天路格桑花—暢游東北”旅游專列前往黑龍江漠河,一路暢游山海關、沈陽故宮等著名景點。如圖為東北地區地形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小梅了解到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其中,“山”包括大興安嶺、小興安嶺、_______等,“水”包括_______、烏蘇里江、圖們江、鴨綠江等。
(2)小梅準備衣物時,應參考下列哪幅圖_______。
A. B.
C. D.
(3)小梅在旅行途中發現,東北地區主要有耕地、_______、草地等土地利用類型,有多種農作物和經濟林木生長。
(4)旅途中,小梅能體驗到的旅游項目是_______。
A.天山游牧場 B.岳陽樓觀洞庭 C.長白山覓人參 D.雨林看大象
(5)東北的五常大米是中國最好的大米之一。試從氣候、地形、土壤等因素任選其一,分析五常地區種植水稻的有利條件。
12.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東北三省位于我國的東北部,山環水繞,沃野千里,資源豐富,工業基礎好,被稱為“新中國工業的搖籃”。區域內沼澤廣布,特別是三江平原地區,地勢低平,分布著我國最大的淡水濕地。新中國成立后,經過50多年的開墾,三江平原已建成我國機械化程度較高的商品糧基地。圖1為東北地區位置示意圖,圖2為大慶工業結構圖。
(1)三江平原由于緯度高,氣溫較_______,蒸發_______,地勢低平,排水不暢,形成了我國最大的淡水濕地。請列舉濕地的生態環境功能______________(至少2條)。
(2)三江平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其形成原因有。(至少2條)
(3)從大慶工業結構圖可以看出,大慶以_______(重/輕)工業為主,主要的工業部門是_______、_______,該地工業部門的形成主要是依托當地豐富的_______資源。
(4)請為大慶經濟可持續發展出謀劃策______________。(至少2條)
1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 糧食安全是指保證人們能夠及時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夠食物。近年來,東北三省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糧食產量占全國的15以上,商品糧約占1/4,對全國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高達50%以上,成為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下圖1是東北三省位置示意圖,下圖2是2020年東北三省主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統計圖。
(1)東北三省主要的耕地類型是_______(填“水田”或“旱地”)。根據圖2分析東北三省播種面積最大的糧食作物是_______,有利于該糧食作物生長的氣候條件是_______。
(2)圖中松花江為東北糧食生產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水源,它主要的汛期是春汛和_______,春汛的主要補給水源是_______。
(3)東北地區由于緯度較高,農作物熟制一般為_______;河南省和黑龍江省同樣大部分地處平原,但黑龍江省糧食商品率較高,其主要的社會經濟原因是_______。
(4)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我們應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大量出口糧食 ②保護耕地數量 ③科技培育良種 ④鼓勵農民種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考點四黃土高原
1.治理黃土高原“跑水、跑土、跑肥”現象的根本措施是( )
A.節約用水,提高水利用率 B.使用化肥,提高土壤肥力
C.保護植被,開展植樹種草 D.加固溝渠,水道裁彎取直
2.黃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黃土風情”。下列能體現“黃土風情”的一組是( )
①安塞腰鼓②信天游③潑水節④白羊肚頭巾⑤糌粑
A.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特定的地理環境,不同地域形成的藝術和體育文化要素呈現出不同特色。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3.安塞腰鼓以粗獷豪放、剛健雄渾著稱,興起于( )
A.青藏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云貴高原 D.黃土高原
4.以賽馬為傳統體育項目的地區,其農業生產部門主要是( )
A.種植業 B.林業 C.畜牧業 D.漁業
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國——中亞峰會在陜西省西安市舉行,完成下面小題。
5.匹配正確的是( )
A.①——冀——石家莊 B.②——鄂——武漢
C.③——寧——銀川 D.④——隴——蘭州
6.陜北屬于黃土高原的一部分。下列關于黃土高原的敘述,不正確的選項是( )
A.各類面食是當地人民的主要食物 B.信天游是其富有民俗特色的民歌
C.當地地表形態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D.四合院屬于當地的傳統民居形式
近年來,陜西省針對采礦過程中形成的廢石堆采取了臺階式平整治理方法,取得了明顯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下圖為廢石堆治理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7.陜西省的簡稱為( )
A.陜或秦 B.甘或隴
C.貴或黔 D.川或蜀
8.牧草和灌木主要的生態作用是( )
A.減少噪音 B.凈化空氣
C.保持水土 D.吸煙滯塵
9.護坡擋墻主要的作用是( )
A.降低坡度 B.阻擋水流 C.減少地震 D.保護坡體
10.閱讀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為黃土高原重要組成部分的陜北地區是革命老區,包括榆林和延安兩市。昔日,陜北地區每遇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特別嚴重。現在,沙地披綠裝,坡耕地變梯田,荒山變果園,土不下坡,綠水長流,陜北地區逐漸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
(1)陜北地區大部分位于_______(地形區),其地勢特點是_______。
(2)結合材料,歸納昔日陜北地區水土流失特別嚴重的自然原因。(答出2點即可)
(3)水土流失實驗說明,_______具有防止或減輕水土流失的作用。
(4)陜北地區既要發展經濟,讓人們過上富足的生活,又要不斷提高環境質量。請為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你的建議。(答出2點即可)
考點五北京
1.2023年3月5日至3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在北京召開,體現的北京城市職能是( )
A.政治中心 B.經濟中心 C.貿易中心 D.工業中心
京津冀協同發展利于緩解首都巨大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壓力,發揮京津冀三地各自的產業代勢。2005年3月,首鋼搬遷到河北省曹妃甸,研發中心留在北京,首鋼原址改造成工業遺址公園。首鋼滑雪大跳臺就是在首鋼原廠址上建設的北京冬奧會比賽場館之一。下圖是凱凱同學查閱資料后,給首鋼滑雪大跳臺做的名片。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2.首鋼滑雪大跳臺( )
A.是現代北京符號,承擔文化職能 B.在冬奧會結束后,拆除恢復原貌
C.設計元素“飛天”,靈感源于信天游 D.在工業遺址上建造,建設成本高
3.首鋼搬遷利于發揮( )
A.河北的技術優勢 B.北京的科技優勢
C.河北的市場優勢 D.天津的資源優勢
第二十四屆冬季奧運會于2022年2月20日晚在國家體育場閉幕,北京成為世界首座“雙奧之城”。北京冬奧會秉承綠色奧運的理念,主火炬首次實現“零碳”排放。讀北京市地形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4.有關北京市自然地理環境與城市特征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B.是中國的經濟中心
C.是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
D.中關村是著名的鋼鐵工業區
5.下列行為符合綠色發展、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使用一次性竹筷 B.在網上叫外賣
C.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D.洗漱后不擰緊水龍頭
2008年夏季奧運會和2022年冬季奧運會都在北京召開,使北京成為“雙奧之城”。圖左為北京及周邊圖,圖右為北京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6.北京成為“雙奧之城”的有利條件,不包括( )
A.經濟繁榮,交通便利 B.是中國的首都
C.承辦過大型國際賽事,設施完善 D.冬季溫和多雨
7.對圖中地理信息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是我國內海之一——黃海 B.②是京杭運河
C.河流自東南流向西北 D.北京屬于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2023年5月26日,以“開放合作,共享未來”為主題的中關村論壇在北京召開,來自世界各地1100多名專家學者討論了“科技創新”和“國際合作”等話題。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8.中關村論壇召開,體現北京是我國( )
①政治中心②國際交往中心③科技創新中心④文化中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北京科技創新產業發達,主要是北京( )
A.礦產資源豐富 B.生態環境優美 C.高端人才眾多 D.歷史積淀深厚
10.會議結束后,專家學者可在北京游覽( )
A.故宮 B.西湖 C.日月潭 D.長白山
11.雄安新區是黨中央批準建設的首都功能拓展區。讀“京津冀一體化示意圖”,雄安新區選址主要考慮的是( )
①與京津兩地距離遠近適中②人口稠密,城市設施完善
③生態環境較好,發展潛力大④東臨渤海,貨物運輸便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北京是著名古都和歷史文化名城,也是現代化大都市。圍繞新時代北京建設新成就,同學們開展學習交流。左圖為北京市簡圖。右圖為2015-2020年北京市再生水利用量統計圖。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主題一生態之城
北京市水資源短缺,部分河段曾經干涸、污染嚴重。經過綜合治理,多條河流實現全線水流貫通入海,水清岸綠,其中再生水功不可沒。
(1)圖中,北京市主要河流有河、潮白河、北運河、拒馬河、泃河等。
(2)自2015年以來,北京市再生水利用量呈現_______趨勢,其中,利用量最多的是_______用水。再生水已經成為北京市供水的重要來源。
主題二科技之城
北京是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的高地,以“三城一區”為主平臺打造兩大產業帶,發揮科技示范引領作用。
(3)“三城一區”與兩大產業帶相互支撐,共同發展。北京市主要依托_______,打造北部研發創新與信息產業帶;主要依托打造南部先進智造產業帶。(將數字序號填寫在對應的橫線上)
①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②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學城、懷柔科學城
(4)建設“三城一區,加快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這最能體現出北京是全國的( )(單項選擇)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科技創新中心 D.國際交往中心
主題三文化之城
博物館以征集、保護、研究、傳播并展出具有代表性的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要形式,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學習機會。北京市政府制定規劃,積極推進“博物館之城”建設。
(5)依據資料,概括北京市建設“博物館之城”的有利條件。
(6)從生態科技、文化的角度,任選其一,結合實例,說出北京建設新成就的積極影響。
參考答案
考點一 北方地區自然特征
1.D 2.C 3.C
【解析】1.北方地區降水季節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A錯誤;平原廣闊,是我國重要的旱地農業區,B錯誤;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由于緯度高,氣溫低,不適宜棉花種植,C錯誤;年降水量少于800mm,耕地以旱地為主,D正確。故選D。
2.讀圖可知,①地為中溫帶,②地為暖溫帶,A錯誤;①地種春小麥,②地種冬小麥,B錯誤;①地是黑土地,②地是黃土地,C正確;①地屬半濕潤區,②地屬半濕潤區,D錯誤。故選C。
3.①東北地區緯度高,冬季寒冷,降雪多,房頂坡度大,有利于排雪,墻體厚、窗戶小有利于防寒保暖,C正確,ABD錯誤。故選C。
4.B
【解析】北方地區位于秦嶺、淮河以北,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以東,我國北方地區的地形區主要有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和東北平原,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故選B。
5.D 6.C
【解析】5.北方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實施“暖房子”改造工程是為了讓老百姓在冬季住得更溫暖。D符合題意,故選D。
6.北方地區由于緯度較高,氣溫較低,冬季熱量不足,“暖房子”改造工程減少了對煤炭的燃燒,有利于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但該工程不能保護耕地、緩解交通和美化環境。C正確,故選C。
7.(1) 秦嶺淮河(2)京津唐工業基地(3) 小興安嶺伊春(4) 吉林黑土地
【解析】(1)讀圖分析,甲是南方地區,北方地區與甲地區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D是秦嶺,F是淮河。
(2)讀圖分析,B是京津唐工業基地,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3)讀圖分析,C山脈是小興安嶺;G是伊春,是我國的“林都”,中國最大的森林城市,森林覆蓋率在全國地級城市中最高。
(4)讀圖分析,A是吉林省,E是三江平原,緯度較高,氣候冷濕,發育著肥沃的黑土地,是我國重要商品糧基地。
考點二 北方地區農業
1.A 2.B
【解析】1.由材料可知,流澗村位于太原市小店區北格鎮,地處我國的北方地區,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適宜種植大蔥,A正確,BD錯誤;寒冷干燥是種植大蔥的不利氣候條件,排除C,故選A。
2.流澗村農業實現由“靠天收”向“慧種田”轉變,慧種田指智慧種田,需要依靠科學技術培養熟悉農業生產規律、熟練運用各種現代生產裝備、懂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普及各種先進農業機械,B正確;與市場需求、生產經驗、自然條件關系不大,排除ACD,故選B。
3.D 4.D
【解析】3.由材料“2021年吉林、河南秸稈產量分別為4 000萬噸和6 550萬噸”可知,吉林秸稈產量小于河南。吉林和河南均位于我國東部季風區,降水豐富,故年降水量不是導致兩省秸稈產量差異的主要因素,A錯誤。兩省農業發展均以旱作谷物為主,作物結構相差不大,B錯誤。吉林有黑土分布,土壤肥力充足,條件更好,C錯誤。吉林主要位于中溫帶,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而河南地處暖溫帶和北亞熱帶地區,熱量資源可滿足作物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的要求,故河南比吉林秸稈產量更多,D正確。故選D。
4.推進“糧改飼”有利于優化農業結構,實現了種養結合,對種植技術影響較小,促進了當地畜牧業的發展,不利于秸稈還田,因此不會增加糧食產量,ABC錯誤,D正確。故選D。
5.(1) 北方內陸華北平原(2) 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河流灌溉,水源充足(3) 小麥播種面積增加農業科技(4) 人口耕地耕地
科技糧食
【解析】(1)在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河南省大部分屬于秦嶺--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區;從海陸位置看,河南省地處內陸,古稱“中原”,主要位于華北平原。
(2)河南省小麥產量居全國首位的優勢自然條件: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平原面積較大,耕地較充足。
(3)由圖可知,近三年來全國小麥播種面積持續減少,而河南省2018年小麥播種面積卻顯著增加,河南省小麥產量三年間持續增長,原因在于小麥播種面積增加和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
(4)根據材料,結合河南省實際可知,河南省由于人口增加,城鄉發展,使該省區耕地減少,成為“缺糧大省”;為此河南省采取保護耕地和科技興農的措施,糧食得以增產,使河南省成為“中原糧倉”,而后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增加經濟收入,成為“國人廚房”,進而開展扶貧攻堅,促進城鄉發展。
6.(1) 中緯度;暖溫帶;大部分在34°N—38°N間 C
(2) 山東省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強;春季降水少等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南水北調);節約用水等
(3)黃河含沙量高,年輸沙量大,在入海的地方,流速減慢,大量泥沙在此淤積,形成了黃河三角洲
(4)石油資源開發、漁業養殖與捕撈、海洋旅游等
【解析】(1)由圖可以看出,山東省全部位于30°--60°之間的中緯度地;從我國劃分的熱量帶看,是位于秦嶺--淮河以北的暖溫帶;大部分緯度位于34°N—38°N間。表示泰安的是圖中C字母所示的位置。
(2)山東省春旱現象嚴重,其主要自然原因是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強;春季降水少,水資源總量少;其主要社會經濟原因是經濟發達、耕地多、人口眾多;工農業和生活需水量大,浪費和污染現象嚴重。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措施:①修建水庫、②跨流域調水-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節約用水、減少水污染等措施解決。
(3)黃河三角洲的形成是由于黃河含沙量大、年輸沙量大,在入海的地方,由于海水的頂托、大量泥沙在此慢慢淤積、日積月累、形成了黃河三角洲。
(4)山東省海洋資源豐富,在開發過程中,應該注意保護海洋生態,可以進行石油資源開發、海鹽開發;以及漁業資源開發與捕撈;還可以發展海洋旅游等。
考點三 東北三省
1.A 2.B
【解析】1.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有利于糧食生產,A正確;東北地區中部以平原為主,地形平坦,B錯誤;東北為溫帶季風氣候區,C錯誤;東北緯度高,冬季氣溫低于0℃,有結冰期,D錯誤;故選A。
2.開墾濕地,擴大耕地面積,會破壞區域生態環境,A錯誤;保護黑土,防止肥力下降,可以保障糧食生產,B正確;東北緯度高,氣溫低,不適宜推廣雙季稻,C錯誤;東北地廣人稀,是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D錯誤;故選B。
3.A 4.D
【解析】3.重工業消耗資源比較多,而從圖中可知,東北三省礦產資源豐富,是東北三省發展重工業的有利條件,A正確;重工業的發展與河網密布、土壤肥沃、濕地廣大關系不大,BCD錯。故選A。
4.圖中哈爾濱、長春和沈陽均不臨海,海上交通并不便利,ABC錯誤;而大連位于沿海地區,且有鐵路線連接,海陸交通便利,D項正確。故選D。
5.B 6.
【解析】5.東北地區有我國最大的平原東北平原,面積廣闊,地形平坦,故①項正確;東北地區地廣人稀,勞動力資源不多,故②項錯誤;東北地區氣候冷濕,發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故③項正確;東北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氣候雨熱同期,故④項正確;東北地區礦產資源豐富,故⑤正確,東北地區的科技水平并不發達,故⑥錯誤。且②⑥不屬于自然條件。故B符合題意,排除ACD,選B。
6.濕地的主要功能是:保持生物多樣性,提高環境質量;蓄洪防旱,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清除一切污染物,太過于絕對,濕地只能夠相對改善。故C符合題意,排除ABD,選C
7.C 8.D 9.D
【解析】7.國家在東北地區提倡恢復沼澤,限制開荒,主要是為了保護東北地區的濕地,維護生態,維持生物多樣性,C對;當前我國糧食產量嚴重不足,尤其是重點城市糧食產量普遍不高,加上人口相對較多,因此人均糧食產量相對較低,A錯;著力發展工業,無需加強農業生產說法錯誤,應當工農服并舉,B錯;要實現經濟轉型,不能不發展農業,農業是重中之重,D錯;故選C。
8.礦產豐富、交通便利以及地形平坦是東北地區工業發展優越條件,ABC對;氣候濕熱屬于南方地區自然環境,D錯;結合題意,故選D。
9.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是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故A錯誤;我國高新技術產業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故B錯誤;我國的輕工業中心在珠江三角洲,故C錯誤;我國東北地區煤、鐵等資源豐富,東北三省被譽為“新中國工業的搖籃”,其工業發展特點是利用資源特點發展重工業為主,故D正確。故選:D。
10.(1) 遼北方(2) 煤礦重 C(3)小(4) 高溫多雨寒冷干燥 D
【解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遼寧的簡稱是遼;東北地區地處我國四大地理分區中的北方地區,北方地區主要包括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和東北平原。
(2)讀圖可知,該地區有豐富的煤炭、石油、鐵礦等資源,有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遼中南工業基地,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科技水平,C正確。禁止重工業的發展不利于經濟的發展,A錯誤。加大資源開發力度、大力發展采礦工業都屬于傳統工藝,不能實現振興的目的,BD錯誤。故選C。  
(3)東北過去主要利用煤炭供暖,與傳統供暖方式相比,核能供暖的大氣污染較小,釋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較少,有利于環境保護。
(4)讀東北某地氣候資料圖,可知東北屬于溫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征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據此,推測東北地區利用核能余熱開始供暖的時間為秋末的11月,D正確。2月已經是寒冬,早就開始供暖,A錯誤。5月已經進入春末,供暖早已結束,B錯誤。8月是炎熱的無需供暖,C錯誤。故選D。
11.(1) 長白山脈黑龍江(2)D(3)林地(4)C
(5)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降水充沛,日照時間長;地形:地勢平坦,平原廣布;土壤:黑土廣布,土壤肥沃
【解析】(1)東北地區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為主,其地表結構呈山環水繞、沃野千里的特點,“山”包括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水”包括黑龍江、烏蘇里江、圖們江、鴨綠江及黃、渤二海的環繞。
(2)東北地區最顯著的氣候特點是為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A是熱帶沙漠氣候;B是熱帶雨林氣候;C是地中海氣候;D是溫帶季風氣候;小梅去的是東北,準備衣物時,應參考D,排除ABC,選D。
(3)土地的利用類型可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類型。小梅在旅行途中發現,東北地區主要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利用類型,有多種農作物和經濟林木生長。
(4)中國天山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岳陽樓位于湖南省岳陽市;長白山位于吉林省安圖縣;雨林一般位于熱帶;東北地區指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以及內蒙古東五盟市構成的區域,簡稱東北。小梅去東北只能體驗長白山覓人參,C正確;其它三地不在東北,排除ABD,選C。
(5)五常市位于黑龍江省最南部,該地以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降水充沛,日照時間長;該地平原面積廣大,地形平坦開闊,利于耕種;該地以黑土地為主,有機質豐富,利于水稻的生長。
12.(1) 低弱/較弱涵養水源;降解污染物;維護生物多樣性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人少地多,人均耕地面積大,糧食需求少;機械化水平高
(3) 重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石化行業
石油和天然氣
(4)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加大環保力度;提高核心競爭力。
【解析】(1)三江平原由于緯度高,氣溫較低,蒸發較弱,地勢低平,排水不暢,形成了我國最大的淡水濕地。濕地的生態功能主要有:濕地能夠涵養水源,補充地下水;在發生大規模降雨時調節水流量,避免洪水的發生;濕地能夠凈化水質,促進污染物的降解;濕地為多種動植物提供棲息地,能夠維護生物多樣性。
(2)三江平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其形成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土地面積廣闊;雨熱同期;人口少,糧食的商品率高;機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較高。
(3)從大慶工業結構圖可以看出,大慶以重工業為主,主要的工業部門是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石化行業,該地工業部門的形成主要是依托當地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
(4)大慶經濟可持續發展措施:加快發展接續產業,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促進經濟轉型;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對已污染的環境加強治理,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增強自我造血能力,提高核心競爭力等。
13.(1) 旱地玉米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夏季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冬季氣溫低,寒潮多發,病蟲害少。(任答一點,意思合理即可)
(2) 夏汛春季冰雪(積雪)消融或季節性積雪融水。(意思合理即可)
(3) 一年一熟地廣人稀,人口少,本地糧食消費量小。(意思合理即可)
(4)B
【解析】(1)東北三省位于我國的北方地區,主要的耕地類型是旱地。根據圖2分析東北三省播種面積最大的糧食作物是玉米。東北地區有利于玉米生長的氣候條件是:①溫度適宜:東北地區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有足夠的熱量供應,是玉米生長所需的溫度范圍。此外,東北地區的晝夜溫差較大,有助于玉米的生長和充實籽粒;東北地區冬季寒冷干燥,氣溫低,寒潮多發,病蟲害少;②充足的陽光照射:東北地區夏季陽光充足,日照時間長,有利于光合作用的進行,促進玉米的生長和養分積累;③降水適宜:東北地區夏季降水較多,有利于提供玉米生長所需的水分。適度的降水可以保持土壤濕潤,滿足玉米生長的需求。
(2)松花江是東北地區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流域范圍廣泛,覆蓋了黑龍江、吉林和遼寧等省份。松花江為東北糧食生產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水源,它主要的汛期是春汛和夏汛,春汛期一般發生在3月至5月,這個時候正是冰雪融化的季節,雪水融化后進入松花江,為東北地區的農田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春汛的水量相對較大,有助于滿足農田的灌溉需求。
(3)東北地區由于緯度較高,熱量不足,農作物熟制一般為一年一熟。河南省和黑龍江省同樣大部分地處平原,但黑龍江省糧食商品率較高,其主要的社會經濟原因是黑龍江省地廣人稀,人口稀疏,本地糧食消費量小,余糧較多,糧食商品率較高。
(4)為保證我國的糧食安全,其措施是:保護耕地數量,確保18億畝耕地紅線要求;加大科技投入,科技培育良種,落實藏糧于技;合理用地,鼓勵農民種糧,提高糧食產量,B②③④正確;大量出口糧食是錯誤的做法,①錯誤,排除ACD,故選B。
考點四黃土高原
1.C
【解析】黃土高原由于土質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植被長期以來受到人為的破壞,導致該地區水土流失十分嚴重,“跑水、跑土、跑肥”現象嚴重,治理的根本措施是要保護植被、開展植樹種草,保持水土,故C正確。其余三項都不是根本措施,排除ABD,故選C。
2.C
【解析】安塞腰鼓,2006年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陜西省延安市安塞區傳統民俗舞蹈,位于黃土高原地區,①對;信天游是最有代表性的陜北民歌,是流傳在中國西北廣大地區的一種民歌形式,位于黃土高原地區,②對;潑水節為云南傣族重要節日,③錯;白羊肚頭巾又稱陜北道情頭戴巾,位于黃土高原地區,④對;糌粑是我國青藏地區藏族主食青稞產物之一,⑤錯。①②④正確,故選C。
3.D 4.C
【解析】3.青藏高原地高天寒,主要聚居的少數民族是藏族等;內蒙古高原主要聚居的少數民族是蒙古族,盛行騎馬、摔跤等運動;云貴高原以喀斯特地貌為主,多暗河、溶洞;安塞腰鼓流傳于陜西省延安市安塞區的傳統舞蹈,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陜西延安地處黃土高原,所以排除ABC,選D。
4.種植業、林業、漁業對于馬匹的需求都較小,我國種植業、林業、漁業分布區大多都不以賽馬為傳統體育項目;畜牧業以放養牲畜為主,我國的畜牧業主要分布區如內蒙古高原、新疆等地區是以賽馬為傳統體育項目的地區。排除ABD,選C。
5.B 6.D
【解析】5.由圖可知,①是山西省——晉——太原,A錯誤,②是湖北省——鄂——武漢,B正確;③甘肅省——隴——蘭州,C錯誤;④寧夏回族自治區——寧——銀川,D錯誤。故選B。
6.黃土高原位于北方地區,以種植小麥為主,故各類面食是當地人民的主要食物,A不符合題意;信天游是其富有民俗特色的民歌,當地地表形態千溝萬壑支離破碎,BC不符合題意;窯洞屬于當地的傳統民居形式,四合院是北京地區的傳統民居,D符合題意。故選D。
7.A 8.C 9.D
【解析】7.根據所學知識,陜西省簡稱“陜”或“秦”,行政中心是西安,A符合題意;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
8.種植牧草和灌木旨在進一步恢復植被,從而防止水土流失現象,保持水土,C符合題意;減少噪音、凈化空氣、吸煙滯塵均不符合題意,排除ABD。故選C。
9.根據圖示可知,護坡擋墻位于最低端,起作用在于保護坡體、防止土石滑落,D符合題意;降低坡度、阻擋水流、減少地震均不符合題意,排除ABC。故選D。
10.(1) 黃土高原西北高、東南低
(2)土質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等
(3)提高植被覆蓋率、降低坡度大小和降低降水強度
(4)保護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合理開采自然資源;發展旅游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等。
【解析】(1)由題可知,陜北地區是革命老區,包括榆林和延安兩市,是黃土高原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陜北地區大部分位于黃土高原。陜北地區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2)由題可知,昔日,陜北地區每遇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特別嚴重,因此導致陜北地區水土流失特別嚴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土質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等。
(3)結合所學知識,植被覆蓋率、坡度大小和降水強度影響水土流失,植被覆蓋率越高、坡度越小和降水強度越小,涵養水土的能力越強;植被覆蓋率越低、坡度越大和降水強度越大,涵養水土的能力越差。
(4)結合所學知識,陜北地區昔日,水土流失十分嚴重,該地區既要發展經濟,讓人們過上富足的生活,又要不斷提高環境質量,促進該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措施主要有保護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合理開采自然資源;發展旅游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等。
考點五北京
1.A
【解析】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城市。2023年3月5日至3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在北京召開,說明北京的城市職能是政治中心,A正確;我國的經濟中心、貿易中心和工業中心是上海,排除BCD,故選A。
2.A 3.B
【解析】2.首鋼滑雪大跳臺是對首鋼工業園區的創新使用,是現代北京的符號,承擔文化職能,A正確;將永久性保留和使用,B錯誤;設計元素飛天,靈感來自于敦煌壁畫,C錯誤;在工業遺址上修建,建設成本降低,D錯誤。故選A。
3.首鋼搬遷至河北曹妃甸,有利于充分利用河北的土地、資源、勞動力,A錯誤;研發中心留在北京,有利于發揮北京的科技優勢,B正確;北京經濟發達,消費能力更強,市場更廣闊,C錯誤;與天津無關,D錯誤。故選B。
4.C 5.C
【解析】4.讀圖可知,北京地勢地勢西北高,東南低,A錯;中國的經濟中心是上海,B錯;北京是世界級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同時也是全球在同一城市所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古都,C對;中關村是著名的高新技術園區,D錯;故選C。
5.使用一次性竹筷、在網上叫外賣造成資源浪費以及洗漱后不擰緊水龍頭都是不符合綠色發展、低碳生活理念的,ABD錯;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符合綠色發展、低碳生活理念,C對;故選C。
6.D 7.B
【解析】6.北京是我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對外交流中心,成為“雙奧之城”的有利條件是經濟繁榮,交通便利、是中國的首都、承辦過大型國際賽事,設施完善,故ABC敘述正確;由圖可知,北京的冬季寒冷干燥,D敘述錯誤。依據題意,故選D。
7.由圖可知,①是我國內海之一——渤海,A錯誤;②是京杭運河,起止點是北京和杭州,B正確;河流自西北流向東南,C錯誤;北京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屬于典型的溫帶季風性氣候,D錯誤。故選B。
8.D 9.C 10.A
【解析】8.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中關村論壇召開,體現北京是我國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文化中心,沒有體現出政治中心的智能。②③④正確,①錯誤。D正確,ABC錯誤。故選D。
9.北京的教育、科學和文化發達,集中了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眾多的高等院校,人才集中,所以北京的中關村發展成為我國高科技中心,這也是北京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優勢。科技創新產業發達與礦產資源、生態環境、歷史積淀關系不大。C正確,ABD錯誤。故選C。
10.會議結束后,專家學者可在北京游覽故宮。西湖位于浙江,日月潭位于臺灣,長白山位于吉林。A正確,BCD錯誤。故選A。
11.C
【解析】雄安新區作為黨中央批準的首都功能拓展區,首先要與京津兩地距離遠近適中,雄安新區距離北京120公里左右,交通便利,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便于首都功能拓展,①正確;作為首都功能拓展區,人口的稠密與否不是我們主要考慮的,②錯誤;生態環境友好,發展潛力大是我們主要考慮的,因為作為首都功能拓展區,生態環境對于以后的發展前景影響較大,③正確;雄安新區并不臨渤海,靠近渤海,④錯誤。故選C。
12.(1)永定(2(3) ②①
(4)C
(5)博物館數量多,基礎設施完善、年接待能力強,技術先進,方便線上游覽等
(6)生態科技方面:生態之城,北京經過綜合治理,多條河流實現全線水流貫通入海,水清岸綠;“三城一區”與兩大產業帶相互支撐,共同發展;多家博物館利用人工智能、AR等高新技術,建設云資源,方便觀眾線上游覽,有利于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學習的機會,同時節約資源;文化方面:博物館以征集、保護、研究、傳播并展出具有代表性的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要形式,北京“博物館之城”的建設促進了文化的傳播等。
【解析】(1)由圖可知,北京市主要河流有永定河(西部)、潮白河、北運河、拒馬河、泃河等。
(2)由2015-2020年北京市再生水利用量統計圖可知,自2015年以來,北京市再生水利用量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其中,利用量最多的是環境用水(公園、河流補水等)。由資料卡可知,再生水已經成為北京市供水的重要來源。
(3)“三城一區”與兩大產業帶相互支撐,共同發展。北京是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的高地,以“三城一區”為主平臺打造兩大產業帶,發揮科技示范引領作用。由北京簡圖可知,北京市主要依托北部的②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打造北部研發創新與信息產業帶;主要依托南部的①北京經濟技術開發,打造南部先進智造產業帶。
(4)建設“三城一區,加快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這最能體現出北京是全國的科技創新中心這一職能,C符合題意;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體現不明顯,排除ABD。故選C。
(5)由資料卡可歸納:北京的博物館數量多(215家),基礎設施完善、年接待能力強(基本陳列520個,平均每年舉辦展覽600萬人次,年均接待觀眾超過5000萬人次),技術先進、方便線上游覽(利用人工智能、AR等高新技術)等。
(6)本題可從三個主題入手,依次體現了生態、科技和文化方面對北京城市建設的積極影響。生態科技方面:生態之城,北京經過綜合治理,多條河流實現全線水流貫通入海,水清岸綠;“三城一區”與兩大產業帶相互支撐,共同發展;多家博物館利用人工智能、AR等高新技術,建設云資源,方便觀眾線上游覽,有利于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學習的機會,同時節約資源;文化方面:博物館以征集、保護、研究、傳播并展出具有代表性的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要形式,北京“博物館之城”的建設促進了文化的傳播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涧县| 交口县| 连云港市| 楚雄市| 钟祥市| 扎囊县| 安国市| 邵东县| 嘉荫县| 洱源县| 迁安市| 海门市| 宁化县| 新建县| 永年县| 嘉义市| 辽阳县| 冕宁县| 湘潭县| 牡丹江市| 屏边| 达尔| 白玉县| 江西省| 岑溪市| 库尔勒市| 彭山县| 桦甸市| 内乡县| 会理县| 浪卡子县| 格尔木市| 山阳县| 荃湾区| 怀安县| 仁寿县| 岢岚县| 樟树市| 北海市| 延长县| 巴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