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在天晴了的時候》學習單學習目標:1.認識“炫、垢”等7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3.通過學習課文,激發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能自主閱讀詩歌,說出閱讀感受,試著用詩的形式,寫寫自己看到過的景象。學習重點難點:通過閱讀詩句,結合詩句內容想象畫面來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的情感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習1.我會認。( ) ( ) ( ) ( )炫 耀 塵 垢 膽 怯 曝 曬( ) ( ) ( ) ( )赤 腳 攜 手 跋 涉 月 暈2. 識字方法曝 暈3.多音字。4.解詞義。小徑:潤:炫耀:膽怯:暈皺:5. 你知道這些圖片中的事物是什么嗎?你對它有哪些了解呢?二、合作探究1.初讀感知(1)朗讀指導:這首小詩描寫了( )的景象,語言清新優美,意境幽遠、深邃。朗讀時,語調應舒緩,飽含( )與( )之情。朗讀第一和第二小節的開頭時,語氣平和,讀出( )的感覺。另外,要注意朗讀時的停頓和重音,把握好朗讀節奏。(2)想一想:詩人在初晴的小徑中看到了什么 2. 再次默讀,并思考下面的問題。(1)“在天晴了的時候,該到小徑中去走走”這首詩開篇有什么特點?(2)“給雨潤過的泥路,一定是涼爽又溫柔”用了( ) 修辭手法, 雨后的小路有什么特點?(3)“炫耀著新綠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凈了塵垢?!?用了( ) 修辭手法,將雨后 說成 ,寫出了雨后小草的( )、( )和( )。(4)通過品讀“不再膽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們的頭,試試寒,試試暖,然后一瓣瓣地綻透。” 你體會到什么?(5)通過品讀“抖去水珠的鳳蝶兒,在木葉間自在閑游,把它的飾彩的智慧書頁,曝著陽光一開一收?!?你眼前出現了一只怎樣的鳳蝶兒?(6)“到小徑中去走走吧,在天晴了的時候:赤著腳,攜著手,踏著新泥,涉過溪流?!?形象地寫出了天晴后 的美好畫面,表明親密接觸大自然是一件多么( )與( )的事情。(7)品讀“新陽推開了陰霾了,溪水在溫風中暈皺,看山間移動的暗綠---- 云的腳跡——它也在閑游?!闭f一說哪個詞語飽含了作者“在天晴了的時候”的全部心情?這個詞表達了作者什么心情呢?3. 在詩人筆下,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等都是鮮活的、有生命的。找出其中一個相關語句,試著體會一下。4. 如果此刻你漫步在小徑中,除了詩中描寫的景物,你還可能看到什么景物呢?三、展示交流1.各小組依次推舉發言人匯報小組成果。(選擇最優的發言人為小組加分吧)2.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發言,時刻準備為本組補充發言,或對其他組的發 言進行評價。四、訓練反饋1. 填上合適的詞語。( )手 ( )塵垢 ( )水珠 ( )新泥 ( )溪流 ( )陰霾 ( )的小草 ( )的小白菊 2. 比一比,再組詞。炫( ) 瓣( ) 曝( ) 慢( )眩( ) 辯( ) 瀑( ) 漫( ) 3. 詩人戴望舒在天晴了的時候最想去小徑中走走,那你在天晴了的時候,想去哪兒走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