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飛向藍天的恐龍 學習單(第一課時)學習目標:1.認識“鈍、僅”等 12 個生字,會寫“笨、鈍”等 15 個字,會寫“恐龍、笨重”等 14 個詞語。2.默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和賞析語句, 能利用工具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學習重點難點:1.默讀課文,把不懂的問題寫下來,并試著解決。2.體會課文中表達準確的詞句的寫法, 體會說明文用詞的科學準確性。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習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給下面生字注音。鈍( ) 隧( ) 顱( ) 棲( )捷( ) 嶄( ) 膨( ) 辟( )2.圈出課文中不理解的詞句,小組討論學習。3.把下列詞語和它對應的意思連起來(感官、思想、行動等)反應慢,不靈敏 欣喜若狂形容色彩繁多而艷麗 遲鈍快樂得好像失去控制 五彩斑斕指文章傳神絕妙之處 點睛之筆二、合作探究1.(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提出了一個什么觀點。(2)圍繞這個觀點課文寫了哪些內(nèi)容?(3)介紹恐龍的句子。(4)介紹鳥類的句子。(5)介紹它們之間的關系的句子。2. 組織討論:這部分內(nèi)容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重要信息?3. 說說這篇課文中哪些語言表達得十分準確。三、展示交流1.從第一題開始,由各組依次推舉發(fā)言人匯報展示。2.請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發(fā)言,時刻準備為本組發(fā)言人“打補丁得分”,或是從其他組手里“撿漏搶分”。四、訓練反饋(一)寫出劃線詞語的近義詞。1.恐龍的一支經(jīng)過漫長的演化。 ( )2.有些恐龍動作敏捷。 ( )3.它的后代繁衍成了一個形態(tài)各異的龐大家族。 ( )(二)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完成練習。1.根據(jù)這一假說,一些與鳥類親緣關系較近的恐龍應該長有羽毛,但一直沒有找到化石證據(jù)。句中的“一些”一詞表示 ;“應該”一詞表示 。這兩個詞語體現(xiàn)了文章語言的準確性。2.恐龍的一支最終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身體 →體表 →轉移到 生存→在樹木間 →慢慢具備 能力→最終能夠 。飛向藍天的恐龍 學習單(第二課時)學習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比較朗讀的語言實踐中,體會說明文用詞的科學準確性。2.理清恐龍變成鳥類的演化過程。3.培養(yǎng)我們的科學興趣,激發(fā)想象力。學習重點難點:理清恐龍變成鳥類的演化過程, 學習有順序地敘述事情發(fā)展的過程。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習1. 再讀課文第1-2自然段,在小組內(nèi)探討交流,完成下表。《飛向藍天的恐龍》研究調(diào)查表恐龍與鳥類相似之處根據(jù)發(fā)現(xiàn)提出的假說科學家找到的證據(jù)科學家得出的結論2.文中介紹了“龐大家族”中的哪幾種恐龍?3. 用詞準確是本課的一大特色。這樣的句子在課文中有很多,找出來讀一讀,說說自己的體會。二、合作探究1. 如果把課文作如下改動好不好?2. 默讀課文第4自然段,盡量多地記錄下有關恐龍的內(nèi)容。恐龍飛向藍天,經(jīng)歷了哪幾個時期?3. 學完這篇課文后,關于恐龍你還有哪些想知道的嗎?三、展示交流1. 從第一題開始,由各組依次推舉發(fā)言人匯報展示。2. 請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發(fā)言,時刻準備為本組發(fā)言人“打補丁得分”,或是從其他組手里“撿漏搶分”。四、訓練反饋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的孔雀 ( )的骨骼 ( )的霸王龍 ( )的行動 ( )的鴿子 ( )的身體 ( )的馬門溪龍 ( )的腦顱 2.讀一讀,注意劃線的部分,再照樣子寫一段話。數(shù)千萬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個形態(tài)各異的龐大家族。有些恐龍像它們的祖先一樣用兩足奔跑,有些恐龍則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龍身長幾十米,重達數(shù)十噸;有些恐龍則身材小巧,體重只有幾千克。有些恐龍兇猛異常,是茹毛飲血的食肉動物;有些恐龍則溫順可愛,以植物為食。3. 同學們,恐龍已經(jīng)滅絕了,假如現(xiàn)在世界上還有最后一只小恐龍活著,全世界的人們都來參觀,你覺得我們?nèi)祟悜撛鯓訉Υ?/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