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地理 年級 七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亞洲(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 運用地圖等資料簡述亞洲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2. 通過歸納亞洲的地形特征,掌握描述大洲地形特征的方法。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運用地圖,簡述亞洲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2.運用地圖,歸納亞洲的地形特征。 教學難點: 1. 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 2. 掌握描述大洲地形特征的方法。教學過程環節一:視頻導入 播放央視紀錄片《亞洲-文明之光》片段,引入本節課。 【設計意圖】 通過視頻讓同學了解到我們生活的亞 洲,面積廣大、人口眾多、歷史悠久,是人類文明的發源 地,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亞洲的地理位置1、向同學們出示圖片,引導同學說出亞洲的半球位置。 2、通過引導學生在圖中找出赤道、北回歸線、北極圈等特殊緯線,歸納出亞洲北部深入 到北極圈,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寒、溫、熱三帶,主要位于北溫帶這一緯度位置。 3、引導學生讀圖找出亞洲東、北、南三面瀕臨的海洋,以及與亞洲為鄰的大洲,并總結海陸位置的描述方法。4、師生共同歸納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時,應從半球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三方面去 描述。 【設計意圖】 學生通過讀圖,學會描述亞洲的地理位置,并通過總結歸納,掌握描述大 洲的地理位置的方法。 環節三:新課講授-學會換算不同地點的時間 出示一組漫畫《北京時間不北京》, 問同 學們這種現象叫什么?是什么原因導致出現 這種現象?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后,向學生展 示地方時、時區、區時、北京時間、國際日期 變更線等概念。 【設計意圖】 通過展示漫畫,引發學生對這部分的好奇心,通過學習了解這些概念,使 得學生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地理問題。 環節四:新課講授-高原山地為主的亞洲地形 出示一組亞洲地形區的圖片,在欣賞地理風光 的同時引入亞洲地形的學習。 1、出示“亞洲地形分布 ”圖、“不同海拔高度 的陸地占全州面積的比例 ”圖,引導同學們找出亞 洲的主要地形類型。 2、出示“世界大洲(南極洲除外)陸地海拔高度比較 ”圖,引導同學們比較各大洲的平 均海拔,得出亞洲平均海拔高,居世界第二位的結論。 3、讀“亞洲地形分布 ”圖,在圖中找到青藏高原、西西伯利亞平原、珠穆朗瑪峰、死海 等主要地形區的位置,再結合圖例和注記,同學們可以觀察出亞洲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的 特點。4、讀“亞洲地形分布 ”圖,引導同學們觀 察亞洲的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什么部位?亞洲的 平原主要分布在什么部位?從而得出亞洲的地形 格局,再在地形格局的基礎上得出亞洲中部高、 四周低的地勢特征。 5、讀“亞洲地形分布 ”圖,找到亞歐大陸東 側、東南側的弧形群島,了解亞洲的特色地形。 6、師生共同歸納描述大洲的地形特點時, 可以從平均海拔高度、地形起伏狀況、主要地形 類型、地形分布格局、特色地形等方面去描述。 環節五:知識小結 本節課主要學習了亞洲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梳理知識、提煉方法,便于后邊對其他大洲的學習。 環節六:拓展作業 觀看 CCTV 紀錄片《亞洲文明之光》,通過這 種拓展性作業,豐富學生對地理的認識,提高學 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