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習任務單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歷史 年級 七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北宋的政治教科書 書 名:部編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年 12 月學習目標1. 閱讀課本、地圖和史料,說出北宋建立與局部統一的相關史實,多角度歸納北宋強化中央 集權的措施(政治、軍事、經濟)并能準確總結其影響。(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2.閱讀課本和史料,概括重文輕武政策的表現,運用唯物史觀辯證分析,評價重文輕武政策, 學會正確評價歷史事件。(唯物史觀、史料實證) 3.閱讀課本和史料,說出王安石變法的相關史實(目的、 內容、結果等),正確評價王安石 變法,體會改革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史料實證、家國情懷)課前學習任務【自主預習】依據課本內容,勾畫并自主完成知識構建圖。 【自主檢測】 自主完成以下練習題目,檢測預習效果。 1.我國古代有許多杰出帝王,其中與“黃袍加身 ”“杯酒釋兵權 ”有關的是( ) A.唐太宗 B.宋太祖 C.元世祖 D.明太祖 2.北宋為了把地方財賦權收歸中央,設置( ) A.知州 B.通判 C.轉運使 D.節度使3.宋初的大將曹翰寫下一首《退將詩》,有“ 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 ”之句;當 時有諺語曰: “做人莫做軍,做鐵莫做針。 ”材料說明宋朝采取了什么政策, 以防止唐末以 來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 ( ) A.重武輕文 B.重農抑商 C.獎勵耕戰 D.重文輕武 4.北宋王安石變法涉及經濟、軍事、教育領域,下列措施屬于經濟方面的是( ) ①方田均稅法 ②募役法 ③保田法 ④農田水利法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自評等級評價標準優秀 ★★★知識構建圖填充內容全面, 關鍵詞準確, 邏輯清晰; 能夠圈畫關鍵詞, 利 用排除法等方法完成 ,4 個選擇題完全正確。良好 ★★知識構建圖填充內容不太全面 ,梳理了部分重點內容, 邏輯較為清晰; 能 夠圈畫關鍵詞, 利用排除法等方法完成 ,3 個選擇題正確。待提高知識構建圖填充內容不全面, 出現了史實性錯誤, 邏輯比較混亂; 能夠圈★畫關鍵詞,但是沒有正確利用排除法等方法選出正確答案,僅有 1-2 個選擇 題正確甚至 4 道題均錯誤。(課上學習任務) 【驅動任務】 著名史學家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中指出“宋代對外之積弱不振,宋室內部之積貧難 療。 ”而美國羅茲·墨菲在《亞洲史》中卻說: “在許多方面,宋朝在中國都是個最令人激 動的時代,它統轄著一個前所未見的發展、創新和文化繁盛的時期。 ”為什么他們對宋朝的 評價截然不同呢? 【學習任務一】 閱讀課本 28 頁,結合圖片,完成北宋建立與局部統一的概況表格。 建立時間建立者都城標志事件 局部統一方針意義【學習任務二】 1.閱讀課本和史料,多角度歸納北宋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并總結其影響,完成表格。目的 措施 影響軍事上 (收其精兵)政治上 (稍奪 其權) 中央地方經濟上 (制其錢谷)2.依據材料,說說通判的職權和作用。 宋初“始置諸州通判 ”,“凡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聽斷之事,可否裁決,與守 臣( 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長官)通簽書施行 ”。 —— 《宋史·職官志》 【學習任務三】 1.閱讀課本 30-31 頁,結合材料一、二,概括宋朝重文輕武政策的表現。 材料一 兩宋十八朝樞密長貳(樞密副使) 中,文資 659, 占 91%;武資 65, 占 9%。 ——梁天錫:《宋樞密院制度》 材料二 2.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教材內容,正確評價重文輕武政策。 材料三 趙宋王朝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外族勢力所顛覆,從王朝內部來說,橫亙兩宋三百 多年始終沒有一股政治勢力膨脹到足以威脅趙宋皇位的鞏固。 ——《淺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 【學習任務四】 1.閱讀課本 30-31 頁,梳理王安石變法的相關內容,完成表格。時間目的 內容經濟軍事結果2.依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正確評價王安石變法。 材料一 熙寧、元豐之間, 中外府庫,無不充衍,小邑歲積錢米,亦不減二十萬。 ——《宋史》 材料二 因范之政見,先重治人而后及于治法,王則似乎單重法不問人。只求法的推行, 不論推行法的是何等樣的人品……而安石之開源政策,有些處又跡近于斂財……那時的百姓, 實有不堪再括之苦……還帶有急刻的心理。 ——錢穆《國史大綱》 【拓展延伸任務】 著名史學家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中指出“宋代對外之積弱不振,宋室內部之積貧難 療。 ”而美國羅茲·墨菲在《亞洲史》中卻說: “在許多方面,宋朝在中國都是個最令人激 動的時代,它統轄著一個前所未見的發展、創新和文化繁盛的時期。 ”結合本課內容,說說 為什么他們對宋朝的評價截然不同? 【當堂檢測】完成以下練習題,檢測當堂學習的效果。 1.“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指揮不靈,戰斗力下降;地方上的武裝力量薄弱,不堪一擊。 ” 這反映了下列哪一朝代的史實( ) A.唐朝 B.北宋 C.隋朝 D.秦期 2.“朕今選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節度使轄區),縱皆貪濁(貪污受賄),亦未及武 臣一人(的禍害)也。 ”為此,宋太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建立刺史制度 B.分化事權,削弱相權 C.派文臣擔任各地州縣長官 D.取消行中書省,設立三司 3.王安石變法是宋神宗時期發動的一場旨在改變北宋建國以來積貧積弱局面的社會改革運 動。“將鄉村民戶加以編制,十家為一保,民戶家有兩丁以上抽一丁為保丁,農閑時集中, 接受軍事訓練 ”是變法中哪一條( ) A.保甲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稅法 D.農田水利法 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從本質上看,宋代只不過是殘唐五代的延續。宋代之所以國祚長久,沒有短命而亡,只是因為宋太祖斷絕了武人專政的傳統……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體系多頭分權,效率并不很 高。 ——摘編自許倬云《大國霸業的興廢》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宋太祖為斷絕“武人專政的傳統 ”而采取的政策及該 政策的弊端。 材料二 宋代注重發展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了科舉制。宋代的科舉考試在形式和內容上都 進行了重大的改革。宋代的科舉考試放寬了錄取的范圍,名額也成倍增加。唐代錄取進士, 每次不過二三十人,少則幾人、十幾人,宋代每次錄取多達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宋代科舉制度迅速發展的原因和特點是什么?產生了 怎樣的影響? (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北宋政治體制突出的特點是什么?課堂評價等級 課堂任務評價標準自 評 優秀★★★ 能獨立 、 全面 、 準確地分析并找出基礎知識。良好★★ 在同伴的幫助下,能夠較為全面地分析并找出基礎知識,但是不夠 準確。待提高★ 依據材料和同伴的幫助,不能全面、準確地分析出并找出基礎知識。互 評 優秀★★★ 在小組中能積極思考, 回答問題時全面 、 語言流暢 、 邏輯清晰。良好★★ 在小組中能積極思考 ,回答問題時語言較為全面 、流暢 、邏輯較為 清晰。待提高★ 在小組中回答問題時語言表述不清楚 、 不流暢 、 不夠全面準確。推薦的學習資源1.鄧廣銘著:《宋史十講》中華書局 2015 年 4 月版 2. 卜憲群主編:《中國通史》華夏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6 年 5 月版 3.樊樹志著:《國史概要》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7 年 3 月版 4.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簡明中國歷史讀本》2012 年 7 月版 5,袁行霈等主編:《中華文明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 年 4 月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