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習任務單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語文 年級 八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回延安》學習目標1.借助制作視頻場景,明確詩歌內容。 2.品讀富有表現力的詩句,制作片首詞,逐步完善評價量表,加深體會藝術手法和作者情感。 3.理解延安的地域文化和延安精神。課前學習任務1. 熟讀詩歌,把握讀音。2. 了解“信天游 ”特點。課上學習任務一、創設情境 為了向大眾普及詩歌,學校“ 汶水畔 ”公眾號準備以短視頻的形式開展詩歌 朗誦大賽,我們班計劃朗誦《回延安》,為了使短視頻制作趨于完美,請大家積 極獻計獻策。 二、情境活動 活動一 設計視頻場景 《回延安》誕生于 1956 年,描述的卻是作者一代人革命時期在延安的經歷。許多青少年 并不熟悉,為了增強作品的感染力,班委會決定根據詩歌內容制作短視頻場景。請同學們說 說應該設計哪些場景呢? 任務一 既成曲調也有情 屏幕顯示 請參照量表,大聲朗讀,同桌糾正,共同提升。維度 要求 分值字音 讀音準確、洪亮 8讀音錯誤不超過 3 處,聲音洪亮 4讀音錯誤等于或超過 3 處,聲音不夠洪亮。 2節奏 節奏清晰,準確。 8節奏清晰,不夠準確(不超 3 處錯誤)。 4讀得生澀,多處打亂節奏。 2情感 情感充沛,能利用語氣、語調的變化甚至配以合適的動作反 映詩歌內容、情感。 8情感充沛,能利用語氣、語調的變化反映詩歌內容、情感。 4情感不投入,不能能利用語氣、語調的變化反映詩歌內容、 情感。 2任務二 提綱挈領布場景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朗讀詩歌的過程中,你的腦海里浮現出哪些圖像? 活動二 編輯片首文案 學校舉辦朗誦大賽,不僅想全方位提升參賽者的能力,也想借此機會提高觀賞者的詩歌 欣賞水平。所以,要求參賽班級對參賽作品進行一定的解讀,并編輯成一段簡潔的文字, 以 片首詞形式呈現在短視頻中。 任務一 拋磚引玉初探詢 為完成任務,老師先幫助大家簡單的設計了一份詩歌解讀評價量表,請大家在熟讀的基 礎上, 自主填寫。 詩歌解讀評價量表 1.0角度 要求 自評 他評形式手法任務二 百尺竿頭進一步 “信天游 ”體現了濃郁的陜北地域特色,而陜北人在日常語言表達中較多的使用了疊音 詞。本首詩歌中,疊音詞集中表現為 AA 式和 ABB 式。請找出相關詩句吟誦,品味其在表情 達意方面的作用。 升級詩歌解讀評價量表 2.0角度 要求 自評 他評形式 兩句一節,節內押韻、每節可不同韻。手法 運用擬人、比喻、排比、夸張等多種手法。多用疊詞,意象任務三 革故鼎新再升級 《回延安》還運用了現代詩歌罕用,而古代詩歌常用的一種手法。 請大家在與《陋室銘》的比較、分析中體會。 詩中還有一些句子只用了比或興,大家找出來,讀一讀。 在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量表又得到了充實。 詩歌解讀評價量表 3.0 角 度要求自評他評分值 形 式兩句一節,節內押韻、每節可不同韻。10 分 手 法運用擬人、比喻、排比、夸張等多種手法,10 分10 分10 分 意 象10 分活動三 搭配背景音樂 如果請你為本次朗誦選取背景音樂,你會選擇哪一種或哪幾種基調的配樂風 格 請根據作者情感說說理由。 活動四 發表引導彈幕 功夫不負有心人,咱們制作的朗讀短視頻在學校公眾號播出后,點擊量節節攀升。廣 大網友紛紛留言:革命前輩的赤子情懷令人感動,可是,新時代,青少年如何傳承“延安精 神 ”?請我們班的同學以發彈幕的形式,引領輿論導向。推薦的學習資源1. “信天游 ”作品《蘭花花》 2.古代詩文《陋室銘》 3. 祁念曾《延安,我把你追尋 》 ; 莫耶《延安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