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習任務單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語文 年級 八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社戲》學習目標1.理解小說的兒童敘述視角,分析作者的敘事藝術; 2.品讀課文描寫中所蘊含的景物美、人情美; 3.根據上下文語境,朗讀文中相關語句,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 4.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情感。課前學習任務1.查閱資料,了解社戲、魯迅、香蕉說的體裁知識等文體知識。 2. 反復誦讀,感知文章內容,批注文中美句,把握作者文章中的情感 。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文學常識積累。 1.社戲。舊時某些地區的農村中春秋兩季迎神賽會所演的戲,用以酬神祈福,一般均在廟臺 或在野外設臺演出。社, 舊時祭祀土地神之所在。在紹興,社是一種區域名稱,社戲就是社 中每年所演“年規戲 ”。 2.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 年 5 月, 第一次以“魯迅 ”為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 。作品有小說集 、 、《故事新編》,散文集 ,散文詩集 ,雜文集《墳》《熱風》 《二心集》《而已集》《華蓋集》《且介亭雜文》等。本文選自他的小說集 。我在七 上學過他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閱讀過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七下學過《阿長與 〈山海經〉》,八上學過《藤野先生》,都是出自 。 3.小說。是以 為中心,通過完整的 和 來反映社會生活的 文學體裁。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情節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 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4.背景。短篇小說《社戲》寫于 1922 年 10 月,當時社會黑暗,農民痛苦,使他自然回憶起心中保留的一塊凈土—— 平橋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愛,也有純樸善良農民的撫愛,更 有熱情能干的小伙伴們的友愛,那里還有一片可以擺脫封建教育和封建倫禮觀念的自由天地。 他熱愛農村,熱愛勞動人民,熱愛農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這種思想感情融于作品 中。 【學習任務二】初讀課文,積累字詞。 1. 標注段落(共 40 段)。 2. 圈畫重要字詞,查字典,標注讀音,將難寫的字詞寫 3 遍。 大抵( ) 歸省( ) 偏僻( ) 行() 輩 掘( ) 憚( ) 鉗( ) 照例欺侮( ) 絮叨( )( ) 寬慰( ) 竭( )力 囑咐( ) 裝模( )裝樣 怠( )慢禮數 聚攏( ) 攛掇( )( ) 鳧( )水 櫓( ) 潺潺( ) 朦朧( )( ) 踴( )躍獸脊 彌( )散 蘊藻( ) ( ) 屹( )立 家眷( ) 踱( )來踱去 喃喃( ) 吁( )氣 皎( )潔 躥( ) 撮( ) 糾葛( ) 棹( )著小船 楫( ) 好歹( ) 【學習任務三】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1. 速讀課文,感知故事情節。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語概括本文所寫的幾件事。 2.說說自己對文本寫作意圖的理解。 【學習任務四】美讀課文,感悟意境。 本文作者運用多種感官,詳寫了沿途美好的夜色風光,迷人而又帶有神秘色彩,令人陶 醉。請從文中畫出你認為最生動傳神的景物描寫的段落,大聲朗讀 3 遍,并做好批注。 賞析方法:可以從感官、修辭、寫法、情感、煉字等角度品味賞析。 示例: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 在這水氣里。 批注:從嗅覺角度和視覺角度,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江南水鄉獨特的美,渲染出水鄉夏夜安寧 的氣氛,烘托“我 ”喜悅的心情。 【學習任務五】品讀課文,分析人物。1. 文中刻畫了大量的人物形象,請從文中選擇你喜歡的人物,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我最 想和文中的 交朋友。因為他 ,我是從課文 看出來的。 示例:我最想和文中的阿發交朋友,因為他純真無邪,憨厚無私,我是從課文中他建議小伙 伴們偷摘自家的豆看出來的。 2.從文中畫出有關“我 ”的心理的句子,每個句子讀3遍,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句,結合上下 文,抓住關鍵詞,揣摩這些語句,體會“我 ”的心理,做好批注。 示例: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戲已經開場了,我似乎聽到鑼鼓的聲音,而且知道他們在 戲臺下買豆漿喝。 批注: “我 ”非常想去看戲,但又不能去,于是想象社戲表演的情景, 以及看戲人喝豆漿的 場景,表現了一個孩子的悲傷、失落的情緒。 【學習任務六】跳讀課文,品味語言。 作者在敘述事件的過程中,融合了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以本文所寫的某 件事為例,畫出這些句子讀一讀,并具體分析這些表達方式各自的作用。 示例:(第 1 段) “我 ”的外祖母家鄉平橋村的情況都是運用了“記敘 ”的表達方式, 層次清楚地展現了平橋村的情況?!? 但在我是樂土:因為我在這里不但得到優待,又可以 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 了 ”,是“議論 ”的表達方式,表達自己對平橋村的熱愛和懷 念,和自己對讀書生活的厭倦。 【學習任務七】精讀課文, 問題探究。 1.“偷 ”,一般意義上是“殘酷、 自私、遭人唾棄 ”的行為,那么在課文中,小朋友們“偷 豆 ”是好還是壞呢?請閱讀課文 24、25、26、27 段,從以下方面分析: (1)小伙伴們偷豆的目的是什么?(2)他們偷的是誰家的豆?(3)他們是怎么樣“偷 ”的? (4)他們怎樣預防偷的秘密被人發現?(5)又怎樣對待可能出現的后果? 2.從文章來看,豆是很普通的豆,戲也是讓“我 ”昏昏欲睡的戲,但是文章最后卻說是“真 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 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推薦的學習資源1. 《百年巨匠》之魯迅。 2. 周作人《魯迅小說里的人物·地方戲》。3、《魯迅傳》王曉明 4、《什么是魯迅?》——例談《社戲》教學片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