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1)知道唯物主義和唯心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義的含義及各自的分類;(2)懂得相對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斗爭來說,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斗爭僅具有從屬的意義;(3)學會判定什么樣的觀點是唯物主義的,什么樣的觀點是唯心主義的。2.能力目標:(1)初步具有識別不同哲學派別本質的能力;(2)具備識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基本形態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1)對世界的不同認識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成了不同的哲學,各種不同的哲學總是在相互辯難中發展,我們應該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自覺反對和批判唯心主義;(2)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認識世界,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實踐。預習檢測一、唯物主義1.唯物主義認為,① 是本原,先有物質后有意識,② 。 2.唯物主義有三種基本形態。(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③ 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但它把物質歸結為④ ,就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豐富和發展了唯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主義。但它把物質歸結為⑤ ,因而具有⑥ 等局限性。 (3)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主義正確地揭示了⑦ ,反映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它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⑧ ,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 二、唯心主義1.唯心主義認為,⑨ 是本原,物質依賴于意識,⑩ 。 2.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1)主觀唯心主義把 夸大為唯一的實在,當成本原的東西。 (2)客觀唯心主義把 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 3.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和辯證法、形而上學的關系。(1)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總是附屬于 的哲學體系之中。 (2)沒有游離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外的 的獨立派別。 (3) 要么與唯物主義結合,要么同唯心主義共處。 【答案】 ①物質 ②物質決定意識 ③物質 ④具體的物質形態 ⑤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 ⑥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 ⑦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 ⑧世界觀和方法論 ⑨意識 ⑩意識決定物質 人的主觀精神客觀精神 唯物主義或唯心主義 辯證法或形而上學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知識拓展一、如何理解和評價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 唯物主義在其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三種基本形態,即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唯物主義三種基本形態的主要觀點和基本評價如下表所示:主要觀點 基本評價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①否認世界是神創造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②世界的本原是金、木、水、火、土等具體物質形態 ①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但是,觀點只是一種猜測;②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了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①原子是世界的本原;②原子的屬性就是物質的屬性 ①豐富、發展了唯物主義;②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局限性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①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②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能動作用 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 二、如何全面地、辯證地看待唯心主義 1.如何區別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 唯心主義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主觀唯心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義,認為物質世界是由人的主觀意識決定的;二是客觀唯心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是由“神”“上帝”創造和決定的,或者是由一種“客觀精神”(“上帝”或“神”的代名詞)決定的,否認人的作用。二者在形式上是不同的,甚至是對立的,但二者在根本觀點上是一致的,都主張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 二者的主要觀點和基本評價如下表所示:主要觀點 基本評價主觀唯心主義 把人的主觀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 夸大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就局部范圍而言,對人們認識的發展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客觀唯心主義 把客觀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 夸大了客觀精神的作用;就局部范圍而言,對人們認識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2.怎樣全面地、辯證地看待唯心主義 (1)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對立是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本原問題上的對立,凡是涉及世界本原問題,唯心主義一定是錯誤的和非科學的,而離開這個前提,唯心主義的很多觀點又是很有價值的,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所以看待唯心主義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2)從哲學的發展過程來看,唯心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義哲學在其發展過程中也豐富和發展了辯證法。因此,它在其發展史上也有正確的、進步的一面,不能絕對地講凡是唯心主義都是錯誤的。唯物主義都是對的,唯心主義都是錯的。警示:1.從根本觀點上看,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是根本對立的,唯物主義是正確的,唯心主義是錯誤的。2.從哲學發展過程來看,唯心主義哲學在其發展過程中在一定意義上也豐富和發展了辯證法。因此,唯心主義在其發展史上也有其正確、進步的因素。3.正確與錯誤都是相比較而存在的。相對于馬克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主義哲學來說,無論是唯心主義哲學還是以往的唯物主義哲學都有其不正確的一面。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物質的具體形態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其觀點帶有樸素性;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缺少辯證思想,不能把世界理解為處于不斷發展中的物質過程,具有機械性。因此,不能說凡是唯物主義都是正確的。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是錯誤的,但從局部范圍看有一定借鑒意義。重難點探究一、有一個著名的案例:某位學者問某位農民工:“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做什么的 家在哪兒 追求什么 ”農民工回答:“打工的,家在深山,出來追求富裕。”學者:“我追求精神的滿足,是唯心主義;你追求物質的滿足,是唯物主義。”(1)你是如何理解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的 (2)你是如何認識學者的觀點的 【答案】 (1)唯物主義 ( http: / / www.21cnjy.com )認為物質是本原,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本原,物質依賴于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2)學者的觀點是不準確的,劃分唯物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是物質和意識何者為本原的問題,而不是是否追求物質利益或者追求精神滿足。追求物質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義,如果違背社會發展規律,不顧客觀條件的許可,盲目地去追求物質利益,就是唯心主義;強調精神滿足不一定就是唯心主義,如果在承認物質決定意識的前提下,重視意識的能動作用,強調精神力量的作用,這不但不是唯心主義,而恰恰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二、王守仁問弟子:什么是天地的心 弟子說:人是天地的心。王守仁問:什么是人的心 弟子說:只是一個靈明。王守仁解釋說:我的靈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他高 地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他深 鬼神沒有我的靈明,誰去辨他吉兇災祥 弟子問:天地鬼神萬物,千古見在,何沒了我的靈明,便俱無了 王守仁說:今看死的人,他這些精靈游散了,他的天地萬物尚在何處 (1)王守仁的思想屬于什么哲學觀點 (2)請你說說王守仁哲學觀點的主要特點。【答案】 (1)王守仁的思想屬于主觀唯心主義。(2)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如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等)夸大為唯一的實在,當成本原的東西,認為客觀事物以及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當堂檢測1.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是圍繞( )展開的。A.哲學的基本問題B.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C.物質和意識誰是本原的問題D.世界觀能否決定方法論的問題【解析】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是圍繞哲學的基本問題的第一個方面即物質和意識誰是本原的問題展開的,故選C。【答案】 C2.宋代哲學家陸九淵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這種觀點( )。①A是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 ②B否認了意識的能動作用 ③C把宇宙中某種精神力量作為世界的本原 ④D認為宇宙統一于“心”,即意識【解析】 陸九淵的觀點是主觀唯心主義觀點,③屬于客觀唯心主義觀點,排除;主觀唯心主義夸大意識的作用,排除②。【答案】 D3.中國古代哲學蘊含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這些思想往往又同樸素唯物論相結合。下列體現二者有機結合的是( )。A.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B.道,猶行也;氣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謂之道C.靜者靜動,非不動也D.天者,萬物之祖,萬物非天不生【解析】 “道,猶行也;氣化流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生不息,是故謂之道”,這里的“道”被視為物質實體,體現了樸素唯物主義的思想;同時,這句話強調了物質與運動的統一,體現了辯證法的思想,B符合題意。A體現了形而上學的不變論,C強調事物的運動與靜止的關系,D屬于唯心主義觀點。【答案】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