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
神圣
純潔
頌歌
X
X
X
XX
請你試一試
歡
樂
頌
級進樸素的旋律,
x x x x 規整的節奏,
具有德國民族的風格。
自由
平等
博愛
《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歡樂頌》
男中音獨唱
男女生四重唱
混聲合唱
歡 樂 頌
謝謝聆聽
之
4
1--|3-11--|1--1
1--|3--|1--15--1
7-17-17--16y1
1--13--11--15---‖
歡樂領
一選自《第九交響曲》
〔德〕席勒詞
1=D
〔德〕貝多芬曲
33
45543211233.22-
33
45543211232.11-
22312343123432125gT3345
n.
543211232.11-2.11-
s明米
Baid百科
歡樂領
選自《第九交響曲》
1=D是
〔德〕席
勒詞
〔德〕
貝多芬曲
3
4
3
54321123
3.
22
歡樂女神
圣潔美麗,燦爛光
芒
照
大地。
334
554
3
21
2
1
3
2.
11
我們心
中
充滿熱情,來到你的
圣
殿里!
非2231
23431
23432
1
2
5v3
3
345
你的力量
能使人們消除一切
分
歧,在
你光輝
1
.
543
21123
211-2
11-
照耀下面
人人團結成兄弟。
成
兄弟。
(((27(((((((7(
貝多芬
(1770-1827)
德國作曲家
54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圖
■
聽辨重唱、齊唱、合唱并完成下列表格。
形式
形式
項目
齊唱
合唱
項目
重唱
合唱
有兩個或
有兩個或兩
聲部
聲部
兩個以上
個以上的聲
的聲部
人數
兩個或兩個
每個聲部有
以上的人
兩個或兩個
以上的人
人數
易混淆處常常人數較多
易混淆處每個聲部的人數
1=D
是
3
45
54
3
2
11
23
3.
2
2
13
1
1
33
4
5
5
4
3
2
11
2
3
2.
11
13
1
15
231234312343212533
77.7.·61
345
1---
3
21
2
3
2.
1
1
2.
11-
5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歡樂頌》
教學目標:
認識音樂家貝多芬,在唱唱聽聽中體驗對比,感知旋律、節奏、力度要素等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并能夠從音樂的角度分析、理解歌曲《歡樂頌》。
聆聽,感受《歡樂頌》熱情飽滿的情緒,聽出主題出現的次數和演唱形式,及重唱時依次進入的人聲。
3.用熱情、莊重的情緒、和諧統一的聲音表現《歡樂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激發學生追求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
教學重點:
聆聽對比,感知音樂要素對表現作品主題的作用,運用歌唱體驗,理解交響樂《歡樂頌》片段的合唱魅力。
教學難點:
1.通過用和諧統一的聲音演唱歌曲《歡樂頌》,理解作品的深刻內涵。
2.聽辨重唱時依次進入的人聲。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口風琴、非洲鼓。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感受頌歌,了解級進跳進的旋律進行。
找歌唱狀態和正確的發聲,聆聽維也納合唱團的演唱視頻。
師:同學們,當你聽到這段音樂的時候,你感覺到了什么?(神圣、純潔、上升等)
感受和聲。
師敲鼓聲X XX X X時,體驗節奏與單音的二部聲效。
唱音階以及二聲部
(二)不同層面體驗《歡樂頌》不斷疊加的多聲部效果。
1.師敲鼓,學生拍腿。
聽到鼓聲敲起來,看著老師手勢唱旋律。
問題: 同學們,剛才我們哼唱的美妙旋律,你熟悉嗎?是誰創作的?
2. 找主題音樂的特點。
級進樸素的旋律,XXXX規整統一的節奏,具有德國民族樸實、嚴謹、守規則的風格。
3.歌詞的由來。
他就是德國偉大的詩人席勒,貝多芬非常的崇拜席勒,很喜歡他的詩歌,尤其是《歡樂頌》。傳說19歲時,貝多芬就起意用音樂來表現這首頌歌,因為《歡樂頌》寫出了他心中的最高理想和一生的追求。
吟誦歌詞
介紹貝多芬
貝多芬出生在德國萊茵河畔的美麗小城波恩,作為一個非凡的音樂天才,他同樣生活在一個音樂世家當中,他的祖父曾是宮廷樂隊的樂長,而父親則是一名合唱隊的歌手,貝多芬幼時具有很高的音樂才能,而貪酒如命的父親為了使兒子成為像莫扎特樣的神童搖錢樹,從他很小的時候便采用了暴力強迫他學習鋼琴和小提琴,童年的貝多芬從沒感受過家庭的溫馨和甜蜜。22對那年,貝多芬來到了音樂之都維也納,先后拜了交響樂之父海頓等大師學習音樂,他努力學習他們的創作技能,且不斷創新。他是一位飽經生活磨難和生理摧殘的音樂巨人。26歲那年,他的雙耳失聰了,面對耳聾的自己,他痛不欲生,但憑著他非法的才能、堅強的意志和革命的熱情,最終給人類留下了許許多多的音樂財富,并實現了他一生的追求。
細聽重唱部分。
7.完整賞聽交響樂《歡樂頌》片段視頻。
(四)結束
貝多芬雖然早已離去,但他的音樂作品和人格魅力卻激勵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讓我們懷著對貝多芬的崇敬、歌頌之情再次高唱《歡樂頌》,用歌聲來悼念這位偉大的“音樂巨人”。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