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課 探索機器人——開啟智能生活第一步教學目標:1.了解什么是機器人,機器人的基本構成條件,以及機器人的基本工作原理。2.根據你的了解、想象,設計一個機器人。3.閱讀《機器人的組成》。重難點:機器人的基本構成條件,以及機器人的基本工作原理教學過程:機器人與人類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了。它走進工廠,代替人們做了許許多多工作。尤其是許多精密的機械制造和高危工作都可以交給機器人完成,如在幾千米深的大洋底部,讓機器人連接或修復海底的電纜;在餐廳里,機器人侍者為顧客提供優質服務;在醫院的手術臺前,機器人為病人做開顱手術這些并非科學幻想,它們正在或將要成為現實。機器人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個標準的對機器人的定義。但是,被世界多數科學家所能接受的定義為:機器人是靠自身動力和控制能力來實現各種功能的一種機器。機器人技術綜合機械工程、電子工程、傳感器技術、信息技術、數學、物理等多種學科,它代表著一個國家的高科技發展水平。例如:2003年9月11日,我國首例遠程遙控機器人手術就是由北京的醫生通過電腦遙控著沈陽機器人“黎元”,進行腦外科手術。構成機器人的四個基本要素:1.主控部件:是機器人的大腦,用來執行程序指令,是機器人的核心部件。2.傳感器部件:是機器人的眼睛、鼻子、耳朵、皮膚等,用來接收外界信息。3.機械部件:相當于人的身體以及手腳等,可以做很多的事情。4.程序:這是機器人的靈魂與思想,沒有它,機器人就如同一堆廢鐵。機器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由程序控制的。它一般存儲在主控器里面。機器人的英文名字是“Robot”,該詞源自捷克語“Robota”,是“農奴”的意思。該詞出自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爾,卡佩克發表的科幻劇本《羅薩姆的萬能機器人》。交流評價1.和同學們交流一下,你心目中的機器人是什么樣的?它具有什么樣的功能?2.通過互聯網,了解一下機器人的發展現狀。寫同學們交流一下,談談機器人在現代軍事、科技、農業、工業等不同領域的應用情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