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 從未停止的腳步教學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認識計算機在信息社會活動中的價值;2、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觀。過程與方法1、通過教師講授、學生閱讀課本、小組討論,讓學生對信息與信息技術有初步的了解;2、通過具體的例子把抽象的知識化為形象,是學生理解信息收集、存儲、處理和傳輸的過程。知識與技能1、了解信息的概念、表現形式及特征;2、知道什么是信息技術;3、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有關信息和信息技術的內容。教學重點、難點:1、信息與信息技術的概念;2、信息與信息技術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1、同學們,我有一個遠在北京的親戚,他想知道我們重慶這兩年發生了哪些變化?我該如何讓他知道咱們這兒的信息呢?2、生各抒己見。3、師:剛才同學們給老師提了這么的好建議,我一定會把信息及時告訴他的。可是,在遙遠的古代,人們可沒有現在這么先進的傳遞方式,那他們又是如何做到的呢?二、初讀材料,知曉大意1、自由閱讀《古人傳遞信息的故事》,說說古人是靠哪些方式傳遞信息的呢?(古代采用烽火、人報信、漂流瓶的形式傳遞信息)2、你還知道哪些從前人們傳遞信息的故事呢?3、讀讀《因特網將世界連成一家》并結合上一個故事,看看人類歷史上從遠古到當代信息傳遞方式發生了哪些變化?遠古:口耳相傳或借助器物。古代:靠驛差長途跋涉。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郵政系統。現代:電報、電話。當代:計算機網絡三、再讀材料,比較差異1、再將兩篇故事連在一起讀一讀,并思考:比較古代和現當代的不同傳遞方式,古人的方式有什么缺點?2、師:是啊,古代的人們已重視信息的傳遞,但他們的方式速度慢,有時還會誤事。3、從古至今傳遞信息的方式的發展變化,你有什么感受?(讓學生明白,人類在追求高效率信息傳遞方式的步伐從未停止過)4、再讀讀《因特網將世界連成一家》的第二段,比較一下,因特網和所有的傳遞方式比,其優越性在哪里?5、生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6、生交流反饋。(傳遞的信息量大、信息多樣化,傳遞速度極快)7、是啊,因特網真神奇啊,它將——(生齊說)世界連成一家!四、鞏固練習: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你用過哪些信息傳遞方式,你比較喜歡用哪一種呢?為什么?五、課堂小結:從古至今,人們都需要交流信息,傳遞信息顯得多么重要啊!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信息傳遞的方式越來越先進,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這都是——(生齊說)因特網將世界連成一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