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海陸變遷第1課時學習目標1.能利用大陸漂移說解釋海陸分布格局的形成過程。2.通過學習和探究,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和探究精神。3.◎重點:能夠舉出具體的實例來說明地球表面海陸處在不斷運動和變化之中。【預習導學】知識點一 海陸變遷1.海陸是在不斷地變遷的,它包含兩方面:一是 變成陸地,典型實例是中國科學家在 海拔4 800米處的巖石中發現了 生物化石;二是 變為海洋,典型實例是科學家在臺灣海峽的海底發現了古森林遺跡和古河道遺跡。 2.海陸變遷是由 , 以及 所造成的。其中 和 是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 知識點二 大陸漂移1.德國科學家 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 2.在世界地圖上,大西洋的兩岸,特別是 西海岸和 東海岸,輪廓十分相似。 3.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說。他認為,大約在6 500萬年前, 大陸和 大陸、亞歐大陸漂移分離,形成了現在的 。目前這種運動仍在進行。測量結果表明,大西洋正在不斷 。 4.能證明大陸漂移說的證據:拼合大陸的幾種 的相似性和大西洋兩岸 的相似性。 【合作探究】1.根據課本中的相關內容,完成下列問題。(1)在喜馬拉雅山脈上的巖石中發現了海洋生物的化石,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2)在我國東部海底發現古河道及水井等人類活動的遺跡,這反映了該海域過去是什么狀況 2.游戲目的:體驗科學家魏格納的靈感與創新思維。準備:兩人一組,每人在紙上畫出一幅自己最喜愛的動物圖形。過程:將畫好的動物圖形從中間任意撕成兩半,然后兩位同學互換,并盡量把對方已撕成兩半的動物圖形拼合在一起,看看會是什么結果。3.閱讀P51“魏格納與大陸漂移說”,完成下列問題。(1)魏格納偶然發現了什么現象 魏格納是怎樣對待自己的設想的 (2)從中你有什么體會和感想 你對自己的想法付出過努力嗎 4.思考大陸為什么會漂移 是什么推動它漂移的呢 【答案】知識點一 海陸變遷1.海洋 喜馬拉雅山脈 海洋 陸地2.地殼運動 海平面的升降 人類活動 地殼運動 海平面的升降知識點二 大陸漂移1.魏格納2.非洲 南美洲3.美洲 非洲 大西洋 擴張4.古老地層 古生物【答案】1.(1)在喜馬拉雅山脈上發現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說明喜馬拉雅山脈在地質時期是海洋,后來變成了陸地,也就是說海洋可以變成陸地。(2)在我國東部海域發現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類活動的遺跡,說明我國東部海底大陸架在地質時期為陸地,后來變成了海洋,也就是說陸地可以變成海洋。3.(1)魏格納發現南美洲東岸凸出部分與非洲大陸西岸凹進去部分是吻合的。魏格納為了證明這不是巧合,他通過考察和深入研究,系統地提出了“大陸漂移說”。(2)感想:魏格納具有注重觀察、正視事實的嚴謹態度,追求真理、不拘泥于傳統的勇氣,我們在學習生活中應該向他學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