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地形圖的判讀 第2課時學習目標1.能夠在等高線地形圖上估算海拔和相對高度。2.知道分層設色地形圖的讀圖方法,并且能夠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識別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五種主要的地形類型。3.◎重點:學會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預習導學】知識點一 等高線地形圖1. 相等的各點連接成的線,叫作等高線。用多條 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圖,叫作 。 2.填表地形部位 特征山峰 中間高,四周低,等高線呈 狀態 山谷 兩邊高,中間低,等高線向 凸出 鞍部 兩個山峰之間的低地陡崖 多條等高線 在一起 山脊 中部高、兩邊低,等高線向 凸出 3.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度 ,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度 。 4.水域中 相等的各點連接成的線,叫作 。等深線地形圖可以表示水域底部地形的 狀況。 知識點二 分層設色地形圖1.在繪有 的地圖上,按照不同的 ,著上深淺不同的 ,以表示地面起伏的狀況,這種地圖就叫作分層設色地形圖。 2.借助分層設色地形圖,我們既可以了解某一地區的 和 ,還能 地看出地勢高低起伏的大致趨勢,識別不同的 。 3.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藍色一般表示 ,綠色一般表示 。 4. 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緩。 【合作探究】1.拓展應用我國南方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到學校附近開展野外考察活動,下圖是考察區域的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A、B和①河段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別是什么 (2)描述小清河干流的流向。(3)同學們發現小清河的一條支流(①②③④)繪制錯誤,請指出并說明理由。(4)同學們為當地旅游業的發展獻計獻策,請在圖中選擇一處開發攀巖運動項目。2.實物演示讓學生伸出左手,五指并攏向下隆起,手背向上平扣在桌面上。用筆在手背上畫等高線,手背部關節突起的部位相當于山峰,關節間的部位相當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當于山脊,手指縫相當于山谷。在指頭縫之間用粗的墨水描藍,表示水順著山谷流下。小指和拇指的外側相當于陡崖。把手伸開就是平面的等高線圖,握住拳頭就是立體的地形。這樣等高線形態與地勢高低、坡度陡緩的關系就可以一目了然了。3.繪制地形剖面圖依照教材P35圖2-2-9“繪制地形剖面圖”,繪制一幅地形剖面圖。【答案】知識點一 等高線地形圖1.海拔 等高線 等高線地形圖2.閉合 高處 重疊 低處 3.較陡 較緩4.深度 等深線 高低起伏知識點二 分層設色地形圖1.等高線 高度 顏色2.海拔 相對高度 直觀 地形類型3.海洋 平原4.地形剖面圖【答案】1.(1)A:山峰或山頂。 B:鞍部。 ①河段:山谷。(2)自東北流向西南。(3)③。③所處的地形部位是山脊,不可能發育河流。(4)選擇⑤地。⑤地等高線重疊,地形部位是陡崖,適合開展攀巖運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