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象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核心素養教學設計3.2 誰先看到日出【教材分析】本節課是小學科學大象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二課,教材首先由不同地區日出時間不同的情境引人結合地球自轉的事實借助地圖方位等信息引導學生猜測地球自轉的方向。緊接著設計模擬實驗來驗證假設確定地球自轉的方向。再通過閱讀資料等方式了解有關地球自轉的其他信息和現象,最后結合模擬實驗和收集到的資料和同學們進行交流,嘗試總結出地球自轉的規律。【學情分析】在上節課的教學中,學生通過猜想假設模擬實驗、收集資料等方式確定了地球在不停地自轉,本節課將研究地球自轉的更多細節。【素養目標】(科學觀念)地球自西向東繞地軸自轉,形成了天體東升西落的現象;東邊的上海比西邊的拉薩先看到日出。(科學探索)能運用模擬實驗探究地球的自轉方向;會查找資料,并在資料中進行分析和推理。(探究態度)對探尋自然現象,解密自然規律,保持好奇心和探究興趣;能主動與他人合作,積極參與交流和討論。(態度思維)了解科學與社會生活密不可分,生活處處是科學。【教學重點】能運用地球自轉的知識,結合觀察、模擬實驗、收集資料、分析推理出地球自轉的方向。知道地球圍繞地軸自西向東自轉。【教學難點】制作一個可以自轉的地球模型。【教具準備】分組實驗材料:乒乓球、手電筒、塑料球、鉛筆、鐵絲、剪刀、橡皮泥。學生準備:實驗報告單。【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提出猜想假設。1.提問:我國的上海和拉薩,誰先迎來黎明呢?2.創設故事情境:一個上海的小朋友給拉薩的朋友打電話說:“今天是六一兒童節,上海陽光明媚,祝你節日快樂”,拉薩的朋友接到電話非常開心,回答說:“謝謝你!不過我們拉薩天還沒亮呢…4.提問:提問:為什么上海會比拉薩天亮得早?根據自己的知識作出猜想假設?5.出示上海和拉薩的圖,提問:為什么上海比拉薩天亮得早呢?為什么上海會比拉薩天亮得早?根據自己的知識作出猜想假設。二、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我們的假設。1.學生閱讀書本第33面圖文,參照書上的方法,提出自己的實驗方案。2.對學生的方案進行適度的指導,出示完整的實驗方案。3.講解實驗方法和步驟:①小組同學合作,手拉手面向外圍成一個圓圈模擬地球。②兩位相鄰的同學代表拉薩和上海,一位同學舉起氣球模擬太陽。③按照不同的方向轉動,觀察并做好記錄。4.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實驗。5.匯報實驗現象。教師觀察,挑選具有代表性的幾個小組上講臺演示。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觀察。三、搜集證據,進一步驗證自己的實驗結論。1.提問:北半球的人們在夜間觀星時,發現一個特殊現象:北極星的位置幾乎沒有變化,而其他的恒星每天都在圍繞北極星逆時針旋轉。2.閱讀書本第32面資料——地軸與北極星3.討論:結合模擬實驗和收集到的資料,我們還獲得了哪些關于地球自轉的信息?和同學們相互交流,嘗試總結出地球自轉的規律。4.教師小結:地球圍繞著地軸自西向東自轉,地軸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我們在地球上看到其他星體(如太陽等)東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東自轉的結果。四、設計制作一個可以自轉的地球模型1.閱讀書本第32面圖文,了解制作地球模型的方法。2.教師分發實驗材料,學生分組制作。3.安排幾個小組的同學利用這個模型向同學們展示地球是如何自轉的,地球的自轉產生了哪些現象。五、總結評價,布置作業1.課堂總結學生交流:本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是怎么學會的?2.課堂評價學生互相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3.課后作業完成《分層作業》相關習題。【板書設計】誰先看到日出地球圍繞著地軸自西向東自轉【教學反思】本課學生從發現拉薩和上海日出時間不同出發歷經猜想假設模擬實驗搜集證據,得出結論幾個環節對地球自轉及其產生的現象進行了充分探究。面對學生設計的多種模擬實驗方法教師要予以肯定并盡可能提供豐富的材料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想法。閱讀的資料有些難度需要對相對運動有一定的理解,所以本課加入了視頻的介紹配合文字資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