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動物需要水分一、教學目標1.認識水是動物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物質之一。2.了解動物能用不同的方法獲得水分來維持生存。3.能從具體現象中提出可探究的問題。4.能運用觀察、查閱資料等方法,認識動物獲取水分的方式。5.通過觀察自然界的動物,培養尊重生命的情感。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了解動物能用不同的方法獲得水分來維持生存,認識水是動物生 存所必需的基本物質之一。教學難點:能運用觀察、查閱資料等方法,認識動物獲取水分的方式教學過程問題導入講述:一般情況下人每天生理需要量的水是在2000毫升左右。一旦身體缺水就會口干、口渴;皮膚彈性差,干燥、暗淡、無光澤;尿顏色變深等。你覺得其他動物需要喝水嗎?說一說你的看法學生回答:其他動物需要喝水,不喝水也會死亡;動物是需要水分的,它們也會渴;我覺得不是所有的動物都需要水分……導入新課: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動物需要水分。新知探索:活動1:動物從哪里獲取水分講述:你見過動物喝水嗎?說一說動物是怎樣獲取水分的?你可以通過語言描述也可以模仿它喝水的動作。學生舉例。出示一些例子小貓喝水: 貓咪的舌頭較長,喝水時會向上卷曲,并將水迅速送入嘴中,速度敏捷,水一般不會流出。小狗喝水: 小狗、獅子等和小貓差不多,喝水時生出長舌頭,舌頭會向上卷曲,從而喝到水。大象喝水:大象的長鼻子就像吸管一樣,咕嚕咕嚕就把水喝到肚子里了 。小雞喝水:小雞喝水時仰起頭,讓水順流而下動物園里的北極熊甚至會學人一樣抱著水桶喝水鳥類喝水:鳥類是硬嘴巴,沒法合的很嚴,容易跑風,只好用嘴當勺子,先舀起來,然后梗直脖子往下順小鴨喝水:小鴨喝水時低頭伸進水里,感覺禿嚕禿嚕的。牛、馬、羊等喝水: 牛、馬、羊等喝水時壓低身體,伸長脖頸,用舌頭卷起水花入口。需要水時,也會大口大口地喝水小結: 在生活中,我們見到的貓、狗,雞、鴨、牛、馬等動物在水池、河流等處直接攝取水分。除了直接引水的方式外,動物還有哪些獲取水分的途徑?活動2:從食物中獲取出示一些動物,了解它們獲取水分的途徑舉例:鳳頭鹀(wu):食物以植物性為主,如麥粒,薯類,雜草種子和植物碎片等,也吃少量昆蟲和蠕蟲及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在進食同時獲取足夠的水分。蠶寶寶:蠶不需要喝水,只要吃桑葉就可以了(新鮮的桑葉里本來就有水)。獼猴:獼猴以樹葉、嫩枝、野菜等為食,也吃小鳥、鳥蛋、各種昆蟲,甚至蚯蚓、螞蟻。從而獲取所需要的蛋白質、水分等。獵豹:獵豹喜歡捕食羚羊、鹿、白兔等動物作為食物,從而獲取身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和水分。雖然獵豹可以四天不喝水,但是天氣炎熱的時候它們也需要補充水分。小結:像鳳頭鹀、蠶、獵豹、獼猴等動物所需要的水分從食物中獲得。總結:動物獲取水分的途徑——直接飲水和從食物獲取水對動物的重要性——以人為例人類獲取水分的途徑:1.直接飲用進體內。2.攝取食物中的水。食物中水的主要來源是蔬菜和水果,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粥、米飯、牛奶還有魚蝦等食物也都含豐富的水量。3.人體的內生水,也就是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在代謝時產生的水。水對人類的重要性:水是構成動物身體的主要成分,也是動物進行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營養物質必須溶解在水中,才能在動物體內輸送到各處。思考:如果動物生存的環境缺乏水分,會出現什么現象?動物體內水分主要經糞、尿排出,呼吸蒸發和皮膚蒸騰、出汗等也有相當水分散失。缺水或長期飲水不足的家畜,健康受到損害,首先表現食欲衰退,消化作用減緩,時間一長,導致血液黏稠。缺水使幼畜生長緩慢;母畜泌乳量下降;母雞產蛋下降,而且蛋重變輕,蛋殼變薄。動物在生活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若得不到水分比得不到食物更難維持生命。處于饑餓的家畜可以消耗全部體脂和半數以上的蛋白,以維持生命;但缺水達體重的20%,則會致死。因此,對家畜要特別注意滿足飲水的供應拓展實踐查閱資料,了解水對動物生存的重要性,并設計一份動物需要水分的手抄報作業練習:1.像牛、羊、雞、鴨等動物獲取水分的方式是( )。2.像鳳頭鹀、蠶、獵豹、獼猴等動物所需要的水分是從( )獲得的。3.( )是構成動物身體的主要成分,也是動物進行( )活動的重要物質。4.營養物質必須溶解在( )中,才能在動物體內輸送到各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