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 蠶的一生一、教材分析“蠶的一生”是冀人2017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第3單元“動物的生長與繁殖”的第2課。本單元的設計意圖是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卵生和胎生兩種繁殖方式,通過養蠶了解蠶的一生。通過記錄我的成長,了解人的一生,同時,激發學生對動物繁殖后代、動物的成長的認識興趣和愛護動物的情感。本課由二個活動組成。第一個活動是“飼養蠶”,通過飼養、觀察等活動,了解蠶的一生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第二個活動是“了解其他昆蟲的一生”,通過觀察、查找資料,認識其他昆蟲及蛙的一生經歷的主要階段;應用與拓展,制作蝴蝶標本,旨在通過實踐活動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對昆蟲的一生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二、學情分析四年級學生對蠶的幼蟲發育為成蟲,蝌蚪發育為青蛙并不陌生,有些學生還有飼養過蠶等動物的經歷,對昆蟲的生長過程比較熟悉,這些為學習本課提供了認知基礎。三、課標要求核心概念:8 生命的延續與進化內容要求:8.2 不同種類動物具有不同的生殖方式和發育過程3~4年級 ④舉例說出動物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四、教學目標科學觀念:知道蠶的一生需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科學思維:能分析、比較、歸納蠶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的相應特點探究實踐:能制定養蠶計劃,查找其他昆蟲的生長過程,能制作蝴蝶標本態度責任: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不同昆蟲的生長過程產生興趣五、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蠶一生的生長變化過程,了解蝗蟲、蜻蜓、青蛙的變態發育難點:蝴蝶標本的制作六、教學準備PPT課件、蠶的觀察記錄表、學生活動手冊七、教學過程(一)情景與問題上一節我們了解了動物的出生方式卵生和胎生,那么動物出生后是如何一天天長大的呢?我國養蠶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蠶是非常適合家養的一種昆蟲,你知道蠶的一生要經歷哪些過程嗎?讓我們一起來記錄蠶的成長過程吧。(二)探究與發現1、飼養蠶春天是養蠶的好季節,以小組為單位制定養蠶計劃并進行飼養,記錄養蠶日記并在表格中記錄蠶的一生。通過飼養觀察,想一想,蠶的一生可分為哪幾個階段?第一階段:卵剛產下時為淡黃色或黃色,經1~2天變為赤豆色,再經3~4天后又變為灰綠色或紫色,便不再發生變化第二階段:幼蟲蠶從蠶卵中孵化出來時,身體的顏色是褐色或黑色的,極細小,且多細毛,有點像螞蟻,所以叫蠶蟻。經過2~3小時就會進食桑葉。蠶寶寶不斷吃桑葉后身體便成白色,一段時間后它便開始脫皮,經過一次脫皮后,就是二齡幼蟲,它脫一次皮就算增加一歲,幼蟲共要脫皮四次,成為五齡幼蟲,第三階段:蛹五齡幼蟲再吃桑葉8天成為熟蠶,開始吐絲結繭。五齡幼蟲需二天二夜的時間,才能結成一個繭,,蠶在繭中進行最后一次脫皮,成為蛹,第四階段:成蟲蠶蛹約十天后,羽化成為蠶蛾,出繭后,雌蛾尾部發出一種氣味引誘雄蛾來交尾,交尾后雄蛾即死亡,雌蛾約花一個晚上可產下約500個卵,然后也會慢慢死去。家蠶的發育過程要經過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而且幼蟲和成蟲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有明顯的差異,像這樣的發育過程,叫做完全變態發育。蠶蛾產下的卵→孵蠶→變蛹→化蛾,又將完成新一代的循環。蠶的生存和生長需要水、食物,還需要溫度、空氣等問題:其他昆蟲的生長也像蠶一樣,都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嗎?2、了解其他昆蟲的一生蝴蝶、蚊子、菜粉蝶、蜜蜂、蒼蠅、天牛等。它們與蠶一樣,一般都會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幼蟲和成蟲的形態和生活習性完全不同,差異很大。屬于完全變態發育。蟋蟀、椿象、蜻蜓、螳螂、螻蛄和蚱蜢等。這些昆蟲的發育過程會經過受精卵、幼蟲和成蟲三個階段。幼體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非常相似。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另外兩棲動物青蛙也屬于變態發育變態發育適用于昆蟲、兩棲動物等。變態發育的意思:幼體與成體存在差別。在昆蟲類中,變態發育分完全變態與不完全變態。兩棲動物的發育只能說是變態發育,不能叫完全變態發育。完全還是不完全只能適用于昆蟲類。(三)應用與拓展制作蝴蝶標本我們可以制作標本的方法展示動物的生命過程將蝴蝶充分展開,固定在展翅板上,待干燥后放入標本盒中八、板書設計9 蠶的一生蠶的一生: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蠶的生存:水、食物、空氣、溫度與蠶一樣的:蝴蝶、蚊子、菜粉蝶、蜜蜂、蒼蠅、天牛等與蠶不一樣的:蟋蟀、椿象、蜻蜓、螳螂、螻蛄和蚱蜢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