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善用自然資源》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通過閱讀和交流,能按再生性給各種資源分類,能列舉自然資源短缺的原因、現象、后果。2.動手體驗雙層玻璃的保溫效果。3.樹立保護自然資源、善用自然資源的意識并自覺踐行。教學重點:減緩自然資源短缺的方法。教學難點:列舉自然資源短缺的原因、現象、后果。教學準備:教師:課件、雙層玻璃保溫裝置學生:活動記錄手冊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過程:一、提問導入,激發興趣師:經過前幾節課的學習,同學們都知道了有關資源的相關知識,請同學們回答一下你們知道哪些自然資源?你是怎么分類的?為什么要這么分類?下面開始我們本節課的內容。二、探究活動,開動腦筋(一)認識自然資源師:閱讀課本35頁,回答下面的問題:1.可再生資源、不可再生資源分別包含哪些資源?2.自然資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地球資源一旦枯竭,能獲得補充嗎?總結:1.土地、太陽能、水、森林、地熱等自然資源,在較短時間內能再生或再循環,被稱為可再生資源。煤、石油、天然氣等在地下要經過漫長而復雜的地質變化才能形成,使用后蘊藏量不斷減少,被稱為不可再生資源。在一定的時空范圍內,自然資源都是有限的,特別是不可再生資源。2.人口不斷增長是自然資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3.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資源一旦枯竭,我們很難獲得補充。(二)日益短缺的自然資源與其對人類的影響1.哪些自然資源會面臨短缺?面臨短缺的自然資源主要有:淡水資源、土地資源、煤、石油、天然氣、礦產資源、糧食資源、森林資源。2.自然資源短缺將如何威脅人類生存?(1)影響衣食住行等民生問題,甚至推動物價上漲、通貨膨脹;(2)容易發生資源搶奪行為,引發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沖突,導致更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和不穩定的安全局勢;(3)引起制造業停滯,經濟下滑,社會事業滑坡,失業率上升等連鎖問題,使得人們生活更加困難。(三)守護自然資源師:守護自然資源的三種方法?一是減少消耗:盡可能少用,只買真正要用的東西。二是重復使用:盡可能避免使用一次性用品。三是回收利用:回收可重復使用的材料,加工成再生材料。(四)減緩自然資源短缺師:下面做法是如何減緩自然資源短缺的?1.使用節能電器:減少對電能的消耗。2.不浪費糧食:能減少對食物和加工食物所用能源的消耗,按需取用。3.少用一次性用品:減少生產和運輸一次性用品用到的資源,充分利用可重復使用的日用品。4.回收利用紙、塑料、玻璃等:使用它們加工成再生原料,能大幅度減少生產新原料所消耗的各種資源。5.建設垂直農場:種植面積沒有減少,垂直種植減少了占地面積,使土地資源和空間得到了重復利用。6.綠色出行:少乘私家車,多騎車、多乘公共交通工具,能減少對化石能源的消耗。(五)有效利用自然資源師:請同學們小組討論,這座建筑是如何有效利用自然資源的?總結:1.小型風力發電機——利用風能為建筑供電;2.太陽能電池——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3.軟木雙層玻璃窗——利用自然光源采光,阻隔室內外熱傳遞;4.LED燈具——提高利用率;5.地源熱泵——利用地球表面淺層地熱資源;6.地板供暖系統——節能;7.小型熱電聯產——由天然氣供電以產生電力和熱能;8.雨水收集和凈化系統——可以節約水資源;9.改良的房屋隔熱板——起到保溫作用,降低空調使用需求。(六)體驗雙層玻璃的保溫效果1.給學生提供實驗器材。2.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并記錄數據。(1)取兩個同樣的燒杯,將其中一個放到更大的燒杯中。(2)在兩個同樣的燒杯中倒入等量熱水,在杯口蓋上帶孔硬紙板,插入溫度計。(3)每隔1分鐘記錄一次水溫,比較哪個燒杯中的水冷卻得慢。3.實驗現象:雙層燒杯中的水冷卻慢。4.實驗結論:雙層玻璃具有保溫效果。(七)資源的回收利用師:閱讀課本35頁,說一說資源回收利用的意義?師:你還知道哪些善用自然資源的做法?1.加強資源管理,合理有序開采自然資源,杜絕濫采亂采;2.加強生產監管,提高自然資源利用效率,杜絕低效生產;3.加強市場監管,積極推廣節能增效產品,淘汰能耗大、污染大的產品;4.加強宣傳引導,倡導綠色消費,制定規章,形成垃圾分類、節約糧食等綠色生活方式……三、課堂小結1.自然資源分為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自然資源都是有限的。2.通過閱讀材料認識人口增長帶來更大資源需求,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資源枯竭將難以補充。3.守護自然資源的方法:一是減緩自然資源短缺的;二是有效利用自然資源的;三是用自然資源的新材料、新技術;4.四是資源回收利用。四、作業布置課后去探索更多有關善用自然資源的做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