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作文審題立意及主體段指導 學案記敘作文與議論作文的區別初中記敘文 高中議論文表達方式 記敘、描寫、抒情為主 議論為主核心 講故事 講邏輯思維方式 感性 理性要素 情節、人物、環境等 論點、論據、論證字數 600字 800字二、議論文要素:(1)論點:對所議論的問題(事件、現象、人物等)提出自己的主張和見解。(2)論據:支撐論點的材料,是作者用來證明論點的理由和根據。(3)論證: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舉例論證、道理/引用論證、對比論證等)三、如何確立論點準確立意,明確材料關鍵抓關鍵詞(主體、反復出現的詞語)【2023年全國甲卷】人們因技術發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時間,但也有人因此成為了時間的仆人。主體:人們關鍵詞:時間構成關系:因技術發展掌控時間、成為時間的仆人參考作文標題:《善用技術,做時間的主人》(評價:關鍵詞來源于材料,并且態度明確——做時間的主人)2.抓關鍵句(關注表示觀點、議論性、評價性的句子)【2023年新課標2卷】本試卷語言文字運用II提到的“安靜一下不被打擾”的想法,在當代青少年中也不鮮見。青少年在學習、生活中,有時希望有一個自己的空間,放松、沉淀,成長。(議論性、觀點性的句子)(注:材料中提到了語言文字運用II,需要適當聯系相關內容來寫作)主體:青少年關鍵詞:不被打擾、自己的空間、放松沉淀成長。兩種角度:一是青少年自身在寧靜中沉淀;二是家庭社會適當放手,讓青少年成長。參考標題:《讓他們安靜一下》(評價:“他們”指代青少年,第三人稱會更客觀;“安靜一下”照應材料的關鍵詞“空間”)明確任務要求,不遺漏關鍵信息。【2020年全國甲卷】人們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卻無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需要尋找各種“鏡子”、不斷繪制“自畫像”來審視自我,嘗試回答“我是怎樣的人”“我想過怎樣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義”等重要問題。(材料主體)畢業前,學校請你給即將入學的高一新生寫一封信,主題是“如何為自己畫好像”,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感悟與思考。(材料任務)(點評:考生除了要關注到材料主體之外,更需要明確任務要求:給高一新生寫一封信,限制了文體。主題是“如何給自己畫好像”,結合材料主體可知要在信中告訴高一新生,通過自畫像審視自我,明確目標,讓生活更有意義。)無論如何,審題立意是最基礎的一步,只有立意精準,才能形容切合的論點。整體方向準確后,便可進行論證。四、議論文結構框架(一)由材料,提出總論點(二)引述論據,分層論證:分論點①分論點②分論點③(注意:分論點的設置至少2個,至多3個。)聯系自身實際談思考、做法(青少年),重申論點,總結全文五、常用議論文論證結構:并列式、遞進式【并列式】橫向地分解總論點,所有分論點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總論點:生命的價值是豐富多彩的,每個人都有獨屬于自己的定義。分論點一:生命的價值在于有意義。分論點二:生命的價值在于創造價值。分論點三:生命的意義在于為國為民。【遞進式】縱向分解觀點,所有分論點是層層遞進的關系。總論點:生命的價值在于使得生命有意義。分論點一:生命的意義體現在哪些方面?(略)分論點二:為什么要追尋有意義的生命?(詳)分論點三:如何創造有意義的生命?(詳)注:所有議論文作文的目的都可以用“是什么(略)——為什么(詳)——怎么做(詳)”這條思路進行。(沒有思路,就按照這個思路寫)分論點的論證思路觀點句:一定要扣中心論點,扣住關鍵詞。闡釋句:即道理論證。可引用名言與個人說理相結合。事例句:事例要簡潔、多樣化,建議寫三五個事例,涉及古今中外,不同領域。或者使用一個例子,但要保證兩行字結束。分析句:分析挖掘意義。可用歸納分析法、假設分析法、原因分析法、對比分析法等。多用問句、感嘆句,增強語言力度。小結句:呼應分論點,緊扣關鍵詞。(注:分論點的關鍵詞一定要照應總論點的關鍵詞)讓論證變得更有文采的技巧:01多用對稱句——語意相近多對稱,結構相當顯匠心。【示例】①《誦虛心之詩,歌謙卑之章》以謙卑之態,綻成功光彩。(論點句對稱)沉潛過后,必將步入成功之路。謙卑過后,也必將擷取成功之果。(闡釋句對稱)以謙卑之態奮斗,得到的結果必然喜人。試想,以謙卑之態于寒窗苦讀,高考后一朝“扶搖直上九萬里”,成為傲視人間的鯤鵬。這份喜悅何等沉重難忘?試想,以謙卑之態于泥濘攀登,登頂后頃刻“一覽眾山小”,成為睥睨山巔的勝利者。這份滿足何等踏實?(事例句對稱)所以,以謙卑之態奮斗吧,路遠的那邊指向成功,炫目的光彩將于你身后綻放。02多用排比句(段)——事例論證多排比,氣勢恢宏格調高。【示例①】《敢為才知能》作為當代青年,我們一定要敢為。我們要有敢為的勇氣。很多事,空想難以做到。如果不做,我們也不知道是否能做好。劉邦從一介莽夫成為開國皇帝漢高祖,馬云由寂寂無名的窮小子成為阿里巴巴總裁,屠呦呦由無人知曉到獲得諾貝爾獎驟得大名,誰都不知道他們會成功。(事例句排比)只有勇敢地踏出第一步,敢為,才能撥開“山重水復疑無路”的迷惘,獲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當代青年,不要讓你人生因不敢而充滿遺憾,大到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小到做一道題。只有敢為,才能回顧無憾,才能前行無悔,才能收獲成功。(結論句排比)03多引用——名言詩詞多引用,詩情畫意自斐然。《秉承中國精神,照破山河萬朵》中國精神就是“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浩然正氣。古時屈原政治不得意,國難當頭,管理者不僅不治理國家、治理軍隊,還“自有肉食者謀之”。屈原痛心、無奈、自責,可那又能怎樣呢?他堅持自己的清廉正直,面對邪惡、面對黑暗,他沒有退后讓步,而是就算死也要保持自己心中的那一方凈土、那一抹清白,于是他投江自盡了,帶著他的驕傲,帶著他的清白,帶著他那無論世道多么恐怖、黑暗也絕不減半分的正氣慷慨赴死!看吶,這就是照亮黑暗勢力、國家命運的正氣之光!(引用句來自于俗語及教材。其實教材中有那么多的必背詩文,同學們背了默寫了,不僅僅是為了得默寫的6分,還有作文的60大分在等著,為何不派上用場啊,素材在家里現成的有呢!要注意的是:行文之時引用的句子內涵要與自己的觀點有聯系,既要有旁征博引,又要有自己的感悟和分析,給人以啟迪。所引的句子要有選擇,有針對性,不可為了引用而引用,亂來一氣。)04多用比喻句——論點分析多比喻,生動形象彰才華。【示例①】星光耀前路,我輩砥礪行時窮節乃現,一柱砥風濤。(論點句比喻)敢醫敢言,鐵骨錚錚;時窮節現,國士無雙。17年前,他疾呼“把重癥病人都送到我這里來”,挺身而出抗擊非典;17年后,83歲的他重新披甲上陣,站在了抗疫的最前端。難忘他逆流而上時在列車上的疲憊身影,難忘他提到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時眼中的淚光點點……2020年的這個春季,他成了國人心中最巍峨的山。(事例句比喻)宋代大儒張載曾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們的祖國需要這樣的國士,他是專注田疇系蒼生袁隆平院士,他是赤子之心待平生的許淵沖先生……他們是民族上空最璀璨的星辰,是我們民族大地上汲取不盡的清泉。沐浴著他們的星光,踏著他們開辟的路不輟前行,我們的民族才能不斷前行,永遠光亮。(分析句比喻兼排比,氣勢強烈。)05多用祈使句——表明觀點多祈使,態度堅決不含糊【示例①】《奮斗在左,自強在右》當代青年,請君為我傾耳聽,莫畏巉巖不可攀,掬奮斗在手,苦雨終風也解晴。(分論點祈使句。觀點鮮明,態度堅決,干脆利落。)張載曾言:“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面對青泥盤盤、百步九折的人生之路,唯有以奮斗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才得華枝春滿,天心月圓。你看,博士黃國平家庭貧困,物質匱乏,求學之路歷盡坎坷,然而他燃奮斗之心,潛心學習,終于劈開走出大山的路。你聽,全紅嬋苦練跳水水花飛濺的聲音,因母親生病需要獎金當治療費用,她騰躍而下,宛若擊水的大鵬,終得回報,成為東京奧運會冠軍。你觸,宋濂在窮冬烈風中踽踽獨行,向先達執經叩問,手指皸裂也絲毫不惜,終成明代大儒。他們的人生之路并不順暢,但他們都持續奮斗,才得以至千里。06多反問——敘述論證多反問, 轉折之間揚主題。以行正道,躬身入局回望歷史,是他們以行證道,躬身入局,挽中華于將傾!(分論點祈使句,且句式對稱。)蔡鍔說:“各奮愚公之愿,即可移山;共懷精衛之心,不難填海。”緬懷慢慢歲月,凝聚縷縷遐想,五四運動中的青年們在民族的空前危難之際自覺擔起天下興亡的責任;抗日戰爭中的將士們不畏強暴用獻血寫下了壯麗詩篇;羅布泊上的科學家們沒有留戀優厚的待遇用核武器武裝了中國的底氣!古人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誰會不珍愛生命?誰不懂得物質帶來的舒適?(論證處反問)可是,先烈們選擇的是以行證道,躬身入局,為后代帶來幸福!(本段綜合運用祈使,引用,反問,對稱等手法,整個語段文采斐然,氣勢磅礴,觀點突出。)【任務訓練】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1919年,民族危亡之際,中國青年學生掀起了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1949年,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新中國青年投身于祖國建設的新征程。1979年,“科學的春天”生機勃勃,莘莘學子胸懷報國之志,匯入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國凱歌前行,新時代青年奮勇接棒,宣誓“強國有我”。2049年,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青年接續奮斗……請以“青年有擔當,中國有希望”為中心論點,寫一個議論文主體段。原文示例:青年是五六點鐘的太陽,青年有擔當,中國才有希望。試想如果不是無數青年人的接力奮斗,又豈會有中國今之輝煌。古有一代梟雄孫權,年少萬兜鍪,勇擔統一國家使命,占據東南大壁江山,風光無限,近代有魯迅棄醫從文,以改造人民思想為己任,以先進思想注其筆墨,勇做新文化運動的主力軍,使中國文化領域空前繁榮。如果把國家比作一棵大樹,那么青年人則是樹的主干,樹的葳蕤往往不取決于花的多少,葉片的新老,而在于枝干粗壯程度和抵抗風霜雨雪的能力。然而,今之臺獨勢力,竟是以臺灣青年為主力。青年人,你的責任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中國的繁榮昌盛,還得看你們對國家以負責任的態度,挑起歷史的重擔。這樣,方使中國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一派生氣!(307字)升格文段示例:青年是五六點鐘的太陽,青年有擔當,中國才有希望。(觀點句)如果把國家比作一棵大樹,那么青年人則是樹的主干,樹的葳蕤往往不取決于花的多少,葉片的新老,而在于枝干粗壯程度和抵抗風霜雨雪的能力。試想如果不是無數青年人的接力奮斗,又怎會有中國今之輝煌。(闡釋句)古有一代梟雄孫權,年少萬兜鍪,勇擔統一國家使命,占據東南大壁江山,風光無限;近代有魯迅棄醫從文,以改造人民思想為己任,以先進思想注其筆墨,勇做新文化運動的主力軍,使中國文化領域空前繁榮;今有“蛟龍號”總設計師、潛航員葉聰付出超出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讓大國重器落地。(事例句)【三個論據,形成排比,加強氣勢。】正是無數如他們般有擔當的青年前赴后繼、接續奮斗,方使中國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一派生氣!(分析句)(293字)任務:請你按照論證思路為下列文段升格青年有擔當,中國有希望。曾有言:“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責任,我亦能負。”我們每個人都要有勇于擔當的精神。周總理年少時,就曾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的志愿。在1919年5月4日,無數青年學生為了中國而奮起反抗。在這次疫情中,更有無數醫護人員奔赴前線。其中鄭益收因一紙急聘,而逆行馳援,顯其擔當精神。他原是寧波市醫院ICU病房的一名男護士,在得知武昌醫院人員緊張的情況后,毅然辭去工作,第一時間報名。從古至今,無數青年承擔起當代的那份責任,正因為他們敢常人之不敢,擔起那份責任,中國才有了如今的飛騰,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所以,我們青年更應承擔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勇于擔當!200字【真題訓練:2022年全國卷】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紅樓夢》寫到“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時有一個情節,為元妃(賈元春)省親修建的大觀園竣工后,眾人給園中橋上亭子的匾額題名。有人主張從歐陽修《醉翁亭記》“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賈政認為“此亭壓水而成”,題名“還須偏于水”,主張從“瀉出于兩峰之間”中拈出一個“瀉”字,有人即附和題為“瀉玉”;賈寶玉則覺得用“沁芳”更為新雅,賈政點頭默許。“沁芳”二字,點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親之事,蘊藉含蓄,思慮周全。以上材料中,眾人給匾額題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鑒化用,或根據情境獨創,產生了不同的藝術效果。這個現象也能在更廣泛的領域給人以啟示,引發深入思考。請你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經驗,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如果你是2022年高考生,你會如何構思?請按照前邊學習的方法,確定立意、確定寫作思路。標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總論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論點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論點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論點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你就其中一個分論點進行論證。200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