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印度 第1課時 教學設計課題 印度 單元 七 學科 地理 課型 新授教學目標 1.讀印度地形圖,說出印度的地理位置。 2.運用圖表和數據說出印度人口增長的特點,以及人口過度增長給資源環境、社會經濟帶來的影響。 3.對照印度的水稻和小麥分布圖,分析印度糧食生產與自然條件的關系以及怎樣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生產。教學重點 1.印度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 2.印度糧食生產與自然條件的關系。教學步驟 過程與方法 設計意圖導 入 新 課 播放視頻: 提出問題:視頻中唐僧師徒取經的目的地是哪? 學生回答預設問題。 教師:那我們今天就重走西天取經路,帶領同學們前往天竺(印度)。 通過播放視頻,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步驟 過程與方法 設計意圖找 位 置 判 地 形 看 人 口 找 食 物 找 原 因 (一)、找位置: 1、讀亞洲地理分區圖。 印度位于亞洲6個地理分區中的哪個分區?2、讀印度地形圖。 2、嘗試總結出印度的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二)判地形: 1、自主學習:讀P31中的圖7.34印度的地形圖 ,完成學案二印度的地形。 2、根據印度主要的地形區,判斷印度的地勢。 3、讀圖找出印度的主要河流。 知識拓展 恒河,意為“從天堂來”。恒河——“圣河”、“印度的母親”,恒河發源于喜馬拉雅山南麓,最后注入孟加拉灣。 (三)看人口 1、觀看印度人口圖片,對印度的人口有初步認識。 2、運用圖表和數據說出印度人口增長的特點,以及人口過度增長給資源環境、社會經濟帶來的影響。 3、自主學習:閱讀P31、32以及圖片 , 完成學案三 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 總結人口問題和解決措施。 運用材料,分析印度人口眾多的優勢和劣勢。 、找食物 1、運用材料,分析印度糧食生產與自然條件的關系。 2、根據地圖出小麥和水稻主要種植區。 (五)找原因 1、合作探究,印度忍饑挨餓的原因? 2、印度氣候對農業產生的影響。 通過以往的學習經驗,找出印度的地理位置,鞏固學習區域地理的方法。 通過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自學能力。 通過小組展示,培養學生語言的組織能力及合作的精神。課堂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