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九章第三節《大氣壓強》分層作業基礎部分液體內部朝 都有壓強,這是由于液體能夠 。空氣也能 ,所以空氣中也存在朝各個方向的壓強,這個壓強叫做 ,簡稱 。著名的 實驗生動地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并能夠說明大氣壓的值很大;能夠精確測量大氣壓強的值的著名實驗是 實驗。如圖,紙片不會掉落,是因為 的作用;如果把懸空倒置的塑料管的上端跟 相通,上、下 相等,水就不能留在管中。水的沸點在標準大氣壓下是 ,隨著大氣壓的減小,水的沸點也會 。在高海拔低區,水的沸點很低,食物煮不熟。在日常生活中必須使用 做飯。如圖所示,茶壺的壺嘴與壺身構成______,當壺內盛滿水,水面可到達圖中B位置。一般茶壺的壺蓋上都有一個進氣小孔,該小孔的作用是為了將內外氣體連通,維持壺內的氣壓______壺外大氣壓(選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使茶水可以順利倒出來。如圖所示,利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實驗。如果將玻璃管傾斜放置,這時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將______(選填“增大”、“降低“或“不變”);如果用水來代替水銀做實驗,且管內未混入空氣,水_____(選填“會”或“不會”)充滿玻璃管。下面事例中不屬于利用大氣壓的是( )A.用活塞式抽水機把水抽上來B.在茶壺蓋上做了一個小孔C.用注射器將藥液注入身體D.夏天我們使用吸管喝飲料在冬天,剩有半瓶熱水的暖水瓶經過一個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軟木塞時覺得很緊,且不易拔出,其主要原因是 ( )A. 軟木塞受潮膨脹B. 瓶口因溫度降低而收縮變小C. 瓶內氣體因溫度降低而壓強減小,大氣壓把瓶塞壓緊D. 瓶內氣體溫度降低而把瓶塞吸住鞏固提升把裝滿水的量筒,口朝下沒在水中,如圖所示,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離開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部分( )A. 充滿水 B. 有水但不滿C. 沒有水 D. 瓶內外水面始終保持相平某同學測量大氣壓強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此時水銀槽液面上方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B. 如果將玻璃管傾斜,水銀柱長度不變C. 最早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是托里拆利實驗D. 如果在管的頂部開一個小孔,則會有部分水銀從小孔流出,還會有部分下降至水銀槽關于大氣壓的變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把氣壓計從山腳拿到山頂,讀數將變小B. 把氣壓計從山腳拿到很深的礦井里,讀數將變大C. 大氣壓的值,在不同的地方一般是不同的,但在同一地點是固定不變的D. 1標準大氣壓等于760mm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將盛水的燒瓶加熱,水沸騰后將燒瓶從火焰上拿開,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燒瓶倒置后向瓶底澆上冷水,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一直沸騰,澆上冷水時,停止沸騰B. 先停止沸騰,澆上冷水時,水面氣壓增大,水會再次沸騰C. 因沒有繼續加熱,澆上冷水時,水不會沸騰D. 先停止沸騰,澆上冷水時,水面氣壓減小,水會再次沸騰下列圖中所示的示例中,不屬于應用大氣壓強的是( )A.吸盤掛鉤掛物體 B.肌肉注射疫苗 C.中醫拔火罐 D.抽水器抽桶裝水如圖所示是“天氣預報瓶”的創意新品,A為玻璃管,與大氣相通,B為密閉的玻璃球,A與B下部相通,內部裝有紅墨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晴天氣壓比陰雨天的高,陰雨天A管液面逐漸下降B. A管與B球中液面相平時,B球內氣壓等于外界大氣壓C. 將天氣預報瓶由地面拿到高山,A管液面逐漸下降D. A管中液面上升時,表示外界氣壓增大如圖所示,密閉的玻璃罩內放有三個小實驗裝置:一個是彈簧測力計測金屬塊重力,一個是裝滿水的杯子,杯口用塑料薄片覆蓋并倒置懸掛在玻璃罩內,另一個充氣的氣球。在用抽氣機不斷抽去罩內空氣的過程中,下列判斷中,不正確的是( )A. 充氣的氣球會變大 B.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會變小C. 玻璃杯中的水和塑料片會掉下來 D. 金屬塊質量會不變難點突破如圖所示的密封良好的裝置抽水。當活塞上升到S管口后繼續上升,則發現的現象有( )A. 水不斷從S管口流出B. 管內水隨活塞繼續上升C. 管內水面開始下落D. 水不能從S管口流出,水保持在管口附近不動,既不上升也不下落參考答案各個方向、流動、流動、大氣壓強、大氣壓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大氣壓強、大氣、大氣壓強100℃、降低、壓力鍋(高壓鍋)連通器、等于不變、會CCAACDBBBC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3張PPT)大氣壓強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九章第三節內容總覽課標要求01學習目標02探究新知03課堂檢測04課堂總結05課后作業06目錄2022新課標要求能闡述大氣壓強的概念、舉例說明大氣壓強的存在。掌握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理解大氣壓強與海拔高度的關系。通過實驗活動,提升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學習目標01020304通過實驗和觀察,體驗大氣壓強的存在和測量過程理解大氣壓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掌握測量大氣壓強的方法理解大氣壓強的存在和性質,知道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新知導入復習提問1.液體壓強的特點是什么?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在液體內部的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深度越深,壓強越大。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在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2.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的原因是是么?液體具有流動性。3.氣體也具有流動性,那么空氣能不能產生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呢?新知導入小實驗是什么力量使紙片不落下來?瓶口比雞蛋略小,熟雞蛋為什么能自己“鉆進”瓶子里?探索新知大氣壓強的存在輕松喝到飲料很費力能粘到光滑的平面上有孔的吸盤無法使用飲料是被吸進嘴里的嗎?是什么力量吧吸盤固定到墻面的?探索新知馬德堡半球實驗1654年5月8日,當時的馬德堡市長奧托·馮·格里克將兩個銅半球扣在一起,中間抽成真空,用了16匹馬才將其分開。同時,發出了巨大的響聲。探索新知大氣壓強大氣壓強大氣壓強大氣壓強內部真空馬德堡半球實驗不僅生動地說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而且還表明:大氣壓強的值是很大的。探索新知在鐵桶內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熱,沸騰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澆上冷水。在大氣壓作用下,鐵桶被壓扁了。大氣壓究竟有多大呢?探索新知測量大氣壓大氣壓可以把紙片上的液柱托住。如果玻璃管足夠長,就可以測出大氣壓所能托起液柱的最大高度。根據大氣壓所能托起液柱的最大高度,結合液體壓強公式,我們就能精確地測出大氣壓的數值。探索新知托里拆利實驗埃萬杰利斯塔·托里拆利意大利物理學家、數學家。伽利略的學生和晚年的助手,繼承伽利略任佛羅倫薩學院數學教授。1644年,托里拆利用水銀(汞)進行實驗,精確地測出了大氣壓強的數值。探索新知托里拆利實驗在托里拆利實驗中:1.玻璃管傾斜,水銀柱長度變長,但是高度不變。2.玻璃管的粗細和形狀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3.玻璃管在水銀槽中的長度不會影響實驗結果。4.玻璃管上方如果混有少量的空氣。5.玻璃管上方如果有孔洞,管內水銀液面將下降至與水銀槽內液面相平。探索新知托里拆利實驗標準大氣壓:玻璃管內水銀面的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銀面的上方是空氣,測得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為760mm,通常把這樣大小的大氣壓叫做標準大氣壓po。Po=pgh=1.36×104kg/m ×9.8N/g×0.76m=1.013×105Pa在粗略計算中,標準大氣壓可以取為1×105Pa。探索新知氣壓計水銀氣壓計:測量精確但不方便攜帶,使用時要豎直懸掛。金屬盒氣壓計(無液氣壓計):因使用方便,故生活中常用。探索新知自制氣壓計取一個瓶子,裝入適量帶色的水,再取一根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在它上面標上刻度,使玻璃管穿過橡皮塞插入水中。從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氣體,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如圖)。1.瓶內氣壓與大氣壓相比,哪一個大?具體關系如何?瓶內氣壓大于大氣壓相比;大氣壓加上玻璃管內水柱的壓強等于瓶內的氣壓。2.把瓶子拿到高樓上,玻璃管內水柱怎樣變化?高樓上大氣壓降低,玻璃管內水柱水柱的高度會增加。探索新知影響大氣壓數值的因素海拔3000m內,每升高10m,大氣壓降低100pa大氣壓的數值通常是不斷變化的。會隨海拔高度、時間、天氣等因素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海拔高度升高氣壓下降;冬天一般比夏天氣壓要高;早晨比中午要高;晴天一般高壓;陰雨天一般低壓。探索新知沸點隨氣壓的變化而變化探索新知在珠穆朗瑪峰傳遞奧運火炬邊防哨所的戰士用高壓鍋煮面條科學世界活塞式抽水機你能說出它的工作過程嗎?課堂總結大氣壓強的存在實驗:01大氣壓強的測量托里拆利實驗02大氣壓與海拔高度的關系:海拔越高、氣壓越低03板書設計9.3大氣壓強一、大氣壓強的存在1.覆杯實驗、吸盤、用吸管吸飲料2.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大氣壓強存在二、大氣壓的測量1.托里拆利實驗-測量大氣壓的值-760mm水銀柱2.標準大氣壓:1.013×105Pa3.氣壓計:水銀氣壓計、無液氣壓計(金屬盒)三、大氣壓與海拔高度的關系1.大氣壓隨海拔升高而降低2.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升高而升高課堂練習1.一位小朋友手里拿著的氫氣球不小心脫手升到了空中,當氣球升到高空時發生了破裂。以下關于氣球升到高空破裂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A. 高空大氣壓增大,氣球體積減小,將氣球壓破B. 高空大氣壓增大,氣球體積增大,將氣球脹破C. 高空大氣壓減小,氣球體積增大,將氣球脹破D. 高空大氣壓減小,氣球體積減小,將氣球壓破C課堂練習2.某同學測量大氣壓強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此時水銀槽液面上方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B. 如果將玻璃管傾斜,水銀柱長度不變C. 最早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是托里拆利實驗D. 如果在管的頂部開一個小孔,則會有部分水銀從小孔流出,還會有部分下降至水銀槽A課堂練習3.一種塑料掛物鉤,它的主要部件是一個中空的“橡膠碗”,如圖所示,用它按在比較光滑的墻壁或衣柜上,在鉤上就可以掛較輕的衣物,掛鉤不掉下來的原因是( )A. 壁與橡膠碗之間有吸引力B. 掛物鉤受到衣物的拉力和大氣壓力互相平衡C. 橡膠碗內空氣被擠出,外面的大氣把橡膠碗壓在壁上D. 以上說法都不正確C課堂練習4.圖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個溫度計,它可以測量氣體的溫度。若外部大氣壓不變,在氣溫發生變化時,球形容器內氣體的體積隨之發生變化,使玻璃管內液面上升或下降,從而測量出氣溫的高低。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當氣溫升高,球內氣體體積膨脹,玻璃管內液面下降B. 當氣溫升高,球內氣體體積縮小,玻璃管內液面上升C. 當氣溫降低,球內氣體體積縮小,玻璃管內液面下降D. 當氣溫降低,球內氣體體積膨脹,玻璃管內液面上升A課堂練習5.(多選)下面是日常生活中與壓強有關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確的是:( )A. 圖釘帽面積大是為了增大手指對它的壓強B. 水壩的形狀上窄下寬是因為液體的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 用吸管吸飲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D. 高壓鍋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為鍋內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升高BD課堂練習6.如圖是小明設計的給雞自動喂水的裝置,把一個裝滿水的瓶子倒放在水盆中,并使瓶口沒入水中,此時瓶內的水因為 ______ 的作用不會流出。雞喝水的過程中,盆中水位下降至瓶口露出水面時,有空氣進入瓶中,瓶中水自動流出補充到盆中,直到瓶口再次沒入水中,水停止流出,如此反復。隨著空氣進入瓶中,瓶內水面逐漸下降,瓶內氣壓與進氣前相比 ______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大氣壓變大課堂練習7.如圖,小明同學將自制氣壓計從山腳下帶到山頂的過程中,氣壓計的水柱和外界氣壓的變化分別是( )A. 上升,降低 B. 下降,升高C. 上升,升高 D. 下降,降低A課堂練習8.關于大氣壓的變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把氣壓計從山腳拿到山頂,讀數將變小B. 把氣壓計從山腳拿到很深的礦井里,讀數將變大C. 大氣壓的值,在不同的地方一般是不同的,但在同一地點是固定不變的D. 1標準大氣壓等于760mm水銀柱產生的壓強C作業布置作業:完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43頁“動手動腦”學物理第1~5題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九章第三節《大氣壓強》教學設計課題 9.3大氣壓強 單元 第九章 學科 物理 年級 八年級教材分析 大氣壓強是初中物理力學內容的重要部分,它不僅是理解氣體性質、液體壓強和浮力的基礎,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物理知識的重要基石。本節課的內容承上啟下,既是對前面力學知識的綜合運用,也為后續學習液體壓強、浮力等知識提供了基礎。在教學中可采用觀察、實驗、討論、歸納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利用實驗器材、多媒體課件等教學工具,創設生動、直觀的教學環境,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大氣壓強的相關知識。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和綜合能力。2022新課標要求 1. 學生應能清晰闡述大氣壓強的概念,理解其是由空氣的重力產生的,并能舉例說明大氣壓強的存在;掌握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和單位,能夠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理解大氣壓強與海拔高度的關系,知道隨著海拔的升高,大氣壓強逐漸減小;能夠識別并解釋大氣壓強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如吸盤、氣壓計等。2. 通過實驗活動,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包括如何正確設置實驗裝置、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數據等; 引導學生分析實驗數據,從中提取信息,形成結論,培養他們的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3. 通過小組合作和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引導學生關注科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和應用意識,使他們更加熱愛科學,熱愛生活。學習目標與核心素養 1. 知識與技能: 理解大氣壓強的存在和性質,知道大氣壓強是由空氣的重力產生的。 掌握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了解托里拆利實驗的原理和過程。 理解大氣壓強與人類生活的關系,了解大氣壓強在生活中的應用。2.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和觀察,體驗大氣壓強的存在和測量過程。 學會利用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和推理,得出大氣壓強的數值。 培養觀察、實驗、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對物理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 認識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核心素養:1. 科學素養: 培養學生對科學現象的觀察和思考能力,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和世界觀;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和過程,培養科學探究的能力。2. 技術素養: 了解大氣壓強在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的應用,認識技術的價值和作用;培養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 創新素養: 鼓勵學生在學習和實踐中發揮創造力,提出新的想法和解決方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未來的科技創新打下基礎。學情分析 1. 學生的知識儲備: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力學的基礎知識,包括力、重力、摩擦力等。這些基礎知識將為學生理解大氣壓強提供必要的前提。然而,大氣壓強的概念可能對學生來說是全新的,因此教師需要適當地引導,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概念。2. 學生的認知發展: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和獨立思維能力,他們可以通過實驗和觀察來理解和探究大氣壓強的存在。然而,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可能還不夠成熟,對于大氣壓強的微觀解釋和計算可能會感到困難。因此,教師需要采用直觀的教學方法,如實驗演示和模擬,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大氣壓強的概念。3. 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驅動他們學習的重要動力。對于大氣壓強這一節,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有趣的實驗和提出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動機。同時,教師還應注意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過度強調知識的灌輸,而是應該引導他們主動探索、發現和解決問題。重點 大氣壓強的存在、概念、單位和測量方法。難點 理解用水銀做托里拆利實驗測出大氣壓值的原因,以及大氣壓強與人們生活、生產的密切聯系。材料準備 試管、玻璃杯、熟雞蛋、硬紙片、氣壓計、塑料杯、馬德堡半球、多媒體課件等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復習提問:請大家回顧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是什么?那么空氣是否受到重力的作用呢?既然空氣也受到重力的作用,大家思考,空氣能不能像液體一樣也產生壓強呢?如果有壓強,方向應該是什么樣的?對,同學們分析的很正確,我們周圍的空氣也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且具有流動性,因此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這個壓強我們稱之為“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我們生活在大氣層中,大氣壓無處不在,但是我們通常是感受不到它的存在的。接下來我們通過幾個實驗,來體驗一下大氣壓的存在。 答:受到重力的作用。答:受到大氣也有壓強,因為空氣具有流動性,因此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通過知識回顧,引入話題。講授新課 氣壓強的存在覆杯實驗:將一只塑料杯裝滿水,用硬卡片覆蓋主杯口,然后翻轉過來,使杯子口朝向不同的方向。硬卡片不會落下來。提問:為什么硬卡片不會落下來?分析:卡片沒有落下,一定是受到了大氣對它向上的壓力,這說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那么,如果我在杯子的底部戳一個孔,結果會怎樣呢?實驗:取一個底部開有小孔的杯子,用手堵住小孔,重復上面的實驗,卡片不會掉落;將堵住小孔的手松開,卡片落下。分析:很好,同學們我們的實驗驗證了同學的猜想是正確的。取兩杯飲料,其中一杯飲料(甲)用保鮮膜密封,插上吸管,另一杯(乙)敞口,插入吸管。請兩名同學通過吸管喝杯中的飲料。請同學們猜想,甲和乙誰能更快地喝完飲料?請兩名同學分別談一談剛才喝飲料的感受。提問:請同學們結合大氣壓強的知識,分析我們平時用吸管喝飲料,飲料真的是被我們“吸”如口中的嗎?分析:對,大氣壓強作用在杯內飲料的液面上,當我們用力吸的時候,口腔內的氣壓降低,飲料就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進入口腔了。甲同學的飲料由于被密封起來,不與大氣接觸,所以喝了幾口之后,液面上方的氣壓也會降低,與口腔內不再有氣壓差的時候,再想吸進飲料就很費力氣了。演示實驗:瓶“吞”雞蛋取一只玻璃瓶(瓶口略小于雞蛋的大小),將玻璃瓶在熱水中燙一下,迅速橫放在桌面上,把剝了皮的熟雞蛋貼近瓶口,然后放手,雞蛋就自動進入瓶中。請問:誰能解釋一下這個現象?講解:同學們回答的非常好,以上幾個實驗都很生動地說明了大氣壓強是存在的,我們平時感受不到它的存在,是因為我們的身體內外的氣壓是平衡的。一旦某一處的氣壓發生了變化,與周圍出現了(氣壓差)我們就會感受到大氣壓強的存在了。馬德堡半球實驗:組裝實驗裝置。介紹:接下來我們共同完成一個實驗,這兩個半球被稱為“馬德堡半球”,如果將兩個半球扣在一起,抽出中間的空氣,請力氣大的同學來試試,看能不能將它們拉開。提問:有什么本法能使這兩個半球輕易分開呢?解釋:對,這個實驗是1654年德國馬德堡市的室長做過的一個實驗,據說,當時動用了16匹馬才將這兩個半球分開,并且分開的時候還發出了巨大的聲音。那么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問:這個實驗除了生動說明大氣壓強的存在,還能說明什么問題?對,還說明了大氣壓強的值很大。那么我們有沒有辦法測量出大氣壓強的值到底達到什么程度嗎?接下來請大家觀看視頻,大氣壓強的測量。大氣壓強的測量播放視頻(托里拆利實驗)提問:①當玻璃管中液面靜止時,水銀柱上方的一端是什么?②如果玻璃管傾斜,水銀柱的長度和高度怎樣變化?③實驗過程中,玻璃管傾斜或粗細或位置的高低對實驗結果有沒有影響?④如果管的上方混有少量的空氣,測得的大氣壓值是偏大還是偏小?講解:通過托里拆利實驗,我們可以知道,大氣壓強可以支撐760mm高的水銀柱,也就是說,760mm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和大氣壓強的值相等。那么請同學們根據液體壓強公式,計算一下這個值是多少?很好,同學們計算的結果和當年托里拆利計算的一樣。用這個方法測量的大氣壓的值非常精確。我們把這個值叫做標準大氣壓;在粗略的計算中,這個值可以取105Pa。氣壓計除了用托里拆利實驗可以測量大氣壓之外,生活中我們常常使用氣壓計來測量大氣壓。實驗中的玻璃管上如果標注刻度,就是最簡單的水銀氣壓計了。但是,水銀氣壓計測量雖然精確,使用卻不方便;所以我們使用更多的是金屬盒氣壓計,也叫無液氣壓計。展示金屬盒氣壓計的實物,并使用氣壓計測量大氣壓的值。大氣壓的變化講解:我們剛才了解了大氣壓,知道了大氣壓的存在和測量的方法,那么大氣壓的值是否是固定不變的呢?很顯然,大氣壓是變化的,天氣的陰晴變化、晝夜更替、季節的變遷、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等因素都可以影響大氣壓的值,所以即便是同一個地方,在不同的時間,大氣壓一般也是不同的。講解:在影響大氣壓變化的諸多因素中,海拔高度的影響是最明顯的。請大家閱讀教材41頁到42頁,說出大氣壓隨海拔高度怎樣變化?講解:對,在海拔3000m以內,高度每增加10m,大氣壓就會降低100Pa。提問:大家還記得液體的沸點與氣壓的關系嗎?問:那么,在高山頂上,水的沸點是升高還是降低了?講解:所以在高海拔地區,水的沸點低于100℃,因此很難將食物煮熟。因此要使用高壓鍋,高壓鍋的密封性很好,可以使鍋內的氣壓增加,一提高水的沸點。指導學生閱讀教材42頁內容。指導學生閱讀“科學世界”提問:活塞式抽水機是利用什么工作的?請同學們計算一下,這種抽水機從理論上講,最多能將水提升多高?很好,那么我們在回過頭思考一下,托里拆利實驗為什么要用水銀而不用水來做?講解:對,如果用水來做實驗,需要十幾米長的管子,所以不太現實,實驗的難度很大。另外,水更容易蒸發,管子的上方總是出現水蒸氣,無法實現真空環境,測出的值也不準確。 認真觀察實驗思考問題并回答問題答:卡片受到了大氣壓強答:卡片會掉落,因為開孔后,杯中水的上方也會受到大氣向下的壓力。同學猜想。兩名同學喝飲料。甲:吸起來很費力。乙:吸的很輕松回答:不是,是大氣壓強將飲料壓如口中的。答:瓶內空氣受熱,體積膨脹,一部分空氣跑到了瓶子外面,雞蛋堵住瓶口,瓶內溫度降低時,氣壓就會低于外界大氣壓,這樣大氣壓就把雞蛋壓進瓶子里。用力拉開兩個半球。(無果)思考并回答:注入空氣答:這個實驗生動說明了的大氣壓強的存在。答:還說明大氣壓強很大,因為用了16匹馬才來開兩個半球。觀看視頻思考問題并回答:是真空。答:長度變長,高度不變答:沒有影響。答:偏小。答:1.013×105Pa。認真聽講,并做筆記。閱讀教材,思考問題。回答:海拔升高,大氣壓降低。答:氣壓越高,沸點越高。答:降低了。聽講,筆記。答:大氣壓強計算,回答:10.34m因為大氣壓的值很大,使用水銀而不用水來做實驗,是因為水銀的密度大,大氣壓托起的水銀柱相對來說高度較小。 通過實驗,讓學生們親身體會大氣壓的存在。通過提問引起學生思考,培養學生思考習慣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利用小實驗,增強學生興趣,加強對大氣壓強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思考問題的習慣。提高思維能力,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動手就算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課堂練習 PPT演示練習題,要求學生做答,并宣布答案,教師進行點評。1.一位小朋友手里拿著的氫氣球不小心脫手升到了空中,當氣球升到高空時發生了破裂。以下關于氣球升到高空破裂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A. 高空大氣壓增大,氣球體積減小,將氣球壓破B. 高空大氣壓增大,氣球體積增大,將氣球脹破C. 高空大氣壓減小,氣球體積增大,將氣球脹破D. 高空大氣壓減小,氣球體積減小,將氣球壓破2.某同學測量大氣壓強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此時水銀槽液面上方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B. 如果將玻璃管傾斜,水銀柱長度不變C. 最早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是托里拆利實驗D. 如果在管的頂部開一個小孔,則會有部分水銀從小孔流出,還會有部分下降至水銀槽3.一種塑料掛物鉤,它的主要部件是一個中空的“橡膠碗”,如圖所示,用它按在比較光滑的墻壁或衣柜上,在鉤上就可以掛較輕的衣物,掛鉤不掉下來的原因是( )A. 壁與橡膠碗之間有吸引力B. 掛物鉤受到衣物的拉力和大氣壓力互相平衡C. 橡膠碗內空氣被擠出,外面的大氣把橡膠碗壓在壁上D. 以上說法都不正確4.圖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個溫度計,它可以測量氣體的溫度。若外部大氣壓不變,在氣溫發生變化時,球形容器內氣體的體積隨之發生變化,使玻璃管內液面上升或下降,從而測量出氣溫的高低。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當氣溫升高,球內氣體體積膨脹,玻璃管內液面下降B. 當氣溫升高,球內氣體體積縮小,玻璃管內液面上升C. 當氣溫降低,球內氣體體積縮小,玻璃管內液面下降D. 當氣溫降低,球內氣體體積膨脹,玻璃管內液面上升5.(多選)下面是日常生活中與壓強有關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確的是:( )A. 圖釘帽面積大是為了增大手指對它的壓強B. 水壩的形狀上窄下寬是因為液體的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 用吸管吸飲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D. 高壓鍋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為鍋內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升高6.如圖是小明設計的給雞自動喂水的裝置,把一個裝滿水的瓶子倒放在水盆中,并使瓶口沒入水中,此時瓶內的水因為 ______ 的作用不會流出。雞喝水的過程中,盆中水位下降至瓶口露出水面時,有空氣進入瓶中,瓶中水自動流出補充到盆中,直到瓶口再次沒入水中,水停止流出,如此反復。隨著空氣進入瓶中,瓶內水面逐漸下降,瓶內氣壓與進氣前相比 ______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7.如圖,小明同學將自制氣壓計從山腳下帶到山頂的過程中,氣壓計的水柱和外界氣壓的變化分別是( )A. 上升,降低 B. 下降,升高C. 上升,升高 D. 下降,降低8.關于大氣壓的變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把氣壓計從山腳拿到山頂,讀數將變小B. 把氣壓計從山腳拿到很深的礦井里,讀數將變大C. 大氣壓的值,在不同的地方一般是不同的,但在同一地點是固定不變的D. 1標準大氣壓等于760mm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思考問題并回答問題。CACA5.BD6.大氣壓、變大A8.C 鞏固新知識、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課堂小結 這一節課我們一起了解了有關大氣壓的知識,從大氣壓的產生、證明、到大氣壓的測量和變化。那么接下來請同學們談一談,這一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對同學的發言進行點評,總結本課知識點 談收獲。聆聽教師總結,補充筆記內容。 鞏固知識點板書 9.3大氣壓強大氣壓強的存在覆杯實驗、吸盤、用吸管吸飲料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大氣壓強存在大氣壓的測量托里拆利實驗-測量大氣壓的值標準大氣壓:1.013×105Pa氣壓計:水銀氣壓計、無液氣壓計(金屬盒)大氣壓與海拔高度的關系大氣壓隨海拔升高而降低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升高而升高課外拓展/課外閱讀內容 收集資料,了解影響大氣壓強的因素有哪些。在班級與同學分享。特色資源分析和技術手段說明教學反思 一、成功之處1. 教學內容清晰明確:通過生動的實例和形象的實驗,成功引導學生理解了大氣壓強的概念和原理。學生們能夠清晰掌握大氣壓強的產生原因,以及其對日常生活的影響。2. 教學方法多樣:采用了講解、演示、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使課堂氛圍活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積極參與課堂互動,主動提問,表現出濃厚的學習熱情。3. 重視實驗教學:通過實驗演示,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大氣壓強的存在和作用。這不僅加深了學生的理解,還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二、不足:在教學過程中,過于追求內容的豐富性,導致課堂節奏過快,部分學生無法跟上我的講解速度。今后我將更加注重課堂節奏的控制,確保學生能夠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九章第三節《大氣壓強》分層作業(含答案).doc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九章第三節《大氣壓強》教學設計.doc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九章第三節《大氣壓強》教學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