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語文 年級 四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十萬個為什么》導讀課教科書 書 名:《十萬個為什么》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學目標1.通過閱讀目錄、序言,初步感知書本內容的有趣和語言的生動,激發學生對科普作品的閱讀興趣。 2.通過概念構圖,學習提煉觀點、尋找支持依據的方法。 3.能提出問題并印證,遇到不理解的問題時,能用學過的方法解決,激發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1.通過概念構圖,學習提煉觀點、尋找支持依據的方法。教學難點: 1.能提出問題并印證,遇到不理解的問題時,能用學過的方法解決,激發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教學過程一、觀看節目,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好!歡迎來到《概念構圖整書閱讀微課堂》! 猜想:央視曾有一個非常火爆的電視節目叫《是真的嗎》。來看個節目片段。你覺得是真的嗎?為什么? 預設: 生:我覺得不是真的。平時我們輕輕一吹,蒲公英就散掉,飛走了。放入水中一定也會散。 生:我覺得這是真的。我猜蒲公英放入水中會縮在一起。 3.驗證:恭喜猜對的同學。小小的蒲公英竟然有這樣奇特的奧秘,真神奇! 4.質疑:生活中,你會對什么感到很好奇呢?會提出什么問題呢? 預設: 生:老師,我最想知道水為什么總往低處流? 生:我想知道青蛙為什么要冬眠? 5.小結:同學們的腦袋里真是裝了十萬個為什么? 二、引出書本,宣布任務 1.過渡:今天我們要讀的這本書名字叫《十萬個為什么》,這是一本科普讀物。 2.出示名言:“五千個哪里,七千個怎樣,十萬個為什么。” 書名取自英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的詩句。一起讀讀吧。 3.宣布發布會:其實《十萬個為什么》中并沒有十萬個,它是指有許多多問題等我們去發現、去探索。 三、由淺入深,整體感知 板塊一:走近作者 1.了解作者:這本書的作者是蘇聯著名科普作家米 伊林。讓我們來認識認識他。 米 伊林(1896年—1953年),蘇聯著名科普作家、工程師、兒童文學作家。他的語言幽默風趣,任何艱深的科學原理在他筆下都能變得生動易懂。《十萬個為什么》幾乎被譯成歐洲所有的文字出版,是優秀科普作品的典范。 板塊二:閱讀目錄 1.過渡:這樣一本優秀的科普讀物,我們該怎么讀呢?翻開目錄,你有什么發現? 預設: 生:老師,我發現這本書的目錄很特別,目錄里有許多問題。 生:屋內旅行記有6個站點,每一個站點都是家中的一個地方。每個站點下都有許多有趣的問題。 2.小結:讀這本書就像跟隨作者在自己的屋子里進行一次深度旅行,他選取了6個旅行站點,針對每個站點中常見的事物,提出了許多看似簡單卻不那么容易回答的問題。 板塊三:共讀序言 1.過渡:為了更好地幫助在房間旅行的我們去探秘,米伊林還寫了一篇序言,翻開書本的第4頁,我們一起讀一讀吧?你又會發現這本書的哪些奇特的地方呢? 預設: 生:老師我發現作者的語言很幽默。看,這個片段里作者說煤油也是濕的、涼的,你們用它滅火試試看!你們可千萬別試!否則馬上就得叫消防隊來滅火了! 生:老師,我也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片段。我們都愛讀那些描寫在遙遠的異國他鄉旅行的故事,卻鮮有人想到,近在遲尺之處,在我們的身邊,就有個既陌生又奇妙的國度,它的名字就叫“我們的房間”。 2.評價:同學們真會閱讀!發現了這么多有意思的地方。難怪我國著名科學家高士其這樣評價—— 內容豐富,文字生動,思想活潑,段落簡短。——高士其 四、學習方法,提升能力 1.過渡:看著目錄,你對哪個問題最感興趣呢?你的猜測又是什么?讓我們借助目錄找到相關的內容,認真閱讀,在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最后完成概念構圖。 2.分享收獲: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閱讀收獲吧? 生:我最感興趣的問題是水能炸毀房屋嗎?我的猜測是不能,只有火藥才可以爆炸。通過閱讀,我找到了作者的依據:美國的一座工廠里有個大鍋爐,水燒開后,蒸汽通過管道進入蒸汽機。司爐工沒有及時給鍋爐加水,導致鍋爐燒干。工人剛給鍋爐加水,水變成了水蒸氣。鍋爐承受不住壓力,發生爆炸。因此,水能像火藥那樣爆炸。我的猜測是錯誤的。原來水的威力比火藥大多了。 生:我最想知道穿三件襯衣暖和,還是穿一件相當于三件襯衣厚的衣服暖和。我猜,穿三件襯衣更暖和,因為平時天冷媽媽總說多穿一件多穿一件。通過閱讀我得到的答案是穿三件襯衣暖和,因為襯衣之間的空氣是不良導熱體。襯衣之間空氣越多,能保護我們身體不挨凍的空氣衣服就越厚。三件襯衣就是三件空氣衣服,一件厚衣服僅有一件空氣衣服。雖然我猜對了,但是和我理解的完全不一樣,這本書真有意思! 3.提煉方法:科普書籍中往往蘊含了大量的科學知識,閱讀時我們可以大膽質疑、大膽猜測,邊讀邊思考。我們還可以利用概念構圖去梳理提取書中的關鍵信息,讀得更深入。 4.學會解決:十萬個為什么里永遠都缺一個為什么。閱讀時,我們會遇到許多不懂的問題,該用什么方法來解決呢?看,交流平臺的學習伙伴們提示我們可以用聯系上下文、查閱資料、詢問他人、聯系生活經驗等方法。讓我們把閱讀時產生的問題記錄下來,用上學到的方法去解決,豐富知識,提升能力吧。 五、課堂小結,激勵閱讀 1.總結:同學們,讓我們用上今天學到的閱讀方法,跟著米伊林開始《十萬個為什么》的探索之旅吧。作業練習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語文 年級 四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十萬個為什么》導讀課教科書 書 名:《十萬個為什么》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作業練習《十萬個為什么》學習單 閱讀提示: 選擇感興趣的問題,先進行猜測。閱讀相關內容,在書中找到依據和結論,完成概念構圖。 評 評價標準: 1.能選擇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猜測,找到書中相關依據和結論。★ 2.能簡要概括作者的依據和結論,并理清關系。★★ 3.從借助概念構圖條理清晰地向他人介紹閱讀收獲。★★★書中的依據我們的猜測感興趣的問題作者的觀點學習任務單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語文 年級 四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十萬個為什么》導讀課教科書 書 名:《十萬個為什么》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學習目標1.通過閱讀目錄、序言,初步感知書本內容的有趣和語言的生動,激發學生對科普作品的閱讀興趣。 2.通過概念構圖,學習提煉觀點、尋找支持依據的方法。 3.能提出問題并印證,遇到不理解的問題時,能用學過的方法解決,激發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課前學習任務1. 準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萬個為什么》。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 這樣一本優秀的科普讀物,我們該怎么讀呢?翻開目錄,你有什么發現? 【學習任務二】 為了更好地幫助在房間旅行的我們去探秘,米伊林還寫了一篇序言,翻開書本的第4頁,我們一起讀一讀吧?你又會發現這本書的哪些奇特的地方呢? 【學習任務三】 看著目錄,你對哪個問題最感興趣呢?你的猜測又是什么?讓我們借助目錄找到相關的內容,認真閱讀,在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最后完成概念構圖。推薦的學習資源書中的依據我們的猜測感興趣的問題作者的觀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快樂讀書吧:十萬個為什么學習任務單.docx 快樂讀書吧:十萬個為什么教學設計.docx 快樂讀書吧:十萬個為什么課后練習.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